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负离子粉体材料的超细化和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羧酸盐为表面改性剂,用玛瑙球为研磨介质,研究电气石矿物粉末的研磨改性工艺,优化了最佳的研磨工艺条件,并对湿法研磨改性的电气石粉末进行了粒度分析测试.红外光谱显示,研磨改性后的电气石粉末表面带有聚羧酸基团,可进一步增进电气石粉末与各种材料的相容性能.改性后电气石粉未的负离子释放量达600个/cm3.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电气石复合光催化剂,通过光降解甲基橙实验考察复合光催化剂的活性,发现复合物中2%电气石的制备比例就可以显著提升TiO2降解有机物活性,降解率(0.5h)达99.87%,明显优于纯TiO2(0.5h)83.64%,提高了约20%。经XRD、BET、S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得知:经800℃以下长时间热处理,电气石的结晶构造不变;900℃热处理使电气石结构破坏。SEM分析显示复合物中TiO2颗粒呈球簇状,均匀包覆在电气石表面形成颗粒膜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铝酸酯为改性剂对电气石的表面改性反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苯为溶剂,铝酸酯的用量为电气石的 1.5%,70℃下搅拌0.5 h,可使改性电气石的活化指数达到97%;所得铝酸酯改性电气石表面具有较强的疏水特性,而没有影 响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电气石为载体,通过真空表面浸渍制备银包覆电气石抗菌粉体,同时采用振荡烧瓶试验测试了抗菌粉体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测试研究电气石表面银离子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通过真空表面浸渍可将银包覆在电气石颗粒表面形成银包覆电气石复合粉体;银包覆量为0.4%时,该粉体大肠杆菌抑菌率可达99.99%以上。由于电气石具有自发极化性能,可将银离子固定在电气石颗粒表面从而达到缓释的作用,通过溶出的银离子与细菌作用达到抗菌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电气石的单晶、电气石微粉对Cu2+的吸附作用,试验表明:电气石单晶体表面存在着以C轴为两极的静电场,该静电场对Cu2+的吸附作用效果明显。制备的电气石微粒越细,吸附效果越好。电气石的电场效应使得它在治理污水中Cu2+污染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电气石功能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气石为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具有压电性、热释电性、远红外辐射和释放负离子性等独特性能,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与其他材料复合,可制得多种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保、电子、医药、化工、轻工、建材等领域,已成为一种高附加价值的新型工业矿物,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中国的电气石功能矿物的产地达150多处,有80多处电气石的储存量在数千万吨以上,所以电气石功能复合材料的研发对电气石功能矿物的高性能利用以及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电气石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胡继良  陶士先  付帆  王成彪 《现代地质》2011,25(6):1219-1222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了丙烯酸和丙烯酰胺的聚合物A。用聚合物A作为有机改性剂,采用混炼挤压法制备得到样品。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其结构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晶面间距由原来的1.269 nm增大到1.322 nm,有机基团进入层间,并且仍保持层状结构,成功制备出了有机改性膨润土。用有机改性膨润土配制钻井液,当其质量分数为4%时,浆液的粘度为5.5 mPa.s,滤失量为13 mL,润滑系数为0.13。与普通钠基膨润土钻井液相比,有机改性膨润土钻井液的滤失量和润滑系数均有较大幅度降低,并且改善了钻井液的流变性。  相似文献   

8.
膨润土的聚合物改性可有效提升竖向阻隔屏障化学相容性。有机污染物、聚合物种类对改性膨润土防渗性能研究鲜有报道。通过膨胀指数、改进滤失试验,研究苯酚溶液作用下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改性膨润土的膨胀和渗透性能,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评价CMC分子链的特征基团对提升化学相容性的作用机理。相同苯酚浓度条件下CMC改性膨润土的膨胀指数(SI)较母土测定结果高1.5~2.5倍。同一孔隙比范围内,改性作用使膨润土渗透系数(k)降低一个数量级。CMCⅢ改性膨润土防渗性能相对最优。研究范围内,聚合物分子量和取代度未显示对SI和k的影响规律。CMC改性提升化学相容性的主因有:(1)聚合物水凝胶对膨润土颗粒间的大孔隙具有堵塞作用;(2)特征基团(羧酸根、羧基)与苯酚的酯化反应等相互作用,以及苯酚与水凝胶中水分子的氢键作用阻碍苯酚迁移,从而减轻其对压缩蒙脱石黏土矿物双电层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电气石具有自发电极属性,对改变水团的缔合度具有一定作用。笔者研究了朝鲜多个地区电气石的成分、结构和理化性能,并以其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不同类型的电气石陶瓷,同时研发了一种间接测量水团缔合度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水溶液的电容和介电损耗值来间接评价水团缔合度,可以反映水团缔合度的相对大小。研究表明,以高钙电气石为原料、适当添加活性剂并经700℃烧结工艺制备的电气石陶瓷,对降低水团缔合度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气石具有压电性和热电性,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下即能引起电气石晶体之间的电势差,这种静电压很高,它能促使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被击中的电子附着于邻近的水和氧分子并使它转化为负离子[1]。针对该特性,本实验将超细锂电气石粉体和高温釉料以1:5的质量比混合,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将混有锂电气石的釉料均匀印到充分清洁后的玻璃表面,进行烘干处理后将表面带有釉料的玻璃置于500℃的钢化炉中进行烧制,再利用强冷风使其表面急剧降温,进而制备出新型的锂电气石/玻璃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标准空气负离子量测试方法,将锂电气石/玻璃复合材料放置于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实验仓(环境温度23℃、湿度25%、无噪声无其他电子设备干扰)[2]内,选用美国产AIC1000型空气负离子浓度仪对仓内负离子浓度进行测试,其负离子浓度可达到7190 ions/cm3。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用同样的测试方法测得空气中负离子浓度为445 ions/cm3。结果表明,新制备出的锂电气石/玻璃复合材料放在相同空气环境下所释放的负离子数远远超过了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由此可见,将锂电气石与釉料相结合制备出的新型锂电气石/玻璃复合材料能够同时发挥锂电气石和钢化玻璃的性能优点,是一种既能释放负离子又具有高承载力、高抗压抗冲击性的绿色安全玻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西藏错那洞电气石花岗岩源区进一步约束,利用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多接收等离子质谱仪,对错那洞电气石花岗岩中电气石的形态、成分及硼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错那洞电气石花岗岩中的电气石为碱族黑/铁电气石,直接结晶自富硼熔体,与熔体之间未发生明显的硼同位素分馏.电气石δ11B值主要在-6.91‰^-9.17‰之间,与大陆地壳平均δ11B值(-10‰±3‰)相近,表明错那洞电气石花岗岩主要源自变质沉积岩的部分熔融.然而,与起源于变质沉积岩的花岗岩相比,样品的δ11B值明显偏高,而与前人报道的雅拉香波淡色花岗岩(源自石榴石角闪岩部分熔融)的δ11B值相似.因此,错那洞电气石花岗岩源区中,除了变质沉积岩外,可能还混入了少量石榴石角闪岩.  相似文献   

12.
新疆祖母绿(绿柱石)矿产出地质特征与找矿矿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首次发现的祖母绿矿质地优、前景良好。对新疆祖母绿(绿柱石)矿的成矿基本地质特征进行探讨,包括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及矿体地质特征,并对与祖母绿形成有密切关系的矿物一方解石、长石、电气石和金红石等进行了找矿矿物学方面的研究。借助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等方法,对方解石、长石、电气石和金红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与祖母绿的形成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地区祖母绿(绿柱石)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电气石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气石是近年来开发的重要的新型功能矿物材料。文章论述了我国电气石矿产的类型、成矿特点及电气石矿产产出时空分布特征,表明我国具有电气石矿产资源优势。同时介绍了电气石矿物功能特性和电气石应用产品,展现我国电气石资源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广西大厂地区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与区内晚白垩世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空上密切相关。岩相学特征表明,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中的电气石可以分为三类:1)浸染状电气石; 2)石英-电气石囊; 3)电气石-石英脉。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系统测定三种不同产状电气石的化学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三种产状的电气石均具有高的Fe/(Fe+Mg)和Na/(Na+Ca)比值,主体属于碱基亚类铁电气石。浸染状电气石为岩浆晚期结晶,其Fe/(Fe+Mg)比值变化于0. 85~0. 94,随着岩浆分异,电气石逐渐富集Li、F、Fe和Sn等元素。与浸染状电气石相比,石英-电气石囊中早阶段电气石具有低的Fe/(Fe+Mg)比值,高的V、Co和Sr含量,可能反映了岩浆演化晚期出现的不混溶富硼熔/流体对早期黑云母和长石的交代作用,从而使囊中早阶段电气石继承部分被交代矿物的化学组成特征;石英-电气石囊中晚阶段电气石的化学组成变化较大(如Li、F、Mg、Al、V、Fe和Zn),与热液成因电气石的推论一致。与浸染状和囊状电气石相比,石英脉中的电气石具有高的Fe/(Fe+Mg)和Na/(Na+Ca)比值;微量元素组成与囊状电气石相似。就成矿元素锡而言,三种产状的电气石均具有相对高的锡含量,与其他地区锡成矿花岗岩中电气石的成分特征相似。但是,从岩浆晚期到热液阶段,大厂地区电气石的锡含量并没有显著升高,可能反映了早期岩浆热液流体对熔体锡有限的萃取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中条山铜矿田电气石与电气石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中条山铜矿田电气石和电气石岩地质产状、岩相学和矿物学、矿物化学等特征的研究,指出本区有三种成因类型的电气石:(1)北峪酸性侵入体岩浆期后热液成因电气石;(2)中条群地层中变质热液形成的电气石;(3)赋矿岩石和近矿围岩中热液蚀变电气石。第(3)类电气石具有特征的产状、矿物化学和矿物共生组合标型,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利用粉煤灰制备高强矿物聚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粉煤灰和内蒙古白云鄂博的富钾板岩提钾后的硅铝质滤渣为粉体原料,标准砂为骨料,采用振动成型方法,在90 ℃下养护24 h,制备了矿物聚合材料。实验结果显示:制品的7 d饱水抗压强度达78.5 MPa,28 d饱水抗压强度可达89.0 MPa;制品的含水率和吸水率分别为5.3%和15.0%;在20 ℃下,制品在浓度为1.0 mol/L的硫酸溶液中浸泡24 h,其质量损失率为2.1%。以制品的抗压强度为指标,研究了主要因素(提钾滤渣比例、固液质量比、硅酸钠含量和标准砂含量)对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的提钾滤渣在粉体物料中的比例对制品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硅酸钠水玻璃在液相中的比例约为70%,且标准砂占固相的比例为70%左右时,可制得力学性能良好的矿物聚合材料。矿物聚合材料的固结过程为:硅铝质原料在碱硅酸盐溶液中先分解为铝硅酸盐低聚体,低聚体再通过脱羟基聚合反应生成铝硅酸盐胶体相,进一步形成由[SiO4]4- 和[AlO4]5-四面体相互连接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矿物聚合材料基体相,从而赋予制品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电气石的电场效应及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电气石具有永久性的自发电极,电气石微粒的周围存在着以c轴轴面为两极的静电场.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发生电解,形成活性分子 H3O+,吸引水中的杂质、污垢,净化水质;OH- 和水分子结合形成负离子,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电场对带电粒子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粉尘,净化空气.电气石还具有高的机械化学稳定性,与沸石、蒙脱石等的吸附作用相比,电气石不具有饱和极限,可持续使用,重复利用率高,在环境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Six tourmaline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as potential reference materials (RMs) for boron isotope measurement by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SIMS). The tourmaline samples are chemically homogeneous and cover a compositional range of tourmaline supergroup minerals (primarily Fe, Mg and Li end‐members). Additionally, they have homogeneous boron delta values with intermediate precision values during SIMS analyses of less than 0.6‰ (2s). These samples were compared with four established tourmaline RMs, that is, schorl IAEA‐B‐4 and three Harvard tourmalines (schorl HS#112566, dravite HS#108796 and elbaite HS#98144). They were re‐evaluated for their major element and boron delta values using the same measurement procedure as the new tourmaline samples investigated. A discrepancy of about 1.5‰ in δ11B was found between the previously published reference values for established RMs and the values determined in this study. Significant instrumental mass fractionation (IMF) of up to 8‰ in δ11B was observed for schorl–dravite–elbaite solid solutions during SIMS analysis. Using the new reference values determined in this study, the IMF of the ten tourmaline samples can be modelled by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the chemical parameters FeO + MnO, SiO2 and F. The new tourmaline RMs, together with the four established RMs, extend the boron isotope analysis of tourmaline towards the Mg‐ and Al‐rich compositional range. Consequently, the in situ boron isotope ratio of many natural tourmalines can now be determined with an uncertainty of less than 0.8‰ (2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