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德辉 《气象》1998,24(12):3-7
介绍了近年来美国数值预报研究和业务应用方面的进展和动态,简述了资料分析与同化,高分辨率模式,短期集合预报,热带气旋预报及物理过程参数化等方面的技术进展,并提出了为使数值预报适应未来高性能巨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需要考虑的关于模式分辨率,资料的观测及分析同化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应用最新研制出来的DLH1热带旋路径预报方案,在1994年及1995年两个台风季里,共对24个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及台区进行了87次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案在应用了T42高度预报场后,比原的“两层订正引导”方案有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3.
沈树勤  于波 《气象科学》1995,15(1):56-64
本文对华东热带气旋暴雨形热分类及物理量合成对比分析,初步得到它们彼此间的和各物理2量的自身特点,并利用数值产品将统计结果和预报员的实际经验,对落区进行动态综合诊断,并建立预报热带气旋暴雨落区的数值产品释用的业务系统,经过实例试验,落区的预报结果与实况比较接近,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毛绍荣 《气象》1996,22(12):27-30
通过对逐步逼近法1995年试验情况与国内外预报台的综合预报以及与国内一些客观预报方法的比较分析,总结出该方法对移动路径明显转折的热带气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48小时平均误差达到300km以内,特别是当热带气旋的移速发生明显变化时,该方法较之其它客观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热带气旋偏西行突然北翘登陆华南的预报难度大,准确预报出登陆地段的时效短,往往来不及作好御防而造成较大的损失。为提高预报技术水平,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组织了此协作课题。实践与统计表明:目前国内外多数客观预报方法对正常路径的预报较好,对异常路径却缺乏预报能力;一些预报方法需用实时后6/J‘时的中心位置,每次的预报位置又不断变动,满足不了预报服务实时性与稳定性的要求。本文引用气候持续概念,对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以下同)持续偏西行与偏西转偏北行两类路径的个例进行对比分析,在求出不同情况下的系列订…  相似文献   

6.
7.
吴仕昌 《广西气象》1997,18(3):7-10
利用球坐标系的正交系数族展开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再用其展开系数与海南热带气旋长期预报六要素求相关,建立同期相关模型,并利用上年1-12月500hPa球谐系数及同年1-4月500hPa球谐系数分别建立了海南省热带气旋长期预报六要素的预报模型。经使用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973年1月-1988年12月的卫星云图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此阶段中发生的温带气旋云图特征,并归纳了温带气旋发生发展的云图特征,文中给出了一些中,短期预报方法和判据。在实际预报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钟元 《热带气象学报》1997,13(3):284-288
对多时刻环境因子与热带气旋路径相关的统计分析表明,初始时刻环境场因子对热带气旋路径的预报能力随预报时效的增长而下降;未来时刻环境因子的预报能力高于初始时刻环境场因子;对于一定预报时效的热带气旋路径,具有较高预报能力环境场因子出现时刻大多不与预报时效同时刻;对于48 ̄120小时的预报时效,初始时刻后48-72小时的环境场因子具有较高的预报能力。对NWP产品进行统计释用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式优于用初如  相似文献   

10.
姚日升  蔡亲波 《广西气象》1999,20(4):22-23,28
海南省气象台热带气旋业务系统收集了1949年以来所有的热带气旋资料,以及对海南岛产生灾害影响的海南岛风,雨实况资料,集成了海南省气象台现有搓于热带气旋的科研成果和预报工具,集资料查询,分析,预报于一体,充分利用数据库及SQL语言强大的检索功能,WINDOWS了的用户界面,网络等计算机软件资源。  相似文献   

11.
12.
热带气旋大风圈的预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导出了热带气旋范围内中心气压与风场,环境气压扬之间的关系式,该关系式与热带气旋中心强度预报方法结合,用数值解的方法可以预报热带气旋中各级风圈半径。也可以结合热带气旋中心的路径预报,作沿海局地各时次的风力预报,业务试用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49-1988年登陆珠江口的热带气旋资料,运用了人工神经网络的一个典型模型-“反向传播”模型,建立了该地区35-49小时热带气旋登陆地点的预报模型,并应用于热带气旋登陆地点的预报,即珠江口的热带气旋登陆地点预报,其拟合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0.7%。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具有容错能力强、预报速度快的特点,可望成为望带气旋预报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模糊贴近度在热带气旋路经预评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隽  史久恩 《气象科学》1994,14(3):196-202
  相似文献   

15.
蔡则鹏  宋同文 《山东气象》1996,16(A00):35-39
江淮气旋预报的关键是江淮气的生成和落区预报,我们以江淮气旋生成的两种模式为线索,以地面气压变化的理论为基础,建立波动类和焊接类两种江气旋生成和落区预报方案同时对江淮气旋在烟台及其预报海区所造成的大风和降水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预报条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江淮气淮气旋预报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东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式业务运行结果及改进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分析了东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式在1996年、1997年和1998年三年业务运行的结果;系统地与主观预报和日本数值预报结果进行了同个例同时次的比较:对模式边界层物理过程中摩擦拖曳系数以及二次台风Bogus技术、三维最优插值客观分析方法和资料同化等影响热带气旋移动的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实现了间歇资料同化处理的业务化运行。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特征分析及预报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兴国 《广西气象》1993,14(3):24-27
  相似文献   

18.
19.
热带气旋路径模糊概率预报的第一步改进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省局“热带气旋路径模糊概率预报方法”课题(简称V1-0)经过了两年的研究和试验,获得较大进展,受到预报员和“全国台风科学研讨会”专家好评。然而,方法虽然在总体上取得较大成功,但其中对某些台风预报误差仍较大,有相当比例是在热带气旋结构特别复杂时出现。改进的热带气旋路径模糊概率预报方法(简称V2-1)针对前方法的薄弱环节进行优化,把目前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预报中来,使之紧跟90年代台风研究的步伐。1 V1-0简介  V1-0根据南海及其附近区域热带气旋路径左、右折突变与持续稳定的类型…  相似文献   

20.
西沙海区是我国受热带气旋影响最频繁的海区之一,全年除2月份外,各月均有热带气旋影响。由于西沙海区是南海的主要交通枢纽,了解西沙海区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及做好该海区的热带气旋预报,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国防意义。本文在统计分析1949~1995年西沙海区热带气旋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天气预报的多层递阶方法卜」的基本思路——将天气系统看成是随机动态的时变系统,把对天气系统的状态预报分成两步。首先对系统的时变参数进行预报,然后再对系统的状态进行预报。为了改进目前多层递阶方法中大多采用仅有预报因子的线性单输出系统模型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