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珍珠加工中前处理方法、作用和效果.在前处理过程中,珍珠内有荧光物质、长碳链饱和脂肪酸(脂)等物溶出。珍珠的颜色不同、前处理工艺方法不同.溶出物质也不同.经过前处理,珍珠的光泽明显增加;漂白速度有所加快。可通过测溶液折射率变化的方法来比较前处理工艺中有机溶剂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8组不同小片和核处理液在海南陵水海区的育珠效果,优化、筛选适宜该海区育珠的小片处理液及与之匹配的珠核处理液。结果显示:1)处理组手术贝休养期的吐核率与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处理液可促进伤口愈合并抗感染;2)处理组育珠8个月后的珠层厚度平均可达0.5 mm以上,与对照组0.3 mm的珠层厚度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处理液具有明显促进珍珠质分泌的作用;3)优化筛选出核处理液C3,其增强核亲和力的效果明显优于C1(P<0.05);4)W处理组育珠贝死亡率平均小于22%,明显低于对照组(36.7%)和Y处理组(31.45%)(P<0.01),表明W处理液效果优于Y处理液;5)在8个处理组中,筛选出W0、W2、Y3三个匹配组,其育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引入综合评价指数即优良珍珠数占育珠贝总数的比例,以量化育珠效果便于比较  相似文献   

3.
通过广西营盘海区插核育珠试验,比较6组不同的细胞小片处理液及珠核处理液的育珠效果。结果表明:1)处理组手术贝休养期的平均死亡率仅3.9%,显著低于对照组(10.9%)(P<0.01),表明处理液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感染、提高成活率的作用;2)处理组休养期吐核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处理液对增加组织亲和力的效果不明显;3)除Y2处理组外,其余处理组育珠4个月的成活率平均为77.0%,比对照组高出7.0%~14.5%,且W组的单位收珠数量及珍珠品质等均优于对照组,表明W组处理液在促进珍珠质分泌、提高成活率、成珠率方面的作用优于对照组。比较分析处理组在海南陵水、广东徐闻及广西营盘3海区的育珠效果,优化筛选出2个优良匹配方案即小片处理液W0、Y3与核处理液C3匹配。W0、Y3两试验组在广西营盘海区进行中试,结果发现,休养期死亡率(8.0%、7.3%)显著低于对照组(11.7%)(P<0.05),育珠4个月的死亡率(19.7%、18.3%)显著低于对照组(31.7%)(P<0.05);育珠8个月的W0组的成活率为73.6%,成珠率为54%、优珠率为61.1%,分别比对照组提高约12%,表明筛选出的W0、Y3两优良匹配组同样适用于营盘海区的插核育珠处理,可提高育珠效果。  相似文献   

4.
将稻杆、麦杆、棉秆3种粗饲料切成4cm长,水分含量调节到30%,用臭氧(O3)处理30,60和90min,对照组不进行O3处理,以比较O3处理对3种粗饲料纤维性物质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O3处理能显著降低粗饲料纤维性物质成分含量,处理的时间越长,降低越多,60min前的降幅大于60min以后的降幅。ADL含量高的粗饲料,经O3处理后降幅大。O3处理粗饲料,能降低纤维性物质成分含量,改善粗饲料的品质,提高其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马氏珠母贝的术前处理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试验根据马氏珠母贝手术贝的不同生理状态,分别用控制海水流量、饵料等抑制贝的生殖腺发育,或促进生殖腺发育并诱导产卵排精的方法,对手术贝进行术前处理,结果表明:手术后休养期成活率平均为92.9%,最高的达95.3%;育珠期成活率平均为75.3%。最高的一组达85.3%;平均每个贝留核数1.06粒,最高的达1.17粒,同时珍珠质量明显提高。用术前处理方法,产量和产值可提高52.3%。  相似文献   

6.
过去旧法养殖珍珠,生产周期较长,且产量、质量低。针对这个问题,我校养殖系海产动植物养殖专业于1972年组织了工人、技术员和教师三结合科研小组,试验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处理小片加速珍珠的形成,取得良好的效果。经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整理其试验数据,证明这次试验是成功的;且证明在珍珠的放养前期,珍珠层的增厚是较快的,而在后期珍珠层的增厚速度渐趋缓慢。在试验PVP处理珍珠小片的同时,还研究了用PVP加金霉素及用赤霉素处理小片的试验。经整理分析其抽样检查的珍珠层厚  相似文献   

7.
通过海区插核育珠试验,对不同处理液匹配组进行进一步优化、筛选,找出适于广东育珠海区的育贝小片处理液及与之匹配的珠核处理液。结果表明:1)匹配适宜的处理液有降低吐核率的作用,8个试验小组中W0、Y3组的吐核率仅3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P<0.01),说明匹配液有明显增加组织亲和力、降低吐核率的效果;2)育珠贝的死亡主要发生在育珠前期,与贝的吐核行为有关;3)小片处理液中,C类药物成分对吐核率的高低有影响,0.6%C2不适宜添加到处理液中,而1%C3添加到处理液中有降低吐核率的效果;4)筛选出W0、W1、Y3三组适宜的匹配方案,即W0、W1、Y3三种小片处理液与核处理液C3匹配适宜,其中W0匹配组育珠效果最佳,即成活率为57.8%,百贝收珠数为101.2粒、优珠率为67.5%,比传统处理组(对照组)有明显提高;5)对W0、W1、Y3三组的不同育珠时限(8、10、13个月)的育珠情况进行了比较,当育珠期延长至1年时,Y3组育珠效果良好;6)利用评价指数(即优质珍珠数占手术贝总数的比例)可评判育珠效果,与分析、综合评估结论一致,前者可量化评判数值,使评判更加直观,简易。  相似文献   

8.
珍珠晶莹剔透、玲珑巧雅、光艳夺目,具有极高的饰用价值。但珍珠在形成过程中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外观质量差别很大,部分珍珠需经过优化加工处理方可制成工艺品。漂白加工是最重要的珍珠优化处理手段,它能去除珍珠中异质杂物、改善色泽、提高饰用价值。因此,除珍珠养殖技术之外,珍珠漂白技术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珍珠成品质量的好坏。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珍珠漂白技术发展状况,提出了国内珍珠加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国际珍珠漂白技术发展概况对珍珠实施漂白处理始于1922年,但直至1930年才在日本的《水座研究结》上公开报…  相似文献   

9.
以巴西棕榈蜡、川蜡、蜂蜡、石蜡等为原料,利用有机概念图原理,设计了珍珠抛光用蜡乳液的配方,探讨了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相同配方时不同乳液类型等对乳化蜡的稳定性的影响,制作出了适合珍珠抛光的蜡乳液。结果表明:利用均质机乳化,在乳化温度95℃、乳化时间30 min、转速为1 000~2 000 r/min时,所配制的珍珠抛光乳液稳定性较好,对提高珍珠光泽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漂白是珍珠加工的关键工序,漂得越白,着色后,珍珠质量就愈好。因此,国内外对漂白工序都十分重视,据1970年《珍珠年鉴》透露:日本当前在珍珠加工研究中,部署在这方面的力量高达41%。前两年,我组曾在去污漂白方面进行过一些条件试验,拟出了去污漂白的工艺,初步选定了两种类型、四个配方的漂白液,用于污珠及水黄珠的漂白,收到显著的效果。广东水产研究所、南方玉雕厂,对海产珍珠的去污漂白也作过一些研究,取得一定效果。不过,到目前为止,珍珠的去污漂白问题,国内国外都未  相似文献   

11.
将稻秆、麦秆、棉秆 3种粗饲料切成 4cm长 ,水分含量调节到 3 0 % ,用臭氧 (O3)处理 3 0 ,60和90min ,对照组不进行O3处理 ,以比较O3处理对 3种粗饲料纤维性物质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O3处理能显著降低粗饲料纤维性物质成分含量 ,处理的时间越长 ,降低越多 ,60min前的降幅大于 60min以后的降幅。ADL含量高的粗饲料 ,经O3处理后降幅大。O3处理粗饲料 ,能降低纤维性物质成分含量 ,改善粗饲料的品质 ,提高其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多金属离子采用同一前处理方法很多,国际法同时测定多种金属离子必须燃烧有机溶剂MIBK,对实验人员有一定的危害,本文利用PAN在不需要引物离子的情况下,对大多数金属离子又能同时引起到捕集和沉淀的性质来浓缩矿泉水中金属离子,用三氯甲烷溶解PAN,硝酸反萃取出PAN中络合的金属离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株溶藻菌S6(Serratia sp.)对富营养化水中优势蓝藻和绿藻的溶藻效果,为有害藻类的生物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从富营养化水体中分离到一株溶藻菌S6(Serratia sp.,GenBank登录号为KY462187),将不同浓度菌液分别加至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以及两者以浓度比1∶1混合的藻液(下称“混合藻”)中,进行溶藻实验,测定14 d内实验体系中藻的生物量、叶绿素a、氨氮和总磷(TP)浓度,分析溶藻菌S6对不同藻类的溶藻效果以及对水体中氮磷的影响;运用光谱技术分析溶藻产物特性。【结果与结论】溶藻菌S6对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混合藻的溶藻效果较佳,且菌液浓度越高,溶藻效果越佳,其中3组原菌液(2×109mL-1)处理组14 d内的溶藻率分别为89.4%、80%、78.6%。溶藻菌S6对3种实验体系氨氮和TP浓度影响较大,原菌液处理组变化最明显,其中铜绿微囊藻藻液氨氮和TP质量浓度分别下降21.24、6.21 mg/L;斜生栅藻藻液氨氮和TP质量浓度分别下降13.19、7.5...  相似文献   

14.
1972年8月,湛江水产专科学校、徐闻珍珠场、石角珍珠场,流沙大队珍珠场、上海染料涂料研究所等单位协作开展了用 PVP 处理小片、提高珍珠质量的试验工作,1973年4月进行了抽样检查,同年12月做了小结。从试验的结果可以初步认为:用 PVP 处理小片能够加速珍珠的形成,促进珍珠质的分泌,提高珍珠的质量。PVP 的作用可能是能够促使小片较快地形成珍珠囊,促使珍珠囊的上皮细胞的分泌机能较快地恢复正常,并加速珍珠质的分泌。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海水珍珠养殖虽有二十多年历史,但进展不大,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珍珠质量较差和产量较低。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采用抗菌素等药物处理小片和珠核。作者于1964年在广西钦州龙门港和1969年在广东惠东县海水养殖场分别进行试验。以抗菌素用于珍珠插核生产是可以提高珍珠质量及育珠母贝留珠率的。日本也曾用抗菌素于珍珠插核试验,据报道无明显效果,这是否以用药浓度有关,是值得讨论的。  相似文献   

16.
以2013-07-22甘肃岷县与漳县交界的MS6.6地震为研究对象,采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处理兰州、高台2个台2011~2015年重力观测资料,试图提取这次地震前的相关重力异常信息。结果表明,以9.4倍的该台分形指数标准差为异常阈值,岷县-漳县地震前这2个台的重力分形指数均出现相似的异常升高过程,表明震前重力变化具有定向持续特征,显示出长程相关性,是孕震过程中物质运移、密度连续变化的反映,应该是与这次地震有关联的重要信息。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初步推测,这个异常变化可能与中下地壳乃至上地幔的物质运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如何缩短珍珠养殖生产周期,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是每一个从事珍珠生产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用某些化学药品处理小片以加速珍珠的形成、提高珍珠的质量,是解决上述矛盾的一个方面。在上海染料涂料研究所、徐闻、遂溪和流沙大队珍珠养殖场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于1972年8月6—12日在(?)州岛北港进行了化学品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处理小片加  相似文献   

18.
以奶粉、珍珠水解液等为原料.经溶解、配料、调合、过滤、均质、杀菌等工序后制成珍珠酸奶。不同稳定剂、酸味料及络合剂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CMC与PGA联合使用效果良好,最佳用量分别为0.28%与0.08%;酸味料和络合剂分别以乳酸和三聚磷酸钠为佳。产品常温放置半年没有明显沉淀,口感厚实圆润,酸甜适口。  相似文献   

19.
邻菲啰啉助溶保护-容量法测定电气石中的氧化亚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气石是一种含硼的铝硅酸盐矿物,是成岩成矿作用的灵敏示踪剂,通过测试围岩电气石中氧化亚铁的含量,可以鉴定电气石所赋存岩床的成因。但是,国内外目前尚无系统的电气石化学成分标准分析方法及电气石化学成分标准物质,针对电气石中氧化亚铁分析方法的研究更是罕有报道。该文通过在溶矿过程中加入邻菲啰啉,与亚铁形成络合物,对亚铁能够起到较好的助溶和保护效果,建立了在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入邻菲啰啉、氢氟酸及硫酸,中高温电热板加热溶矿,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电气石中的亚铁的方法。该方法的精密度(RSD,n=12)为0.5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9.3%~100.9%。经过多家实验室间的比对实验,证明该方法准确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溶样方法 溶样方法主要分为热溶和冷溶,其中,热溶是主要的溶样方法,尤其适合新金厂金试样的溶解。 1.热溶法主要采用王水溶样体系新金厂的金试样,经过700℃焙烧1h预处理,于300ml三角瓶中用60ml(1+1)王水在电热板上加热溶解(溶样温度不能太高,小心溅出),溶至王水体积大约10ml左右,试样溶解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