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静 《地图》2008,(2):48-49
丹东是东北边陲享有"杜鹃城"之誉的中朝之间最大的边境城市,位于鸭绿江畔,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这里自然风貌保存完好,人文景观丰富:北有层峦叠嶂的青山为屏,南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与黄海相伴,河流、水库组成的水网交织在高山、丘陵和平原之间;有明长城东部起点的虎山长城,有我国万里海疆北部端点的江海分界碑,有反映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史实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有弹痕累累的鸭绿江大桥  相似文献   
2.
在采用垂直悬挂弹性系统的海洋重力仪中,由于弹簧本身的质量不可忽略,受到水平扰动时就可能影响测量精度。L. J. B. LaCoste和J. C. Harrison曾分析过这种影响,本文建立的物理模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文中还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各种参数(质量、弹簧初始长度、拉丝长度等)的影响。最后得出了与文[1]和[2]不尽相同的结论:只要适当控制弹簧初始长度就能消除水平扰动影响。  相似文献   
3.
廖友常 《贵州地质》2010,27(2):116-117
建议:一、将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消耗的资源量不赋予资源/储量类别,用消耗二字拼音的首字母"XH"来代替;但应说明消耗的是原"报告"中什么类别的资源/储量及本次工作各类资源/储量的变化情况。二、地质报告中"矿体"的划分应根据成矿时有用矿物聚积体的赋存状态来划分,而不是以现在的存在方式来划分;三、勘查线剖面的终点应标注在倾斜方向或按左东右西的原则标注在方位角小的端点处,方位为正北时取360°。  相似文献   
4.
利用1958—2020年实测地形数据与长江入海水沙数据,分析长江口南支最大的涨潮槽———新桥水道动力地貌变化及其 驱 动 机 制。结 果 表 明:新 桥 水 道 在 1958—2020 年 间 的 地 貌 演 变 可 以 分 为 3 个 阶 段:第 一 阶 段(1958—1997年)新桥水道受控于径流、潮流的耦合作用而经历“冲刷-淤积”的周期性变化,其中河槽主要展现上、下游迁移及河槽收缩交替等特征;第二阶段(1997—2003年)因1998和1999年大洪水造成新桥水道冲刷,新桥水道河槽向上游拓展延伸,河道拓宽明显;第三阶段(2003—2020年)则受人类活动干预和扁担沙北移及径流、潮流耦合作用,新桥水道向下游迁移束窄,并逐渐形成以河道上段为淤积中心的地貌演化格局。此外,随着东风西沙水库构建,拦蓄了部分应进入新桥水道的水体,致使河槽上段落潮动力减弱而加剧河槽淤积,导致新桥水道进一步淤浅。  相似文献   
5.
在地球深部的富水环境下(如俯冲带和岩浆热液体系)可以形成超临界地质流体。本文在阐明矿物-H_2O体系(近似二元系)和多组分岩石-H_2O体系的相图和物相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超临界流体的形成条件。对于以固相为主的变质岩体系,超临界流体的形成条件主要取决于湿固相线终点(第二临界端点)的位置。现有的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常见岩石-H_2O体系的第二临界端点压力至少为4 GPa。对于岩浆热液体系,临界曲线是判断超临界流体(或称浆液过渡态流体)是否能够形成的重要标准,F和B等元素的存在可导致超临界流体的形成压力降至1 GPa以下。对天然岩石和矿床样品的研究也可以为超临界流体的形成条件提供重要制约。总的来说,从长英质岩石体系到镁铁质体系,形成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升高。关于超临界流体的形成条件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需要通过开发新的实验技术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河北区域地震前兆台网6个地震台站配备DSQ型水管倾斜仪进行地倾斜观测,选取2009—2016年记录的观测数据,对水管倾斜仪两端点一致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台站水管倾斜仪同一分量2个端点的相关系数、方差及均值、潮汐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较高,表征产出的数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法向承力锚(Vertically Loaded Plate Anchor,VLA)是一种适用于深水的新型系泊基础,它的拖曳安装过程直接决定了其系泊定位的精度和锚体的最终承载能力。综合考虑VLA锚体、锚泊线和上部船体的运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准静力整体分析模型。模型包括不断贯入海床的锚体、锚泊线(土中反悬链段和水中悬链段)和安装船体三部分,针对确定的锚泊线长度,安装船运动张紧锚泊线进行安装的过程,计算了此过程中锚体的运动轨迹、锚泊线形态和作用在船体上的锚泊线张力矢量的变化,重点分析了不同抛链长度和海床土体的参数对安装过程控制的影响,发现链长与水深之比达到5时,接近极限贯入深度。  相似文献   
8.
辽河盆地构造特征及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辽河裂谷盆地构造的组成形式、活动形式与地震背景。认为盆地内存在Ⅰ、Ⅱ、Ⅲ级断层290余条,主要为正断层组合。东西两边Ⅰ、Ⅱ级断裂的两侧及交点和端点处有发生中强级地震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9.
地震数据采样密度及近远道数据不足时,常规τ-p变换算法易出现假频和端点效应,影响τ-p变换的精度,进而影响地震资料处理的效果。本文对τ-p变换算法进行了改进,在τ-p变换前,使用F-K域道内插和道集外推的方法重构地震数据,通过加密地震数据和外推近远道数据的方式改善了τ-p变换效果。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证实,改进后的τ-p变换方法具有可靠性高、压制假频和端点效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现有UT1-UTC预报模式在进行周期项与残差项拟合分离时,通常没有考虑最小二乘拟合序列的端部效应,预报精度难以取得较大提高。针对最小二乘拟合存在的端部效应,首先采用灰色模型在UT1-UTC序列的两端进行数据延拓,形成一个新序列,然后对新序列进行最小二乘拟合,最后再联合最小二乘和神经网络(LS+NN)模型对UT1-UTC原始序列进行外推。结果表明,对UT1-UTC序列进行端点数据延拓再进行最小二乘拟合,能够有效地改善最小二乘拟合序列的端部效应;相对于常规LS+NN模型,端部效应改善的LS+NN模型的UT1-UTC预报精度有一定提高,尤其对中长期预报精度提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