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忠义  丁峰 《山东地质》2001,17(3):38-43
山东坪上一带深层次构造岩发育,依其塑性变形矿物及其组合,同构造新晶和同构造变形晶所反映的变形特征的不同可分为石英变形相构造岩,钾长石变形相构造岩和斜长石变形相构造岩,其变形时的温压条件为中压相系的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  相似文献   

2.
琉璃庙地区变质杂岩主要由变质上壳岩、变质深成侵入杂岩及其脉岩群组成.它们多数经韧性变形改造形成各种类型糜棱岩和构造片岩.研究表明,变质上壳岩原岩主要以钙碱性火山(熔)岩为主.本区变质杂岩经历了三期变质变形作用,即高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大型复式同斜紧闭褶皱;绿帘角闪岩相动力变质作用及强烈的韧性变形,形成了以蓝闪石为特征的不同强度的糜棱岩带;绿片岩相动力变质作用和韧脆性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若羌县黑山梁地区北山岩群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山岩群是一套经角闪岩相主期变质作用和绿帘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的强变质变形地体.据岩石组合特征可划分为4个岩组:第一岩组为斜长角闪片岩夹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变粒岩;第二岩组为片麻岩夹斜长角闪片岩、石英片岩、变粒岩;第三岩组为石英片岩夹大理岩、石英岩;第四岩组为石英岩夹石英片岩.经原岩恢复,第一岩组原岩主要为板内拉斑玄武岩,具向岛弧玄武岩过渡趋势;第二岩组原岩为快速沉积的碎屑岩和酸性火山岩;第三岩组原岩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第四岩组原岩为成熟度较高的碎屑岩.据火山岩组合、碎屑组合岩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其形成年代为早元古代,构造环境为早期裂谷发育速度较快,火山活动强烈,沉积物为快速沉积的碎屑岩;后期构造趋于平缓,碎屑岩成熟度升高,并夹有厚层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4.
林文信 《云南地质》1994,13(1):68-73
糜棱岩是韧性剪切带的重要岩石类型,但不是唯一类型。大型韧性剪切带剪切作用,包括机械作用和热作用。由于变形条件(包括围压、应力、应变速率和温度)所决定的变形阶段及原岩性质差异,韧性变形变质岩石可以划分为糜棱岩、千糜岩及片糜岩三个类型。糜棱岩和千糜岩同处于变形初期阶段,大致相当于绿片岩相变质条件,但两者原岩性质不同,糜棱岩原岩主要为中粗粒长英质岩类;千糜岩原岩则为火山岩及泥砂质岩类。片糜岩是变形晚期阶段产物,是伴随有静态及动态重结晶作用的具有明显片状构造的变形变质岩石。滇西各韧性剪切带中三种岩石类型均相伴产出,均发育各种剪切变形。按照原岩性质、矿物成分、结构等特征还可以划分为若干亚类和过渡类型。这样的分类将有利于韧性剪切带研究的深化和地质制图。  相似文献   

5.
嫩江—黑河构造带地处松嫩地块与兴安地块的结合部位,一直以来是业内学者关注的焦点。在构造带内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哈达阳一带野外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一套变质变形程度与周围地质体差异很大的地层。岩石组合为绿泥石白云母构造片岩、二云母微晶片岩、黝帘白云糜棱片岩等。采用LA-ICP-MS技术获得的绿泥石白云母构造片岩中锆石U-Pb年龄为413.9Ma±2.7Ma。通过分析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及不同时代地质体特征,认为沿红山梁—哈达阳—依克特一带存在一条构造混杂堆积岩带,这套强变形岩石应为构造混杂岩带的一部分,其原岩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后期构造定位应与嫩江—黑河构造带最后于早石炭世末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赵汝旋 《广东地质》1998,13(4):18-24
高州-化州地区的变质岩系,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原岩建造(沉积岩,火山岩或岩浆岩)和变形变质改造程度,构造特征不同的3类岩石组成,以变质砂岩,片岩,石英等为主(属于区域变质的绿片岩相)和具有顺层注劈理等构造特征的“新安组”及化州莞糖一带  相似文献   

7.
北祁连山俯冲杂岩带的韧性剪切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中的蓝片岩(包括蓝闪片岩和榴辉岩)产于原岩为中寒武统的典型蛇绿俯冲杂岩带之中,是北祁连古板块缝合线的标志之一。蓝片岩带中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代表了本区古板块持续俯冲到碰撞过程中地壳深部层次的变形行为。构造分析表明,该蛇绿混杂岩带经历了早、晚两期韧性剪切变形的改造。其中早期韧性剪切变形(DF_1)与区域D_2变形幕有关,蓝闪片岩相矿物(蓝闪石、石榴子石、绿帘石和多硅白云母)是伴随变形叶理生长的同构造产物。晚期韧性剪切变形与区域D_3变形幕有关,伴随有绿泥石、冻蓝闪石等的出现和石英、方解石的动态重结晶作用。运动学指示标志,如拉伸线理、与拉伸线理平行的各种褶皱枢纽、同构造变斑晶的旋转、S-C组构及石英光轴组构等,都清楚地显示DF_1运动方向为南东-南南东,伴有左行旋转,晚期DF_2为由NE向SW的逆冲剪切,伴有右行旋转。方解石和石英光轴组构表明晚期逆冲剪切的古挤压应力方向为北北东-南南西。  相似文献   

8.
王龙  宇峰  刘智贤  徐晓飞  贾雨阳 《地质通报》2016,35(9):1448-1455
对托赖岩群变质岩的岩石特征及地球化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托赖岩群中的片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的原岩为沉积岩,其中片岩、片麻岩原岩为砂质岩、杂砂岩;石英岩原岩为石英砂屑岩;大理岩原岩为灰岩、白云岩。斜长角闪岩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岩性为玄武安山岩。变质基性火山岩的构造环境判别结果表明,其形成于板内环境,作为托赖岩群中的特殊夹层,暗示托赖岩群沉积岩的原岩形成环境与变质火山岩的构造环境一致。  相似文献   

9.
羌塘中部的高压变质带位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之上,由榴辉岩、蓝片岩和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组成,其形成过程对探讨板块缝合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其中的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研究并结合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认为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中的石榴子石具有多期次变质结晶的特征,保留了岩石多期次变质的信息。结合岩石组构特征,最终确定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至少经历了3期次的变质作用。第一、二期均为绿片岩相,当时岩石不具定向构造且未达到高压;第三期为低温高压蓝片岩相变质作用,与区域上蓝片岩的形成及榴辉岩的蓝片岩相退变质作用大体同时,该期变质变形作用形成了岩石的片理,最终成为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变质作用时代为218Ma左右。  相似文献   

10.
苏鲁超高压造山带海州群锆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作为中生代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之间大陆碰撞作用的标志产物,由不同的岩石单元以构造接触拼合而成。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其超高压变质岩石单元,而其低级变质岩石单元如大别山北麓的北淮阳带、南麓的宿松带和苏鲁地区南部的海州群等的研究程度依然较低。这些低级变质岩石单元的形成时代、变质历史以及归属问题的厘定同样有助于完整地理解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和演化。本文报道海州群云母石英片岩的锆石年龄和钕同位素分析数据,提供区域对比资料,讨论分析结果隐含的地质意义。 海州群包括下部的锦屏组和上部的云台组,主要出露于海州-云台山-连云港一线,区域变质岩为其主要岩石类型。岩群底部以含“砾”白云石英片岩与胸山片麻状花岗岩接触。根据江苏省和上海市区域地质志资料,锦屏组原岩恢复为泥质、泥砂质、含磷碳酸盐浅海沉积。锦屏组含磷矿化带可与肥东群双山组、宿松群柳坪组、红安群七角山组对比。云台组出露较广,以灰、灰白色白云钠长变粒岩为主夹少量黑云斜长变粒岩、白云石英片岩、蓝晶石英片岩、石英岩、蓝晶石英岩,含黄铁矿浅粒岩、黑云片岩、角闪片岩、绿帘角闪斜长变粒岩。云台组中下部见有石英岩、白云石英岩,及原始沉积的层理和交错层,具沉积岩的特征,岩石化学原岩恢复为泥质、泥砂质和富泥质胶结的长石砂岩,而上部岩石原岩可恢复为石英角斑岩类夹同质火山碎屑岩。 3个云母石英片岩样品中的锆石大部分具有振荡环带内部结构,指示岩浆成因,退晶化程度也较明显。采用U-Pb同位素稀释法和Pb-Pb蒸发法分析,获得锆石年龄范围为801~787 Ma,应为锆石的结晶时代。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云母石英片岩的初始εNd值(800 Ma)变化在-12.8~-8.8之间,亏损地幔钕模式年龄范围为2100~2400 Ma。这些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从时代和物源特征上,海州群云母石英片岩的原岩可与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岩的原岩对比。它们可能代表与晚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的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地热学研究之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墨香  邓孝 《地球科学》1995,20(4):367-372
简要回顾我国地热研究的历程,详细评述和归纳我国大地热流测试和其地抽、地球物理的函义,以及地热资料分布特点和其形成机制研究的进展,最后指出我国地热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申柯娅  王昶 《矿物学报》2000,20(4):356-362
90年代以来,我国宝石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宝石资源与宝石矿物、宝石鉴定、人工合成宝石和宝石优化处理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从宝石资源与宝石矿物研究、现代宝石学研究重点和未来宝石学研究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宝石学10年发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14.
云南寻甸地区最近八千年气候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寻甸白石岩仙人洞1号石笋进行高精度TIM S-U系测年和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了寻甸地区中全新世8. 0ka 以来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化序列。石笋剖面的碳氧同位素记录揭示,云南寻甸地区自8. 0kaB. P.以来的气候演化可以分为三个气候期: (1) 8000~6000aB. P.为温暖湿润期,夏季风强盛,气温较高,降水丰沛,石笋的氧碳同位素偏负; ( 2) 6000~5200 a B. P.为季风气候衰退期,在这期间气温和降水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气候由温湿变为冷干,石笋氧碳同位素持续偏正; ( 3) 5200~2100aB. P.凉干气候期,这一时期气候基本稳定,东亚季风对气候影响较大,但气温和降水都低于第一个气候稳定期。   相似文献   

15.
系统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外在表生环境条件形成的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水体组分、δD和δ18O同位素、气体成分及微生物等信息提取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进展充分表明表生环境条件形成的石盐流体包裹体是目前利用蒸发盐定量获取古气候环境(温度、湿度)参数、揭示海洋和盐湖水体地质历史时期的长期演化以及丰富和深化成盐成矿理论的良好地质载体。分析了我国目前在这一研究领域同国外相比的差距、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论南方岩溶山区生态环境的元素有效态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0  
蒋忠诚 《中国岩溶》2000,19(2):123-128
岩溶环境的元素有效态应当考虑土壤固体、岩溶水、土壤水三种载体。岩溶区富钙偏碱的地球化学背景使土壤中的元素有效态含量较低,但相对来说,岩石背景含量高的元素,其土壤中的有效态含量也明显较高。南方岩溶区强烈的岩溶作用,不但使岩石和土壤中可溶性的Ca、Mg、Na、K大量溶解于水中,而且,某些难溶元素,如Si、Al、Fe、Mn等在岩溶水和土壤水中也有一定的离子含量,使之成为植物中元素的一部分来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进展-1995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宗元 《物探与化探》1996,20(6):401-418
1995年是我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油气地球物理工作稳步增长。三维地震、储层描述和横向预测地球物理技术有长足进展,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等前沿技术已获应用,直接找油气地球物理技术受到进一步重视,非线性反演及粘弹性、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波传播有关问题成为研究热点。非能源矿产地球物理工作始终处于低谷,但有关技术发展并未停顿。瞬变电磁等方法已基本形成我国自己软硬件配套系统,分布式多道同步电磁采集系统及综合电法工作站等已有可喜成果。对工程和环境地球物理工作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带动了有关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但需要系统性重点研究项目的导向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杜甫在四川盆地内生活了8年多,留下了许多有关环境地质及生态环境的诗篇。根据杜诗的记述,对比了四川盆地的古今环境变化,指出维护地球上生物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杜甫在四川盆地内生活了8年多,留下了许多有关环境地质及生态环境的诗篇。根据杜诗的记述,对比了四川盆地的古今环境变化,指出维护地球上生物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年宗元 《物探与化探》1990,14(6):414-424
我国有一支约18万人的勘查地球物理队伍,其工作规模居世界前列,每年取得大量应用成果和研究成果。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将每年编写一篇综述,报导前一年我国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主要进展。本文是第一篇。它按航空和海洋地球物理、地震、地球物理测井和地下地球物理、地面电法、地面重力和磁法、地面γ能谱等分别加以叙述。它提供了我国航空地球物理和地震去年的工作队数和完成的工作量,以后也将每年报导这些数字和其它一些统计数字。它报导了去年我国一些主要地球物理方法的技术和应用的进展,但不覆盖所有的地球物理方法和应用领域。资料说明地震始终是我国最主要的地球物理方法,在油气勘查以外的领域中它的重要性也在继续增大,并取得迅速的技术进展。电磁法正受到我国物探工作者更大的重视。本文第一部分还报导了我国勘查地球物理队伍的某些基本情况和统计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