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凡纳滨对虾为原料,以ACE抑制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虾肉蛋白自溶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即在酶解条件(pH值、温度、虾头虾肉质量比)和ACE(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之间建立了数学模型Y=23.59-0.21X1+0.84X2+0.85X3-0.71X12-0.94X22-1.06X32+0.088X1X2-0.46X1X3-0.87X2X3。分析表明,在3个因素中,虾头与虾肉比例对ACE抑制率的影响最为显著。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pH7.35,温度57.2℃,虾头与虾肉比例为1∶1。根据回归方程的预测结果,反应时间为4 h,其ACE抑制率达41.9%。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水解单宁饲养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胁迫24 h后的生理响应,初步探究水解单宁对凡纳滨对虾血液和血细胞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对照组)、0.05%、0.10%、0.15%和0.20%的水解单宁(HTs),饲喂凡纳滨对虾60 d。对对虾注射0.2 mL的副溶血弧菌(2.5×10~8 CFU·mL~(-1)),感染24 h后,分析血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含量(ROS)、一氧化氮含量(NO)、酯酶活性、Toll样受体(TLR)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表达水平;测定血清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溶菌酶(LZM)活性。【结果】在感染副溶血弧菌24 h后,实验组对虾的血细胞凋亡率,ROS、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酯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凡纳滨对虾血清的AKP、ACP、SOD活性,T-AOC和LZM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对虾血细胞TLR和HSP70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 0.05)。【结论】饲料中添加水解单宁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抗氧化功能,阻止氧化损伤的发生,清除机体受到刺激产生的ROS和NO,增强酯酶活性,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提高凡纳滨对虾抗副溶血弧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凡纳滨对虾为原料,以ACE抑制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虾肉蛋白自溶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即在酶解条件(pH值、温度、虾头虾肉质量比)和ACE(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之间建立了数学模型Y=23.59—0.21X1+0.84X2+0.85X3—0.71X1^2-0.94X2^2-1.06X3^2+0.088X1X2—0.46X1X3-0.87X2X3。分析表明,在3个因素中,虾头与虾肉比例对ACE抑制率的影响最为显著。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pH7.35,温度57.2℃,虾头与虾肉比例为1:1。根据回归方程的预测结果,反应时间为4h,其ACE抑制率达41.9%。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密度CO2(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在纵向溶解和扩散过程中虾肉糜凝胶强度的变化规律,并优化处理工艺参数。【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分析处理压强、温度和时间对虾肉糜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建立了虾肉糜凝胶强度与DPCD纵向溶解和扩散处理压强、温度和时间之间的回归模型;纵向处理的压强、温度和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虾肉糜凝胶强度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纵向处理压强﹥时间﹥温度;当纵向处理压强为30 MPa、温度为60℃和时间为60 min时,虾肉糜的凝胶强度达到了(180.63±1.53)N·mm,与模型预测值180.85N·mm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回归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和预测纵向处理压强、温度和时间对虾肉糜凝胶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流通的关键工艺参数。【方法】通过观察明确休眠临界温度,计时测定,确定降温程序、氧气含量及生态冰温保藏温度对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凡纳滨对虾生态冰温区为-2~10℃。设定4种降温方式,其梯度降温均为≥18、18~15、15~10℃等3个区段,第Ⅰ种方式对应区段的降温速率为4、1、0.5℃/h,第Ⅱ种为4、2、0.5℃/h,第Ⅲ种为4、1、1℃/h,第Ⅳ种为4、4、4℃/h。第Ⅰ种方式下的存活时间(12.48±0.56)h,显著大于第Ⅱ种(8.75±0.77)h、第Ⅲ种(8.29±0.58)h和第Ⅳ种(6.19±0.62)h(P <0.05)。在99.9%氧气含量且维持生态冰温5℃的无水条件下可使存活时间进一步延至(23.82±0.77)h,之后常温新鲜海水中5 min可复苏至鲜活状态,成活率在98.5%以上。【结论】通过调整降温及生态冰温条件可显著延长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下脚料自溶条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实验L9(43)确定酶法自溶罗非鱼下脚料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最适自溶条件为:料液质量比1∶3,反应温度50℃,pH7.5,反应时间6.5h;酶解结束蛋白质回收率为81.75%。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实验19(43)确定酶法自溶罗非鱼下脚料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最适自溶条件为:料液质量比1:3,反应温度50%,pH7.5,反应时间6.5h;酶解结束蛋白质回收率为81.75%。  相似文献   

8.
凡纳滨对虾具有广盐性,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目前关于盐度对对虾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盐度变化对其渗透压和成活率影响方面。普遍认为对虾缺乏特异性免疫,因而非特异性免疫在对虾抵抗外来病原入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催化产生的一氧化氮在生物抵抗疾病和免疫调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怕圳,并且NOS能够作为反应对虾健康状况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虾池微藻定向培育及其对养殖环境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藻三级扩大培养技术,将在对虾养殖池选育的波吉卵囊藻Oocysits borgei引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高位养殖池,并检测养殖环境中微藻群落结构、水质因子、对虾抗病力相关因子、对虾生长情况,研究了以微藻生态调控为主的对虾防病技术。结果表明:养殖前、中、后期,波吉卵囊藻平均生物量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分别为98.02%、78.89%和45.12%,成为虾池中的绝对优势种;作为优势种的持续时间长达77 d。波吉卵囊藻为主的微藻群落控制的水质较稳定,实验池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较对照池低。对虾的血细胞数、溶菌(LSZ)活力、抗菌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酚氧化酶(PO)均显著高于对照池(P<0.05);血清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池对虾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池(P<0.05)。可见,通过微藻的定向培育方法来优化虾池微藻群落结构,可改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温度、盐度和照度对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和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联合体系氨氮吸收的影响。【方法】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侧孢芽孢杆菌和威氏海链藻对氨氮的吸收速率,分析不同环境因子水平下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威氏海链藻联合体系对氨氮吸收的规律。【结果】单因子实验结果显示温度、盐度和照度对菌藻联合体氨氮吸收速率影响显著(P 0.05),当温度25~35℃,盐度20和照度8 000 lx时菌藻联合体氨氮吸收速率较高;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温度25℃,盐度25和光照4 000 lx是菌藻联合体氨氮吸收的最优组合条件,盐度是影响其吸收速率的主要因子,其次是温度和照度;威氏海链藻在菌藻联合体系氨氮吸收中占主要贡献。【结论】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威氏海链藻所构建的联合体系可在高温、高盐和强光环境下实现对对虾池塘中过量氨氮的有效吸收,在改善我国华南地区对虾养殖池塘的水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曲面建模的一种快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精度曲面建模(HASM)是一种全新的曲面建模方法,其整个过程可分为偏微分方程的离散、采样方程建立和代数方程组求解3个阶段。目前所采用的求解对称正定方程组的方法主要是共轭梯度法。为了解决HASM的计算速度问题,本文给出了2种新的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分别为不完全Cholesky分解共轭梯度法和对称逐步超松弛预处理共轭梯度法。实验表明,不完全Cholesky分解共轭梯度法收敛速度最快,且这2种预处理方法均比其他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50、100、150和180 mg·L-1)、温度(20、25、30℃)、离水时间(3、6、9、12 min)和规格(1.5、3.5、13.4 g)对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墨吉明对虾麻醉时间随丁香酚浓度增加以及水温的升高而减少;复苏时间则随着丁香酚浓度的增加以及水温的降低而增加;在相同浓度丁香酚的条件下,墨吉明对虾的复苏时间随离水时间的增加以及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丁香酚浓度50-180 mg·L~(-1)的范围内,麻醉对虾的复苏率为100%。丁香酚是墨吉明对虾的安全、有效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藻三级扩大培养技术,将在对虾养殖池选育的波吉卵囊藻Oocysits borgei引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养殖池,并检测养殖环境中微藻群落结构、水质因子、对虾抗病力相关因子、对虾生长情况,研究了以微藻生态调控为主的对虾防病技术。结果表明:养殖前、中、后期,波吉卵囊藻平均生物量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分别为98.02%、78.89%和45.12%,成为虾池中的绝对优势种;作为优势种的持续时间长达77d。波吉卵囊藻为主的微藻群落控制的水质较稳定,实验池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较对照池低。对虾的血细胞数、溶菌(LSZ)活力、抗菌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酚氧化酶(PO)均显著高于对照池(P〈0.05);血清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池对虾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池(P〈0.05)。可见,通过微藻的定向培育方法来优化虾池微藻群落结构,可改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毒性注射实验,探究微囊藻毒素(MC-LR)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脏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MC-LR后,凡纳滨对虾肝胰脏组织的超氧化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的酶活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超氧化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在对虾注射MC-LR 4 h后达到峰值,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5.62%、18.76%和32.86%,随后酶活力逐渐减小;而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酶活力在对虾注射MC-LR 2 h后即显著增加,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5.02%和37.99%,随后酶活力逐渐减小;溶菌酶在对虾注射MC-LR后8 h达到最大值,比对照组增加了33.57%,随后酶活力逐渐减小。MC-LR能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的免疫相关酶活力(P0.05),引起凡纳滨对虾的应激反应和抑制它们的免疫相关酶活力。  相似文献   

15.
凡纳滨对虾具有广盐性,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目前关于盐度对对虾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盐度变化对其渗透压和成活率影响[1~5]方面.普遍认为对虾缺乏特异性免疫,因而非特异性免疫在对虾抵抗外来病原入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催化产生的一氧化氮在生物抵抗疾病和免疫调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6~8],并且NOS能够作为反应对虾健康状况的有效指标[9].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定向培养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的养殖水体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早期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波吉卵囊藻在对虾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以消毒海水中接种波吉卵囊藻为实验组,以未接种的为对照组进行凡纳滨对虾养殖。将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及对照组养殖桶中,养殖20 d后测定对虾生长性能指标,解剖取肝胰腺和鳃测定抗氧化指标,取肠道进行微生物多样性测定和分析。【结果】1)定培波吉卵囊藻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 0.05),但显著提高了对虾的肝体比(P <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虾肝胰腺和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提高(P <0.01),鳃中的谷胱甘肽(GS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也有显著升高(P <0.05);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虾肠道菌群的Shannon和Chao 1指数显著降低(P <0.05),肠道中变形菌门丰度显著降低(P <0.05),有益菌红杆菌科丰度增加,有害...  相似文献   

17.
温度变化对土壤水运动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土壤温度的日、年变化规律及土壤温度梯度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土壤水分运动及土壤水和潜水之间的水分交换规律与土壤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和分析证实,温度的日变化是引起浅层地下水位日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斑节对虾俗称草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适盐范围广,耐干能力强,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而深受广大养殖者的欢迎,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广泛养殖。目前,斑节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已过关,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的对虾育苗场都依靠购买无节幼体进行育苗,由于不同海区海水相对密度有所差别,有时造成无节幼体变态率不高,即使能变态而幼体活力差,育苗存活率低。另一方面,低海水相对密度对斑节对虾培育和产卵孵化影响较大,探索适宜的孵化相对密度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做了这方面的试验,供斑节对虾育苗生产者参考。1 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蛋白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2.5%、5.0%和7.5%酵母培养物(记为Y0、Y2.5、Y5.0和Y7.5组),分别替代质量分数0、10%、20%和30%的鱼粉,配制4种等氮等脂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初始体质量0.70±0.03 g)56 d后,测定对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酶指标;用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攻毒,测定对虾累计死亡率。【结果】Y2.5和Y5.0组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Y0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Y5.0组凡纳滨对虾摄食率显著高于Y0和Y2.5组(P 0.05);Y5.0组凡纳滨对虾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Y0组(P0.05),Y7.5组凡纳滨对虾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Y0、Y2.5组(P 0.05),血清总胆固醇显著低于Y0、Y2.5组(P 0.05);酵母培养物替代饲料中20%和30%的鱼粉可显著提高对虾攻毒前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P 0.05),Y7.5组对虾肝胰腺丙二醛含量在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后显著低于Y0组(P 0.05);攻毒7 d后,Y7.5组凡纳滨对虾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Y0组(P0.05)。【结论】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比例小于20%时,不会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替代比例为30%时,生长受抑制。当替代量比例为30%时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20.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对照)和0.30%的酵母培养物,配制2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记为Y0、Y0.3组),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20±0.01)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56 d。提取凡纳滨对虾肠道总DNA,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比较样品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Y0.3组对虾肠道分类单元(OTUs)数量、丰富度指数(Chao1、ACE值)、多样性指数(Shannon、np Shannon指数)与Y0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物种分类树发现,两组的主要细菌类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中,γ-变形菌纲是对虾肠道的最主要菌群,所占比例达69.48%;从科分类水平看,Y0.3组对虾肠道菌群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比Y0组提高4.98%;从优势属水平来看,Y0.3组对虾肠道的乳球菌属(Lactococcus)高于Y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Y0.3组对虾肠道的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低于Y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30%酵母培养物可改善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