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光谱(3DEEMs)及荧光偏振法研究了3例腐殖酸和1例湖泊溶解有机物(DOM)在不同腐殖酸浓度、离子强度和pH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增大,各腐殖酸样的荧光强度增大,其中垃圾渗滤液腐殖酸和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荧光峰出现红移.随着浓度进一步增大,腐殖酸的荧光偏振值增大,由此推断在此浓度范围内腐殖酸由于分子间的排斥作用使其构型出现伸展.离子强度增大导致腐殖酸及阿哈湖DOM的荧光强度降低.随着氯化钾(KCI)浓度增大,Fluka腐殖酸的荧光峰A蓝移,荧光峰B的荧光偏振值出现减小,推测是由于静电中和作用使其荧光基团发生卷曲造成的.离子强度对其余腐殖酸样和阿哈湖DOM的其他荧光特性没有明显的影响.总的来说,pH值的变化对腐殖酸和湖泊DOM的荧光特征的影响是很明显的.随着pH值增大,腐殖酸和湖泊DOM的荧光强度增强.而pH值减小时,Fluka腐殖酸和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荧光峰(A峰)蓝移,当pH值降到5时,Fhka腐殖酸的荧光峰突然红移到最大,随后又继续蓝移;垃圾渗滤液腐殖酸和阿哈湖DOM的荧光峰位无明显的漂移.所有样品的荧光偏振值都减小(但阿哈湖DOM的A峰变化不大),但在pHi≤5时又增大,这种现象表明随着pH值降低,腐殖酸和湖泊DOM中有机大分子发生卷曲,但在pH≤5时由于羧基的质子化又以平面伸展构型出现在溶液中.  相似文献   

2.
腐殖酸在铝土矿形成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履安 《沉积学报》1996,14(2):117-123
本实验以可能是黔中铝土矿的成矿母岩的两种伊利石粘土岩为主要试样,并选择了与成矿过程有关的高岭石粘土岩和铝铁岩为实验对象,实验研究了碳酸水体系腐殖酸存在的不同条件下,上述岩样中铝、硅、铁的溶解作用;阐明了在碳酸水体系中,腐殖在成矿母岩和风化母岩脱硅、脱铁和富集铝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分析了腐殖酸在铝质迁移中的护胶作用;指出了腐殖酸在铝土矿形成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用纳米零价铁进行地下水污染治理是近年迅速发展的环境修复新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纳米零价铁的反应活性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天然有机质就是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批实验研究腐殖酸(天然有机质代表物)对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六价铬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的存在能够极大地抑制纳米铁去除六价铬的反应速度和去除效率,原因在于纳米铁对腐殖酸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减少了纳米铁表面的有效活性位点,降低了对六价铬的作用。此外发现,水体中溶解氧的存在有利于纳米铁对六价铬的去除。关于腐殖酸-纳米零价铁-六价铬的相互作用研究,对于进一步揭示修复体系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中直接从矿样中提取和分离了腐殖酸。可溶性富啡酸不仅可从矿石中萃取金,而且可溶解金、银。在酸性条件下沉淀的凝胶状胡敏酸对金、银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腐殖酸是金银的聚集体,是金成矿中重要的有机地球化学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天然黏土矿物及有机质对纳米乳化油在多孔介质中迁移滞留的影响,本文选取高岭石和蒙脱石这两种黏土矿物以及有机质的典型代表腐殖酸,开展了单一矿物、有机质及有机矿质复合物对纳米乳化油的吸持批实验研究,并运用比表面积全分析、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手段探讨了吸持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介质对纳米乳化油的吸持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单一矿物及腐殖酸对纳米乳化油的吸持能力表现为:蒙脱石>腐殖酸>高岭石,有机矿质复合样品的吸持能力表现为:蒙脱石-腐殖酸>高岭石-腐殖酸,且均大于其对应的单一样品,出现了“1+1>2”的现象,表明介质组成越复杂,对纳米乳化油的吸持滞留程度越大。进一步分析证实,纳米乳化油主要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吸持在矿物和腐殖酸表面,表面结构性质是高岭石和蒙脱石吸持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因此蒙脱石具有更强的吸持能力,而腐殖酸的吸持主要通过颗粒间聚集作用来实现;对于复合样品,吸持主要通过氢键、配体交换和疏水作用结合来实现。腐殖酸与矿物的复合会增加吸持位点并且增强矿物表面疏水性,从而促进吸持。腐殖酸与纳米乳化油的共吸...  相似文献   

6.
腐殖酸对U(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岩型铀矿的形成与腐殖酸存在密切联系,在铀成矿过程中的化学作用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讨了影响腐殖酸吸附U(Ⅵ)的因素,考查了pH值、吸附时间、加入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腐殖酸的吸附影响较大,当pH值为6时,吸附率达到最大;少量的腐殖酸就能使U(Ⅵ)吸附率达到98.79%,随着腐殖酸加入量的增加吸附率随之增加,最后趋于平衡;吸附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达到平衡。在腐殖酸-粘土、腐殖酸-砂岩二元系统中,混合后吸附效果增加,并且随着腐殖酸加入量的增加吸附率也随之增大,在腐殖酸-粘土-砂岩三元系统中,也得到了相似的吸附趋势。  相似文献   

7.
陆架边缘海是“河口—陆架”体系重要的碳汇,黏土矿物作为主要载体将有机质与金属元素吸附于表面或层间,通常表现为粒度、有机质和金属元素含量之间高度正相关。本文通过分析南黄海中部沉积物粒度、总有机碳、主微量元素,探讨三者之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进一步开展金属元素、有机质与黏土矿物吸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条件(pH=4)下适量的金属离子(Zn2+、Ni2+、Pb2+)明显促进伊利石对腐殖酸(有机质主要组成部分)吸附,腐殖酸吸附量达到20.06 mg/g,其中金属离子加入使腐殖酸吸附量提高6.25%;同时碱性条件(pH=8)下金属离子也能够促进伊利石对腐殖酸吸附,腐殖酸吸附量达到15.7 mg/g,金属离子加入使腐殖酸吸附量提高38.9%。金属离子的阳离子键桥作用促进伊利石吸附腐殖酸,且酸性环境下腐殖酸的吸附量高于碱性环境。证实了陆架边缘海背下金属元素的参与对黏土矿物吸附腐殖酸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有利于在全球碳循环过程形成边缘海“碳库”,同时海洋酸化可能造成海洋溶解有机质降低和重金属离子浓度升高,对陆架边缘海海洋生态系统平衡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西胡里吐盆地有机质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砂岩型铀矿床中 ,有机质与铀矿化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西胡里吐盆地的有机质主要是以松柏类和蕨类等高等植物残体为母质的腐殖型有机质。通过镜质体反射率、有机质碎屑的颜色、粘土矿物X 衍射和古地温恢复等分析测试发现 ,有机质的成熟度较低 ,处于未成熟—低成熟早期阶段。有机质的类型和成熟度决定了其在热演化中产生了大量腐殖酸并保存在地层中。褐煤、腐殖酸、残余植物碎屑和地沥青等是现存有机质的主要类型。除大量产出的煤层外 ,有机质主要呈碎屑状和细分散状分布于地层之中。 70 %的岩石中有机质的丰度在 0 1 %~ 3 % ,对铀矿化的形成较为有利。铀与有机质的紧密共生以及二者之间的正相关性 ,表明了有机质在西胡里吐盆地铀矿化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机质中的腐殖酸与铀矿化的关系最为密切 ,有机粘土复合体、蚀变岩屑、植物碎屑和地沥青等吸附剂对铀的吸附均与腐殖酸有关。腐殖酸吸附铀后可以将铀还原 ,还可以与铀酰离子等进行络 (鳌 )合形成铀酰腐殖酸盐 ,并最终引起铀的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9.
淤泥是一种富含有机质的特殊土。受微生物作用,其有机质会分解出腐殖酸,而腐殖酸又影响有机质降解;同时,腐殖酸还会影响淤泥固化效果。为掌握有机质的降解规律与腐殖酸的释放模式,营造3种酸/碱度的缓冲溶液环境,酸性(pH=4.0)、中性(pH=7.0)和碱性(pH=9.0),将淤泥分别浸泡其中,观测其有机质含量和pH值的变化过程。结果发现,酸性和碱性缓冲溶液均能加快其有机质的降解速度;但只有碱性缓冲溶液能加快有机质释放腐殖酸,同时也能消耗掉腐殖酸,使溶液呈碱性;有机质分解腐殖酸呈现“释放-消耗-释放-消耗……”的交替过程;当有机质分解完成,腐殖酸也释放结束。淤泥固化土的长期强度表明,经碱溶液浸泡后,淤泥中有机质得到预先加速降解,其长期强度不会发生衰减。由此说明,通过碱性缓冲溶液预降解淤泥有机质,可以提升其固化土长期强度。  相似文献   

10.
麦饭石对腐殖酸及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麦饭石对腐殖酸和重金属离子(Hg2+,Pb2+,Cu2+,Zn2+,Cd2+)的吸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麦饭石对腐殖酸和重金属离子都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且腐殖酸的存在有利于麦饭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pH值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当pH值为5.0~6.0时,麦饭石同时吸附腐殖酸和重金属离子的效果最好,麦饭石在吸附腐殖酸和重金属离子的同时能溶出微量元素硒,这对于大骨节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聚胺脂泡沫塑料在酸性介质中具有对金的吸附率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已成为室内富集游离金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几年来,作者根据金矿体上部土壤和正常土壤中游离金的差异,初步试验成功了在野外现场用泡沫塑料吸附找金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是一种直接找金的方法。文中重点介绍了在已知金矿床上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内蒙中部地区金的成矿类型有含金石英脉型、含金蚀变岩型、含金钾长花岗岩脉型、含金石英钾长石脉型及不整合面金矿型.迄今已探明赛乌素、十八顷壕、后石花、酒馆、柏树沟、大桦背和白乃庙等金矿.进而提出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钾长石化地区的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延边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金矿找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边地区是吉林省重要产金区之一。金矿与中元古界色洛河群、下古生界五道沟群、三叠-侏罗纪火山岩系及华力西-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次火山岩和NE、NWW向深断裂带及EW、SN向断裂构造、火山构造密切相关。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蔡淑霞  张云 《地质与资源》1992,1(4):235-242
本文介绍了堆浸提金原理和在实验室进行金矿石堆浸可行性研究的方法.以我国辽宁猫岭金矿、四川茶铺子金矿和福建紫金山金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矿石粒度、氰化钠溶液浓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金浸出率的影响,从而确定堆浸提金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对上述三类矿石性质及堆浸性能的比较,认为矿石的物质组成和金的嵌布特性对金的浸出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试论汉中地区金矿找矿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怀奎 《铀矿地质》1989,5(2):89-94
本文在讨论汉中地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金矿预富集的特征提出了认识。关于本区今后金矿找矿的前景和地质工作部署,笔者提出:从实际出发,继续扩大最有潜在远景的勉略区,同时探索秦岭区和扬子区金矿新类型。对于金矿和伴生元素(Ag、U、V、Mo、Cu、Pb、Zn、Ni、S等)要综合分析、综合找矿。  相似文献   

16.
江西金山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田为特大型金矿床。矿床物质组成简单,属低硫化物型,黄铁矿是最主要的金属矿物和载金矿物,自然金是唯一的金矿物和有用组份。砷以毒砂形式存在,是最主要有害元素。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已发现的独立金矿物约有19种,加上亚种、变种和未定名矿物,共计约26种。主要工业矿物是自然金和银金矿,其次是金银矿和金的碲化物。我国金矿物的产出与矿床类型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不同赋矿岩石中的金矿床,其金矿物组合和性质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着重介绍我国金矿床中金矿物的产出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新疆东准噶尔中酸性浅成岩金、铜成矿系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酸性浅成岩金,铜矿床是新疆东准噶尔地区一个重要的新成矿系列,通过总结有关中酸性小岩体及其典型矿床的基本特征,将该成矿系列划分为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类夕卡岩型铜钼矿,细脉浸染型(斑岩型)铜,金矿及隐爆角砾岩型脉状铜矿等基本矿化类型,并探讨了有关典型矿床的REE特征,建立了该成矿系列的总体成矿模式,认为该成矿系列受控于海西中晚期的中酸性浅成小杂岩体,其岩石化学成分,REE特征及成矿作用方式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西秦岭—松潘金三角地区金矿带划分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秦岭—松潘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卡林型金矿成矿的集中区 ,依据其成矿规律可划分为同仁—夏河—岷县金成矿带 ;青海军功—甘肃尕海—舟曲—成县南金成矿带 ;玛沁—玛曲—南坪金成矿带 ;青海德尔尼—积石山—平武金成矿带 ;青海达日—斑马—马尔康金成矿带 ;四川松潘哲波山—文县—康县金银铜成矿带等 6个重要的金矿成矿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用微型活性碳柱富集痕量金的方法。研究了富集金和TMK—Au—Twee 85显色反应的条件,用本法测定了地质试样中痕量金,其测定限为2 ppbAu,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