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教育实习阶段开展中医师承实习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方法:选取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5、2016级学生共416名,将其分为师承组(69名)采用院校教育联合师承教育方式,普通组(347名)采用临床实习大纲模式。实习结束后,比较2组毕业考试成绩、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对师承实习医院的满意度及毕业后从事中医工作的人数。结果:实习结束后,师承组在理论与操作平均成绩、执业助理医师通过率、对实习医院的满意度、从事中医医师工作人数方面均优于普通组。结论: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能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坚定从事中医的信心,提高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合格临床医师培养周期延长的事实,如何在各个阶段达成培养目的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拟就中医实习医师阶段职业气质的培养为关注点,分析其主要内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增强中医实习医师阶段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临床技能,批判性思维等职业气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积极探索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采用“规培”基地医教协同的方式,包括符合实际的精品课程设置、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加强临床技能实践培训、加大培训考核力度、加强对经典及传统文化的学习等多个方面。目前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人文素养、扎实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并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中医临床医师队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BL合CBL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实习的2012级中医学本科生4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比较2组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对学生、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学生为95%(19/20),教师为100%(20/20)。结论: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问诊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技能,在目前的中医教育过程中虽然备受重视,但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与应用相脱离、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在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改革的形势下,中医问诊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时代对中医人才的新需求。本研究以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病史采集的大纲及要求为导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进行中医问诊的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院校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规范其本科中医临床教学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政策文件并结合所在学校实际情况,收集相关评价指标作为备选,选取3所附属医院开展实证研究,从而评价中医医院本科教学质量。结果:实证研究表明,3所附属中医医院在教学条件方面质量相当,其中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瑞康医院在教学工作地位、教学管理、教学实施和学生发展方面比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综合质量更高。结论:中医院校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但应用前景广阔。做好评价工作不仅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组建合理的评价小组来负责具体工作,更要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评价结果不仅反映教学医院的教学水平,也映射了医院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水平,具有双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习医师心理健康与情绪智力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情绪智力量表(EIS)对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实习医师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医师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在敌对、焦虑、精神病性、恐怖、偏执、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化、抑郁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的实习医师SCL-90各因子评分中,男性敌对、精神病性、偏执、躯体化评分均高于女性(P<0.01),女性焦虑、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化、抑郁评分均高于男性(P<0.01)。不同性别的实习医师情绪智力各因子评分中,女性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情绪利用、他人情绪管理评分均高于男性(P<0.05)。实习医师心理健康与情绪智力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他人情绪管理与敌对、偏执、抑郁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以SCL-90评分作为因变量,实习压力作为自变量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习医师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且存在性别差异,实习压力是影响实习医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自2015年以来,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进行培养,即“双轨合一”,旨在培养具有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合格中医临床医师。本文回顾了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中医住院医师培训并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阐述了中医住培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临床培养“重西轻中”,中医临床培养“形同虚设”;临床带教“重用轻培”,未充分体现“教学相长”;临床培训“学而不用”,未做到真正“临床临证”。并提出了应对的方法与策略,包括围绕临床再现经典理论、围绕教学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模式、 围绕效果建立考评体系,以期为进一步推进中医住培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医贴敷疗法在基层临床应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更好地推广及服务民众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与春播平台合作的全国31个省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12810名基层医师临床使用消肿止痛贴贴敷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到有效问卷12705份。贴敷疗法在基层临床中使用比例为46.82%,最常使用的贴敷治疗方案是单纯使用贴敷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尤其是儿科常见病,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使用贴敷疗法较多,排前2位的优势病种为腹泻和小儿感冒,94.67%的医师采用的贴敷方式为加中药细粉贴敷。80%以上的基层医师认为贴敷疗法在基层临床的总体优势是毒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疗效好。结论:贴敷疗法在基层医疗中应用非常普遍,获得了广大基层医师的认可,但是贴敷疗法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治疗方案,阻碍了这种疗法在基层医疗的推广和传播,进一步优化贴敷治疗方案,有利于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中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基层临床疗效的提高及医疗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医皮肤病专业具有皮损复杂、诊断直观等特点,规培医师的临床教学存在皮肤病知识不熟悉、老师带教模式单一、人文素养不高、考核方式简单等问题。因此,采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法和科学、技术、社会、综合性教育模式(STS)相结合的带教形式,通过采用PBL教学法,以强化皮肤病知识;门诊与病房教学结合,提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基于STS教育模式,培养社会责任感;建立现场考核模式,提升诊疗思维能力,以提高住培医师的理论知识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模拟教学以其安全性、可重复性、情景拟真、互动性强等优势已经成为当前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教学手段。如何通过建设一支专业、稳定的模拟教学师资队伍来更好地开展模拟教学工作,更广泛地应用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提升基地培训质量,是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需要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加强模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及当前存在问题,并以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现状为例,试从遴选制度、师资培训、绩效考评等方面探讨模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化对策,进而为持续改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规培人才的培养质量受到诸多困境与因素的影响,包括培养理念严重弱化、学习模式趋向西化和考核评价流于形式化等,根源在于规培医师中医思维尚未有效构建。中医思维的形成与培养,关键在于经典医籍的“学”与“考”。中医经典是学习、体悟与应用辨证论治诊疗思维的源泉,而辨证论治的主观性、个体性、差异性特点,成为限制中医诊疗传承与创新的瓶颈。突破关键在于提升诊疗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规范性。迎合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进行中医规培经典数字化转型探索,提出重塑经典教育共识的新理念,经典数字化学习的新模式以及经典数字化考核的新导向,为培养中医特色的临床人才提供新的对策与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研究高血压病病因病机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根据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而准确地确定其中医证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血压测值为诊断标准,结合文献研究、专家共识意见,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从“望”“闻”“问”“切”4个方面收集患者症状、体征等信息,通过信息整合设计问卷的整体理论结构和具体内容。结果:系统分析整理出由封面信、《高血压门诊中医病历表格》、指导语构成的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调查问卷,其核心内容是由14个模块及两百余条症状构成的《高血压门诊中医病历表格》,此外还增加了健康教育处方,在临床诊疗的同时,亦重视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结论:本研究完成了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调查问卷的初步编制,便于临床医师对高血压病相关中医证型特点作出分析总结,有利于患者了解自身病情,提高防治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标准化患者(SP)教学模式已在中医院校的教学中以多种形式开展,且中医标准化患者(SPCM)的规范化培训和应用已成为目前教学研究的热点。本课题在他人经验基础上,结合本校自身特点,提出“SPCM是一名中医化的合格标准化患者”的培训目标,从制定培训方案、组建培训师资团队、撰写培训资料、SP公开招募、系统培训和严格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规范的设置和实施。经考核合格的SPCM已应用于《中医内科临床能力训练》《中医内科夜间开放课》以及中医学生实习前的岗前培训等实训课程教学和考试。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中心思想,对指导当今社会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中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治未病”思想入手,论述了“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医经典课程是中医学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理论根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中医学临床基础,尤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学经典,做临床”成为无数中医学子的座右铭。然而,现代高校中医经典教学却存在着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本文试从中医学教学现状入手,讨论中医经典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制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晚期结直肠癌中医生存质量量表,为中医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国际WHO生存质量量表研制的原则及方法,在中医文化背景及理论指导下,形成临床初步调查表,通过预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优化筛选,最终完成晚期结直肠癌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的研制。结果:研制出含生理、心理、独立性、环境、社会功能及精神支柱6个领域、20个方面及45个条目的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结论:晚期结直肠癌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具有评价中医药介入下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医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的本质是医学人才的培养。医学教育不仅包括医学技术,同时也包括医学人文。笔者通过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法规的广泛研读,反思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中医药学、中医文化与医学人才培养的密切关系,提出医学人才培养的新契机和新挑战,思考中医文化融入医学人才培养的价值意义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 思想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现代理解,尝试将“治未病”思想应用于中医体质量管理的各个阶段,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4个方面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和应用原则,通过多样且包含中医思想的手段参与体质量管理的各个阶段,构建独特的中医体质量管理模式,以期为体质量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医经典学说是中医之根,对中医学术发展和临床诊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目前的教学模式现状来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笔者建议在教学方法上开展多学科合作模式,包括采取中医经典教学理论与中医内科学具体病证相融合加深学生对具体病证的中医学认识、以完整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为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教学中围绕病案组合病因、病机、证候、治则、处方、施药、调护等多方面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对具体病证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