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本纲  陶澍 《遥感学报》2000,4(4):295-298
变化分析是多时相遥感影像的主要应用领域。以敦煌绿洲为例,探讨一种应用多时相TM影像进行地表植被变化分析的新方法。结果证明,用不同时相的NDVI影像进行彩色合成可以直观地反映地表植被的变化,而利用色彩变换得到的各分量可以对变化特点进行定量分析。其中色度反映变化类型,饱和度反映变化强度,而亮度图像则反映地表植被多年来的总体长势。除了直观和定量的特性之外,该方法还可以用于其它类型的变化分析,具有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ERDAS平台的NDVI植被覆盖变化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ERDAS IMAGINE软件对多时相遥感影像进行地表植被覆盖变化检测的方法及过程,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差值法,得到包含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信息的差异图像,依据差异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分布情况,结合经验公式设置变化阈值来分离变化信息和非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3.
利用MERIS数据植被指数分析福建省植被长势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植被长势动态变化可以提供生态系统状况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检测到人类或气候作用引起的变化。本研究利用2004—2005年间10期MERIS影像数据,以福建省为例,探讨MERIS数据在区域植被长势季节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了MERIS数据用于区域植被季节变化监测时的数据处理方法;比较了MERIS数据几种植被指数,提出了利用10和8波段组合改进MERISNDVI的建议;利用多时相合成的NDVI简单分析了2004年夏季—2005年夏季三个季节的植被长势状况。结果表明,MERIS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有效反映了气候变化对植被长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植被覆盖度的植被变化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对于区域环境变化和监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地从遥感资料中提取植被覆盖度,以像元线性分解模型两个重要参数为基础,建立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模型。最后以杭州地区为实验样区,利用MODIS影像数据对覆盖度进行估算,并对样区的植被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NDVI序列影像精化结果的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是地表植被覆盖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三峡库区2001-2003年MODIS遥感数据反演的NDVI时间序列影像为例,研究NDVI影像序列的精化问题,包括降云及去噪处理的有效方法。在改进的BISE技术降云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小波软阈值降噪方法提取有效变化趋势。然后进行库区2001-2003年植被变化的变化矢量分析,采用阈值分割的方法将库区变化强度影像分为未变化、小变化、中等变化与剧烈变化四个类型。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宏观生态环境变化的掌握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混合分类模型用于NDVI时序影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2004年MODIS的时序NDVI数据,在分析湖北省不同地物类型的NDVI曲线季节性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设置对应的阈值,先后将水体、居民地与其他地物类型分离开。将去除了水体和居民地影响的剩余的NDVI序列影像傅立叶变换的1/12频率分量引入到地表覆盖分类的特征空间中,与其最大值影像和平均值影像组合,经过归一量化处理后合成一个类似具有三波段的卫星影像。在合成后的影像上利用最大似然法对其他地类进行分类。研究表明,引入傅立叶变换的特殊频率分量是分析多时相MODIS数据及提取地表植被覆盖信息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烟贯发  万鲁河  温智虹  张羽威 《测绘通报》2012,(Z1):233-236,239
长白山是东北第一高山,其地物景观不仅有明显的水平分布规律,而且有显著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地理现象及其分布随高度而变化的规律,应用遥感影像和DEM相结合,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平台上进行坡度坡向等空间分析,速度快周期短,而且可视化效果好,可以直观的反映出随高度的变化各种自然因素随之改变,进而影响植被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利用扎龙自然保护区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提取湿地地表覆盖信息并进行统计汇总与结果分析,阐述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湿地土地利用类型流转的影响,为湿地的合理利用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与多时相航天遥感影像资料,对昌江县沿海地表覆盖变化进行监测,形成自1996年至今近20年昌江县沿海地表覆盖变化监测成果。同时,针对不同时期地表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地表覆盖构成与转移,形成系列数据、图件、报告等成果,为建设管理沿海林地、保护沿海地带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开发海岸线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使用TM遥感影像,借助GIS软件进行了影像的处理和解译;制作了植被类型图,计算主要植被类型的面积及其变化情况;分析了3S技术在植被调查中的优势,并调查了植被动态变化,为植被恢复模式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以热带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再生资源的面积动态变化监测。研究中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我们利用多时相遥感图像对大面积的西双版纳州进行地类判读,系统地分析了森林植被的动态变化。其次,利用Landsat MSS和TM数据对自然保护区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包含无监督分类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分析的数字图像处理,变化分类也相当符合实际。总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监测方法是很有效的,可在再生资源监测中特别是在森林植被监测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综合应用于山区土地资源动态监测领域的研究工作中,探讨采用以图像差值法为主,分类后比较法为辅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出采用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来选择合适的差值计算波段和相应的变化阈值。在数据分析过程中,GPS测量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多时相SAR变化检测技术,通过分析同一区域不同时相的SAR数据可以检测地表地物目标的变化信息,在土地资源调查及监测管理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将长时间SAR图像相干性特征与目标幅度信息进行融合,并采用多时相SAR数据堆栈处理方法进行大区域城建目标分类及变化信息检测。最后采用13景ALOS PALSAR数据对中国天津地区2007~2010年期间的城建区域变化进行了检测实验,得到了良好的实验结果,并验证方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A Multiscale Object-Specific Approach to Digital Change Dete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is dependent not only on interacting physiographic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but also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 at which the resulting patterns are assessed. To detect significant spatial changes occurring through space and time three fundamental components are required. First, a multiscale dataset must be generated. Second, a change detection framework must be applied to the multiscale dataset. Third, a procedure must be developed to delineate individual image-objects and identify them as they change through scale.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n object-specific multiscale digital change detection approach. This approach incorporates multitemporal SPOT Panchromatic (Pan) data, object-specific analysis (OSA), object-specific up-scaling (OSU), marker-controlled watershed segmentation (MCS) and image differencing change detection. By applying this framework to SPOT Pan data, image-objects that have changed between registration dates can be identified and delineated at their characteristic scale of expression.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is approach has the ability to automatically detect changes at multiple scales as well as suppress sensor related nois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forest region of the Örebro Administrative Province, Sweden.  相似文献   

15.
基于TM图像的农业区域植被覆盖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交叉相关光谱匹配(cross correlogram spectral matching,CCSM)为基础构建土地覆盖变化强度指标,利用华北农业植被覆盖区2期不同时相的TM图像计算该地区土地覆盖变化强度图像.认为变化强度图像任意二阶邻域中像素的变化强度服从隐马尔可夫模型,用马尔可夫随机场-最大后验估计(maxium a psteriori estimationof markov random field,MRF - MAP)的方法从变化强度图像中提取植被变化区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各种外源噪声造成的农业植被覆盖区域同物异谱的现象,可准确提取植被变化区域;但对于水体区域存在误判现象.  相似文献   

16.
黎夏  叶嘉安 《遥感学报》1997,1(4):282-289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急剧增加,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图,可以定量地监测这种城市化的现象。但理,由一般的遥感动态监测方法所得的结果往往夸大变化的程度,以及获得一些不合理的结论.该文提出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来改善遥感动态监测的精度。将该方法应用应用于珠江三角洲发展最快的东莞市,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陈晋  何春阳  卓莉 《遥感学报》2001,5(5):346-352
以光谱直接比较为基础的变化向量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方法,在双窗口变步长阈值搜寻方法确定变化和非变化像元的基础上,提出了参考图像分类并结合变化向量方向余弦最小距离分类的变化类型确定方法,同时应用该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变化类型的判断精度达到70%以上,显示了新方法的优越性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陈晋  何春阳  卓莉 《遥感学报》2001,5(4):346-352
以光谱直接比较为基础的变化向量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方法,在双窗口变步长阈值搜寻方法确定变化和非变化像元的基础上,提出了参考图像分类并结合变化向量方向余弦最小距离分类的变化类型确定方法,同时应用该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变化类型的判断精度达到70%以上,显示了新方法的优越性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官厅水库的遥感动态变化探测及边岸稳定性判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刚  王净 《遥感学报》2003,7(4):328-331
利用TM卫星多时相数据,采用变化探测技术研究了官厅水库1988—2001年时间段库区边岸的动态变化。对库区淤积、边岸侵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水位差数据,提出边岸坡度和边岸稳定性的遥感时空分析方法和判据;分析了上述问题对官厅水库水资源利用的影响。边岸稳定性判别方法可应用于湖泊、海洋的滩涂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