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铟凝固点(156.598 5℃)是ITS-90国际温标重要的定义固定点,可用于海洋温度校准实验室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期间核查工作。提高铟凝固点复现水平,可以保证海洋温度传感器计量校准(0.01℃~156.598 5℃)准确度,对海洋学界获取高质量的海水温度数据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使用铟凝固点容器及自动复现装置复现铟凝固点的过程;通过分析铟凝固点复现数据发现其凝固温坪大于18 h,期间温度变化小于0.8 m K,能达到实验室日常使用及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期间核查的要求。通过铟凝固点装置,可对使用范围0.01℃~156.598 5℃的温度计进行分度,提高海水温度检测的实验精度。  相似文献   

2.
海洋测温仪器的测温范围一般为0~32℃,很多海洋测温仪器使用前都要进行校准。其校准点选为零度左右和室温两点,零度左右这一点一般在水三相点瓶中进行。水三相点是国际实用温标——68定义的一个固定点,有其固定的标准值。而室温一点只能在一般水槽中进行,精确度低,而且每次所控的温度不一致,若能引进镓三相点温度,将给仪器调试带来很大方便。现把水三相点温度、镓三相点温度及其设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分辨力测温技术一直是制约海底热流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介绍了一种用于深海温度梯度探测的高分辨力测温系统,给出了总体设计方案。高分辨力测温电路解决了NTC热敏元件互换性差、输出信号微弱等问题,每个测量通道的信号转换电路、高分辨力测温电路和数据采集电路使用同一个精密电压基准源,提高了测量数据的一致性。搭建了系统测试平台,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标定分度为0.05℃的NTC热敏元件,系统量程为0~5℃,分辨力为0.001℃。在中国大洋第38航次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了深海原位实验,获取了西北印度洋大糦热液区深海沉积物的温度梯度数据,验证了系统的高分辨力测温性能,同时也发现,本次作业站位的深海区近似一个恒温场,沉积物的温度波动范围可能小于0.001℃。  相似文献   

4.
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热敏电阻器由于在窄温区内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在海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深海应用中固有的高静水压力,对器件的测温准确度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更好地认识这种现象,以珠状NTC热敏电阻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海洋环境高压模拟装置,开展了静水压力作用对器件电学特性影响的研究,固定环境温度25℃和0℃,压力范围0~60 MPa,步长5 MPa。结果显示,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大,NTC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减小;环境温度25℃和0℃时,5~60 MPa的静水压力造成的漂移分别为-0.11%~-2.81%、-0.19%~-2.78%,等效于温度漂移分别为0.024~0.624℃、0.036~0.535℃。这为热敏电阻器在深海温度准确测量的提升提供了指引,有利于在海洋测温领域中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68国际实用温标在中温段的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两个有明确物理意义的近似量(t_h、x)的多项式进行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温度计算,这样在常温范圈内,可替代68国际实用温标规定的隐函数公式,误差可小于0.0002℃。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满足海洋调查要求的高精确度数字式温度记录仪,其量程为-3 ̄+37℃,精确度为±0.05℃,分辨率±0.01℃。它以低功耗单片微计算机、液晶显示器和V/F变换接口为基础,采用干电池供电。仪器适于在室内、野外和海上多种用途的精密测温及自动记录;具有标准的并行打印接口和R5-232串行接口。这种仪器已在一些项目中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2℃至35℃的整个海洋温度范围和0至42‰S盐度范围内测量准确已知盐度的海水样品电导率和同温度下标准海水电导率的比值R_(s.t.o)。盐度S<35‰的海水样品是由蒸馏水准确重量稀释标准海水制备的,快速蒸发标准海水制备高盐度海水样品继而重量稀释到已经确定的<35‰S范围。推导出了非常准确地表示1~42‰S和全部温度范围内的S与R_(s.t.o)关系式,即 S=f_1(R_(s.t.o)) f_2(R_(s.o,t.)t)=sum from n=0 to 5 a_1R~(a/2) △t/(1 k△t)sum from n=0 to 5 b_nR~(n/2)式中△t=t-15℃,R=R_(s.t.o),只有第一项f_1要求15℃。也确定了温度对标准海水电导率的影响,用t的四次方程非常准确地表示温度t时的电导率的比值的r_(tt)(C_(35.t.o)/C_(35.15.o)),即:(?)_t=sum from n=0 to 4 C_nt~n 这两个方程足以满足常压下所有盐度测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一种海洋线性温度计的测温电路和显示电路的设计原理,并以此为例,重点讨论了线性校准技术,给出了数学公式及现场校准方法。该技术也适用于其他线性直读仪器。  相似文献   

9.
一种高性能多功能的测温链已由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第二研究室研制成功。这种最新研制的测温仪器带有多个传感器,适用于各种场合下的大面积横向、横向多点及点阵式布点的温度同步测量。例如可同时进行水温、冰温、和气温的多点同步测量。由于采用了瞬时相对比较测量的原理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微机化,因而仪器具有稳定、可靠、准确、多功能的特点。典型测量范围为-15~+40℃,准确度为±0.05℃。终端配有数字显示器、打印机、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研究、探讨和开发海洋硅藻,研究了醋酸对海洋硅藻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8.0~9.0时,以醋酸调节pH值时海链藻的生长率高于用盐酸调节pH值时的生长率。1次性添加10~100mg/L醋酸都可促进海链藻生长;每日1次添加5~60mg/L的醋酸时,可明显提高海链藻的生长率。  相似文献   

11.
冷活性纤维素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玢  汪天虹 《海洋科学》2004,28(2):40-42
对海洋嗜冷菌MB1所产冷活性纤维素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0℃时残余酶活约为20%,最适pH值为6.0,在pH5~7.5范围内酶活均较高。该酶对热敏感,50℃保温2h,残余酶活为15%;60℃时,酶完全失活。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东海近海渔场冬季带鱼汛的捕获和汛期现场测温服务效果,以及弥补在使用海洋断面调查数据和卫星红外图片分析中的不足,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在海军航空兵等单位的配合下,于1984年12月24日和29日使用国内自己研制的SWH1—1型航空红外测温仪、投掷测温仪浮标低温黑体和ZD—3型罗兰导航定位仪等配套设备,成功地进行了东海渔场大面积航空测温试验。所获数据具有快速、准确和同步性强的特点,航空红外测温仪测量精度为±0.5℃,分辨率为0.1℃,投掷浮标测温精度为±0.2℃,根据这些测量数据首次发布的东海近海渔场表层温度速报受到了用户欢迎,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东海渔场冬季带鱼汛的捕捞量和汛期现场测温服务效果,以弥补在使用各种海洋断面调查数据和卫星红外图片分析中的不足,国家海洋局调查指挥司决定,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进行东海渔场大面积航空测温试验。经过近一年的技术准备于1984年12月24日和29日,首次使用国内自己研制的HWL-2型航空红外测温仪、低温黑体、投掷测温浮标及罗兰A/C航空定位仪等配套仪器设备,成功地进行了两次东海大面积航空红外及同步浮标测温试验。测温范围为北纬28°30′~32°00′,东经 122°00′~124°00′,航线长度为两千公里,调查海域面积为八万六千多平方公里。两次航测共计四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东海近海渔场冬季带鱼汛的捕获量和汛期现场测温服务效果,以及弥补在使用海洋断面调查数据和卫星红外图片分析中的不足,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于1984年12月24日和29日使用国内自己研制的HWL-1型航空红外测温仪、投掷测温浮标、低温黑体和ZD—3型罗兰导航定位仪等配套设备,成功地进行了东海渔场大面积航空测温试验。所获数据具有快速、准确和同步性强的特点。航空红外测温仪测量精度为±0.5℃,分辨率为0.1℃,投掷浮标测量精度为±0.2℃,根据这些测量数据首次发布的东海近海渔场表层温度速报受到了用户欢迎,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乳酸链球菌L318的培养及其对海洋弧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海洋弧菌作为检测菌,采用平板抑菌圈检测法,对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性质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包括碳源、氮源、初始培养基pH值、温度、接种量和装液量等,乳酸链球菌L318的生长和对海洋弧菌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有乳链菌肽的发酵上清液经稀释2~5倍后,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乳链菌肽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稳定。采用蔗糖或葡萄糖碳源,酵母膏、蛋白胨和牛肉膏为复合氮源,能够获得菌体的最佳生长和最佳的抑菌活性,最适的对海洋弧菌的抑制条件为温度30℃,接种量2%~4%,装液量100ml。初始pH值对海洋弧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第2次北极科学考察海洋表层沉积物(0~1 cm)中硫酸盐还原菌进行4℃、25℃的培养实验,结合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海洋沉积物硫酸盐还原菌研究成果,研究了研究区硫酸盐还原菌丰度的分布。结果表明,4℃培养得出硫酸盐还原菌丰度为0~2.4×104个/g(湿样),平均3 433个/g(湿样),并呈现有规律的分布趋势:低纬区的高于高纬区的,浅水区的高于深水区的。本区硫酸盐还原菌丰度高于中国东海、南海和黄海部分海区沉积物中的,低于胶州湾以及西北冰洋某些海区中的。25℃培养时硫酸盐还原菌丰度为0~2.4×104个/g(湿样),平均4 062个/g(湿样),在1 880 m以浅水域其丰度与4℃培养时的一致,而在1 880 m以深水域其丰度高于4℃培养时丰度。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表层水温表为研究对象,根据JJG 289—2005表层水温表检定规程的要求,以计量标准器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及配套设备制冷恒温槽为基础,详细分析了表层水温表温度测量值的不确定度来源,从而得到表层水温表温度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并给出了减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维新  徐烈忠 《海洋学报》1981,3(2):226-232
海水温度的测量,是海洋研究中最重要的基本测量之一。所需要的观测精度,通常根据不同的任务和目的而不同。许多情形下能达到±0.1℃已经足够。有时则要求±0.01℃或更高。随着海洋研究和开发的日益发展,迫切需要能有不同精度的可以连续测量、走航直读的数字式测温仪器。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设备尚不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为便于对温度作连续的测量,人们广泛采用性能稳定的铂电阻作感温元件,通过惠斯顿电桥将温度转变成电压信号,由于电桥和铂电阻的非线性,难以给出直读的结果,只好用查鉴定曲线或分段测量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27份深海沉积物中筛选到30株产淀粉酶细菌,并对其中的W7菌株的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对W7菌株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能适应pH值7~13和盐度0~100的环境条件。该菌株可利用多种碳源,但只在淀粉存在的条件下产酶,可利用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但有机氮源更能促进淀粉酶的产生。产酶的最适条件为:25℃,pH10,接种量2%,盐度50,150r/min摇床培养36~48h。粗酶液的最适作用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10。该菌具有反硝化和氨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马里亚纳海槽玄武岩中熔融包裹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里亚纳海槽玄武岩科长石和橄榄石斑晶中的熔融包裹体进行了镜下观察和均一化测温实验。镜下观察表明,斑晶中结晶质熔融包裹体和玻璃质熔融包裹体均较发育,具有不同的相态特征和演化程度,反映了岩浆被捕获处不同的地质条件。捕获在橄揽石和斜长石斑晶中的包裹体均一化测温结果分别为1035~1100℃和105C~1145℃,比利用玄武岩全岩化学成分计算的矿物结晶温度结果低100℃左右,反映了斑晶矿物结晶的多期性。根据本次实验结果,结合马里亚纳海槽的构造背景和地质资料,对研究区玄武岩浆的运移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