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75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大地电磁法研究构造走向及维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大地电磁GB张量分解法及其对它的改进法 ,可确定出更可靠更真实的区域构造走向 .将分解结果结合传统的座标旋转法所确定的视电阻率、相位、走向、偏离度等响应函数及维权参数进行分析 ,可得到更详细的电性结构维性质信息 .对兰州地区的实测资料研究表明 ,区域电性结构主体呈 2 D结构 ,走向方向大致为南北或东西向  相似文献   
2.
地应力主应力的方位角求和与平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耀霖 《地震学报》2004,26(1):106-109
在世界应力图编制中, 9%来自地应力解除和水压破裂法, 23%来自井孔崩裂法, 63%来自震源机制, 5%来自地质方法(Zoback et al., 1989). 其中, 除地应力解除和部分水压破裂测量资料能提供水平应力的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外, 其余地应力测量方法仅能提供主应力方向, 不能提供主应力大小.  相似文献   
3.
使用区域(NIED MT)和全球(哈佛大学CMT)矩张量目录研究了琉球岛弧和冲绳海槽的应力场。使用NIED MT目录4年数据和哈佛大学CMT目录24年数据的联合数据集,发现沿琉球岛弧弧前分布的平行弧向的扩张应力区域,并观测到详细的冲绳海槽扩张应力场。除北东端外,该顺弧向扩张在整个琉球岛弧区域都可以观测到。该应力场通过火山链与冲绳海槽的弧后扩张应力场明显分开。由于它存在于正俯冲区域以及弱耦合俯冲区域中,倾斜俯冲的影响不足以解释平行弧向扩张的形成。因而,我们认为弧后张开过程应该在这个平行弧向的扩张中起了重要作用。沿冲绳海槽,在琉球岛弧东南部和中部观测到垂直岛弧方向的扩张应力场,而在冲绳海槽东北部,扩张轴的方向既与岛弧的法向斜交又与板块运动方向斜交。考虑了俯冲板块与弧前和弧后相互作用的二维力学模型是不充分的,因为整个琉球岛弧都观测到平行弧向扩张应力场,而且冲绳海槽东北部的扩张轴与海槽走向斜交。倾斜的弧后应力可能发源于弧后下部或者弧后大陆一侧。解释该现象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可能是冲绳海槽东北部的活动断裂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300~500S的面波估计得到的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断层机制,当周期大于1000S时,地球的地震自由振荡的振幅将异常地大。我们对一个比较陡的断层应用根据地震的体波和面波得到的更真实的破裂模型,估计了自由振荡的振幅近似等于地震矩(6.5×1022N.M),这相当于矩震级为9.15。由于破裂的持续时间达600S,故断层破裂模型足以描述地震的观测结果,但却低估了大地测量位移,这些位移表明在尼科巴群岛和安达曼群岛下面发生了缓慢的断层运动。  相似文献   
5.
选模之后     
昨天下午,我们县局年终工作总结,评选模范。局里五个人无计名投票结果:我一票,田华一票,小钱三票。看到这个结果,我心里一颤:该选上的没选上,不该选上的却选上了。凭良心说,田华当选当之无愧。可是,她只有一票,而且这一票还是我投的。这下我又犯难了,模范是选出来的,不能任命,也不能聘任。我感到无奈,于是,就宣布小钱当选。  相似文献   
6.
苏北溱潼凹陷的拉张量研究及构造运动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正演平衡剖面方法,本文对苏北溱潼凹陷三条剖面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恢复计算出各断层各期次的伸展量,该箕状凹陷各发展阶段的拉张量以及对应于三期主要构造运动的拉张量。结果表明,构造运动具有延续性,仅在某些组段的表现更为强烈。在时空上,拉张活动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在凹陷的西南部,中部及东北部地区,拉张量及沉积特征均有很大差异,构造运动的强度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1985年作者曾完成“鲜水河地震带和松潘、龙门山地震带未来半年内是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模式识别”的研究。本文首先使用当时选定的九个原始特征、示性特征判别阈值和投票阈值,将模式识别方法用于近几年对这两个地震带的预报实践表明,按识别结果作出的预报是正确的。本文在原来基础上又增添一个新的原始特征——“断层面总面积∑E(2/3)”,重新求证最佳判别阈值和投票阈值,最后得到了更加稳定的识别模型。  相似文献   
8.
地震矩张量及其反演(讲座)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者按: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开设的“地球物理进展”课程,由工作在第一线的诸多专家投诉。乃程内容翔实丰富,反映了当前地球物理到邓5受新进展。深受研究生和广大学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短临预报指标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指标在综合预报中的作用,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参与滇西地震综合预测的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值,最后进行系统合成,从而对滇西地区的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进行定量化的预测,而对强度预测,而在发震时间预测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指标异常出现的项次及持继时间长短(孕报期的长短),来综合判定预测强度。所得结果,通过1975年以来滇西地区23次Ms≥5.0级地震检验,时间预测对应率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地震矩张量反演地壳水平形变速度包括两个主要步骤:(1)由震源机制解计算地壳的平均应变率;(2)由应变率求速度场。文中对反演的理论与方法作了详细论述,并讨论了速度场内的相对大地转动和线性结构的整体转动以及速度场的误差椭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