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3年6月24日,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勤奋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兼《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主任龚士良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价所所长助理刘馨硕士专程赴北京,拜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研究员,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作了专题访谈。
  张所长指出:农民与农村土地之间的关系是农村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关系;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土地确权是落实农村土地所有者主体地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成员资格的认定是关键;城镇化建设要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目标,促进实现城乡统筹;农用地的流转与土地的增值收益要充分保障农民权益;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设计与完善,更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予以落实。  相似文献   

2.
2013年7月26日,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水土环境研究所所长王寒梅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兼《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主任龚士良教授专程赴武汉,拜访了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德仁教授,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作了专题访谈。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12月2日下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勤奋教授与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兼《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主任龚士良教授专程赴北京拜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研究员,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作了专题访谈。刘部长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土地制度改革等内容作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和诠释,指出以往的土地制度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要保障下一个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农民权益保障、发展空间规划、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等因素,对土地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作为今后我国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体现出中央对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视,也明确了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不仅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而且有助于缩小征地范围。刘部长同时对生态保护红线与耕地保护红线的相互关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经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市土地调查规划院)周甬涛副院长的邀请与接洽,2011年6月10日,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郁钧,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专程赴北京拜访了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黄小虎研究员,并进行了专题访谈。黄小虎研究员以其广博学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结合国内外现状以及上海特点,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存量土地的合理开发、工业用地及其地租地价、土地占补平衡、耕地保护及土地确权等问题,发表了富有建设性的精辟论述和独到见解,对于国土资源科研与管理具有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黄教授还慷慨惠赐大作,本刊将在"国土资源论坛"专栏陆续刊发,敬请垂注!  相似文献   

5.
2012年8月8日上午,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方正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站技术负责熊福文高级工程师,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研究员,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进行了专题访谈. 叶院士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上海城市地质工作及为城市发展作出的贡献;介绍了空间测控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出我国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应用具有自身特色,在数字地球的建设中扎实推进且富有成效;希望上海继续重视城市环境地质工作,并由陆地向海域发展;建议地面沉降监测可借鉴更精确的LIDAR技术,同时选择代表性基准点进入全球联网,以促进国际交流与全球合作.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4):1-11
2011年10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孙钧教授在寓所接受了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与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的专题访谈。孙院士结合轨交地铁和越江隧道建设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热点问题,阐述了施工中城市环境岩土公害及其防治对策。针对地下工程施工对周边土体扰动导致土工力学参数变异以及产生的地面变形位移,介绍了采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预测和控制的技术现状及其工程应用实绩;指出了盾构掘进与地铁车站深大基坑开挖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的土工环境安全维护对策与技术途径。孙院士还就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安全运营和使用中的防灾风险管理,面向低碳经济的城市地下空间节能减排与环保等诸多业界关注的一些热点前沿提出了前瞻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上海国土资源》2010,31(3):1-8
2010年9月16日上午,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与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恽才兴教授的陪同下,专程拜访了我国河口海岸学科的先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吉余教授,在陈院士90华诞前夕对他进行了专访。陈院士针对上海后备土地资源、滩涂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湿地保护与置换、海岸带地质工作拓展、海平面上升与城市安全、人工岛及港岛建设、人类第三驱动力的作用效应等诸多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强调指出:上海城市发展与资源利用必须坚持"发展、合理、公平、协调"八字方针,并对本刊提出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8.
正由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指导,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市国土资源调查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土地和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国际研讨会"2016年11月12~13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此系2015年之后的第二届。本届学术年会主题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9.
《上海国土资源》2010,31(4):1-6
2010年12月23日,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勤奋教授,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寒梅高级工程师,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专程赴南京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薛禹群教授,并围绕地下水资源管理与地面沉降控制作了专题访谈。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1-7
2011年2月28日,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寒梅高级工程师,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焦珣博士,专程赴南京拜访了正在南京出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林学钰教授,并围绕水土环境及其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等话题进行了专题访谈。林院士对上海的城市地质及国土资源科研工作一直高度关注和充满感情,深情地回忆起与上海同行的愉快合作经历,对许多曾共事过的老同志记忆犹新,对给予的关心真诚致谢。林院士对本刊的采访要求给予了热情支持,还让我们不必专程去长春而借自己南京公务之机进行访谈;采访当日又不顾旅途劳顿和刚参加完学术活动,未及休息,还诙谐地说赶来"面试",与我们畅叙近三个小时;事后又特地挤出时间,亲自审阅访谈文字稿,并作详尽细致修订。林院士的睿智博学、严谨治学、儒雅谦和使我们深为感佩!林院士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及对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发表了富有启发性、建设性与指导性的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强调必须加强水资源的评价与管理、重视水与土的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和污染防治与修复,将其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呼吁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予以有效保障和落实。林院士还为本刊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1-8
2012年1月10日,中国土地学会顾问(原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王万茂教授,接受了《上海国土资源》期刊的专访。王教授介绍了国内外土地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最新动向,指出土地规划的本质与特征,强调须结合国情编制具有指导性和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两规合一"工作,指出必须注重两者的共性与差异,在基础数据方面尤其应该实现统一;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与具体实施,应同时考虑土地的数量与质量,并须合理保障环境生态的用地需求;应当加强土地规划中不确定性研究;土地利用规划的未来发展应体现社会化、生态化、信息化、计量化、综合化,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和实效。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国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国土规划管理手段落后,已无法满足国土规划信息化的要求.针对国土规划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国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功能,从总体设计、数据库建设、所采取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介绍了系统包含的功能模块、各个模块的功能结构,以及采用的技术特点.该系统的建成将极大提高国土规划管理水平,并为制定国土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牛春皊 《山东地质》2010,(11):59-61
在充分调研成武县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和当前农村土地管理政策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成武县农村土地管理存在集体土地所有权部分弱化,土地市场流转机制不畅以及集体土地管理不规范。应强化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权利,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和监管。  相似文献   

14.
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折射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现行征地制度是从计划经济演化而来,政府经营土地制度则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结果。这两个制度的结合,形成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现行土地制度导致的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透支未来收益、社会分配不公等弊端日益显露。土地制度的未来走向,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赋予农民完全的土地财产权;政府最终必须退出土地直接经营活动。彻底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和政府经营土地制度,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开发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开发区土地开发程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经济效益三因子,构建了开发区利用模式划分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广东省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模式进行划分,并剖析了各种利用模式的特征及适用性。可为提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发展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工业用地供应管理是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制度分析的视角探讨高新区工业用地供应问题不仅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的工业用地供应管理理论,而且对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工业用地供应管理策略的制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广东省清远市高新区工业用地供应与利用状况、工业用地供应的管理困境进行了分析。从目前来看,清远市高新区工业用地供应存在工业用地出让年限过长、价格低导致工业用地盘活利用、转型升级难度大;供应总体规模大,用地结构未跟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工业用地供后监管难等问题。在剖析工业用地供应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提出应当推进土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土地监管政策、优化工业用地规划管理制度,以完善高新区工业用地供应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超标准占用宅基地、一户多宅,“空心村”现象,以及擅自改变宅基地使用用途、非法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等宅基地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尝试将国有建设用地管理方式推广应用到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去;明确土地规划、土地储备、土地整理等土地管理职能部门的宅基地管理职责;将耕地开垦费用于宅基地整治,解决困扰宅基地整治的资金问题;将“问责制”、动态巡查制度等精细化管理手段应用于宅基地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上海建设用地规模已接近极限,产业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增量土地投入。本文在总结分析目前郊区建设用地现状基础上,就如何促进土地进一步高效利用、经济可持续增长、产业用地政策配套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镇地籍工作流的特点,应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技术、空间数据引擎技术、地籍信息分类编码数据管理技术,设计了一套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案,并成功地应用于国土部门地籍管理信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