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站气象要素剖面图是日常预报业务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计算机绘制剖面图可做到快捷、美观和自动化,且能克服纸质剖面图存储中的诸多弊端,适宜长期保存。广州市单站要素及特征曲线显示系统除把纸绘剖面图的内容搬到屏幕外,还增加了一些物理量。系统可实时显示广州五山站、四个县级市、清远探空站、衡山站的基本资料,显示气压、温度、湿度等观测要素或清运探空站物理量的时间演变曲线。系统用VB5.0编写,目前已在业务上使用,成为广州市短期预报的一个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2.
人工神经网络在西藏中短期温度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根据2003年11月—2005年10月西藏自治区32个站点的气象资料,采用动态学习率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在ECWMF、T213等模式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基础上,进行1~7天逐日最高、最低温度模拟预测。模型业务试用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自适应学习和非线性映射能力,其预报结果能够满足实时预报的精度要求,对西藏中、短期极端温度的实时业务预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动气象站温湿度测量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芸  王新堂  王新 《山东气象》2006,26(1):72-74
利用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济南自动气象站和人工观测的逐日定时地面气温、湿度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并探讨两者差异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对于各观测时次和日平均地面气温,自动站测值高于人工观测值,各观测时次和日平均地面湿度自动站测值低于人工观测值;月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湿度差异与日平均值差异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4.
夏季极端高温对武汉市人口超额死亡率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8-2008年夏季(6-8月)武汉市居民逐日死亡人数(率)及同期逐日气象要素,分析极端高温对超额死亡率的影响程度及其阈值,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定量评估模型,并进行预报效果检验和典型年回代检验,以利于开展高温对健康影响的评估及医疗气象预报。结果表明:武汉夏季人群超额死亡率可以定量表述;极端高温对超额死亡率影响最大,湿度、气压、风速几乎没有影响;超额死亡率随日最高气温升高呈指数规律增加,高温致超额死亡的阈值为35.0 ℃,“热日”比“非热日”平均死亡率高出50.7 %;采用日最高气温≥35 ℃的有效累积温度及当日平均气温建立的超额死亡率评估模型对2003年夏季一次高温热浪过程的回代试验、2007年和2008年夏季的评估试验效果较好,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实际评估业务中。  相似文献   

5.
用动力相似方法预报广东省区域暴雨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应实际业务预报需要,利用最新43年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多种动力相似方法研究了广东省短期区域暴雨预报,发现了预报员预报经验成长曲线模式,找到了影响暴雨预报的决定性因子850hPa风场,证明了双时次相似的优越性,并研制了广东短期区域暴雨预报的动力相似法,预报评分明显高于业务平均水平。该方法的应用软件实现了短期区域暴雨的自动、客观、定时、定点、定量预报,目前已经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三峡坝区不同的天气状况,将1999年11月至2001年10月逐日逐时相对湿度进行分类,求出各类相对温度平均值,再求出此类情况下各时次对应的相对湿度平均值的差值。以谝差值为订正值,起报时的相对湿度为初值,进行逐时相对湿度预报。用该方法预报2001年11月三峡坝区逐日逐时相对湿度,预报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较小(-10%-8%),该方法可在业务预报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钱莉  兰晓波  杨永龙 《气象》2010,36(5):102-107
选取2003年3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20时的逐日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实况格点资料,使用差分法、天气诊断、因子组合等方法,构造出能反映本地天气动力学特征的预报因子库,采用PRESS(预测平方和)准则初选因子,逐步回归复选因子,最优子集回归精选因子,建立分月、分站点逐日最高、最低温度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模型业务试用结果表明:该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处理能力,能较好地反映日极端温度的变化,0~120 h内的最高、最低温度平均预报准确率达较高水平,且对明显的升降温过程反应灵敏,升降温趋势和幅度预报较为准确,为0~120 h的城镇精细化温度预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ECMWF数值预报产品在温度的释用提供了一种好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炳忠 《气象》1983,9(2):17-18
春季连阴雨是影响我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关键性天气。为作好春季气象服务,对于春季连阴雨我们采用了中短期结合的预报方法。先从本站3—5月逐日14时压、温、湿曲线上寻求中期预报指标,然后将各指标作为样本,作连阴雨的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八步区1971~2000年5月逐日08时、14时的可降水量进行分析,并结合气压、温度、湿度等地面观测要素,总结出预报24h内暴雨开始和结束的预报指标,暴雨开始和结束的预报拟合率分别为51.6%和72.6%,用上述指标对2001~2006年5月进行预报检验,暴雨开始和结束的准确率分别为52.2%和69.8%。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的T63数值预报产品,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建立了内蒙古地区(35个站)的逐日极端(日最低、日最高)气温24小时预报方程。于1996年3~11月进行业务试运行,预报结果令人满意,表明该方法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仁勇  黄红 《贵州气象》2001,25(1):18-19
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凯里站逐日晴雨预报方程。预报因子的资料来自“黔东南州短期预报业务自动化系统”,通过“0,1”编码方案进行处理。建立的回归方程预报效果呆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2.
实践证明,通过对单站温、湿、压资料进行分型、有机组合,在预报4~6月的短期暴雨方面有很好的指示意义。通过对贺州市1971~2000年4~6月逐日14时的温度(T)、水汽压(E)、本站气压(P)、露点温度(T d)等要素资料进行研究、分型、归纳总结,得出一套较为实用的预报指标,并对2001~2004年进行检验,预报准确率达到40.6%,可见用单站要素资料做4~6月的短期暴雨预报有较好的效果,而且此预报工具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实现,能做到自动、客观、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3.
廖铭燕 《广西气象》2007,28(A01):38-39
根据对八步区1971-2000年5月逐日08时、14时的可降水量进行分析,并结合气压、温度、湿度等地面观测要素,总结出预报24h内暴雨开始和结束的预报指标,暴雨开始和结束的预报拟合率分别为51.6%和72.6%,用上述指标对2001-2006年5月进行预报检验,暴雨开始和结束的准确率分别为52.2%和69.8%。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吉林省短期极端气温进行客观预报。选取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资料,运用我们所设计的预报因子,建立温度预报系统,在1998年汛期投入业务使用,结果表明:24个评分站的最低气温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最高气温具有一般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单站14时气压一级和二级变量与风向配合定性制作8~11月短期48小时降水解释预报。经预报检验和业务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模型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对武汉市4家大医院1994-1998年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的逐日发病人数与同期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气温、气压、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一个因子对不同疾病甚至同一类不同种病的作用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因子对同一种病在不同季节其影响也不完全相同。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春夏秋冬8种疾病的逐日预报模型,并进行了合理的等级划分,经回代和预报检验,预报模式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菏泽市6年脑梗塞疾病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研究了夏季脑梗塞发病率与气象环境的关系,建立发病率的中、短期预报模式。结果表明:在夏季气温升高、降水量大、雨日多、湿度增大、气压偏低、气压变率小时脑梗塞发病率显著增高。经检验.所建预报模式效果较好,为开展疾病预报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数值预报产品在夏季持续高温预报中的释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 1999~ 2 0 0 2年 6~ 8月 96~ 192h日本数值预报产品 85 0hPa气温与吉林省的日平均气温、阶段性高温及极端最高气温 (长春市 )资料 ,通过线性分析 ,找出了日本数值预报产品的 85 0hPa气温与吉林省地面日平均气温、阶段性高温及极端最高气温的对应关系 :吉林省 6~ 8月日平均气温在 96~ 192h的 85 0hPa日本数值预报长春站日平均值上加 6 6~ 4 1℃ ,6~ 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在相应的日本数值预报产品上加 9 3~ 13 0℃。  相似文献   

19.
1.引言无线电探空仪正继续为气象业务提供基本的高空资料。对资料使用者而言,观测到的温度、气压及湿度的精度是头等重要的。业务数值天气分析预报工作者是最感兴趣的用户。从卫星辐射测量反演大气温度廓线也需要参考探空资料。  相似文献   

20.
分析5、6、7月逐日气压、气温实时观测资料的一级变量与6、7、8月降水量的相关关系,寻找出4类降水过程预报模型和12个预报指标;确定同时满足预报模型和预报指标的日期为预测未来30±2天将出现日雨量≥10mm的降水过程的起报点;由模型和指标集成结果的月合计值得出月总降水量的预报结论。在业务应用中预报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