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酸介质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精粉中的高含量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铅精粉中银含量高的样品,特别是银含量大于1000μg/g和含有机质及含硫量高的铅精粉样品,在湿法处理样品过程中因存在难溶解、易包裹、易沉淀,使得银含量的测定结果偏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优化样品消解方法出发,研究了铅精矿中银的最佳分析条件。即首先用盐酸除硫,再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溶解试样,在20%盐酸介质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于波长328.07 nm测定银的含量。在此实验条件下溶矿完全,提取液清澈,无沉淀。用铅精粉国家标准物质GBW07167、GBW07172和标准样品Pb-3进行验证,方法精密度(RSD,n=12)为1.0%~3.2%,银的测定结果与其标准值吻合较好。本方法制备的样品溶液稳定性较好,分析快速,可测定的银含量高达3000μg/g。  相似文献   

2.
测定银铅矿中的铅,常规分解方法是采用酸溶法(王水和四酸)处理样品。当银铅矿中重晶石含量为40%~80%时,酸溶法不能完全分解样品,造成铅的测定结果偏低;且样品中大量硫酸钡的存在易与铅生成铅钡复盐沉淀而影响铅的准确测定。本文采用过氧化钠碱熔法分解样品,在试液中加入氯化钡,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重晶石含量高的银铅矿中铅的含量,通过优化取样量与稀释倍数等参数,配合高盐雾化器的使用有效避免了基体干扰。方法检出限为0.01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1.6%,回收率为97.9%~102.9%,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可靠。本法采用过氧化钠碱熔,可完全彻底地分解样品;氯化钡的加入使重晶石含量高的银铅矿样品中硫酸钡对铅的干扰被消除,而对不含重晶石的铅矿样品中铅的测定无影响。本法解决了银铅矿与高含量重晶石共生时样品难分解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硫酸钡干扰测定铅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利用银次灵敏线338.28nm测定高银物料中银的含量,克服了用银的灵敏线328.08nm测定高含量银的不足,采用冶金部标准物质铅精矿YT88011,锌精矿ZnS-02分析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方法精密度(RSD,n=10)为0.5%~1.5%。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含铅高银物料和含银量高达1%~10%的铅阳极泥及需要大称样量的粗铅中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子探针查明铅精矿中银的存在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对铅精矿中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批铅精矿舍有大量的非天然银矿物,银颗粒呈疏松絮状物分布在方铅矿周围。  相似文献   

5.
EDTA络合滴定法快速测定含钡铅矿石中的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志伟 《岩矿测试》2013,32(6):920-923
对于含钡铅矿石中铅的测定,采用EDTA容量法由于在分析流程中生成硫酸铅钡复盐使铅的分析结果偏低;采用钡铬酸铅容量法可以消除钡的干扰,但分析方法流程繁杂,耗时长。本文对现有的EDTA容量法进行改进,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含钡铅矿石样品中铅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在盐酸体系中溶解,用硫酸沉淀分离可溶性钡离子,再用硫酸沉淀铅,所得的硫酸铅沉淀用pH=5.7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溶解,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铅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盐酸用量为40 mL,50%硫酸用量为2滴时可以消除钡对铅测定的干扰,样品分解后硫酸铅沉淀20 min即可分离测定。本法的测定值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测定值基本一致,方法精密度为0.1%~0.8%。方法中沉淀放置时间只有20 min,与国家标准方法和其他方法的沉淀放置时间(4 h或过夜)相比较,缩短了样品处理流程,满足了矿山企业选冶生产现场样品的快速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试样经NH4HF2助溶,HNO3-KClO3溶解后,在冒SO3白烟时(340℃),高温硝解残渣。在1mol/L的H2SO4介质中沉淀铅,生成PbSO4沉淀,过滤除去溶解于溶液的干扰元素,用pH=5.5~5.9的HAC-NAC缓冲溶液溶解PbSO4沉淀,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EDTA容量法测定铅。本方法克服了国标方法测定流程长,多点测定(残渣、滤液、溶液中的铅),溶解矿样过程繁杂,费时费力等缺点。建立的方法可一次性测定铅量,经用铅精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167验证,结果与标准值吻合,方法的精密度RSD%(n=11)在0.1%~0.3%之间,方法简便、快速。适合于钡含量低(〈2%)的铅精粉中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红土镍矿中的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慧  刘烽  许玉宇  俞璐  吴骋  王国新 《岩矿测试》2012,31(3):434-437
样品用盐酸-硝酸溶解,氢氟酸挥发硅,高氯酸冒烟除去氢氟酸,然后以稀硝酸溶解可溶性盐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红土镍矿中铅的含量。考察了不同的酸对样品的溶解效果,对介质酸度和共存元素干扰情况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可以将样品消解完全;5%以内的硝酸不影响铅的测定;100 mL体积内,100 mg铁、6 mg镍、1 mg铜、5 mg钙、2 mg锰、1 mg铬、1 mg钴、1 mg锌等共存元素对0.1 mg铅的测定不产生干扰。在选定的仪器工作参数下,Pb的检出限为0.044μg/mL,加标回收率为97%~106%,测定值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结果一致。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满足准确测定红土镍矿中铅含量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8.
茶叶中铅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给铅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研究茶叶中重金属铅来源的应用奠定基础,通过大量的茶叶炭化、灰化条件试验和铅的分离、纯化、富集与质谱测定试验,拟定了一套茶叶中铅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方法:将称好的茶叶置于瓷坩埚中,在电热板上小火炭化完全后,移入马弗炉中灰化,用盐酸溶解灰分,转化为混合酸介质,然后上柱分离解吸,蒸干并上质谱测定.该法打破传统,改用盐酸溶解灰分,克服了用硝酸溶样总是有棕色沉淀物的难点.利用这一流程测得的茶叶样品的 207Pb/206Pb的精度( 2σ)优于± 0.05%. 208Pb强度一般均在 1 V以上.监控分析流程的国际标准物质 NBS 981的 207Pb/206Pb为 0.914 49± 0.000 04(其证书值为 0.914 64± 0.000 33),全流程本底铅为 1.6× 10-8量级.  相似文献   

9.
黄俭惠 《矿产与地质》2007,21(1):103-105
利用四价锡的氯化物沸点较低的性质,将锡挥发除去,并用硫脲络合银离子,以消除银和锡对铅测定的干扰。制定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锡焊料样品中微量铅的分析方法。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完全适用于银锡焊料中微量铅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硫化物矿中的高含量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铅含量高的硫化物矿在氧化性酸的存在下极易形成硫酸铅沉淀而影响样品中铅的准确测定。文章通过王水-双氧水分解和高温灼烧后王水分解两种不同的样品处理方法,有效地去除样品中的硫,配合使用高盐雾化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硫化物矿石中的高含量铅进行测定。王水-双氧水分解可以测定硫化物矿中的铅、银和锑,高温灼烧后王水分解只能测定铅;两种样品处理方法均操作简便,具有准确度好、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用这两种样品处理方法10次测定铅精矿(GBW 07167)中的铅,精密度(RSD)分别为0.38%和0.56%,相对误差分别为-0.41%和0.14%;测定方铅矿(GBW 07269)中铅精密度分别为0.76%和0.66%,相对误差分别为0.82%和0.45%。  相似文献   

11.
用ICP-AES法测定银精矿中银铜铅锌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王水介质中用ICP-AES法同时测定银精矿中银、铜、铅、锌、砷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2%-107%,相对标准偏差2.3%-11%,确定了各元素的测定下限,与行业标准进行了方法对照实验。本方法已用于矿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发射光谱法测定中药中的银,铅,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定了中药中微量银、铅、锌等元素的直接原子发射光谱的测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准确度、精密度都能满足中药中微量元素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3.
贾天增 《岩矿测试》1984,(3):280-281
以碘化钾-抗坏血酸为络合剂,MIBK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铅,结果均系统偏低。我们认为铅的结果偏低是因为制备溶液时铅没有完全转入溶液,因而影响了碘离子与铅的络合,致使结果偏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用HCl-HNO_3-HClO_4-HF溶矿的同时,加入1:1H_2SO_4 1.0ml,以提高分解温度,使铅基本上以硫酸铅的形式沉淀。用盐酸浸取时,加入一定量的醋酸钠,使硫酸铅或其它形式沉淀的铅均被溶解生成醋酸铅进入溶液。  相似文献   

14.
黄俭惠  邱丽 《矿产与地质》2007,21(4):479-481
将碳酸钙试样用盐酸溶解后,在0.6mol/L的盐酸介质中,用KI-MIBK萃取试样中微量的铅和镉,有机相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方法测定铅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8%-6.31%,回收率为96.5%-97.0%;测定镉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50%-5.52%,回收率为96%-102.8%。结果可靠,具有灵敏、准确、快速、选择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碳酸钙中铅、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辽宁省钱币学会考古研究工作,本文拟定了一个测定古钱币中铜、锡、铅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取样量少,操作方便,结果准确的特点。用于32枚古钱币中铜、锡、铅的测定,分析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磷灰石固定水溶性铅离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羟基磷灰石与天然磷灰石均能有效地固定水溶性铅离子,1g羟基磷灰石或改性活性天然磷灰石除去水溶液中的铅离子量可以高达800mg;其反应机理以磷灰石的溶解与铅的磷酸盐矿物的沉淀为主,伴有表面吸附作用。羟基磷灰石和改性活化天然磷灰石可用于含铅废水的处理,而性能良好的天然磷灰石在对铅污染水体、土壤及废弃物进行原地改良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黏土质白云岩是新生代形成的弱固结沉积白云岩,具有丰富且开放的孔隙率及高化学反应活性,其作为环境工程材料的应用值得探讨。本文研究了黏土质白云岩去除溶液中铅的效果和作用机理,考察了黏土质白云岩除铅动力学以及初始浓度、固液比对除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土质白云岩与不同浓度的铅溶液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不同,初始铅浓度越高反应平衡时间越长,与铅浓度100 mg/L溶液反应70 h才基本达到平衡;黏土质白云岩除铅效果主要受反应平衡后溶液的p H值控制,固液比也可影响溶液p H值;固液比越高,平衡p H值越高,铅去除越完全;黏土质白云岩去除溶液中铅离子的作用机制是其中的白云石诱导的铅沉淀,白云石溶解同时形成了碱式碳酸铅。  相似文献   

18.
热液中银、铅、锌共生分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NaCl—HCl—H2O体系中银、铅、锌氯络合物稳定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热液中银、铅、锌氯络合物的稳定性受体系温度、pH、Eh以及组分浓度的控制。相同温度下,H^ 、Cl^-浓度降低,还原硫增加,均使络合物趋于不稳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淀分异。当t=300℃,[Cl^-]=0.24mol/L,pH=6.86时,铅氯络合物的沉淀量达55%,锌氯络合物的沉淀量超过92%。热液体系中硫化物的存在,对银的影响最大,溶液中的银氯络合物几乎沉淀完全,浓度可降至检测限以下。而铅和锌的氯络合物相对稳定。热力学计算表明:溶液中的银是以硫化银或自然银的形式沉淀析出。因此,还原硫的存在是导致热液体系中银与铅锌发生分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一、普通铅同位素年龄的地质意义目前,在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测定中,普通铅同位素年龄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因为普通铅同位素年龄测定用的矿石铅或岩石铅样品比较容易获得,测试方法也相对简单,而且通过一个样品的铅同位素数据同时获得几组年龄值,可以相互检验。虽然也可采用 K—Ar法和R b—Sr 等时线法及 U、Tn—Pb 法等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成矿年龄,但因为对样品要求比  相似文献   

2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铜矿石中银铜铅锌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徐进力  邢夏  张勤  白金峰 《岩矿测试》2010,29(4):377-382
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合酸消化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了铜矿石中的银、铜、铅和锌。较系统地研究了仪器的最佳化工作参数,采用基体匹配和校正因子相结合的办法校正样品的基体干扰和光谱干扰。方法检出限为:银3.15μg/g,铜4.00μg/g,铅12.0μg/g,锌6.00μg/g(稀释因子500),精密度(RSD,n=12)在0.38%~4.55%。方法经国家一级多金属矿石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