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表明,南海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中主要含有C_9—C_(30)一元饱和脂肪酸,其中n-十六酸含量占脂肪酸组分的40%以上。单烯和二烯酸的含量较低,缺乏多烯酸及前列腺素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少量二元酸类、4-及5-羰基羧酸,其中后两者是首次在红藻中发现。南海细基江蓠的脂肪酸组成特征与南海海域水质较清、光照充足及水温较高等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静态模拟实验,比较研究了6个硝态氮(NO3--N)摩尔浓度水平(0,10,20,40,60,80μmol/L)下培养的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tenuistipitatavar.liuiZhangetXia)的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体NO3--N摩尔浓度的逐渐增加,细基江蓠繁枝变型NR、SOD和POD的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显著变化(P<0.05),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随水体NO3--N摩尔浓度的变化则呈相反的趋势(P<0.05);游离脯氨酸含量则与水体NO3--N摩尔浓度呈正相关(r=0.9161)。综合分析结果认为,单独以硝态氮为氮源时,20μmol/L的供氮水平能使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处于相对最佳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初步研究了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 tenuistipitata var. liui)和细基江蓠(G. tenuistipitata)切段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及其切段的再生特点。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江蓠藻体切段再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江蓠藻体在改良PE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两种藻体的外皮层细胞均可产生长成新枝的生长点,并且表现出相同的再生极性。无论细基江蓠繁枝变种还是细基江蓠的切段都是在形态学上端切口处产生新枝,下端不再生;带分枝的切段,其分枝断口处亦可再生新枝。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明显促进藻体芽的产生和生长。1 m g/ LBA 明显促进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切段的再生,2 m g/ L BA+ 0.5 m g/L NAA 显著促进细基江蓠切段的再生  相似文献   
4.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在浙江越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从湛江引入,并在浙江自然越冬后生长正常的,以及从海口新引入的细基江蓠繁枝变种,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越冬保种研究。本文首次报道了不同的种藻密度、培养液比重、水层、光强、底质及人为低温处理,对存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引入的种藻具生长快、对环境的剧烈变化敏感;已越冬的种藻更能适应低温低比重的条件。以0.3m左右的水层,比重1.010,避免直射强光的低光照,能够安全保种越冬。低温干冻比水冻更易致死。可以经受7天的0℃低温。砂质的底质有利于越冬保种。在浙江普通的育苗室内就可以进行越冬,越冬后,死亡率低于0.07%/d。  相似文献   
5.
光照和温度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的生长及生化组成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实验研究光照、温度对细基江蓠的生长率及生化组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光照、温度及其相互作用均显著影响以上指标。在该实验条件下 ( 15~ 30℃ ,12 0 0~ 12 0 0 0 lx) ,细基江蓠繁枝变型 ( 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liui)在光照为 10 0 0 0 lx,温度为 2 5℃时生长率最大 ,光照对生长的影响大于温度 ,而且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随着温度的升高 ,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生长的光饱和点也增高。光强是影响藻红素、叶绿素 a及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比率的主要环境因子 ,它与藻红素、叶绿素 a含量负相关 ,与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比率正相关。温度则是调节蛋白质及藻红素 /叶绿素 a比率的主要因素 ,它与蛋白质的含量负相关 ,与藻红素 /叶绿素 a比值正相关。温度和光照对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细基江蓠及其繁枝变种的RAPD和ITS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细基江蓠及其繁枝变种各12个个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DNA分析,对比多态位点比例、平均杂合度以及遗传距离,并构建UPGMA聚类图;通过PCR扩增出核糖体RNA基因(rDNA)转录间隔区(ITS),纯化后直接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和核苷酸变异研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细基江蓠的杂合度和多态位点比例均高于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其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实验中8条随机引物扩增出特异的RAPD带,可用做细基江蓠及其繁枝变种的分子鉴定标记;ITS序列在这两种海藻中变异极小;RAPD和ITS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细基江蓠及其繁枝变种均聚集为一枝,与同属不同种的龙须菜和真江蓠分开,提示细基江蓠和及其繁枝变种为同一个种,从而在DNA水平上支持了传统形态分类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氮饥饿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和孔石莼氨氮的吸收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静雯  董双林 《海洋学报》2004,26(2):95-103
以氮饥饿海藻为材料,采用多瓶法和干扰法相结合的技术,测定两种海藻在不同起始浓度下不同时间间隔内的NH4+吸收率,对不同阶段的吸收率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符合饱和吸收动力学特征.最大吸收率和半饱和常数均随着吸收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整个吸收过程中,吸收曲线的初始斜率变化不大,这表明在低浓度下的吸收率不受短时间快吸收的影响而保持相对的稳定.同时两种海藻相比,在相应时间内的吸收动力学参数不同,孔石莼的最大吸收率、半饱和常数和初始斜率均大于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处于氮饥饿状态的两种海藻对NH4+-N的吸收存在以下3个时相:(1)起始短期的快吸收阶段;(2)内部营养盐浓度控制的吸收阶段;(3)外界营养盐浓度控制的吸收阶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水养殖业迅速发展,食用海产品重金属(如Cu、Cd等)超标问题日益突出。作为提取藻胶原材料及海洋养殖动物饲料的细基江蓠,可以大规模生长在海水池塘养殖区,有望用于该水域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本实验通过研究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在5个不同Cu2+浓度梯度(0、0.05、0.2、0.8、2.0mg/L)环境下的自身生长状况,及其对Cu2+的吸收富集情况,初步探究了细基江蓠对海水池塘养殖区Cu2+的生物修复能力。实验结果显示细基江蓠对Cu2+有较强的耐受性和吸收富集能力,在0.8mg/L Cu2+浓度下细基江蓠既能保证正常生长,又能吸附水体中最大量的Cu2+。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4种Hg2+浓度对细基江蓠果孢子和四分孢子附着、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g2+抑制了果孢子附着却促进了四分孢子的附着,但0.0025 mg/L浓度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各浓度间差异显著(P<0.05);Hg2+在实验浓度范围内(0.0025、0.0050、0.0075、0.0100 mg/L)影响了孢子的正常萌发,使孢子不能正常分裂和生长,刺激了孢子脱落,并且使盘状体的形态发生变异;`Hg2+不同浓度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Hg2+浓度越高对孢子的萌发和生长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0.
INTRODUCTIONInrecentyears,co culture (integratedculture )ofmarinespecies (algaeandanimals)hasreceivedgreatattention .Inco culturesystemthealgaeactivelyuptakeCO2 andthemetabolicwastes(suchasNH4 +,NO2 - ,NO3- etc)asnutrientsources,andreleaseO2 tothesurroundingenviron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