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柯文 《地质科学》1975,10(2):101-104
1975年第4期《红旗》杂志发表的这篇文章,明确地指出了改革自然科学研究刊物的方向,而且对我们地震地质科学研究工作也有指导意义,本刊在这里转载,希望同志们认真读一读。办好自然科学研究刊物,必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广大工农兵读者、作者和编辑共同努力,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开展革命大批判,坚持科学研究的唯物辩证思想方法,改进文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它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数学方法在地层和地质构造研究中的某些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道一  孙惠文 《地质科学》1973,8(2):152-161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全国地质研究工作迅速开展。在全国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和地质研究工作,累积了十分丰富地质资料和分析数据。生产实践要求应用数学方法对地质资料进行整理、解释和模拟,定量地描述地质体空间和时间变化,阐明在复杂条件下各种因素的影响,以便从已有的数据中能取得更多的信息,更好地探索内在规律性。随着国内自制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提供了完成上述任务的必要条件。本文仅将几年来我们进行研究的某些成果简要介绍一下。关于所用方法的详细介绍参阅有关文献。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地震地质工作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而提出来的,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本文是在整理中国地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由于地震地质的许多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我们只是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便和从事这一工作的同志们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地构造简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地质工作,自解放以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获得迅速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特别是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以及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取得了更加重大的成就,全国地质情况已普遍作过查勘。这使构造地质工作者有条件在前人大量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地构造从事进一步的总结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孟莪 《地质科学》1990,(2):200-200
《中国的天文地质事件》一书已在英国爱丁堡和美国纽约出版,并于1989年7月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出售。它是中国地质出版社、英国苏格兰科学出版社和美国的万·诺斯特兰德·赖因霍尔德联合出版。  相似文献   

6.
《地质科学》1959,2(12):383-384
全国地层会议在11月21日胜利闭幕了。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地质界大团结、大会师。参加大会的六百多位代表和列席代表来自不同的生产、研究和教学岗位。他们共聚一堂研究讨论我国地层学上的重要问题,总结建国十年来地层工作中的丰硕成果。这是中国地质学界的盛举,它表明了党的领导在地质科学中的巨大胜利,它体现了全体地质、地层和古生物工作者,在觉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所获得的伟大成绩。  相似文献   

7.
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 在过去的一年中,本刊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爱护,对此,我们深表谢意。为了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提高本刊质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水文事业的现代化提供更多的信息,我们恳切希望您就下列几点提出宝贵意见。 1.您对1987年已刊登的文章内容有何意  相似文献   

8.
震旦系质疑及有关上元古界地层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5年全国震旦系讨论会,根据近年来地层、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的研究成果,认为南方震旦系和北方震旦系是上、下关系;并暂定南方震旦系(三峡层型剖面)称震旦系,北方震旦系(蓟县层型剖面)另建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与上述震旦系合称震旦亚界,归入上元古界。1976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和亚洲地质图的元古代地层图例,即根据此方案编制的。这个方案虽是过渡性的,它对确定我国震旦亚界的地层层序,推动前寒武纪地层的深入研究,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容讳言,对上述方案,有许多地质工作者曾表示不便反对,也不敢赞同。希望多做些工作,以求在实践中逐步统一认识,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质科学》1959,2(1):33-33
比例尺为四百万分之一的中国及其邻境大地构造图和作为它的说明书的“中国大地构造纲要”,本年第一季即将出版。它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构造室全室同志的集体工作的成果。本图及说明书是根据中国地质构造发育的特点并吸取国内外已有的编图经验特别是苏联先进经验编制而成的。在编制大地构造图时,我们是以地史学原则为根据,结合沉积岩相古地理的分析,也就是采用了构造层的方法,同时结合了地质力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发刊词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党的鼓足干勁、力争上游、多次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总路線照耀下,全国各項建設事業都处在躍进的高潮中。在这种形势推动下,地質科学事业正以万馬奔騰之势向前發展。“向深山要宝,向地球开战”的口号正响徹祖国的原野和边疆。这种波瀾壯閥的新局面,使我們相信,經过各方面的努力,在不久的將来,埋藏在地下几亿年的矿藏要被唤醒,要听我們使唤,为我們服务。那时,地质工作將会为国家生产建設准备更充足的矿产资源,和为地区开發提供必要的数据,“地质工作落后”的帽子就要丢掉,从而赶上和超过英、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4,39(1):138-138
为纪念孙肇才先生从事石油地质工作50周年,以“板内形变与晚期成藏”为书名的孙肇才石油地质论文集2003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精选了孙先生的论著24篇,分“基础地质”(3篇)、“中国含油气盆地综述”(3篇)、“典型含油气盆地分析”(10篇)和“在中外咨询会议上的发言”(8篇)4部分。书末附有孙先生学术论著和报告目录。全书共332页,约53万字。书中论述了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格局、成因机制、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12.
乔秀夫 《地质科学》1993,(1):102-102
《中国震旦系》一书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鸿允教授等30余年来对中国震旦系研究的集体总结,1991年12月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1章,575000余字。 本书区域地层中将中国震旦系区分为9个一级地层区,22个二级地层区。描述了不同地区的地层相。在对剖面的描述中,专门讨论了剖面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从而给读者提供了分析、判断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湖北当阳白垩纪风成石英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振强 《地质科学》1983,(3):303-305
风成沉积是干旱或半干旱气候下的一种典型产物,包括石漠戈壁滩,沙漠和风成黄土。世界上研究得较详细的古代沙漠沉积的地质时代是侏罗纪、二叠-三叠纪、泥盆纪、下寒武世和前寒武纪,尤其是二叠纪最佳。在我国,已经报道的古风成沉积时代不老于白垩纪。1963年张步春和王景钵首次报道在广东河源红色盆地地层中,发现了风成斜层理和风棱石。后来,笔者在湖南沅麻红色盆地的白垩系中也发现有风成砂。  相似文献   

14.
东秦岭北坡,陕西洛南地区,有一套古老的冰碛层,在洛南县石门以北,洛(南)-华(县)公路23公里处、上张湾一带出露良好,该处地层剖面清晰,露头连续,顶底界限清楚,岩石变质轻微,岩性特殊,结构明显,便于观察研究。 自1958年杨志坚报告豫西“临汝冰碛层”以后,1963年王日伦指出,洛南地区有冰碛层存在,并与罗圈组对比。1976年陕西省地质局六队、区调队,进一步肯定了冰碛层的存在,并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和划分。其间,西北大学、西北地质研究所、河南省地质研究所等亦曾进行过一些零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林高钰 《地质科学》2007,42(3):623-624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梦熊教授,水文地质学家。1917年10月12日生于南京,1942年昆明西南联大地质系毕业,同年考入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西北地区进行地质矿产调查。1945-1950年,在黄汲清先生领导下,参加1:3,000,000和1:1,000,000中国地质图的编图工作。上世纪50年代起投身水文地质事业,组织完成全国水文地质普查,其科技成就与学术贡献涉及水文地质学的各个领域,是我国水文地质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今年正逢他从事地质工作65周年,又喜逢90寿辰,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的印支运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东北地区的印支运动,一直受到地学界的关注(赵宗溥,1959;潘广,1963;黄振辉,1966),但由于缺乏三叠纪地层资料而未能作深入论述。近年来,本区三叠纪的调查研究有了重大进展,相继在东北南部发现或对比确定了早、中、晚三叠世的陆相地层(张武、董国义,1983);在东北北部,除早已报道的海相三叠系外,又发现早、晚三叠世的陆相堆积层和火山岩建造(长春地质学院等,1977;吴水波等,1980;陈巫基等,1981)1)。  相似文献   

17.
孙家 《地质科学》1985,(4):354-363
米士(1942)根据滇中澄江组与昆阳群之间的不整合面命名为晋宁运动,刘鸿允(1963)又提出以晋宁运动导致的不整合面作为震旦系的底界,这些意见曾被地质界普遍采纳。  相似文献   

18.
海城地震地质构造背景与发震构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言 一九七五年二月四日,我国辽宁省海城县发生了一次7.3级强烈地震。由于这次地震预报和预防工作的成功极大地减少了伤亡损失,取得了预报和预防破坏性地震的一些很有意义的经验。它充分显示了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国地震工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取得的新成就。 这次海城地震是我国东北有记载以来第一个七级以上的浅源地震。在宏观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先后两次对震区及其邻近地区进行了地震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19.
“四川运动”之否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玉文 《地质科学》1979,14(4):374-377
“四川运动"的由来“四川运动”一名,为谭锡畴、李春昱1929-1931年在四川及原西康进行地质调查时所拟,其调查报告《四川西康地质志》文字部分于1959年出版,在这之前,李春昱等(1943,1948)”、侯德封等(1945)已引用了这一名称,但正式命名和论述是在1950年。  相似文献   

20.
楊遵儀 《地质科学》1959,2(1):12-12
在全民干劲冲天、全国工农业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跃进再跃进的今天,为了满足工农业对于各种矿产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地质工作者也没有例外地正在苦干和巧干,争取超额完成任务。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一种形势! 地质工作者,不论在检查矿产的分布规律或者计算其储量时,都必须确定成矿时期;在从事区域地质研究时,尤须确定地层单位,搞清各单位的相对地质年代;总之,野外地质工作者必须具备鉴定一般地层时代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