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孤雌生殖海带对草丁膦的敏感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于1999年4-7月,以孤雌生殖海带为材料,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其对草丁膦的敏感性,以期得到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草丁膦对不同长度孤雌生殖海带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结果表明,孤雌海带在0.5-1.6cm长度范围内,草丁膦的半数致死剂量与海带的长度不相关,而与草丁膦的剂量和作用时间相关。孤雌生殖海带对草丁膦比对氯霉素和潮霉素更为敏感。提示,bar基因有可能成为海带基因工程更为理想的选择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2.
紫菜体细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栽培紫菜常发生大面积的病烂,给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培育出抗逆、高产、优质的紫菜新品种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利用细胞工程、尤其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研究紫菜的生物学特性、培育紫菜的新品种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秦松等对海带等大型经济褐藻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1,2]并发现氯霉素是海带基因工程的有效选择压力。上海水产大学王素娟在紫菜领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探索外源基因导入紫菜细胞的方法。本文实验表明,氯霉素在紫菜基因工程中可作为有效选择压力,另外四环素也有一定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体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配子体、配子体克隆及幼孢子体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的海带对草甘膦、草丁膦、氯霉素的敏感性,经SPSS软件计算出一定时间内3种选择试剂对不同发育时期海带的半致死剂量(LD50)。结果表明:海带配子体及配子体克隆对草甘膦和草丁膦极为敏感,对氯霉素较为敏感。4d时,草甘膦和草丁膦对海带配子体的LD50分别为8.19μg/mL和19.27μg/mL,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的LD50分别为73.69μg/mL和39.08μg/mL;而氯霉素对海带配子体及配子体克隆4天的LD50则高达742.00μg/mL和701.51μg/mL。海带幼孢子体仅对草甘膦极为敏感,4d的LD50为40.93μg/mL;对草丁膦和氯霉素较为敏感,4d的LD50分别为214.51μg/mL和907.86μg/mL。该结果说明草甘膦和草丁膦适合作为以海带配子体和配子体克隆为实验材料的基因工程选择试剂,草甘膦则更适合以海带幼孢子体为实验材料的基因工程选择试剂。  相似文献   

4.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在海带中的表达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于1994年12月-1995年4月,在山东荣城海带育苗场采集海带幼孢子体,用基因枪法将氯氯素乙酰转移酶基因导入海幼孢子体中,48h后检测到瞬间表达,转化后恢复培养一周,以致死剂量氯霉素筛选,两周后对照组全部死亡,转化组75株海带中有11株存活,转化三个月后经CAT酶联免疫(CATELISA)分析,在11株存活海带中有2株检测到CAT基因的表达,结果初步证明了CAT基因是海带基因工程的有效选择标记,  相似文献   

5.
条斑紫菜叶状体细胞的抗生素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行条斑紫菜基因工程研究和培育转基因紫菜 ,首先必须确定适合的阳性选择标记基因。条斑紫菜对 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表明 ,它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 ,其中 zeocin、腐草霉素和氯霉素半致死剂量都很低。因此 Cat(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基因和 Sh.ble(sh.bleomycin)基因均有望成为条斑紫菜基因工程研究中理想的选择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6.
坛紫菜雌性叶状体的抗生素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坛紫菜雌性叶状体对氯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盐酸盐和G-418这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坛紫菜雌性叶状体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对氯霉素敏感;对卡那霉素不敏感,有很强的耐受性;对四环素盐酸盐、G-418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四环素盐酸盐、G-418对体细胞分裂、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氯霉素可作为坛紫菜基因工程的有效选择压力。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有可能成为坛紫菜基因工程理想的选择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7.
孤雌生殖海带对氯霉素和潮霉素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于1997年1-4月,以本所培养的孤雌生殖海带为材料,运用统计不傣对氯霉素、潮纱的敏感性,以期得出氯霉素、潮霉素对不同长度孤雌生殖海带的半致死剂量。结果表明,孤生殖海带长度在0.5-1.5cm时,氯霉素的半致死剂量与海带的长度相关,而潮霉素的半致死剂量怀长度不相关。孤雌生殖海地潮霉互比对氯霉素更敏感,提示潮霉素磷酸转移麦基因有可能成为工程的另一个选择标记。  相似文献   

8.
8种抗生素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一株有毒的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Lebour) Balech)进行了8种抗生素-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金霉素、氨苄青霉素、新霉素和链霉素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藻对抗生素较为敏感.其中的5种: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和金霉素,对藻8d比生长速率的EC50分别为2.45μg/cm3,25.2μg/cm3,7.95μg/cm3,285u/cm3,58.7μg/cm3,可用作该藻基因工程的选择压力,其对应的抗性基因可以作为基因工程阳性选择标记基因,应用于塔玛亚历山大藻的遗传操作研究.新霉素和链霉素对A.tamarense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可以用于藻株无菌化培养而应用于甲藻产毒机制和赤潮爆发机理的研究,还应用筛选出的抗生素对藻培养物进行了除菌实验.  相似文献   

9.
用基因枪将GUS基因导入褐藻细胞中表达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于1993年11月-1994年2月,用高压氦气式基因枪,将PH1221质粒装有GaMV 35S启动子,GUS基因以及nos的3'调控区导入海带和裙带菜组织切块中。48h后,在海带假根细胞和裙带菜中肋部叶片细胞中检测到GUS基因的表达。实验表明,微粒子轰击法是外源基因导入大型褐藻的一个有效途径。GaMV 35S启动子能够驱动外源基因在海洋藻类中的表达,可作为藻类基因工程的启动元件。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细胞计数法,研究了重要经济微藻——雨生红球藻对10种基因工程常用选择试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对除草剂草丁膦和抗生素Zeocin比较敏感,50μg/ml的草丁膦和25μg/ml的Zeocin可明显地抑制雨生红球藻生长,尤其是50μg/ml的草丁膦能导致细胞两周内全部死亡;高浓度的卡那霉素和硫酸链霉素也可抑制雨生红球藻的生长;雨生红球藻对包括氯霉素和G418在内的其他6种试剂不敏感,即使处理浓度高达1000μg/ml。本文结果提示草丁膦可能是雨生红球藻基因工程适宜的选择试剂,其相应的抗性基因bar可能成为雨生红球藻遗传转化的选择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11.
小球藻对5种常用基因工程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于1996年以本实验室培养的随圆小球藻为材料,就其对G418,潮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卡好霉素等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球藻对氯霉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对潮霉素较为敏感,100μg/ml即0.190mmol/L的用量可抑制固体培养中小球藻的生长;对G418则高度敏感,30μg/ml即0.043mmol/L的G418即可完全抑制固体培养中小藻 的生长,15μg/ml即0.022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不同比重海水对海带游孢子的放散、附着,胚孢子的萌发,配子体的生长发育和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1)海带配子体的生长发育对比重的适应能力较强,在高比重和低比重的海水中虽然死亡率很高、生长发育缓慢,但总有一部分个体能生活下来。配子体对比重的适应范围是1.01010-1.03510;(2)海带的幼孢子体对比重的适应能力较小。其适应范围是1.02000-1.03510.尤其是低比重海水能引起泡烂。本实验结果对指导海带苗种生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Genetical study on the parthenogenesis in Laminaria japonic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parthenogenesis and natural doubling of chromosomes in wild type female gametophytes of Laminaria japonica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ot all the female gametophytes from the wild type hybrid parent can propagate through parthenogenesis. Most parthenosporophytes can mature, their spores germinate into gametophytes, the latter then developed into female sporophytes. To form these parthenosporophytes the natural doubling of chromosomes occurred mainly at the first and second cell divisions of the spores. It is thus considered that the parthenogenesis of L. japonica is inheritable and the relative genes link closely with the genes controlling the natural doubling of chromosomes and the female determination.  相似文献   

14.
裙带菜的孤雌生殖及其后代的遗传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若干海藻工作者已在海带、厚叶翅藻等褐藻中观察到孤雌生殖的现象[1][3][4]。我们于1973年开始了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的实验后,从1974年起我们就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 Sur.)进行了相似的试验。这里着重就裙带菜的孤雌生殖及其后代所表现的细胞遗传学特点,进行一些观察。大部分材料是1977年的实验结果。关于裙带菜配子体的无性生殖系将另作总结。  相似文献   

15.
海带和裙带菜硝酸还原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海带和裙带菜孢子体在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指出两种藻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强,叶片横向和纵向酶活性分布。阐明生长在不同水层的海带在同一部位酶活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进行了不同雌雄比对海带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比(鲜重)为1:1及2:1,实验组出现排卵时间最早,且发育率高,实验第20天,发育率超过70%,孢子体正常。5:1,10:1,20:1实验组随着雄性比例的减少,发育率逐渐降低,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三个实验组均出现未受精卵及畸形孢子体,雌雄比越大,未受精卵数目越多。  相似文献   

17.
海带膳食纤维的提取与功能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酶技术和化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海带膳食纤维的工艺技术 ,筛选出海带膳食纤维提取和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 ,提取出海带膳食纤维产品 ,并进行人体的功能性试验。结果表明 ,海带膳食纤维的产率达 2 7.3% ,颜色为类白色 ,膳食纤维含量达 73.3% ,钙含量 7.5% ,膨胀力为55m L/ g,持水力为 2 650 % ;海带膳食纤维的功能性优于小麦麸皮膳食纤维 ,对便秘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运用RAPD技术,对引种我国的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长海带(L.longissima)的22个配子体克隆进行分析。筛选的19条随机引物共获得252个位点.扩增片段大小在200~2000bp之间,多态性位点228个,占90.5%。配子体克隆遗传变异分析表明,长海带和海带的遗传多样性都比较高,两者之间的遗传分化较为明显,且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长海带和海带雄配子体克隆的遗传变异程度均低于雌配子体克隆。另外,两个种的雌、雄配子体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且长海带雌、雄配子体之间的遗传分化大于海带配子体。  相似文献   

19.
IN~UCrIOXIn China, the total annual production of cultivated ham maria japonica reached half milliontons in dry weight these few years. All the sporelings used for artificial cultivation were culturedin greenhouses with controlled temperature. This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in the mid 1950s(Tseng et al., 1955). The key point of this method is to collect ~spores in summer instead Ofautumn. The garnetophytes and the resulting young sporophytes are cultured at 6 -- 10t generally with suffic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