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测定投饵水平对凡纳对虾生长、饲料利用和虾体组成的影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生长实验。实验虾平均体重为0.09g左右,投喂含蛋白质42.15%、能量为18.9kJ/g的饲料,日投饲量分别为虾体重量的4%,6%,7%,8%,10%。结果表明,随着投饵水平的增加,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而饲料系数、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效率却显著下降。对对虾虾体组成的分析表明,投饵水平对对虾虾体灰分、脂肪含量的影响显著。根据对虾生长及饲料利用的指标,凡纳对虾幼虾的适宜投饵水平为9.87%。  相似文献   

2.
冯健  彭淇  吴彬  陈斌  梁品恒 《海洋与湖沼》2013,44(4):953-960
采用混合试验中的Cornell均匀设计法研究了初始重为(2.0±0.0)g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日粮中常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适宜需求量。日粮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梯度变化范围分别为33%—51%、3%—18%和24%—33%, 试验周期为40d。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日粮中3种常量营养素含量对南方鲇幼鱼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日粮蛋白质水平≤45%时, 其特定生长率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上升而增加。当日粮脂肪水平≤9%时, 其特定生长率随着日粮脂肪水平上升而增加; 但当日粮中脂肪含量≥12%时, 鱼体和肝脏脂肪含量显著上升, 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33%碳水化合物日粮组鱼特定生长率较24%、27%和30%组鱼显著降低, 同时鱼体和肝脏糖原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表明, 南方鲇幼鱼日粮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3种常量营养素的适宜需求量分别为45%、9%和≤30%。日粮总能约为19.0kJ/g。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64d为限,设A1(34%),A2(38%),A3(42%)三个蛋白梯度水平和B1(5%),B2(8%),B3(11%)三个脂肪梯度水平,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饲料中不同脂肪及蛋白质水平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平均体重(0.69±0.23)g]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和蛋白质水平对日本沼虾成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脂肪水平对32d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影响显著(P0.05)。B3组的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均显著低于B1和B2组(P0.05)。全虾和肌肉的脂肪含量显著地受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P0.05)。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对全虾的干物质、蛋白质和灰分含量,以及肌肉中脂肪、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P0.05)。饲料脂肪水平对肝胰脏中脂肪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蛋白水平对肝胰脏中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本文认为日本沼虾饲料脂肪水平应以5%—8%较为合适,蛋白质水平应在38%左右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采用鱼粉,豆粉等作为饲料蛋白源,加入等量的混合油(鱼油:豆油=1:1),制成不同蛋白质梯度的试验饲料,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显著地影响南美白对虾生长(F>F0.01=11.4),饲料中蛋白质为44.12%,能量蛋白比为33.0kJ/g时南美白对虾生长最快,饲料系数最低,体重生长比速最高,通过计算机拟合曲线方程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中适宜蛋白质含量为42.37%-44.12%,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对南美白对虾虾体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Cornell方法研究了初始重为(2.0±0.1)g的重口裂腹鱼幼鱼日粮中常量营养物质的适宜需求量。日粮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梯度变化范围分别为33%—51%、3%—18%和24%—33%,试验周期为60d。试验结果表明,除日粮蛋白质33%组鱼成活率明显下降外(P<0.05),其它试验日粮中3种常量营养物质含量对重口裂腹鱼幼鱼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日粮蛋白质水平≤45%时,其特定生长率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上升而明显增加;当日粮蛋白质水平在33%—36%时,重口裂腹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除12%日粮脂肪组试验鱼外,9%日粮脂肪组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性高于其它脂肪水平日粮组(P<0.05),但当日粮中脂肪含量≥15%后,重口裂腹鱼鱼体脂肪含量显著上升(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日粮中不同的碳水化合物水平对重口裂腹鱼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当日粮中碳水化合物为33%时,鱼体糖原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表明,重口裂腹鱼幼鱼日粮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3种常量营养物质的适宜需求量分别为45%、9%和≤30%。日粮总能为19.0MJ/kg,蛋白质能量比(P/E)为23mg/J。  相似文献   

6.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名澳洲淡水龙虾,属于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类,对环境条件耐受性强,出肉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分别对4种体重规格红螯螯虾肌肉营养组成和表型性状进行系统性分析,采用国标法测定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及粗灰分含量,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肌肉氨基酸含量及组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肌肉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红螯螯虾全长和体长显著增加(20~80g组),雌虾全长和体长显著高于雄虾(60~80g组);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以80~100g组雄虾最大,在60~80 g组中雌虾显著高于雄虾,头胸甲高在规格60 g以上不再有显著变化;腹部肌肉重以80~100 g组雄虾最大,但与60~80 g组雌虾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雌虾出肉率显著高于雄虾(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以80~100 g组雄虾最高,40~60 g组雄虾最低(P<0.05);肌肉灰分含量小规格20~40 g组较高,40~60 g组雌虾最低。红螯螯虾肌肉氨基酸(AA)、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呈味氨基酸(DAA)均随规格变大而逐渐降低;在氨基酸评分(AAS)模式下,各组第一限制性...  相似文献   

7.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 ,添加豆油、鱼油、糊精、纤维素以及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混合剂配制试验饲料 ,饲料配成5个蛋白质水平 ,每个蛋白水平分别包括5个能量级 ,以体质量增长倍数、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为评判依据 ,对体质量为8.73g±0.79g的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的适宜蛋白质含量及其蛋白能量比进行了研究。经过为期8周的试验 ,结果表明 :中华鲟幼鲟配合饲料中的适宜蛋白质含量范围为35.7%~41.8% ,饲料的最佳蛋白能量比范围为21.85~30.05ng/J。当试验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0.3% ,蛋白能量比为27.85ng/J时 ,试验鲟鱼获得最大体质量增长倍数为11.60±1.20,最低的饲料系数为1.68±0.23,以及最高的蛋白质效率为1.58%±0.14%。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生化方法对金乌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常量及微量元素等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水分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而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总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的利用率分别为66.20%、66.67%和36.08%,总能消耗为0.91kJ/g,其中粗蛋白供能为0.79kJ/g,为能量的主要来源;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总体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利用率分别为18.48%、19.08%、16.77%和18.24%。饱和脂肪酸含量总体变化不大,利用率为7.86%,主要是由于C14:0和C16:0下降所致;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利用率为33.02%,主要是由于C20:1(n-7)下降所致;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体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含量上升9.35%,主要由于EPA和DHA含量上升所致。矿物质中P和Cu元素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余元素含量变化不大,其中Fe和Se利用率较高,分别为45.16%和33.33%,但Ca和Cu的含量在出膜期却明显上升,上升比例分别为68.3%和24.19%。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南海海域鹅颈藤壶(Lepas anatifera)为原料,提取鹅颈藤壶背甲与肌肉质柄中的多糖,基于其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比较不同生长时期鹅颈藤壶N-糖链表达谱的差异性。经过脱脂、碱水解/蛋白酶解、乙醇沉淀方法提取得到粗多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对其单糖组成、分子量分布、总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采用液质分析(PGC-ESI-MS/MS)方法对鹅颈藤壶成体(A-GB)与幼体(L-GB)肌肉质柄中N-糖链进行分析并比较。表明肌肉质柄中多糖分子量为18.40 kDa;总糖含量为11.99%,蛋白质含量60.14%,富含甘露糖、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其中甘露糖的含量高达80%以上。在鹅颈藤壶成体与幼体中均鉴定得到26条N-糖链,成体中高甘露糖型N-糖链占总糖链的20.81%,且相对丰度较高的糖型组成为F1H3N2(39.06%)、F1H3N3(24.44%)、H3N3...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E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于1997年5月在山东荣成石岛鲍珍品养殖场采集幼鲍,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幼鲍维生素E(VE)营养需要的研究。以酷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通过用不同浓度VE的饲料(E1-E7七个实验组),即在每100g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20、50、100、200mgVE来饲喂幼鲍(平均体重为220-240mg)103天。结果表明,饲料中适量的VE具有促进幼鲍生长的作用;幼鲍软体部水分和脂肪含量不受饲料中VE添加水平的影响,然而饲料中VE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软体部蛋白质含量;贝壳中灰分和钙、磷含量不受VE添加水平的影响。以增重和蛋白质增量为指标,皱纹盘鲍幼鲍饲料中VE的适宜含量为5-10mg/100g饲料。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选用商品饲料饲养平均初体重为0.09g的南美白对虾,经过30d的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成活以及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投喂频率由3次/天增加到5次/天,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而饲料系数则显著降低,但当投喂频率由5次/天增加到7次/天时,南美白对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并无显著提高。对对虾全虾体主要组成成分的分析表明南美白对虾体主要组成成分并不受投喂频率增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麦瑞加拉鲮鱼幼鱼为实验动物,进行短期饥饿对其生长、肌体组分及内脏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各生长参数观测值,体内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的含量以及能值均逐渐减小或减少;实验期间体内各组分的同期相对损失率以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最高,且粗脂肪降幅高峰的出现时段总早于碳水化合物,而粗蛋白的消耗量和损失率则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淀粉酶活力的损失量均高于同期其他消化酶,蛋白酶活力在13—16天间出现反弹现象,其第16天的酶活力值与实验起始值相当。  相似文献   

13.
以最常用的18种原料为对象,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华东沿海中国对虾人工饲料配制过程中的限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粗灰分、磷、精氨酸、赖氨酸是限制性营养成分,粗纤维和蛋氨酸在以植物性蛋白质为主的配方中是限制性营养成分。因此,在中国对虾人工饵料配方设计中,应注意选用脱脂原料,增加矿物质添加剂中磷的含量以及采用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的原料。  相似文献   

14.
采用层析技术、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及同源基因克隆等技术对中国对虾中国对虾血淋巴中的凝血蛋白(CP)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纯化的CP约为380kDa,其亚基的分子量约为190kDa,说明该蛋白是由两个相同的亚基组成的同源二聚体;中国对虾CP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保罗美对虾具有100%的相似性,与其它对虾的也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获得了CP基因518bp的cDNA片段,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与其它虾类CP基因序列的具有很高的同源性;CP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发现心脏和表皮是该基因主要的合成表达部位。  相似文献   

15.
摄食水平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于 1 995年 6月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关桥繁殖场采集异育银鲫自繁鱼种(体重为 1 .2 6± 0 .0 5g) ,采用生长实验的方法 ,在 30℃水温下 ,测定其从饥饿到饱食 6个摄食水平下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结果表明 ,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 ,鱼体干物质和能量含量、表观消化率呈上升趋势 ;湿重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线性上升 ,干重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呈对数增加 ;饲料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增加而增加 ,达到最大值后维持不变。排泄能和总代谢耗能占摄入食物能的比例不受摄食水平的影响。最大摄食水平下的能量收支式为 :1 0 0C =1 2 .32F 3.2 1U 63.74R 2 0 .72G ,式中 ,C为食物能 ,F为粪便能 ,U为排泄能 ,R为代谢能 ,G为生长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多维对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免疫的影响。试验用鳗(5.93±0.02)g,分6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不同浓度(0%,0.25%,0.50%,0.75%,1.00%,1.25%)的多维饲料42d。结果表明,随着多维添加水平的上升,各组鳗鲡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当多维浓度为0.75%时增重率达最高峰值。鳗鲡的肝体指数和肥满度受多维影响较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0.75%浓度的多维显著降低了鱼体水分含量,使鱼体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但各试验组鳗鲡粗脂肪含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各添加组鳗鲡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且0.75%组鳗鲡血清总蛋白浓度达到最大(P0.05)。综合本研究结果可知多维在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75%。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方法, 配制发酵浒苔添加比例分别为0%、1%、2%、3%、4%、5%的 6 种饲料, 探讨发酵浒苔对花鲈生长、体成分、胃、肠消化酶活性及血清、肝脏免疫的影响的研究。 将其饲喂初始平均体重为(6.40±0.14)g 的花鲈28d, 每组饲料设3 个重复, 每个重复投喂30 尾花鲈。 结果表明: (1) 随着发酵浒苔添加水平的升高各组花鲈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 势, 且差异性显著(P<0.05), 以2%组添加量最优。相比于对照组, 各添加组饲料系数均有下降。添加 发酵浒苔可适当降低鱼体中的水分, 提高灰分含量但并不显著(P>0.05).同时各添加组的粗脂肪和粗 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各添加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2) 在添加组中, 花鲈淀粉酶、脂 肪酶活性以及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活性均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添加水平在2%-3%效果最好。 (3) 添加发酵浒苔可以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的活性(P<0.05), 但对碱性磷酸酶的活 性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中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均得到提高, 在 2%-3%组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在一种实用饲料配方(粗蛋白28%,豆粕18%)的基础上,用菜粕、棉粕按1∶2的比例等量替代豆粕(6%、12%、18%)作为蛋白源配制成三种等能等氮的无鱼粉饲料,在室内饲养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平均体重为(4.22±0.09)g]8周。结果表明,菜粕、棉粕替代不同水平豆粕对罗非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机体免疫力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随菜粕、棉粕替代水平的增加,罗非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体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而以无豆粕组影响最大。鱼体肝脂含量、肝体比(HSI)以及脏体比(VR)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无豆粕组血清GPT、GOT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SOD、LZ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配方中棉粕和菜粕的总量超过52%对罗非鱼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在10%和18%两个脂肪水平下,分别添加0%、1.5%的胆汁酸,配制成四种等氮饲料,投喂初始平均体重为(45.78±0.11)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8周,研究两个脂肪水平下添加胆汁酸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组成和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脂肪水平升高或添加胆汁酸均能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降低饵料系数(P0.05);相同脂肪水平下,添加胆汁酸显著提高了实验鱼的生长,降低了肝体比(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组织中粗脂肪含量呈上升的趋势;而添加胆汁酸降低了组织中脂肪的蓄积,但全鱼与肌肉中水分、粗蛋白含量主要受饲料中胆汁酸水平的影响(P0.05)。胆汁酸能显著降低大菱鲆幼鱼肌肉PUFA含量(P0.05),增加SFA、MUFA含量。饲料添加胆汁酸能降低实验鱼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但饲料脂肪水平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呈相反趋势。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或添加胆汁酸均能提高实验鱼肝脏脂蛋白脂酶、肝脂酶、总脂酶和肠道脂肪酶活性(P0.05),且胆汁酸和脂肪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脂肪代谢有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2个脂肪水平下添加胆汁酸均能促进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状况,促进脂肪消化吸收,降低组织中粗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培实验,系统研究了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的多年生匍匐性肉质草本盐生植物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在不同盐度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探讨其盐环境适应性和适宜栽培盐度,并测定海马齿的营养成分,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海马齿在35和30盐度下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茎间变短,叶子肉质化程度加重。在0—20盐度条件下能快速生长,是栽培的适宜盐度。海马齿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点,含有丰富的水分,肉质多汁,平均营养价值估算法得出的ANV分数为2.95—2.96,营养综合评分为2,第四类营养等级,总体营养价值高于红萝卜、马铃薯、莴苣笋、大白菜等多种常见蔬菜,属于营养价值稍高的植物。每100g海马齿食用部分,其能量为74.9—93.3k J,水分为93g,灰分为2.6g,碳水化合物为1.4g,蛋白质为3.0g,粗纤维为0.95g;含有亚麻酸和亚油酸两种必需脂肪酸;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含量大小为NaKCaMgPIMnFeZnCuSe,可为人体提供常量及微量元素的补充;维生素E含量最高,β-胡萝卜素次之;含有16种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谷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含量最低,含有丰富的鲜味氨基酸,其含量占总氨基酸的23.02%。海马齿含有配比合理的丰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39.39%。其必需氨基酸RAA值为0.19—0.25,RC为0.84—1.09,SRC为90.69,是极具潜力的可开发为高营养绿色保健的野生海洋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