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沉积学的新理论和新概念越来越多地渗入到地层学领域,岩石地层学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旨在从地层的沉积作用入手,讨论了地层的结构类型、分类及其地层的有序性。地层的沉积作用由垂向加积和侧向加积形成,并细分为4种类型的旋回沉积作用。现代岩石地层学的基本内容包括:(1)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或厘定,(2)地层的成因,(3)地层的时代;(4)地层格架(岩石地层格架、年代地展格架和生物地层格架)等.岩石地层单位的确立是岩石地层学研究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地层的五个基本属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1)岩石学特征,(2)生物学特征;(3)结构特征;(4)厚度和体态;(5)接触关系(地层单位顶、底和内部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快,并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地质研究中。本文主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类型以及GIS在地质研究中的某些应用,包括(1)利用GIS进行区域地质填图;(2)利用水文地质图;(3)利用GIS定量模拟矿床;(1)利用GIS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5)利用GIS处理海洋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3.
大别山地区片麻岩套的建立与成岩时代讨论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本文根据大别山地区的详细地质填图和研究资料,对“大别杂岩”、“大别片麻岩套”的建立及其产出背景,片麻岩套的主要特征(分布产状、岩石类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作了较系统阐明,最后就其形成机制(岩浆起源、形成深度、温压条件等)、成岩时代(晋宁晚期到华力西期)作了分析,为正确认识大别山变质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和高压一超高压岩石形成的“高压釜”说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煤系岩石工程地质类型划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煤矿工程地质研究中常用工程地质岩组的概念对煤系岩石进行划分.由于在不同阶段、不同精度的工程地质勘察中,划分原则不一,分级不明确,使用和对比都存在困难.采用UNBSCO和IBOA推荐的ET、LT、LC和LS四级划分对煤系岩石的工程地质特性进行划分较为合适.在讨论了工程地质类型(ET)、岩石类型(LT)的概念、划分所依据的因素和划分方法的基础上,将煤系岩石划分为风化岩、粘土岩、砂岩、砂岩与粘土岩互层、碳酸盐岩、特殊性岩石等岩石类型,每一岩石类型可划分为不同的工程地质类型.并给出了一个实例说明煤系工程地质类型的划分.  相似文献   

5.
岩石边坡系统是一典型灰色系统,其变形发展过程可以用灰色预测模型完成。尽管传统GM(1,1)模型预测有很多成功的实例,但是也存在一些预测偏差过大的情况,必须对其进行优化。逐步迭代法GM(1,1)模型不仅收敛速度快,而且与原始数据库序列的凹凸性保护一致。利用自编的计算程序对马步坎边坡预测测点G1沉降和开裂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逐步迭代法GM(1,1)优化模型计算精度较传统GM(1,1)模型和背景构造法GM(1,1)优化模型高,较好地反映了岩石边坡的变形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GM(1,1)优化模型的岩石边坡变形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岩石边坡系统是一典型灰色系统。其变形发展过程可以用灰色预测模型完成。尽管传统GM(1,1)模型预测有很多成功的实例,但是也存在一些预测偏差过大的情况,必须对其进行优化。逐步迭代法GM(1,1)模型不仅收敛速度快,而且与原始数据序列的凹凸性保持一致。利用自编的计算程序对马步坎边坡观测点G1沉降和开裂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逐步迭代法GM(1,1)优化模型计算精度较传统GM(1,1)模型和背景构造法GM(1,1)优化模型高,较好地反映了岩石边坡的变形趋势。  相似文献   

7.
湖北恩施硒中毒区土壤硒的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将湖北恩施地区高硒环境的土壤划分为(1)高总硒高水溶性硒,(2)低总硒高水溶性硒,(3)低总硒低水溶性硒。前两种类型可定义为高硒中毒危险区土壤,后一种类型为非中毒区正常土壤这种分类便于对高危险区的预测和制定预防措施,控制高硒区不同类型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土壤母质和出露的岩石型、产状。  相似文献   

8.
在1:5万红岭幅等3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的Sm—Nd同位素研究表明,这些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岩石,均表现出高的正εNd(t)值和较低的TDM值,而且变化范围很小,揭示该区花岗质岩石的源岩同位素成分均一,且主要来源于地幔。正εNd(t)值花岗质岩石的存在,可能对研究大陆地壳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猛  陈星  王莉  马青云 《中国地质》2020,47(S1):99-111
天津1∶50 000黄庄公社幅(J50E004015)地质图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行业规范要求,采用数字填图系统进行地质填图及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包含基本要素、综合要素、对象要素和独立要素等4个数据集,共计23种数据类型,数据量为43.8 MB,其中地质体面实体数据96个、地质(界)线数据320条、摄像(照片)数据85个、同位素测年数据9个、钻孔数据10个,沉积(火山)岩石地层单位数据13个。地质图总结了浅表沉积物地貌成因类型及其垂向地质结构、上新世晚期以来的地层结构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演化、基岩地质构造、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同时探索了沿海低平原覆盖区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和地质图的创新图面表达方式,为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起到了示范作用。本数据库可以为地质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提供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能够支撑国家重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保障、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张进 《探矿工程》1992,(3):62-62
在岩石注浆领域内,80年代取得的屈指可数的几个重大进展之一是新型多层注浆系统(MPSP)的发明。由意大利Rodio集团公司研制的MPSP系统可克服在破碎、坍塌、泄漏及其它复杂地层中钻进所遇到的问题。在亚洲、欧洲几处高坝施工中,该系统均成功地用于加固孔壁。在用水泥浆加固孔壁时,该系统能改进岩石的力学性质。MPSP系统很大程度上是由用于上层中的密封注浆管衍生出来的,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利用该系统进行注浆作业时,水泥浆首先进入到钻孔内的塑料注浆管或钢制注浆管中,然后再由注浆管上的出浆孔(直径为4mm)压入到岩石内  相似文献   

11.
扬州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可视化软件系统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人采用FORTRAN77或老板本的BASIC语言编程建立 的地下水资源模型可视性较差,难以操作和使用。因而研制了一个易于操作、界面友好、可 视化强的扬州市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可视化软件系统,对该市地下水资源的长效管理和经 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水力破裂缝形成机理和条件入手,分析水力破裂缝形成的潜在原因。以某异常高压油田为例,通过对构造演化史进行研究,确定了该油田具有水力破裂缝形成的条件。对岩心照片观察结果表明,该油田存在水力破裂缝,其形成方式主要分为: 重新开启缝、后期延伸缝及新形成缝; 这三类裂缝主要分布在渗透率较低的隔夹层,形成的水力破裂缝可大大改善储层渗流能力,形成高产储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图形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在很多领域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传统的油气藏描述系统结构和功能单一,不能实现系统的完整管理,从而不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要。考虑以上缺陷,这里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层次结构,面向对象的油气藏描述系统模型,并结合Delphi和Oracle,建立了一个以数据库服务器为支撑的可视化应用系统体系,为油层描述系统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规范的开发模式。该系统还具有很好的应用逻辑封装性,增强了软件结构的透明性、独立性、重用性和可维护性。它不仅提供给用户一套完整的数据解决方案,而且是一种能支持具有大量多元参数的数据动态分析及其可视化技术。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支持更多更复杂的数据类型,具有很强的扩展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地球化学数据库及其应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长义 《物探与化探》2004,28(5):382-387
地学数据库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整个地学数据库中,地球化学数据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地球化学数据库可概括为固体矿产地球化学数据库、油气地球化学数据库、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库、农业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数据库、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库和标准物质数据库等6大类。分析论述了地球化学数据库的现状和应用情况,并指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1984年以来,我们在计算机上建立了地震层位和速度、重磁等地质数据库应用系统,配备了相应的数据处理、绘图软件包;目前正在建立沉积数据库。这些工作已成为地矿部石油普查勘探数据库系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多金属结核海底照片的图象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NIRS是结核海底照片的处理系统。照片具点光源特征,中间亮边部暗,依光强与射线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关系将其校正为平行光源照片;模式识别综合利用灰度、形状等特征分割图象与背景,圈定结核,然后计算覆盖率、估算丰度,以数据库存储管理信息。配置了1850DPI底片扫描仪,显示图象清晰。分析了DY851,DY853航次照片处理结果,划分出五种照片类型,提出了系统的最佳使用方法,讨论了照片处理质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雪冰地层剖面绘图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璐  温家洪 《冰川冻土》2001,23(3):297-301
雪冰地层剖面绘图软件的开发可使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愉速绘制雪冰地层剖面图,综合前人在研究雪层剖面中划分的各种雪冰类型,设计绘制出一套较完整的图例库,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绘图数据的管理,使绘图工作方便快捷,图件易于保存、交换、处理和使用,介绍该软件的功能设计与实现的思路和方法,阐述软件设计中关键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该类软件的完整系统设计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8.
马都拉海峡盆地属特提斯构造域东段,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裂后稳定沉降时期沉积大面积碳酸盐岩,是区内最重要的油气储层之一.为探讨该时期盆地演化模式,依据马都拉海峡盆地钻遇库炯组的钻井数据和岩心照片以及约120 km长的二维地震数据,通过井沉积相和地震相分析,将盆地地震相划分为6种类型,识别出库炯组珊瑚生物礁以区内F6反转断裂带为界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区特征.依据珊瑚生物礁生长发育所需特殊环境,认为马都拉海峡盆地裂后沉降期被一系列EW向正断层分为中南部浅海陆架开阔台地区和北部相对深水区,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古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将多源、异构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数据有机地集成与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国家资源利用宏观决策支持中的作用,建立了国家级油气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了含有两级油气数据ETL工具的油气数据的集成模型,构建了以Web服务为基本组件的、基于SOA的系统体系结构,采用Oracle 11g作为后台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