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中尺度对流系统红外云图云顶黑体温度的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2,他引:28  
采用GMS卫星红外云图的云顶黑体温度(TBB)等值线分析方法,对1992年8月初在中国3个地区,不同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即西南低涡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北边缘和副高内部的MC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BB等值线分析方法能较细致地揭示MCS的形成过程。冷云盖周围TBB等值线疏密所反映的云顶温度梯度,对MCS的发展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文中还给出了一个在消散阶段出现涡旋状结构的MCS。这种涡旋结构不同与北美发现的中层中尺度气旋,它可能是凝结加热所产生的对流层高层的高压反气旋环流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一个考虑SST变化的月数值预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陈隆勋等对海温月季变化研究的结果提出除了从冬到春的过渡月份外,SST距平的相邻月的月际变化不大。在此基础上,选了1996年6月并利用CCM1动力气候模式作了月数值预报。在预报中,利用1996年6月1日00Z中国国家气象中心T64的客观分析资料作初值,利用1996年5月的SST距平加到6月气候SST作为6月的SST,作了一个月数值预报。结果表明,考虑了SST变化的数值预报优于用气候海温作的数值预报。前者的500hPa高度场预报距平、850hPa纬向风预报距平、中国地区气温预报距平和降水预报距平分布均十分接近于实际观测分布。  相似文献   

3.
方慈安  吴宝俊  常国刚  许晨海 《气象》1995,21(11):33-37
利用尺度分离动能方法对1994年6月11日09UTC-12日10UTC影响湖南省的一次MC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尺度运动中非地转风以及两种尺度间风场与气压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动能,是这次MCS的主要能源;2.中尺度动能以及两种尺度风场相互作物 动勇,随MCS发展而增加;3.在MCS的整个发展阶段,高层的总体动能锐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一种新的有限区域曲面拟合方法(NMOCSF)诊断1990年7月6日陕南、陇南的大暴雨过程,发现了在天气图上难以辨别的中尺度低涡,讨论了它对大暴雨的贡献,另外还发现暴雨容易发生在低层能量和水汽通量散度的鞍型场中心点附近等事实。本文试图通过实例分析证明NMOCSF作为一种新的客观分析方法和诊断方法在暴雨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海洋中碳及营养物自然分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海洋生物化学环流模式(B- GCM) 模拟了工业化前碳及营养物在海洋中的分布, 并得到了较为合理的结果。模式考虑了海洋表面化学和一个简单的生物过程。模式的主要预报变量有总CO2 、碱度和磷酸盐。决定生物化学物质分布的三个参数的取值为: POC 通量的垂直廓线的指数a 取观测值0-858 、生物生产效率r = 2/ 年和下落比R= 0-06 。用B-GCM 模拟出的结果与GEOSECS观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CISK、蒸发-风反馈机制和热带大气30-60天振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强  刘式适 《气象学报》1996,54(4):417-426
建立一个包含CISK机制和蒸发-风反馈机制(Evaporation-WindFeedbackMechanism,简写为:EWFM)的热带大气运动的无耗散、线性斜压半地转模式,引入反映CISK的无量纲凝结潜热参数η和反映EWFM的无量纲参数α,并求得模式系统的解析解。动力学分析和模式大气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说明了CISK和EWFM的共同作用是激发和驱动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重要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ECMWF参考大气谱模式在Convex320机上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滨  舒静君 《高原气象》1996,15(4):490-495
将ECMWF预报模式移植到Convex320机上,修改了I/O结构,使得该模式在该机上顺利运行,在模式中引入了参考大气。计算了6个实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另外,在该模式上还CXS格式,节省了计算时间,也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COADS的月平均海平面温度跨平(SSTA)资料,建立了预报热带印度洋-太平洋SSTA的线性转置模型(LIM)。经检验,对于非独立和独立样本,预报的均方根误差分别在12个月和10个月预报时效内小于SSTA的均方差,相对误差在5个月预报时效内都小于50%。在E1Nino和La Nina时段效果优于其他时段,其中La Nina时段又更好些。对同一地区的SSTA,LIM预报优于自回归模型预报、奇异谱  相似文献   

9.
根据郭晓岚的对流加热方法,计算积云对流对MCC和加热,增湿的贡献,估计其降水效率,从而推算MCC的降水量,计算结果与实际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比较接近,可用于MCC6-12h的降水估计和预报。  相似文献   

10.
华北夏季旱涝的前期环流异常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前期春季大气环流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SSTA)分布特征,探讨SSTA与异常环流的关系,并用OSU-AGCM进行黑潮地区热源异常强迫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当春季北极低涡明显减弱,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纬向环流加强,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北偏西,且存在负PNA型异常环流时,华北地区夏季多雨涝;反之则少雨干旱.此时,西北太平洋和赤道东太平洋SST分别存在较大的正、负异常,它们与春季环流异常密切相关,黑潮区SSTA对北半球副热带及其以北的大气环流产生显著影响,正的SSTA是造成华北夏涝年的前期春季异常环流形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不同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区域气候模拟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利用MM4中尺度数值模式,RegCM2模式和P-σ混合坐标五层区域气候模式,以GFDL多年平均的6月份气候场作初始场,对我国东部地区7月份的区域气候进行数值模拟,比较,检验了三个模式模拟中国东部区域气候的性能,发现对500hPa高度场,温度场,海平面气压场,雨带位置等不同的模拟对象,三个模式各有优劣,其结果对于发展适合我国东部地区的区域气候模式系统,改进模拟和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黑河实验地区大气浑浊度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军  季国良 《高原气象》1994,13(3):339-345
本文利用1991年黑河实验观测期内MS-120型太阳光度表的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该地区临泽,张掖和沙漠三个观测站的大气浑浊度,进而对该地区大气浑浊度的日变化、月际变化,出现频数分布等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地区一次局地灾害性暴雨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和美国宾州大学(PSU)联合研制的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V.2),有用三重网格双向嵌套技术,对北京延庆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探讨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对重点城市进行短期天气预报的方法。结果表明:MM5模式能够预报出实际发生的β中尺度降水,在有利的大尺度环境下,暴雨的局地分布特征受中尺度条件制征。在适当的地形,水汽和能量条件下,由地形扰动而形成  相似文献   

14.
IAP PSSCA 两组预测试验的评估及比较Ⅰ.降水部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彦  林朝晖  李旭  袁重光 《大气科学》2000,24(2):215-222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短期气候距平数值预测系统(IAP PSSCA),采用两种版本的大气环流模式:AGCM1.1和AGCM1.2,分别以2月11~19日的9天大气观测值为初始场,以给定海温边界场,对1980~1994年的15年的降水异常进行了两组集合后报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定量评估表明:IAP PSSCA对降水异常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特别是在中国东部受东亚季风及海温异常影响的地区,IA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前期春季大气环流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分布特征,探讨SSTA与异常环流的关系,并用OSU-AGCM进行黑潮地区热源异常强迫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当春季北极低涡明显减弱,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纬向环流加强,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北偏西,且存在负PNA型异常环流时,华北地区夏季多雨涝;反之则少雨干旱。  相似文献   

16.
MICAPS是与 92 1 0工程卫星通信、数据库系统等配套的、支持天气预报制作的人机交互系统 ,它较好地规范了气象信息的数据结构和接口 ,提供了方便灵活的气象信息检索方式和多种显示功能 ,己成为广大基层台站预报人员制作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和工作平台。MI CAPS由图形显示分析和数据预处理两部分组成。该文结合MICAPS在武汉中心气象台的实际运行情况 ,着重介绍了MICAPS数据预处理部分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1 武汉中心气象台MICAPS的配置MICAPS分为工作站版和微机版两个版本 ,工作站版采用美国SGI…  相似文献   

17.
区域性光化学模式与LLA-C机制的模拟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L L A- C 机制为基准,在[ N M H C]/[ N O# - x] 比率分别为179 、714 、286 条件下测试了区域性光化学模式( R O S) 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 R O S 模式在上述三种初值条件下均能从总体趋势上给出与 L L A - C 机制相似的结果, 但只有当非甲烷烃浓度较高([ N M H C]/[ N Ox] > 12) 时 R O S 模式模拟值与 L L A- C 机制预测值比较接近。在这种条件下, R O S 模型对 O H 的预测值有待改进。我国大气中相当高的[ N M H C]/[ N Ox] 比率说明 R O S 模式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空气质量趋势模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气候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气候灾害监测预警系统”(ClimateDisasterMonitorandPrecautionSystemofGuangdongProvince,以下简称CDMPS-GD),依托日益完善的气象通讯网络,通过对广东省所有气象台站气温、降水、日照等常规气象资料的实时采集、分析,实现对低温阴雨、干旱、暴雨洪涝等气候灾害的发生、发展、强度和范围的动态监测。CDMPS-GD的实现和完善,必将对提高广东气候业务实时性,增强应用气候服务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CDMPS-GD具有3个特点:(1)实…  相似文献   

19.
海底地形对南海海流、海面高度和海温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美国普林斯顿入学海洋模式(POM)的南海版本(SCS-POM),研究了南海海底地形对南海海流、海面高度和海温的影响。共做了4个数值试验,分别包含陡峭(STP)、光滑(SMT)、平坦(PLT)和中间(MDT)4种地形。在真实的海岸线和1月气候个均风应力的共同强迫下,将模式积分360天,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底地形对海水质量输送和海温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对表层和次表层流以及海面自由高度的影响较小,它们的分布主要由海岸线和风应力次定。并对海气耦合模式中海洋模式的选择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1998 SCSMEX期间亚洲30-60天低频振荡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对1998年 5-8月南海季风试验(SCSMEX)期间东亚地区 850 hPa中低纬环流指数、东亚季风指数和长江中下游降水进行了Morlet 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这些要素均有明显的30-60天周期低频振荡。在此基础上对 5-8月每隔 5天的 850 hPa低频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00°-150°E间东亚从中国东中部大陆经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南北半球中明显的存在一个以30-60天低频荡为特征的东亚季风低频环流系统,东亚季风活动主要受东亚季风系统中低频活动影响;(2)5月第5候南海热带季风爆发、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人梅及产生大暴雨以及7月中旬以后的该地区大暴雨均与低频气旋带在该地区活动有关,而8月长江上游大暴雨则与低频反气旋伸人到大陆有关;(3)SCSMEX期间东亚低频振荡系统的源地有二个,即南海赤道和北半球中太平洋中高纬。南海低频系统向北传播,而中高纬低频系统自东北向西南传播为主。长江中下游6、7月二次大暴雨均与上述二个低频气旋系统自热带向北和中高纬向西南传播并于长江中下游汇合有关;(4)5-8月间东亚季风系统中有二次低频气旋带和二次低频反气旋带活动,这些低频环流系统的活动与印度季风低频环流系统活动并无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