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沿海滩涂开发的投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所拥有的丰富自然资源、优越的气候环境和便捷的国际通道,为全世界也为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我国沿海地区一直成为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沿海地区承载人口近5亿,创造全国GDP的58%,而其中海洋产业是沿海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口自解放以后一直呈快速增长状态,虽然改革开放后采取了一系列的人口控制政策,但由于基数太高,人口还是在不断增加,制约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特殊难题。我国沿海地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1998年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46103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8%多,其中沿海市。县国内生产总值合计达24473亿元,占全国的引%。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就吸引了内陆地区的各式人等趋之若骛,到沿海地区进行各种经济活动,造成了我国人口由西部向东部,内陆向沿海移动的明显趋势,既促进…  相似文献   

3.
海岛灾害及其防灾减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沿海地区一向是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地带,海岛更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典型的生态脆弱带。随着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海岛作为特殊的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复合区域,成为海洋开发的重要依托。为了保障我国海岛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海岛防灾减灾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2000年以来中国海洋灾害统计资料,对影响我国海岛地区的灾害特征做了类比分析,并对海岛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岛防灾减灾策略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沿海滩涂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气候环境和便捷的国际通道,它为全世界也为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我国沿海地区一直成为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我国沿海地区承载人口近5亿,创造全国GDP的58%,其中的海洋产业是沿海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沿海滩涂作为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海陆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海洋经济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沿海地区以15%的陆地面积,创造了60%的产值,养活了40%的人口。这表明海洋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作用会越来越大。对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已经并将继续成为经济的增长点。海洋及海洋资源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所在,各沿海省份都非常重视本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纷纷自行划定“管理海域”,并制定本地区的海洋开发规划,使得沿海省份之间没有法定海域界线的潜在矛盾“浮出海面”,进行省际间海域划界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山东沿海地区是风暴潮灾害频发区域之一,其中,莱州湾西南部沿岸为我国温带风暴潮最频繁和最严重的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严重的风暴潮灾害。风暴潮灾害已经成为影响乃至制约山东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通过近年来的现场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概括性地总结出了山东省沿海风暴潮成因、发生频率和历史风暴潮灾害及其变化规律等,认为随着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呈逐年增加趋势;在分析了现有防御能力及存在问题等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海洋防灾减灾的实际需要,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7.
海洋与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与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二)刘容子,张海峰四、海岸带地区成为现代社会人口聚居的密集地带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口向沿海地区移动的趋势越强,这是一条规律。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估计,距海岸100千米的沿海地区,目前居住着60%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沿海地区的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人口占全国的50%以上,到2010年,沿海地区人口将占全国的60%,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的30%以上。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美国环境保护局称:美国约1/3的河口及沿岸水域由于不安全而已不宜于渔业或游泳。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列举了美国沿海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典型环境事件: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和产业冲击严重,沿海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总结2009年沿海地区出台的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展望了2010年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红树林的保护与防灾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洋灾害的特点,指出保护红树林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红树林现状,作者认为建设和发展我国红树林保护区意义重大,并就如何加强管理和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预防海洋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5-2014年中国海洋灾害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严重的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为预防海洋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中国大陆沿海地区重大海洋灾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沿海重大海洋灾害已成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十年来,中国沿海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到数百亿元,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台风、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和海浪灾害是造成中国沿海重大海洋灾害的主要致灾因素。初步分析了近十年来重大海洋灾害和厄尔尼诺之间的关系,指出强厄尔尼诺年前后,多发生严重的海洋灾害,加强灾害预报和实施必要的减灾对策,对中国沿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沿海地区是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易发频发区,也是重要的人口和经济聚集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啸等海洋动力灾害的形成机理、发生规律、时空特征、损失程度呈现出新的特点,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文章阐述海洋动力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在分析我国沿海地区应对海洋动力灾害现状基础上,提出我国沿海地区应对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的对策与建议:建议开展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防御相关立法研究,制订国家层面应对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保险风险补偿机制以及提升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拥有3万多千米的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300多万平方千米的广阔的海洋空间及6500多个大小海岛,各种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中国沿海地区共1500多处旅游娱乐景观资源,I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沿海港口城市群,25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名,13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匕个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沿海开放地区又有着政策、经济、区位、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发展海洋旅游的条件十分优越。海洋旅游在我国正方兴未艾,1995年沿海地区接待海外旅游者总数为117万人,占全国接待海外旅游者总数的67.7%。1995年13个国际旅…  相似文献   

15.
因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是全球面临的海洋问题。为加强海南岛的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保障其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文章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分析海平面上升对海南岛沿海地区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海南岛沿海海平面的上升速率居全国之首;海平面上升对海南岛沿海地区的影响主要包括淹没滨海低地和减小旅游区沙滩面积,加重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洪涝的灾害程度以及影响海岸防护设施等方面;在海南岛沿海地区发展中,应充分考虑海平面上升的因素,加强灾害风险抵御能力建设、城市科学规划、海平面观测和监测以及受损岸线整治修复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0——2012年海洋灾害和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在分析辽宁沿海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灾害指数法和主成分—熵权法,得出各风险因子的贡献率和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基于GIS进行该地区海洋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灾害经济损失不断上升,黄海区域风险程度较高,辽东湾地区风险水平低,沿海六市主要受暴露性和脆弱性因子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浙江省海洋灾害重点防御区划定工作,提高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文章在浙江省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重点防御区划定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提炼重点防御区划定的关键技术问题,初步提出划定技术环节、流程和有关技术要求。该技术方法可为浙江省其他县(市、区)划定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提供参考,对沿海地区提高海洋灾害防御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孤悬南海,是全国海域面积最广、海洋优势最为明显的省区,如何安排其沿海地区工业与城镇布局,对全省经济发展和海洋优势的发挥至关重要。 1.沿海工业与城市的发展现状沿海地区是海南省工业和城镇最集中的区域,但其发展水平较低。目前,占全省土地总面积达74%的沿海地区,高度集中了全省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和主要工业产品的绝大部分。然而1988年整个沿海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仅为27.8亿元,比连云港(39.5)、湛江(44.4)等沿海中等城市的工业产值还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的海洋灾害与减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0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尤其海岸带(沿海带)经济和海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量迅速攀升,使承灾体在量上讯速增大,同时也使海洋及海岸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急速增长,海洋灾害成为中国自然灾害中损失增长最快的。但由于在沿海实施了正确的减灾战略,加大了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不但较好地保证了沿海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我国的海洋灾害经济损失系数(灾害经济损失/GDP)保持在1.23%的较好水平,这仅为同期全国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系数的1/3,接近于世界减轻自然灾害较先进的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20.
论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框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地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取得竞争优势,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其构成因素和特征是沿海地区提升其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