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董韩扬 《海洋工程》1994,12(3):17-22
本文根据胜利二号极浅海步行坐底钻井平台的作业和工作环境特点,进行了防腐措施研究,设计了切合实际的防腐措施。该平台在海上作业近四年进坞修理,经观测防腐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胜利二号”钻井平台是一座能步行的坐底式钻井平台,用于我国沿海海滩及极浅海区的石油钻探开发。 本平台的结构型式十分特殊,环状的外体包围在内体的四周。 本文叙述了在总体设计中对内、外体主尺度的决定以及总布置设计。本文还介绍了平台的各项主要性能。诸如漂浮、拖航、沉浮、坐底和步行的研究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作者参加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三号”的设计、建造、使用过程中的一些认识,讨论了钻井作业与钻井装置的总体布置、装载能力、运动性能等方面对钻井作业的影响,从使用角度提出了海上钻井装置设计中应满足的要求.文章中提供了一些“勘探三号”设计的实践资料和数据,可供有关设计研究人员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渤海浅水区及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特殊,自然条件复杂多变,钻井平台在勘探施工过程中受到风、浪及海流的影响较大,加上海底为粉砂组成的松散的超软地基,常造成液化和冲刷淘空,致使钻井平台发生倾斜、下沉和移位,甚至无法进行钻井。为解决这一严峻问题,胜利油田浅海工程公司于1986年11月10日至14日在山东龙口举办座底式钻井平台防淘空、滑移技术研讨会。与会人员有胜利油田及有关大学的专家教授30余人。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一艘半潜式海洋石油钻井船“勘探三”号,最近在上海造船厂整体安装成功,不久即将出海试航、试钻。“勘探三”号钻井船,总长度91米、宽71米、高100米,工作排水量两万吨以上。钻井船上面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钻井平台,下面为两个潜艇式形状的沉垫,中间用六根直径为9米、高24米的大立柱将平台和沉垫联成一体,从沉垫底部到平台甲板的高度相当于一座十二层大楼。 半潜式海洋石油钻井船“勘探三”号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设备特殊、质量要求和技术难  相似文献   

6.
《海洋地质译丛》2010,(2):95-95
2010年4月27日,中国石化自升式钻井平台“勘探六号”(下图)在新加坡胜科集团胜科海事PPL船厂顺利下水。平台下水后将进行后期建造调试,并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用。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渤海8号是一艘非自航式海上石油槽口型自升式钻井平台,为渤海石油公司所拥有。同类型的钻井平台共二艘,即渤海8号和渤海10号。该平台由美国马拉松海上工程公司设计,新加坡马拉松船厂制造,于1979年2月开工,1980年1月完工交船。设计和制造均按美国  相似文献   

8.
“华海1号”是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的一座带沉垫及外伸悬臂梁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它是由华昌国际集团引进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设计的图纸,并提供材料和设备由广州黄埔造船厂在1983年11月建成的。该平台的建成标志着华南地区的海洋工程工业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华海1号”的设计及建造质量均符合美国验船协会(A.B.S.)以及美国联邦条例(US  相似文献   

9.
胜利埕岛油田单井拉油平台的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智晓 《海岸工程》2005,24(1):53-58
胜利埕岛油田自1993年正式产油以来,已经建成简易式的单井拉油平台10多座,无论是设计、建造和施工还是运行管理都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根据多年来从事的浅海简易式拉油平台设计经验,结合目前埕岛油田该种类型平台的现况,从设计构思的角度着重阐述了平台结构形式的确定、平台方位的选择、平面布置、系统配套以及安全、环保、救生等系统的设置,以期为今后该种类型平台的设计提供一个较完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该项目主要针对胜利滩浅海油田开发建设和工程难题,研制了适应胜利滩浅海油田开发的新型固定采修一体化平台及其模块化扩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通过平台扩展总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极浅海步行坐底式钻井平台结构设计特点、步行、拖航状态的强度分析,包括外船体步行区结构、悬臂支架以及拖航漂浮时的总强度、局部强度和刚度计算,最后,介绍实船应力与变形测试及其与计算值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分辨率的回声测深仪、旁侧扫描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对海底进行探测,可获得调查区水深、底形及底床下浅层沉积物结构等信息。通过解译分析可绘制出进行浅海工程场地评价所需的海底地形图、地貌图、浅地层剖面图和等厚度图等一系列图件,从而可为浅海工程的设计、实施以及日后防护提供依据和保证。本文以1989年所进行的浅海石油钻井平台的井位优选为例,说明高分辨率的声探在浅海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勘探三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半潜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造船工业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水平,在加速开发大陆架石油资源方面又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见图1)  相似文献   

14.
孙东昌  田海庆 《海洋工程》2006,24(4):56-61,67
简要介绍了国内浅海油田的发展现状和胜利浅海油田采用“卫星平台—海底管线—中心平台—海底管线—陆上联合站”的生产运行开发模式,以及国外管道维修技术和装备的手段。重点介绍了一种能潜入海底自动探测跟踪和准确定位坐底、对管线进行维修的水下装置,它在结构型式、操作控制定位方式、管线探测跟踪、维修手段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5.
《海洋地质译丛》2010,(1):80-80
2009年12月21日,世界首座CJ46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37”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签字交工,其建造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6.
首先概述了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发展历程、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系统功能等。设计开发了一套浅海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并在北黄海海域进行了长时间应用。对其结构组成特点、原理功能和实际应用情况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一段时间的监测数据,说明其可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水养殖与海洋工程等提供基础数据。对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布放与回收方法进行介绍,针对近海经常出现无释放器或释放器失灵的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且潜水员或作业型水下机器人(ROV)不方便下潜系缆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实操性强的打捞回收方法。总结归纳了所设计的浅海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特点及回收方法,可为相关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胜利六号近海自升式移动钻井平台的插拔桩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六号自升式钻井平台在渤海埕北19井施工时,由于插桩过深,造成桩脚起拔困难。这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分析黄河口地层沉积特征入手,通过对平台单桩承载力、单桩抗拔力的计算,评价胜利六号平台在这一区域施工的可行性。最后对平台桩脚的起拔方法进行讨论。这对该平台今后在这一地区开展工作具有指导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序号论文瓜目{世界各国极地冰区平台研究概要及我国一冰区海城平台方案设计研究}深水油田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深水油田开发系统的新动向 珠江口深水油田工程问题的探讨 深水导管架制造安装初探 海洋石油早期开发的新型式和新概念一 半潜式抗台风生产储油系泊平台 我国现有坐底式钻井船的设计特点及其 在浅海作业的适应性 海洋结构物的无损检测 “三高”原油集输中的难点和主攻方向 珠江口石油开发区钢质平台腐蚀和防护 横摇运动方程系数估计及其应用 作用于可渗可压编海床上大尺度墩柱底 面上的波浪力朱庭耀,沈惠申上海交通大学李润培,马…  相似文献   

19.
谈浅海油田固定平台应急电站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埕岛中心二号平台的设计实践,对浅海油田固定平台应急发电机组的选型、布置、辅助系统配置、供电范围等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马志良 《海洋学报》1982,4(5):633-643
设计各种活动式钻井站(如坐底式、自升式、半潜式钻井平台)和其它各种海洋工程结构时,为了计算波浪载荷,都要根据作业区的水深选用认为合适的波浪理论,借以计算波内水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本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对半潜式平台结构分析时关于波浪理论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还对司托克斯五阶理论的实际应用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