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柳 《地理教学》2019,(14):1-1
《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者手册》一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丁尧清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田青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张琦博士、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杨珂博士、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王巧玲、北京市西城区教委教师研修学院梁煊联合撰写。该书作为参与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和长江水学校等项目过程的一个成果,既是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探索和经验总结,也吸收采纳了国外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经验。旨在指导读者通过自己的探究来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开队 《地理研究》2007,26(4):855-856
吴宏岐、王元林等著的《司马迁与中国地理》一书2006年9月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书22万字,除序言和附录以外,正文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以鸟瞰的方式对司马迁的地理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作了概述;二至四章,按照地理学的基本框架,在深入挖掘、整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14,(23):F0002-F0002
2014年10月15日至17日.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综合学术年会在天津市召开。本次综合学术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承办,天津市地理学会、天津市教育学会中学地理专业委员会协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38所高校,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星球地图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等10家编辑出版机构,以及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教研员、校长、地理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一书,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类)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的主要成果。课题负责人是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魏国栋研究员。课题研究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运用新基础教育带来的新理念和新观点,透视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研究、开发、编制、使用和评价的全过程,探寻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开发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模式创新,开发新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课程教材,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小学地理教育大事记(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大事记(1839-1999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我国著名的地理课程教材专家、原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陈尔寿教授撰稿。太事记可供教师了解我国近现代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由于篇幅较长,本期先刊登新中国建立以前部分.以后将陆续刊登建国以后部分。望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6.
推荐阅读     
《地理教学》2014,(4):52-52
正[1]陶本一.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袁孝亭.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0,(7):82-87.[3]俞立中.重建信息时代的中学地理教育——在《地理教学》创刊50周年纪念研讨会上的讲话[J].地理教学,2009,(11):2-5.[4]俞立中.对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地理教学,2012,(5):4-7.[5]李家清,户清丽.我国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现状透视与未来瞻望——基于2010年全国课程论研讨会和教学论年会研究成果的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3):23-27.  相似文献   
7.
201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60周年,作为社庆60周年献礼,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了《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这套丛书共18卷,包括总论、政治、中学语文、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地理、历史、自然·社会、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和出版管理等。丛书编撰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教材前5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各学科教材研究、编写、出版工作的成绩、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中学新课程改革中,已经确定了“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三个层次的教材体系。在中学地理教材体系中,国家教材已经采用“一纲多本”的方式,出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湖南教育出版社版、上海教育出版社版、中国地图出版社版等等中学地理教材;原有的地方教材《乡土地理》也有所发展。有的学校根据本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简萍 《地理教学》1998,(5):33-33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新教材(第三版)第二册的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在解释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的成因时,写道:“干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干燥少雨”。这样解释不太确切,容易使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及其移动规律产生误解。并且素描图(13.8和13.7)上的文字描述与课本正文的解释又自相矛盾,更易使学生对此混淆不清。为此,有必要考虑重新修改,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我国1982年恢复高中地理课程以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套教材之必修教材中的人文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比较。这三套教材具有代表性,反映了不同发展时期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