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较全面评述了水化学找金方法的优点、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对水中金的水化学异常形成机制、背景含量、水样采集、富集和分析方法、赋存形态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方法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胡爱珍 《物探与化探》1999,23(3):170-174
通过对4个金矿区的水化学测量,发现水中不同状态金分布在不同地域气候带下呈规律性变化,初步建立水中不同状态金异常分布模式,为水化学预测隐伏金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气候带若干金矿区水中相态金的地球化学分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气候带4个金矿区的水化学测量结果表明,金在水中的相态分布与其所在地域空间气候带呈规律性变化,初步建立水中相态金异常分布模式,为水化学预测隐伏金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影响水化学找金发展的因素及其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敬业 《物探与化探》1998,22(4):255-261
本文分析了影响水化学找金发展的因素。对天然水中金的分离富集、分析技术、水化学金异常解释评价途径及水化学找金的应用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影响水化学找金发展的因素。对天然水中金的分离富集、分析技术、水化学金异常解释评价途径及水化学找金的应用等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西都  R 王文珍 《世界地质》1992,11(1):161-169
为了找到一种直接找金的勘探方法,在英国的很多地方对流水中可溶金的富集情况进行了研究。用盐酸和甲基异丁酮(MIBK)进行预富集后,用感应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对金进行了分析。检出限为0.5ngl~(-1)Au。样品是在以石英为主岩的三个已知金矿区采集的。在北爱尔兰的卡拉菲纳特(Curraghinalt)地区或在苏格兰阿基尔的拉格劳可恩(Lagalochan)地区都没有测列可溶金。在威尔士的道尔格拉(Dolgcllau)地区的金矿中,有十三个样品的金含量为1.5~1.6ng,有三个样品在这个范围之外。在任选的其他三个地区中的两个地区:苏格兰因沃尔内斯—夕尔的罗义桥地区和西康沃尔地区,每一个地区都有一个可测到金的样品,对中威尔士普林里蓑(Plynlimon)地区的样品也作了分析发现其溶解的金含量有重要意义(1~10ngl~(-1)Au)。有几种元素(Fe、Mn、Ni、Cu、Zn、Ca、Co、Pb、U、Li、Rb、CS、Sr、Ba、B、Y和La)可能是找金的指示元素,对它们也做了分析。元素Co、Ni、Li和Ba与已知金矿区的出现有关,Co/Ni的比值特别有用。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已知出现金矿化的地区,可溶金富集度的背景值比以前报导过的数值更低。远离已知金异常pH值近中性的几个地区存在可溶金可能与黄铁矿的氧化作用有关。我们认为:浅层地下水中的水文地球化学异常不只是(或可能不是)指示金矿床的存在而且是含金原岩的存在标志。  相似文献   

7.
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低含量金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用于测定植物样品中痕量金时,传统方法的称样量较大(20 g),样品在马弗炉中灰化不完全,检出限较高(0.29ng/g)。本文确定了应用GFAAS分析金矿区植物样品中痕量金的测定条件,石墨炉的升温程序为:金的灰化温度1000℃,原子化温度2000℃,以抗坏血酸为基体改进剂,瓷坩埚为灰化器皿,且将样品的灰化温度降低到500℃,灰化时间2.0 h,确保了样品灰化完全且待测元素不发生挥发损失。本方法称样量较小(5.0 g),检出限为0.03 ng/g,精密度为6.8%~11.9%,加标回收率为83.8%~104.7%。经过金矿区实际植物样品试验,发现不同植物对金的富集能力相差较大,其中玉米植株对金的富集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黄家厅  洪尧萍 《福建地质》1990,9(4):248-255
平和—安溪火山—侵入杂岩区,金的区域平均含量很低,为0.82ppb。10ppb 是不同级别含量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可作为本区金异常和背景的分界值。在各类岩石中,金主要趋向富集于空落相火山碎屑岩类及中酸性喷溢相的凝灰熔岩和熔岩类中,平均变化于0.77—1.98ppb,但以石英斑岩含量最高,为2.39ppb。金的矿化、异常可赋存于不同岩石类型中,各类蚀变岩、构造岩和硫化物矿石中金的含量有明显的大幅度提高,最高达23克/吨,说明金在火山—侵入岩浆活动后期的热液活动中存在着金的活化、迁移、再生和叠生作用。因此,在火山—侵入杂岩区,只要有一定的有利构造部位和适合的物理化学条件,金是可能富集成矿的。  相似文献   

9.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三道湾子金矿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道湾子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在该矿床土壤中进行的金元素富集层位及粒度试验, 确定B2层为土壤测量的取样层位和-40目为样品加工粒级, 圈定Au、Ag、As、Sb异常多处, 各元素异常浓集中心与已知金矿体吻合较好。经过对异常验证, 发现了新矿体, 扩大了矿床规模, 土壤测量在该区找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双道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天然水中痕量的砷和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天然水、(湖水、井水和泉水等)中经常有一定量的砷和锑存在,而其含量变化则与金矿床、锑矿床及多金属矿床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水化学测量中砷和锑是极为重要的探途元素。水化学测量与水系沉积物测量相似,而某些元素可能在水中形成的异常比水系沉积物更宽阔,成为区域化探中更易找到目标的找矿手段[1]。同时文献[2]指出水化学找矿法也是找寻盲矿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北方干旱区水地球化学方法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干旱区由于雨水稀少,地下水多以井水(或泉水)的形式分布。取样宜于同一季节,以旱季最佳,该季节的地下水中元素含量相对较高。水中微量元素含量很低,多为10-9级,野外取水样时多采用元素预富集技术,如共沉淀技术和聚氨脂泡塑吸附技术等,分析测试主要采用光谱定量分析。水地球化学异常解释时必须紧密结合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异常作出正确解释和恰当评价。通过几个已知点试验研究,并扩大调查面积,对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金银等贵金属矿、放射性铀矿以及地热等矿产资源,均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指出了试验区外围具有普查找矿价值的异常多处,特别在厚层疏松复盖层地区开展水地球化学调查应用效果尤为独特。水地球化学方法一般适用于区域普查阶段。  相似文献   

12.
金成矿受岩性、构造及蚀变控制,蚀变使含矿构造破碎带与围岩出现放射性差异,因此可应用伽玛能谱测量进行金矿勘查.为了提高黑龙江乌拉嘎金矿外围柳树河区的金矿勘查效果,利用伽玛能谱对该异常区进行了扫面测量.通过该项研究表明了含矿构造破碎带的存在及成矿流体中低温矿化的特点;在矿化带上方钾及总道显示高值异常,而铀道显示低值异常:证明应用该方法找金的有效性.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矿床伽玛能谱的特征参数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刘崇民  胡树起  姚敬金 《物探与化探》2006,30(6):493-497,504
在七里山金矿区开展了面积性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4个金异常,其中2个是已知矿的反映,另2个是新发现的金异常。同时研究了已知金矿体的岩石、矿石和异常的元素特征,确定了矿床的指示元素以及元素分带序列,由此建立了异常评价指标。并对4个金异常进行了评价,认为2个新发现的金异常均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提交了验证孔位。经4号金异常进行钻孔验证,在深部见到了富的金矿体。此次化探工作证明该金矿还有隐伏矿体存在,也证明利用岩石裂隙地球化学方法在危机矿山寻找隐伏矿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区地球化学景观属于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通过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北山盐池黑山一带圈定多处金弱异常。为突出成矿及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提高找矿效果,优选水系沉积物测量金弱异常,开展1∶1万岩屑测量,利用相关性及R型聚类分析对元素组合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并圈定单元素异常和综合异常。对成矿前景较好的2处综合异常,采用踏勘追索、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探槽等手段进行查证,发现了盐池黑山南金矿,实现了在水系沉积物弱异常区的找矿突破,研究成果充分证实岩屑测量在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进行地质找矿的有效性,为北山水系沉积物测量弱异常区找矿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东洞沟金矿隶属党河南山金成矿带上,为一多期活动的断裂构造和中酸性岩脉双重控矿的蚀变岩型金矿。通过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本区圈定了Au-4异常,并进一步利用1∶1万土壤测量进行解剖,发现了东洞沟金异常区,部分土壤中金的峰值已达到矿体边界品位,经过后期工程揭露,发现了有价值的金矿化体。综合研究表明,矿区赋矿地层主要为奥陶系硅化砂岩,并受到侵入的闪长岩脉制约,主矿体沿北西向延伸,基本与区域构造方向和圈定的Au异常长轴展布方向一致,所以东洞沟金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西准噶尔安齐成矿断裂带的生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为例,详细研究了生物地球化学找金法的样品选取,采集和分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生物地球化学方法的实际找金效果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野薤、等是金的敏感载体植物,它们可以带来地下70m深处的地球化学信息,利用这些信息生物,可以有效地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17.
针对老挝爬奔金矿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展开调查,首先根据地质调查与钻探揭露其地层岩性,分析其地层分布、岩土体特性和地质构造,分析了地表水、地下水腐蚀性,认识了爬奔金矿矿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其次对矿区潜在地质灾害进行野外调查、分类,对矿区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矿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并提出了相对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正富 《地质与勘探》2018,54(3):584-591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在青海巴颜喀拉地区开展了1∶5万高精度航磁测量,项目组通过总结测区内的岩(矿)石磁性规律,分析磁场特征及研究区域成矿模型,精选了部分航磁异常来开展地面查证,取得了较好的金矿找矿效果。本文研究了在青海巴颜喀拉地区、利用高精度航磁测量成果快速高效找寻金矿及有色金属矿的技术方法,总结出不同区域的磁场背景与岩(矿)石磁性特征,其构造破碎蚀变带引起的磁异常并不相同,可能是负磁异常,也可能是正磁异常,并认为研究一个地区的磁异常特征,首先要研究区内的岩(矿)石磁性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