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多重地层划分是测制岩石地层地质图的理论基础。在地层学研究中,首先建立岩石地层单位序列,然后才有可能详细地研究各个岩石单位在不同地点以及在整个延展范围内的古生物学特征和时限。作者依据这一原则,重新讨论了辽宁东部以往划分的一些岩石地层单位——上前寒武系兴民村组;寒武系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以及辽北上前寒武系凡河群——的重新划分和命名。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小寨寒武系剖面层序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将小寨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划分为9.5个三级层序(三级旋回)及相应的副层序组(体系域),可为广西碳酸盐岩类寒武系层序地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1986年至1988年开展辽南上先寒武系地质研究以来,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现总结如下。1 在复州区发现金县群,及其岩石地层单位组、段的划分辽宁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和专题研究工作所确立的辽南上先寒武系层序是正确的。恢复使用张焕翘(1977)的葛屯组、大林子组,对钓鱼台组、南芬组、桥头组、长岭子组、甘井子组、十三里台组、兴民村组,葛屯组、大林子组进行了分段,从而提高了辽南上先寒武系研究程度,同时也利于区域对比。  相似文献   

4.
四城岭地区上寒武统生物化石的新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在桂西四城岭地区寒武系中新发现三叶虫Chuangia sp.、Skirakiella atilimbata及Rhaptagnostus sp.等,首次发现腕足类Lingulla cf.sanfangensis等及遗迹化石Chondrites sp.等一批古生物化石,填补了桂西碎屑岩型寒武系下部地层的化石空白,并将该区寒武系首次划分为芙蓉统第九阶、第十阶。江南型晚寒武世半游泳、漂游、深水混合型斜坡至次深海生物群落的发现,指示该区为次深海盆地相环境,应为江南盆地的组成部分。这一发现极大地提高了该区寒武纪地层的研究程度,在地层的划分对比、古生物学、古地理及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该区地层剖面及古生物的初步研究,发现在震旦系——寒武系边界层位存在有丰富的小壳化石、三叶虫、古介形虫、海绵、遗迹化石及迭层石等。笔者根据国际地科联关于层型剖面的标准,对本区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的划分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新的看法,并与邻区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鲁西寒武系中部二级层序界面的识别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整理了以往多个1:5万、1:20万区调图幅内地层剖面的生物地层资料,结合野外追索,利用生物地层(化石带)的近似等时性,对鲁西地区寒武系中部的二级层序界面进行重点研究。认为该界面赋存在馒头组下页岩段或洪河段与馒头组上页岩段或张夏组下灰岩段之间,在鲁西地区普遍存在,延伸稳定,自西北向东南由假整合一似整合过渡,并在西部地区出现明显的沉积间断。界面类型属Ⅱ型不整合。  相似文献   

7.
朝阳董家店地区寒武系发育,岩石地层单位从下面上分为A组(含燧石结核、燧石条带白云岩组),B组(红色砂页岩、白云岩组),董家店组(C组,鲕粒白云岩组),D组(薄层灰岩组)。生物地层单位从下而上为Probowmania带,Taitzeuia-Crepicephalina带,Blackwelderia-Cyclorenzella,parabola带,Chuangia带,Tsinania带,Tellerina带。年代地层单位可划分为寒武系下统(缺少化石,不能建阶);寒武系中统毛庄阶,张夏阶(因缺少化石,徐庄阶不能建立);寒武系上统崮山阶,长山阶,凤山阶。董家店组是笔者命名的岩组,其命名的主要依据是岩性、岩相特征明显,岩组全为鲕粒白云岩,在该区延展较广,与邻区同层岩组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南西部寒武系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主要有1、采获了许多重要的三叶虫化石,以此基本统一了划分意见,确定地层层序自下而上为:下寒武统辛集组、馒头组;中寒武统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上寒武统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2、明确了辛集组时代为早寒武世中期,并以辛集组作为寒武系底界,以凤山组顶部产Mictosaukia的细晶白云岩作为寒武系顶界,之上产牙形石“Acodus”oncotensis,Scolopobus restrictus的含燧石条带细晶白云岩为下奥陶统冶里组。统的划分,以Redlichia绝灭及Ptychoparid类大量出现的毛庄组底界作为中、下统分界;而中、上统分界划在崮山组产Blackwelderia这一层泥质白云岩或泥灰岩之底;其下白云岩划归中统张夏组。3、初步建立了20个三叶虫化石带。  相似文献   

9.
汉高山群自创名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吕梁山区的晚前寒武系曾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在不同作者的论文、专著中表现了不同的认识。近几年来,尽管不同的认识依然存在,但汉高山群与其他几个地层单位之间的关系已基本明确。笔者参加了1∶5万方山测区区域地质调查,本次调查在充分利用前人区调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填图,进一步查明了汉高山群的物质组成、展布形态及与相邻地层的接触关系,通过与之相似地层的对比,对其形成时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确定汉高山群时代为中元古界长城系。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山西吕梁山地区寒武纪地层的地层学与沉积学问题,根据山西文水苍尔会剖面寒武系地层叠置关系,将该剖面寒武系地层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基于沉积相的变化规律和地层叠置关系的旋回性研究结果,苍尔会剖面存在两个特殊的地层学与沉积学现象:下部为霍山组砂岩直接覆盖在太古宙变质岩系上,其较为良好的出露与明显的地层接触关系,为探讨山西中部霍山组砂岩的地层归属问题提供依据;在该剖面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中分别发育不同的均一石生物丘,代表华北地台寒武纪晚期—奥陶纪中期"随着后生动物辐射,微生物碳酸盐也在增加"微生物碳酸盐复苏期的基本沉积样式。在新的寒武纪年代地层框架下,对山西文水苍尔会剖面进行层序地层划分,不但为研究华北寒武系生物丘沉积组构多样性提供参考实例,同时也为探讨山西中部地区前寒武—寒武巨大的古地理变迁提供实例。  相似文献   

11.
罗圈组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内,其层位介于寒武系与晚前寒武系之间。罗圈组的冰碛成因,首先是杨志坚在一九五八年提出的,其后刘长安,林蔚兴将其命名为罗圈组。这套冰碛地层在华北其它地区多缺失,因此罗圈组成因和时代的研究对华南、华北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有着重要意义。一、罗圈组冰碛岩剖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鲁中南上前寒武系土门群地质特征的研究,确定了土门群各组的时代归属,并应用数学地质方法划分了化学地层,进而通过苏皖北部和辽南上前寒武系的对比,阐明了晚前寒武纪华北地块东南缘的古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研究了扬子地台北缘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灯影组及下寒武统下部岩家河段的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初步建立了Ⅰ、Ⅱ两个微古植物组合,分别与陡山沱村阶和灯影峡阶相对应,分析了微古植物组合在地层划分与对比及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的划分上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辽东半岛南部震旦-寒武系界限剖面中采集了32块古地磁岩石标本。古地磁测试结果表明:①辽东半岛南部震旦系兴民村期曾出现一次极性倒转,它发生在650Ma左右,可称之为兴民村反极性期,据此,可与国外上先寒武系对比;②本区震旦-寒武系沉积地层曾经历了中纬度→低纬度→中纬度的古地理纬度区的变化历史;③初步建立了辽东半岛南部震旦-寒武系界限附近地层的视古地磁极迁移轨迹。根据古地磁测试结果,结合本区地层特征,将震旦-寒武系界限定在兴民村组与葛屯组之间,兴民村组的顶为震旦系的上限,葛屯组的底为寒武系的下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观察桂西三处寒武系分布区并采到较多的三叶虫化石资料,提出该地区中、晚寒武世生物地理分区,那坡县坡笨剖面三叶虫组合与吉林浑江大阳岔区非常相似,坡笨和蛇场地区的动物群可与华北—扬子型动物群对比,果乐地区为过渡型动物群。根据三叶虫化石将蛇场剖面下部划分出中寒武世早期的陡坡寺组和顶部划分出晚寒武世晚期的风山组。  相似文献   

16.
中条山地区蓟县系龙家园组和寒武系上统—奥陶系下统三山子组分别沉积了一套以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地层,白云岩质量较好,达冶镁级工业指标。通过对其分布情况、地层层序、矿体特征、矿石质量、成因类型及潜力程度的分析,总结了中条山地区冶镁白云岩找矿方向及潜力程度,认为中条山西南段冶镁白云岩找矿方向主要为龙家园组白云岩;北东段找矿方向为寒武系上统—奥陶系下统三山子组白云岩。  相似文献   

17.
扬子区北缘大巴山地区的寒武系在米仓山小区和城口—巫溪小区广泛发育。由于司上—万源隆起的分隔,两小区寒武系发育特点有明显差异。米仓山小区的下塞武统自下而上发育有宽川铺段、郭家坝组、仙女洞组、阎王碥组和孔明洞组;中统仅发育在该区的东南部,有陡坡寺组;上统普遍缺失。城口—巫溪小区寒武系发育较全,自下而上为下统的火烧店组、水井沱组、石牌组、天河板组和石龙洞组;中统的石溪河群和上统的三游洞群。米仓山小区的寒武系因沧浪铺期后汉南古陆不断扩大,沉积盆地自西向东缩小致使西部地层缺失比东部要多。  相似文献   

18.
吕梁山区的前寒武纪地层研究开展较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王竹泉、孙建初等曾进行过调查,但未做系统划分。1958北京地质学院山西实习大队对吕梁山开展全面的1:20万填图,将该区下前寒武系自下而上划分为界河口群、吕梁山群、野鸡山群、岔上群、黑茶山群五个群,初步建立了该区前寒武纪地层格架,后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1:5万填图、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山西省岩石地层》(武铁山等)及本世纪初开展的1:25万填图,逐步建立起较为清晰的地层格架,即新太古界界河口岩群、古元古界吕梁群、滹沱系岚河群、野鸡山群、黑茶山群、中元古界汉高山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测莱芜黄羊山晚寒武世地层剖面,利用牙形石确定了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对长山阶的碳氧同位素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华南及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寒武系芙蓉统底部的碳同位素曲线进行对比,建立了莱芜地区上寒武统与华南以及国外上寒武统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地层发育总面貌、沉积类型、古生物组合、变质作用以及地壳运动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河南地层区划可分为华北区和秦岭区两个一级区。其间以栾川—确山—固始深断裂带为界。本文所述北秦岭地层分区,北界与一级区一致,南界为内乡—桐柏—商城深断裂带。秦岭区内由于地质构造复杂,以往在不同区段划分的地层,划分方案各异,地层名称众多,很不统一。这对于研究秦岭地层、认识秦岭地质构造,造成很大困难。笔者等通过近年大区域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秦岭区地层统一划分方案。本文在该方案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北秦岭地层分区前寒武系的划分,供深入研究秦岭地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