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磁法勘探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管志宁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299-307
简要概述了我国磁法勘探50年来的研究与进展,主要包括:地面、航空与海洋磁测工作,磁力仪研制与生产,磁异常处理与转换技术,磁异常解释理论与方法,岩石磁性研究,磁法勘探在基础地质研究、固体矿产勘查、油气勘查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地震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的数值模拟与动态仿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文章对破坏性地震中可能发生的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灾害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动态仿真研究,设定了几种有实际意义的数值分析模型,分别进行了结构地震破坏,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在一定泄漏和气象条件下的向周围空间扩散的动态仿真研究,给出了典型毒气扩散过程中可致人员死亡,严重危险和有感区域的范围的动态变化结果,作者认为地震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研究对大地震应急、城市和大型企业防灾都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工业CT的系统结构与性能指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介绍了工业CT的主要技术指标,分析了系统结构与这些技术指标的关系,最后给出了若干实际工业CT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4.
电磁波异常与相关地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地震电磁波产生机理基础的分析上,结合近年来观测实践,深入具体的分析了震前电磁波的短临异常与相关地震的对应关系,同时也总结了观测仪器的有效使用与技术改进,从而展示了电磁波预报地震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地震波在饱和土层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峻  吴世明 《地震学报》1997,19(1):29-35
研究了地震波在两种饱和土层界面的反射与透射,其中饱和土模型采用修改的Biot模型.考虑土颗粒及孔隙流体的压缩性,并考虑了孔隙流体与土骨架之间的粘性耦合作用,文中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地震波在界面发生反射与透射时,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的一般计算式,尔后数值分析了第一P波入射时,各模式的波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与入射角及频率的关系.本研究对地震工程中的波动勘测技术、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等领域具有理论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全球变化与植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全球变化与植被的相互依赖与制约关系,以黄土高原为例,研究了古气候与植被之间的关系以及青藏高原隆升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造,分析了人类活动对被的破坏给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植被差异与变迁是引起气候快速和区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电磁辐射与孕震过程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1994年青海共和的几次强余震和1999年河南县Ms5.1,玛沁Ms5.0,以及2000年甘肃景泰Ms5.9,兴海Ms6.6级地震前后平安电磁波资料的分析,总结了电磁辐射在进入短临阶段后的一些特征,得出了在孕震过程中电磁辐射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地震电磁辐射源的形成与影响电磁辐射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8.
北部湾地震的动力学参数与应力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震源机制和动力学参数方面讨论了北部湾地震的震源应力场,结果表明,主震是在北东东向构造的作用下发生的,同时计算了动力学参数如破裂长度,地震矩,应力降,破裂面积和平均位错等,并探讨了非线性地震与较大余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形状记忆合金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论述了形状记忆合金的一些基本特性,介绍了其在建筑结构主动和被动控制中的应用及相关的研究,提出了形状记忆合金控制器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山西奇村水汞与空白样测值同步的原因,对水化热水井与空白样、水化热水井与制作空白样的冷水井、制作空白样的冷水井与空白样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忻定盆地南部近1 000km^2不同深度、不同水温的21眼井进行了水汞测量。研究表明,测区各井具有水汞含量一致、动态变化同步的基本特征,提出水汞动态可能反映了来自大构造及深层的变化信息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地球内部物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球内部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深入研究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结构,物质组成和物理化学特征是当前地球科学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从地幔对流,地幔矿物物理学和地球磁场等不同学科,对地球内部物理过程的研究成果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在固体物理学中,象力是指自由面吸引裂缝的力量,本文把这一概念用于不均匀地壳中,则象力可定义为地壳中任何易于变形,让位界面对裂缝的吸引力。按照这一观点,我们讨论了象力在组合模式和短临预报中的作用并得到如下结论。1.组合模式中的应力调整单元,如蠕滑断层,塑性区,裂丛区等可以近似为自由面。因而它对于积累单元预位移的传播或裂缝的传播具有吸引力。2.象力出现的标志是当传播的预位移和裂缝端部产生的动态应力场达及调整单元时,此时调整单元发生形变监产生前兆。当裂缝由深处向浅处传播,其端部的动态应力场达及自由面时,此时自由面用形变来满足自由面条件从而引起前兆。本文的讨论表明,震源两端的调整单元的同时性表明大震的发生为期不远了。因此调整单元对于预位移和裂缝的传播具有监视作用。本文以海城地震前兆特征为例讨论了这个问题。并由此认为组合模式中调整单元的象力作用比单向蠕裂断层面向震源区的传播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地球深部研究的复杂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球深部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动力过程研究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中的前沿与生长点之一。在地质演化进程中,由于不同源的作用使得地球本体错综复杂。大尺度以及中小尺度上,地球内部结构的形态,性质,类型变化很大,地下介质物理与化学属性的不均一性,非线性以及各向异性广泛存在,诸如此类,使得地球深部研究呈为一庞大的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14.
双相各向异性研究、问题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地球内部流体的存在和岩石各向异性是地下介质的两大表征,考虑地下流体和介质各向异性问题的双相各向异性理论是当今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前沿和难题之一。孔隙流体的存在、固体和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弱化或硬化岩石的力学属性,上起声波或弹性声波速度的频散的振幅的衰减,并产生第二类压缩波。裂缝或裂隙的定向分布、岩层的旋性沉积、应力场的定向排列,都会引起传播速度的各向异性、横波发生分裂等重要现象,这些  相似文献   

15.
Love函数与地球内部的潮汐形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地球表面潮汐形变问题扩展到地球内部.定义了Love函数和几种潮汐形变因子,并对两个实际地球模型(1066A和PREM)进行数值计算和讨论,以了解地球内部的潮汐形变特征,专门讨论了Love函数导数以及应力固体潮张量的计算问题.本工作对了解全地球潮汐场以及潮汐触发地震等问题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地球和月球的弹性潮汐形变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一个由较新的月震、月球形状、月球重力及月球天平动资料所建立的真实月球内部结构模型,解算了在地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月球表面的弹性潮汐形变。得到了表征月球弹性潮汐形变的特征数--月球勒夫数。这个结果与国外一些学者采用假想或简单月球模型所得结果有较大不同。同时,本文还根据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地球模型,再次求解了地球的静态勒夫数。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地球模型对解算地球的静态弹性潮汐形变的结果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华北、西南一些地区地震发生在地壳浅部的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区域小孔径数字地震台网对河北省唐山、张北、怀来,山西省大同和云南省剑川、禄劝、姚安等7次地震的定位或重定位结果,并结合相应区域个别大震用远场资料反演的震源深度结果,以及山西省临汾遥测地震台网重新测定的震源深度结果,与以往地震目录中给出的震源深度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小孔径台网的震源深度测定结果基本分布在地表至地下十几千米的范围内.而以往给出的测定结果中,震源深度大致分布在地表至地下30km 的深度上,与其平均值相差一半至一倍,两者之间的差别非常显著.分析认为,小孔径数字地震台网的测定结果可能更接近震源深度分布的真实情况,即上述地区的地震应是发生在地壳浅层内.对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并提出改善震源深度测定精度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造工程的三峡水库的建立,使得库区水体聚集,地球质量重新分布,将使地壳的物理结构以及局部地球重力场发生变化.针对上述问题,对库区的水准面、点绝对重力值、垂线方向和高程、高程基准面等的重力场变化以及地壳形变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是:当蓄水水位达到峰值175m(坝高)时,大地水准面有2.23-11.2mm的变化,点重力值有(0.83-4.6)×10-5ms-2的变化,垂线偏差的变化分别为-0.62"-6.50"(南北方向)和-6.42"-1.34"(东西方向)地壳的形变量为1.32-6.65mm,这些变化将引起测区的高程产生3.55-17.84mm的变化.因此,原有库区及其附近的测量资料(包括水准、天文、重力等)必须审慎使用,并应建立库区形变监测网,对地壳形变、地震、滑坡、大坝变形等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9.
关于旋转椭滞弹性地球的潮汐模型,已有了很完备的理论。地球横向不均匀和各向异性的理论也初见倪。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可以对地球内部的一些物理参数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0.
近期完成的北北东向的繁峙~太仆寺旗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由山西断隆进入内蒙地轴,它穿过了山西地震带的大同~阳高震区和北西西向张家口~渤海地震带的西北缘。其主要目的是探测研究张~渤地震带及其两侧壳幔构造与速度结构的差异及其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张~渤地震带壳内界面及莫霍面较其两侧有1.0~2.0km的不同程度的上隆;在阳原~张家口之间地壳结构纵向与横向非均匀性明显,上地壳和下地壳上部有局部的速度逆转,下地壳下部的低速层由山西断隆一直延伸至内蒙地轴,上地幔顶部的速度梯度明显增大;在阳原、怀安和张北附近分别存在着延伸至莫霍面的地壳深断裂带;在内蒙地轴一系列壳内界面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