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9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林国银 《福建地理》2005,20(2):54-57
新课程采用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构建教学内容。如何运用案例教材,开展地理案例教学,有待于深入研究、探索。本文结合上海港区位案例,介绍地理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并初步探讨地理案例教学的优势、局限性及应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2.
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地理区域和经济腹地相近,面临规划建设、外资引进、腹地货源、中转货源、政策资源、专业人才等各种竞争。文章通过构建港口物流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港口物流营运规模、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港口物流竞争潜力3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比较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港城协调关系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适用于评价上海港城关系的指标体系和理论模型,测度港城发展协调水平,对于准确评价上海港城协调发展关系、夯实上海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海港城发展的阶段特点,笔者建立了包括港口综合能力、城市综合能力2个目标层指标、10个准则层指标和32个指标层指标在内的上海港城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上海港城实际发展状况,构建适用于评价上海港城协调关系的模型,以期为上海港城协调关系的实证研究提供指标选取和模型运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八哥 《海洋世界》2014,(4):24-27
<正>"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上海国际客运中心项目的建设正应了这句话。从2006年第一艘以上海为母港的国际邮轮定期航班——"爱兰歌娜"号到港,到如今北外滩"惊为天人"的园区设计,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吸引了全球的瞩目。俗称"一滴水"的客运综合大楼外形时尚,充满了现代气息,彰显出上海这座开放型城市充沛的活力。在诸多客观因素影响下,曲折动荡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很难找到邮轮旅游的踪迹。当"伊丽莎白二世"号穿梭在五洲四海之时,多数中国人还对邮轮旅游一无所知。比之欧美蓬勃的邮轮产业,  相似文献   
5.
上海港是我国重要的枢纽港,提升上海港国际竞争力对上海市乃至全国意义重大。文章选取港口基础设施、港口运营能力、港口腹地条件和港口发展潜力4个方面共16个定量指标,建立衡量港口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引入动态因子分析法对2010—2014年间亚洲8个主要港口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亚洲范围内,上海港国际竞争力较强,腹地条件和运营能力优势明显;与新加坡港竞争激烈,在自由度和发展潜力上存在劣势,受到香港、迪拜和巴生等港口的威胁。最后,对上海港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出加快深水港和集装箱港建设、加强港口和地区合作以及促进上海自贸区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洋山深水港     
正洋山深水港是位于中国上海外海、杭州湾口的浙江嵊泗崎岖列岛上的一个大型深水海港,是上海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部分位于大、小洋山岛上。洋山港通过东海大桥与上海交通运输网络连接,充分发挥上海港经济腹地广阔、箱源充足的优势,对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洋山深水港港区规划总面积超过25平方千米,共包括东、西、南、北四个港区。  相似文献   
7.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港口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两个主要集装箱港口——上海港和宁波港,由于其集装箱吞吐量经过近15年来的高速增长,都已经成长为世界集装箱大港。文章利用现有集装箱港口体系理论,研究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港口体系,并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未来的集装箱运输体系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8.
上海作为中国的大都市是国人所公认的,但还称不上世界大都市,这是因为受上海港深水港区不足等基本条件的限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继宝钢建设、浦东开发之后,上海还需要做点什么,才能跻身于世界大都市的行列?毫无疑问,扩展上海港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仝开健 《海洋世界》2011,(11):30-32
2004年,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这是一次不寻常的科学考察,13名勇士担负起登上人类历史首次冲击南极冰盖之巅的神圣使命。10月25日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后,"雪龙"船徐徐离开上海港,踏上了奔赴南极的征程。我是少数不晕船的几个人之一。对难得一见的惊心动魄的场景岂能放过?!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11,(4):64-64,59
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905万标准箱,首次跃居世界第一。记者昨天从市政府召开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获悉,在国务院有关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相关政策目前基本落地的基础上,今年将落实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并争取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