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1月12-1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43个国内单位,以及美国缅因大学、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6个海外单位,共298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口头和展板报告摘要92份,包括3个大会邀请报告和58个分会场口头报告。会议由"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办公室主办。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2014年度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月16—17日在同济大学(上海)成功召开。来自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27个单位,以及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4个海外单位的共268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为期两天的会议共进行53个口头报告及41个展板报告。与前三届年度学术研讨会相同,会议仍由"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办公室主办(图1)。  相似文献   

3.
2016年1月21—2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简称"南海深部计划")在上海同济大学成功召开了2016年度学术研讨会。本次学术年会共有来自海内外39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0多位专家和研究生参加,收到约130份会议摘要。于2010年启动的"南海深部计划",旨在将南海现代深海过程与地质演变相结合,揭示边缘海的演变规律及其对海底资源和宏观环境的影响,再造边缘海的"生命史"。  相似文献   

4.
研究计划概况深海过程是当今海洋研究的前沿和地球系统科学的突破口。南海是西太平洋、也是全球低纬区最大的边缘海,将其现代深海过程与地质演变相结合,就有可能通过"解剖一个麻雀",揭示边缘海的演变规律及其对海底资源和宏观环境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应运而生,于2010年7月正式立项,是我国海洋领域第一个人型基础研究计划。该计划采用一系列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2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简称"南海深部计划")在上海同济大学成功召开了2015年度学术研讨会。会议吸引了来自海内外44家高校和研究所等单位的300多位专家和研究生参加,组织了12个大会发言和74个专题发言,共收到91份会议摘要。  相似文献   

6.
南海大洋钻探及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前沿研究新突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规模最大且具有代表性的边缘海盆地之一。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积累,尤其是通过实施5个国际大洋钻探航次(1999–2018年)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2011–2019年),我国科学家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系列创新进展与重大突破,标志着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正走向国际前沿。重要研究成果包括:(1)新提出南海是“板缘张裂”盆地,与经典的大西洋型陆缘模式不同;(2)大洋钻探首次获取了基底玄武岩样品,结合中国在南海首次深拖地磁测量实验,精确测定了南海海盆玄武岩年龄,揭示南海海盆从东向西分段扩张;(3)大洋钻探结果发现南海陆缘岩石圈减薄之初岩浆迅速出现,未发现缓慢破裂造成的蛇纹岩出露;(4)发现南海扩张结束后仍存在大量岩浆活动,可能受控于多种构造与地幔因素;(5)地球化学证据与地球动力学模拟都显示南海岩浆的形成受到周边俯冲带的影响。目前我国的海洋地球科学正在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有望以南海为基点,开始拓展到周边大洋,通过主导大型研究计划以及建设我国大洋钻探平台,以提升我国在南海、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海洋地质科学研究的实质性影响力与引领地位。  相似文献   

7.
唐启升 《海洋科学》1993,17(2):21-23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在今后的年代里,人类活动的影响幅度将大于自然界的影响幅度。因此,80年代以来,研究全球变化成为国际科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产生了许多与海洋科学有关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计划(TOGA)、全球海洋环流实验(WOCE)、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海洋科学与生物资源(OSLR)和全球海洋观察系统(GOOS)等。在这些计划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海洋物理过程与生物资源变化相互关系研究方面出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家海洋学伙伴研究计划是美国国内一些科研机构1995年在一些专业研讨会上提出的。后来,该计划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支持和资助。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1996年9月产生的P.L.104~201公共法案(1997财政年度国防管理法案)后,便确立了此项计划,并且正式成立了国家海洋研究指导委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1月25—27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主办,印度尼西亚科学院地学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巽它陆架科学钻探国际研讨会",即第三届"南海深部计划"国际研讨会在印度尼西亚日惹市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印尼、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越南的22位专家参加了会议。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和德国基尔大学的Karl Stattegger教授共同主持了会议。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探讨在巽他陆架进行IODP钻探的科学目标和意义、实施方案和可行  相似文献   

10.
2015—2018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的重点支持项目“南海东部马尼拉俯冲带深部结构探测与研究”以马尼拉俯冲带为研究重点, 从深部地球物理的角度探索南海形成演化史与运行规律。项目执行期间, 在国家基金委共享航次协助下, 先后开展和参与5次综合地球物理探测, 共投放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 OBS)台站73台次, 海底电磁仪(Ocean Bottom ElectroMagnetometers, OBEM)仪器5台次, 累积放炮达13872炮, 成功获得了60台OBS数据和5台OBEM数据。同时, 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1)基于人工地震探测及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结果, 确定南海东北部的地壳属性为受到张裂后期岩浆活动影响的减薄陆壳(12~15km), 划分了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边界(Continent-Ocean Boundary, COB); (2)根据多道地震反射剖面, 划分了马尼拉俯冲带北部增生楔前缘的精细结构; (3)圈定了南海停止扩张时洋壳范围; (4)初步构建了南海与菲律宾海板块构造演化模型。本项目为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核心科学问题(海底扩张的年代与过程)提供了实质性的证据, 同时为南海构造演化生命史的“骨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CLIVAR/PAGES工作组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PAGES(过去全球变化)项目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WCRP)的气候变化和预测项目(CLIVAR)共同组建。详情见会议报告及有关出版物( www.clivar .org/organization/pages/index.ht m)。PAGES/CLIVAR将结合IGBP—WCRP有关的新项目加强合作力度,修改后的计划参考如下:①促进IGBP和WCRP相关地区内的高分辨率、钻探数据、定量的季节至年际尺度的古②促进PAGES和CLIVAR综合分析古气候数据项目的合作,进而揭示季节至千年内时间尺度上气候系统变化模…  相似文献   

12.
盖明举 《海洋信息》1998,(6):32-32,F003
海岸带海陆相互作用(LOICZ)研究计划的组织者和美国国家海洋资料中心(NODC)正在共同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便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沿岸水域。 在过去的20年中,国际科学界对开阔大洋和大气的全球性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实施了以下三项计划:1)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实验计划(TOGA)。TOGA进行了观测方面的基础工作,使我们大大增进了对大尺度海气相互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16—30日,中法合作"南海深部环流CIRCEA"航次(又称MD190航次)在南海北部海域顺利实施。该航次由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法国气候与环境科学实验室合作,共同出资,利用法  相似文献   

14.
由IODP美国执行机构(IODP-USIO)负责的IODP 349(南海构造演化)航次目前开始向各成员国召集船上科学家。IODP 349航次预计于2014年1月28—3月30日在南海执行。该航次是新十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第一个航次,航次首席科学家由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林间教授和同济大学李春峰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15.
"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起、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实施的基础研究计划,于2011年启动。该项目拟根据不同的科学目标,分别在黄海、东海和南海陆架区实施晚新生代以来地层全取心钻探,建立黄海、东海及南海陆架区晚新生代以来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地层层序,开展我国陆架区晚新生代以来地质事件的高精度记录、古气候与古环境演化及东亚地区源汇过程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藉此全面提升对中国陆架边缘海沉积与环境演化的认知水平,推动中国陆架海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卫星融合资料的南海浪高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对南海波浪场的认识, 采用基于多卫星融合的2009年9月~2011年11月的AVISO(Archiving, Valid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atellite Oceanographic data)有效浪高格点数据对南海浪高的月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并结合南海的波浪特征和地形特点, 将南海划分为6个海区, 讨论南海浪高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南海浪高具有以下2个特征: (1)南海浪高表现为由东向西、由北往南递减: 北部深水区>北部陆架区>南海中部≈北部湾>南部陆架区>泰国湾。(2)浪高的月变化与季风的变化密不可分: 10月~次年3月(冬季风影响期间)>4月和9月(季风转换期)>5月~8月(夏季风影响期间), 1月最大, 5月最小。该研究成果对开展南海海浪的中长期预报、保障南海资源开发和军事安全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美国能源部(DOE)Morgantown能源技术中心(现在的联邦能源技术中心,FEFC)资助的始于1982年的甲烷水合物十年研究计划,发现了阿拉斯加Kuparuk油气田存在水合物;完成了近海15个含水合物盆地的研究;建立了从水合物中通过减压和加热生产天然气的生产模型;成立了水合物和沉积物测试实验室。该计划由于某些原因,后被取消。80年代以来,由于一些国家政府的关注、科学家的呼吁、气体水合物的新发现和全球气候变暖与全球碳循环中气体水合物的作用与影响等因素,使甲烷水合物重新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199…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全国帆板精英赛(大运会测试赛)和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海上运动项目分别于2011年6月13日—17日和8月5日—20日在深圳市东部的七星湾海域举行。本届大运会的核心理念是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深圳这座刚刚过完30岁生日的年轻城市,以追求赛事筹备的简约、以追求开幕盛典向体育回归的行动给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体育文化盛宴。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组织下属南海预报中心、深圳海洋管理处、汕尾中心站、南海勘察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与湖沼》2001,32(5):580-580
有害赤潮近年来的频繁发生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作为一种全球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肆虐于世界各沿海国家。随着工农业高速发展、人口增加 ,中国沿海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赤潮发生日益频繁 ,规模日渐扩大 ,1 997— 2 0 0 1年渤海、东海、南海都发生了 1 0 0 0km2 以上的特大赤潮。有害赤潮问题已引起了各国政府及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全球有害赤潮的生态学和海洋学研究计划 (GEOHAB)”正在组织实施中。因此 ,周密科学地制定我国的有害赤潮国家研究计划 ,加强各地区、部门的…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夏季南海北部海区水团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11年8月19日至9月12日南海北部开放航次的温、盐资料,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结合8、9月份的卫星高度计资料,研究了2011年夏季南海北部海区水团的特征和分布状况。在垂直方向上将南海北部水团划分为5类:近岸混合水团、南海表层水团、南海次表层水团、南海中层水团和南海深层水团,并对南海各个水团的分布,温、盐特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夏季有黑潮水入侵南海,入侵范围止于119°E。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反演的地转流场发现,流场内部有多个中尺度涡,主要包括东沙群岛东侧和吕宋海峡东侧的反气旋涡,以及东沙群岛南端的气旋涡,说明2011年夏季南海北部环流具有显著的多涡结构,并且该多涡结构对水团的垂向分布及黑潮入侵范围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