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南海海底沉积物样品的声学物理参数和沉积粒度特征统计分析,发现了高、低含砂量沉积物的声学物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建立了海底沉积物的含砂量与压缩波速度、孔隙度、含水量和密度等经验公式,分析了含砂量变化与沉积物的体积压缩模量和密度变化的关系,从声速理论基础上阐明了含砂量变化引起沉积物压缩波速度变化的内在原因是含砂量变化引起了体积压缩模量和密度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含砂量增大引起沉积物压缩波速度增大的内在原因是含砂量增大引起了体积压缩模量变化量大于密度变化量,从而在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结合基础上,论证了含砂量是影响海底沉积物压缩波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研究对声学方法反演海底沉积物粒度参数和沉积物类型、地声参数转换模型的建立,以及对水声反演海底和海底资源勘探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使用Ludox@HS-40作为介质,对一系列深海小型底栖生物进行了离心分离实验,对小型底栖生物分选率在不同密度和离心速度条件下的双因素方差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该种试剂的最佳密度和最佳的离心速度。结果表明:Ludox@HS-40介质密度和离心速度对小型底栖生物的分选率影响显著,但密度和离心速度间交互效应对分选率的影响却并不显著,Ludox@HS-40介质的最佳密度应大于等于1.18 g/mL,最佳离心速度为1 800~2 000 r/min,此时小型底栖生物分选率将大于等于97%。  相似文献   

3.
引言海洋沉积物的孔隙率是海底表面土力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海洋地球化学及沉积年代学等方面研究中的重要参数。通常孔隙率的测定采用“烘干称重法”,这种方法有两个缺点:一是需要长的时间(约10小时);二是需要进行密度修正。因此采用这种方法工作效率不高且无法在采样现场测定。本文介绍的“电法”能快速测定孔隙率且无需进行密度修正。  相似文献   

4.
许生龙 《海洋学报》1980,2(2):64-69
平面波在变密度分层介质中的反射情况,已有很多著者作过研究[1,2],但由于数学上的困难,故一般选用的介质模型,不是计算烦琐就是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本文利用了Ψσ之间有某种数学对称性这一特点,选择了一个比较简单,既富有广泛代表性又便于计算的介质模型,理论分析表明:①在高低频极限情况下,反射系数趋于菲涅尔公式.②密度参数不仅影响反射系数,而且还使折射率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5.
海底沉积物纵波波速与物理-力学性质的理论关系和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以密度变化比和等效弹性模量变化比为参数描述海底沉积物纵波波速,得到密度变化比是由孔隙率、海水密度和海底沉积物固相密度构成的复合参数,建立了以复合参数和等效弹性模量变化比为变量的泰勒多项式海底沉积物纵波波速公式。基于单因素分析法得出纵波波速可表示为参考声速与调制函数的乘积,沉积物的参考声速由海底底质物理性质确定,建立了复合参数-声速的近似理论模型。对该理论模型与现有的主要纵波波速经验公式的分析结果表明,孔隙率-纵波波速经验公式只是参考声速不同,但调制函数是互相等效的,验证了本文海底沉积物纵波波速理论关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航行器在跨介质过程中的动力学响应,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方法建立航行器跨介质数值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初始参数对航行器跨介质冲击载荷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最大冲击载荷与跨介质速度与跨介质角度之前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航行器跨介质弹道及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岩性与地震波速度的关系非常密切,岩石的成分、密度,岩石颗粒的分选、磨圆度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地震波速度。作者在调研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岩性与地震波速的关系,并给出了5类沉积岩波速和密度的平均值、波速与密度的转换公式、地震岩性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曦  王霞  吴锴  彭宗仁  成永红 《海洋学报》2010,32(10):7327-7332
电力设备运行中的温升现象严重影响绝缘的使用寿命,因此高温下的空间电荷测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温度升高时,聚合物材料的声阻抗、Young模量、密度、声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衰减特性均发生变化,因此无法准确测量出介质中的空间电荷特性.而对于温度梯度场下的绝缘介质(如电缆发热场)的空间电荷测量,温度的梯度分布对介质的声阻抗、弹性模量、密度、声速及声波衰减的影响将更为复杂.本文基于电声脉冲测量方法中声波的传播特性和温度对聚乙烯材料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温度梯度场对空间电荷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波形恢复.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现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饱和两相介质在爆炸动载下排水固结机理的一维简化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强动载作用下,土层中两相介质由于运动惯性不同,两者会出现分离运动,土体的排水速度与两相介质的运动有关。动载作用后两相介质仍具有较大的惯性,继续排水,这与静载下是不同的。土中孔隙压力的变化与两相介质运动有关,计算值与实测值在量级上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估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双相介质理论和热弹性理论,建立了沉积层纵波速度与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弹性性质及地层孔隙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饱和水的理论P波速度与实际P波速度,可以得到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根据ODP184航次的电阻率、声波速度、密度等测井资料以及地质资料,初步推断南海陆坡存在天然气水合物。根据声波测井的纵波速度估算出南海1146和1148井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分别为孔隙空间的25%~30%和10%~20%,1148井个别沉积层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可达40%~50%。沉积层的纵波速度与饱和水速度差值越大,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越高。  相似文献   

11.
盐藻SOD的盐适应性与物质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实验分析了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盐藻SOD活性及其与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积累和蛋白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0~120 g/L的盐度范围内,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SOD活性极显著地增强,说明盐藻SOD是一种高盐适应酶.盐藻SOD活性与细胞密度及物质积累关系密切:在SOD活性为0.710×108 cells-1·min-1左右时,盐藻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的积累量都最高,而在SOD活性较低或较高时,盐藻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的积累量都较低.可能适当盐度下SOD的活动较好地保护了盐藻体内物质积累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AVA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相介质弹性模量理论并补充了不同情况下的密度计算公式,选取适当的参数,模拟了含水合物沉积物和含游离气体沉积物的地震波速度和泊松比随孔隙度和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与完整公式的对比,对AVA常用的反射系数近似计算式的精度进行了讨论,同时分析了地震波速度、泊松比、密度等参数对于BSR反射系数的不同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天然悬浮物力最常见的粘土(包括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和水合氧化物(包括α-FeOOH、γ-AlOOH)为模拟颗粒物,系统地研究了介质的离子强度,得到了比较完整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不管颗粒物带何种电荷,当介质的离子强度介于10-4-4×10-2mol/l之间时,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悬浮颗粒物电泳淌度的绝对值也随着增大,这基本上可用Zukoski等的Stern层动力学模型来解释.当介质离子强度大于4×102mol/l时,电泳淌度的绝对值反之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少,这可用双电层厚度变薄来解释.在电泳淌度与介质pH关系研究中,测得一种新型的M-pH曲线,这可解释对界面羟基的两性变化和离子强度效应“反常”之故.  相似文献   

14.
振幅空白与沉积物中气体水合物充填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气体水合物沉积的地震指示包括层速度的急剧增大及地震反射振幅的衰减,这归因于沉积物孔隙中存在气体水合物。然而在布莱克海台所观察到的具有较低层速度的振幅空白使人难以理解,这是由于缺少实际地震模型以解释观测结果。本研究提出几个气体水合物浓度随孔隙度而变化的模型,其中的气体水合物在较大孔隙介质中时,其浓度也较大,并能获得具有明显较低层速度的振幅空白。含气体水合物沉积的反射振幅可能比相应的不含水合物沉积的反射振幅弱很多、略弱或者强,这取决于孔隙空间中气体水合物浓度的量值。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生物流化床的流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将旋转式生物流化床应用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污水处理中,采用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生物流化床的流态、最小流化速度和膨胀率与流速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表明,旋转式生物流化床运行时处于散式流态化状态,滤料均匀分布,形成平稳、清晰的分层。滤料粒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0.1~0.7mm),Ergun方程可较好的预测旋转式生物流化床的最小流化速度。表观水流流速与床层膨胀率的关系不受静止高度的影响。滤料的大小、密度、强度是影响流态化特性的主要参数。膨胀率随表观流速的增大呈非线性增长;滤料粒径和密度越大,达到相同流化状态所需的流速越大,陶粒是一种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滤料。本研究为旋转式生物流化床的设计和在养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岩石物性分析研究是水合物地震识别研究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分别采用弹性模量模型和修改的威利方程对水舍物沉积层和下伏含游离气层的岩石物性关系进行了讨论,重点研究了沉积层孔隙度、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含游离气层饱和度与纵、横波速度、泊淞比的关系。研究的结果表明,水合物沉积层的纵、横波速度和泊凇比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随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采自东太平洋海隆13°N(EPR 13°N)的一个热液成因含金属箱式沉积物岩心E272的孔隙率变化特征。样品孔隙率在70.0%-85.2%之间,顶部层位比底部层位高14%左右。孔隙率随深度增加而指数式单调递减,平均递减梯度约为-0.31%/cm。该岩心上部层位呈红棕色,下部层位呈黄绿色,表明该岩心经历了显著的早期化学成岩作用。前人关于该岩心的元素地球化学,粒度和年代学数据,共同证明该岩心孔隙率随深度变化特征受稳态压缩过程控制。其孔隙率随深度的变化关系符合稳态压缩模型的经验拟合公式。E272顶部沉积物-水界面处溶解物质与海水的交换以离子扩散机制为主,而岩芯内部溶解物质的迁移则可能主要受自下而上的孔隙水流动机制控制,这与岩芯中活动元素含量上部高,下部低的分布模式一致。该研究对将来进一步讨论E272岩心在早期成岩作用中的化学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变速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所满足的变系数波动方程,推导出波速线性变化介质中一维波动方程的解析解,讨论了波速不均匀性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地震波振幅衰减大小与介质速度梯度有关;频率转折点两侧地震波传播性质;频率与地震波波速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含偕胺肟基和羧基纤维状吸附剂的研制及其吸铀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聚丙烯腈纤维上导入偕胺肟基和羧基,制得具有高吸铀量和高吸铀速度的纤维状吸附剂,每克纤维10天能从天然海水中吸铀4.6毫克,研究了纤维吸附剂的平衡吸铀量Xm和吸铀速度常数K与基团含量的关系,发现Xm和K分别与偕胺肟基和羧基含量相关,因而得出结论:偕胺肟基为吸铀活性基团,羧基为加快吸铀速度的促进基团,同时研究了纤维对铀的吸附机理,用分子轨函观点讨论吸附态的螯合结构.  相似文献   

20.
页岩含气量是页岩气勘探选区和储层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利用地震资料对页岩含气性评价多停留在定性预测阶段,定量化表征方法尚不成熟。从已钻井的实测含气量出发,利用横波测井资料,分析实测含气量与地球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数理统计学的思想,优选出密度、纵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λρ4个参数变量,建立了适合焦石坝页岩气田的含气量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通过叠前同时反演获得的密度、纵波阻抗等相关数据体,实现页岩含气量的定量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的含气量与实钻结果吻合度较高,相对误差小,预测方法可靠;同时指出,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亚段含气量较高,为有利开发层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