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地下传播到地表的透射响应(噪声)包含丰富的有效信息,从中提取地球的反射响应是地震处理中的一项新技术,称为被动源地震干涉法。本文从一维分析的角度直观展示了如何从透射响应中提取反射响应,利用逆时不变原理给出干涉法的物理解释,并基于相关型单程波互易理论推导了透射与反射响应关系的理论公式。通过有限差分法实现了高效的噪声波场模拟,证实了从透射响应中提取反射响应的有效性。分析得出,噪声记录时间越长提取出的反射响应信噪比越高。  相似文献   

2.
港域波浪数学模型的改进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物理模型对改进的港内波浪传播变形数学模型进行验证。该数学模型以推广的时变缓坡方程为控制方程,采用含松弛因子的ADI法求解,并对波浪反射和透射边界模拟方法进行改进。先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确定斜向浪入射条件下抛石防波堤前的波浪反射系数,作为数学模型中部分反射边界模拟的依据。然后进行了一个典型港口内波浪折射、绕射和反射的模型试验,测量港内波浪分布。对比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港内复杂地形和边界条件下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的传播变形。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渐近匹配法得到了浅水孤立波在二维薄浮体上透射与反射的解析解,给出了透射波波高和相位变化的规律以及反射波的特性,并探讨了浮体与水底间间隙对孤立波透射与反射的影响。在工程上对淡水域浮式防波堤设计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计算波群折射的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伯海 《海洋与湖沼》1995,26(6):665-672
根据汪炳祥198提出的普遍几何群速概念和波群波向线及其波向线散开因子方程,提出一种计算和绘制波群折射的数值方法。为使本方法较具普遍性,将旋转坐标系引入控制方程并予以变形与简化。数值计算采用Runge-Kutta法。将上述方法应用于胶州湾湾口附近海域的波群折射计算并绘制其折射图。将计算结果分别与依几何群速建立的波群折射和单频率波折射结果比较,可明显地看出基本方法的结果优于后两者。  相似文献   

5.
分层流体中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透射和反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边缘层理论研究了两层流体系统中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的透射和反射问题,提出了非线性演化方程的“初值”条件,分析了内孤立波与薄板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效应。研究表明:流体层的密度比以及薄板伸入上下层的深度对于反射和透射波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薄板伸入下层越深、密度差越小,则薄板阻碍孤立波透射的效率越高;透射波通常演化为单峰孤立波和迅速衰减的尾波,反射波演化为缓慢衰减的尾波列;对于具有小密度差的跃层结构,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的透射及其演化近乎是无障碍的。  相似文献   

6.
声波在海底界面的反射和透射是海底散射、海底混响、海底目标探测的重要问题。利用Biot多孔介质声传播理论对声波在水-多孔海底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进行了分析,具体给出反射声波的反射系数,3种透射声波的透射系数以及声能透射系数随入射波入射角和频率(10~40 kHz)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各种透射波对透射声能的贡献。多孔海底介质参数分别采用Stoll和Chotiros给出的2组参数进行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7.
多方向不规则波传播变形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推广的缓坡方程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多方向不规则波数学模型,综合考虑了波浪折射、绕射、反射、底摩擦和风能输入等因素。基于线性波浪理论,将波浪方向谱在频率和方向上按等能量分割法离散后,分别计算各组成波的传播变形,再计算合成波要素。缓坡方程数学模型采用改进的ADI法求解,计算效率高,稳定性好。采用椭圆形浅滩不规则波模型试验结果和单突堤不规则波绕射理论解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值及理论解符合良好。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某港港内波浪折射、绕射和反射的联合数值模拟,给出了合理的港内波高分布。  相似文献   

8.
近岸波浪传播折射变形的数学模型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孟国  蒋德才 《海岸工程》1999,18(4):100-109
对研究近岸波浪折射变形的各种数学模型(基本方程和数值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和评述,内容包括线性规则波折射数学模型,非线性规则波折射数学模型,波群折射数学模型,不规则波折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关于海雾生成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海上雷达波的超折射现象,指出:海雾的出现总是在雷达波发生超折射之后,由此确定海雾形成时的大气结构特征,并对海雾的生成以及其出现时间有了新的了解。指出根据雷达波超折射现象可用来作海雾预报。  相似文献   

10.
透空式防波堤周围的非线性波浪传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熙  王义刚 《海洋工程》2004,22(3):97-101
对非线形波浪在透空式防波堤周围的波浪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在Boussinesq波浪方程中加入与透空建筑物有关的新的耗散项,从而界定了透空建筑物引起的部分反射和透射,波浪折射衍射的传播过程通过控制方程求解。波浪控制方程通过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模型应用于模拟波浪经过具有部分反射的群桩式透空结构,结果表明透空式防波堤可以有效地衰减波浪,是重力式结构的一种替代形式。  相似文献   

11.
波浪作用下曲面防波堤水力特性及波能损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执行了一系列规则波与曲面防波堤相互作用实验。采用π定理确定了两种曲面防波堤(半圆堤和圆弧堤)反射透射水力特性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入射波陡、相对水深和堤顶相对超高。基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种曲面防波堤的反射和透射特性,从能量守恒角度计算了波浪与曲面防波堤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率,并利用数值模拟探讨了波浪越堤过程中两种曲面防波堤波能损耗差异的机理,表明圆弧堤背浪面更强的尾涡区使得其局部能耗总体上高于半圆堤。  相似文献   

12.
不规则波折射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光易型方向函数中的集中度参数Smax进行了推算,得到了在不同底坡和入射角情况下,Smax~d/(Ls)。的关系曲线,从而较合理地给出了浅水区域的方向谱S(f,θ)。本文用谱分量的线性迭加法建立了不规则波折射的数值模式,计算了具有各种理论方向谱的不规则波在平行直线状等深线海滩上的折射。其结果得到了不规则波折射系数ksr的计算图。将所得的结果与用正弦波求得的值作了比较。另外,本文还探讨了方向谱的分割数与不规则波折射计算精度的关系,并对如何节省计算机时作了研究,从而确定了频率和方向的最佳分割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侧扫声纳由自身声源反射和折射衍生的两种干扰波的形成机理,提出以绘制声线图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着重通过海上实作验证了温度跃层产生的声线弯曲对声纳的影响特点,为外业工作的设计和施测提供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孙大鹏 《海洋通报》1993,12(6):8-13
据微幅波理论导出的波动方程是椭圆型的,数值计算比较复杂,但若以抛物型方程近似取代椭圆型的波方程,那么数值计算将会简单得多。本文将就抛物型方程建立波浪折射的数值计算模型式。  相似文献   

15.
波群的波向线散开因子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既适用于平面筒卡尔直角坐标系又适用于球面坐标系的基本式同文献(16)中的波向线方程结合,导出波群的波向线散开因子方程。由此方程解出的散开因子是波群组成波的波要素的函数。据此因子连同浅水系数和摩擦系数就可求得波群的波动强度或波高沿波向线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所导得的方程便分别化为形同于相应坐标系中单频率波的。所讨论的波群的折射是唯一地由水深变浅所致的。根据线性势论,得到由波数、波向和频率都彼此稍异的两系正弦波迭加而成的简单波群,海洋中的波群虽较这复杂得多,但两者本质上是相同的。故所提方程可作为计算浅水域中波群的折射系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海底沉积层声学特性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垂直线阵结合声传播的折射法和反射法进行海底沉积层速度和厚度测量,给出反射法和折射法测量的原理及其时距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17.
Ranjan  Dash  George  Spence  Roy  Hyndman  Sergio  Grion  Yi  Wang  Shuki  Ronen  徐华宁 《海洋地质》2010,(2):70-78
利用海底地震仪(OBS)记录的水层多次波对加拿大西部近海的海底结构进行成像,将成像结果与常规一次反射数据成像结果对比。这一多次波偏移成像(镜像成像)方法利用了海底之上的下行压力波场,其特点是数据完全不含任何一次反射的信息,而是由这些反射的虚反射信息构成了接收信号。镜像成像方法是利用针对一次反射波的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算法对接收的虚反射数据进行成像。通过对数据和速度模型的一个简单处理:假定检波器不位于海底而是位于海面上二倍于水深的高度位置,可以解决穿越水层的多次波的附加传播路径。偏移结果表明,与利用一次反射波成像的常规方法结果相比,尤其在反射体很浅且OBS间距稀疏时,多次波偏移成像方法对海底下的结构提供了更宽的照明。镜像偏移方法的成像结果与垂直入射的漂缆数据(单道)在照明度上是相当的。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地质条件有利于水合物的形成和储藏。传统的多道地震(MCS)数据难以得到精确的速度信息, 并且只能从时间域上判断地质体纵向分布。海底地震仪(OBS)是一种常用的主动源地震仪器, 可以接收到更清晰的气枪信号。相比于MCS, OBS剖面上的折射震相可以揭示较深部的地层速度信息。文章结合MCS和OBS的优势, 识别水平叠加剖面上的反射层位, 并得到初始模型; 将OBS剖面和水平叠加剖面拼合, 从而判断OBS剖面上反射震相所对应层位; 拾取OBS台站上的反射和折射震相, 使用RayInvr软件正演模拟得到水合物存在区域的二维速度模型, 解决了MCS中较为困难的时深转换问题。最终模型显示了水合物、游离气区域的埋深、厚度和速度, 以及似海底反射(BSR)下方更深部界面的深度和速度特征。  相似文献   

19.
利用局部微分求积法(LDQ)对非线性薛定谔(Schr dinger)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分别模拟了单深水孤立波运动,同向双深水孤立波追赶碰撞耦合运动,高阶孤立波振动和孤立波的反射与透射现象,得到各情况下的数值结果。从数值模拟及图像中揭示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性质和特点,阐述深水孤立波形成的物理意义、运动方式和运动规律,分析在不同初值条件下波形的变化特点,验证了LDQ法对该类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改善由航道作用使防波堤前波况异常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航道对波浪反射和折射等作用使防波堤前产生波浪异常现象进行了数值研究,并通过数值研究手段对特定港区进行改变航道地形结构等开挖方案来消减防波堤前波浪异常叠加现象的可能方式进行了讨论,并指出这种方式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解决航道对波浪反射和折射对防波堤或港区的影响,同时也为类似问题解决了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