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习医师心理健康与情绪智力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情绪智力量表(EIS)对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实习医师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医师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在敌对、焦虑、精神病性、恐怖、偏执、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化、抑郁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的实习医师SCL-90各因子评分中,男性敌对、精神病性、偏执、躯体化评分均高于女性(P<0.01),女性焦虑、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化、抑郁评分均高于男性(P<0.01)。不同性别的实习医师情绪智力各因子评分中,女性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情绪利用、他人情绪管理评分均高于男性(P<0.05)。实习医师心理健康与情绪智力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他人情绪管理与敌对、偏执、抑郁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以SCL-90评分作为因变量,实习压力作为自变量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习医师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且存在性别差异,实习压力是影响实习医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在校护理专业学生中医五态人格的现状及不同特征护理专业学生中医五态人格的差异,为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某高校的721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医五态人格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与全国同年龄常模人群相比,护理专业学生太阳、少阳人格维度评分较低,少阴、太阴人格维度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人群阴阳和平人格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护理专业学生太阳、少阳人格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女性护理专业学生(P<0.01)。城市护理专业学生在太阳、少阳人格维度显著高于农村护理专业学生,在少阴维度方面低于农村护生(P<0.05,P<0.01)。独生子女的太阳人格维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在其他各维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专业学生中医五态人格量表评分中,少阴、太阴人格维度评分偏高,院校应对其心理健康进行关注,在培养的过程中依据其性格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3.
4.
谢波  王潇  伍蕾 《地理科学进展》2021,40(7):1141-1153
随着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战略的提出,城市绿色空间对于居民健康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然而,现有研究较少运用自然实验的方法探讨城市绿色空间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关系。论文以中国最大的城中湖绿道——武汉东湖绿道为例,基于2016、2019年东湖绿道周边52个居住小区的1020份跟踪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准自然实验方法与混合效应双重差分模型,探索城市绿色空间干预对周边小区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东湖绿道的建设显著促进了周边2 km范围小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控制变量中,居民心理健康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与家庭收入水平则呈负相关关系;居民心理健康水平与小区的社会凝聚力、小区周边500 m范围的建筑密度、居住用地比例和地铁站密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公交站密度则呈负相关关系。建议通过完善以绿道为核心的城市绿色空间网络,提高绿道可达性与邻里社会凝聚力,以此提升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我们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理念需要转变,教育方式需要改革,大学生的素质必须得到进一步优化,因此,全面实施和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其中,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化教育是当今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李红  塔娜 《热带地理》2022,42(12):2031-2041
以上海市郊区为案例地区,综合问卷调查和多源绿地数据,构建有序Logit模型分析高档、低档、近郊、远郊4类社区的社区内外绿地规模与结构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社区的绿地数量与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高低档社区内的绿地差异大于近远郊社区;近郊社区的周边绿地数量优于远郊社区,但公园绿地可达性更差。2)提高社区内乔木和灌木比例、增加社区周边公园绿地可达性对心理健康有正向影响。3)低档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受到社区内植被覆盖和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显著影响,而高档社区居民对绿地空间的作用不敏感。4)近郊社区居民受到周边绿地规模和社区内植被覆盖的影响,而远郊社区绿地率和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对居民心理健康有显著作用。最后,提出对于低档和近郊社区首先需要关注社区内的绿地规划,对于高档和远郊社区应注重社区内外的绿地平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健康公平性理论要求在发挥绿色空间健康效益时能够兼顾老年等弱势群体。绿色空间指标与老年心理健康在国内背景下的综合性联系至今还不明晰。本研究旨在从空间、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系统地评估它们的关联。研究采用了中国大连市879名60岁以上受访者的数据,并在HLM6.08中构建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维度上,相比于街景视角,从俯视视角获取的绿色空间指标与老年心理健康的关联更强。平缓坡度和不规则边界的公园与老年心理健康有积极的联系。在社会维度上,绿色空间可以调整和缓冲社会经济特征如没有房屋所有权等的负面影响。在历史维度上,绿色空间对老年心理健康有持续的影响,尤其是对中等收入的老年群体。研究结果证实,在中国的环境中有必要对绿色空间进行多维度的评估,以考察与老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结论能够为兼顾个体差异,实现更公平的城市绿色空间资源分配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左弦 《地图》2010,(4):72-77
2010年,全中国最为瞩目的事件莫过于在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而本届博览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是当仁不让地成为坊间热议话题。从城市形态、生活方式,到生态环境、心理健康,世人皆争相竞说。这其中,甚至有人强烈质疑现代文明、科技进步对城市带来的影响,回到古代享受"慢生活"成为他们的终极理想。那么,面对选择,居于"城市时代"的我们究竟何去何从?为此,本刊克服重重困难,施展时空挪移大法,举办了这次穿越古今的超现实论坛,请来了唐、宋、明三朝最为著名的几位文人雅士,与他们进行对话,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穿越出席今天论坛的嘉宾有:来自唐朝的诗仙李白,诗人白居易;来自宋朝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苏轼,科学家沈括;来自明朝的文学家、史学家、名士张岱。大家欢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反映和不适应障碍。根据2001年有关资料披露:1986年至1996年,北京市16所高校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  相似文献   
10.
张芳 《今日国土》2013,(2):46-47
排毒喝花茶、心理倒时差、梳头阳光下……当"开春"和"新年"两个词碰在一起,就意味着新一年的生活即将开始。春节刚过,我们如何修整假期里负担过重的身体,如何为自己下一整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姜良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杨力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任增辉,给我们支了几招。第一招——排毒喝花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