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杨达源 《海洋科学》1985,9(5):11-14
泥炭生成于沼泽湿地之中,沼泽湿地的形成则需要特定的地形、水文与生物等条件,因而泥炭在环境变迁研究中有它独特的指示意义。沿海平原地带沼泽湿地的形成与附近湖、河水位及其海面高度(尤其是潮位高度)有密切的关系,因而沿海平原地带沉积地层中的泥炭夹层,它的成因属性、层厚及其层位高度等,常用来作为海面变化分析研究中的一种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辽宁沿海泥炭堆积与全新世海面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宁沿海分布有丰富的泥炭资源,主要为埋藏泥炭,属于低位型的草本泥炭,按其成因可分为泻湖型,河漫滩型和沟谷型泥炭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方全新世泥炭形成的初步研究(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指的中国北方主要是包括华北和东北地区.该区泥炭分布较多,其中东北区多于华北区.据初步调查,东北区分布有裸露泥炭沼泽200多万公顷,埋藏泥炭约3万公顷,泥炭总储量约150多亿吨;华北区有裸露泥炭沼泽0.5万公顷,大部为埋藏泥炭,泥炭总储量约3亿多立方米.本区裸露与埋藏泥炭分布界线,大致是从辽宁省东南的岫岩以东起,经本溪、抚顺、西丰、伊通、双阳、榆树、巴彦、绥化、海伦、依安、富峪至科尔沁右旗,此线东北基本上为裸露泥炭沼泽分布区,而此线西南,主要为埋藏泥炭分布区,此线附近呈过渡状态.孢粉分析反映本区蕴藏泥炭的全新世地层古气候有三个演变过程,即从早期较冷较干,或较冷较湿,变得温暖潮湿,随后气温又变得偏凉偏干.古气候的演变导致沉积环境的变更,致使沉积相有三次较大的演变旋回,这在华北平原和沿海平原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华北平原,全新世早期以河湖相为主,中期湖沼相普遍发育,晚期以冲积和洪积为主;在沿海平原某些地段,全新世早期为海陆过渡相,中期为海相,晚期又为海陆过渡相.北京和辽南一些地点泥炭自早全新世就开始沉积,东北平原中南部的泥炭多在中全新世形成,但都多在距今两千年左右被砂粘土或黄土状物质等埋藏.长白山、小兴安岭有的泥炭自中全新世沉积,但不少自晚全新世才开始沉积,均延  相似文献   

4.
最近,湛江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徐质斌研究员的专著《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方略》,已经由泰山出版社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海洋大学校长管华诗撰写了序言;中国工程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为该书题词:“提高海洋意识,建设海洋强国。” 我看到过徐研究员的不少著作,如《中国沿海农业发展战略》、《山东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  相似文献   

5.
辽宁沿海分布有丰富的泥炭资源,主要为埋藏泥炭,属于低位型的草本泥炭。按其成因可分为泻湖型、河漫滩型和沟谷型泥炭三种类型。在整个全新世时期均有泥炭形成,可分为早、中、晚全新世三个发育期,中全新世是辽宁沿海泥炭发育的最盛时期;沉积速率为0.25~1.1mm/a。全新世海侵,约在距今6000~7000a达到最大范围;近五千年来海面在下降过程中有波动和相对稳定时期。  相似文献   

6.
书海拾贝     
中国海洋环境地质学刘锡清等著海洋出版社出版本书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与海洋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中国海洋地质丛书》之一,是一部关于我国河口、海岸带及近海的区域环境地质专著。本书分15章,前6章涉及环境地质学基础知识、我国海洋环境地质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我国海洋环境特  相似文献   

7.
竿虾虎鱼(Luciogobius guttatus)隶属于拟虾虎鱼亚科(Gobionellinae),已知分布于中国沿海、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岩基砾石质潮间带。日本学者发现竿虾虎鱼在日本沿海存在三个谱系,但在我国,针对竿虾虎鱼的研究仅限于形态测量和野外调查记录。基于线粒体DNA和核基因序列标记,本研究从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两个角度,揭示竿虾虎鱼在我国北方沿海的隐存多样性与群体历史。结果表明,与日本分布的竿虾虎鱼对比,我国北方沿海分布的竿虾虎鱼存在以崂山为潜在屏障的偏南、偏北两个谱系,分别对应于日本沿海的谱系A和谱系C,缺少谱系B。本研究推测,末次冰期对竿虾虎鱼的有效种群扩张和群体的分化及扩散起到关键作用,且不同谱系对冰期气候变化的反应并不一致。本研究初步查明了中国北方沿海竿虾虎鱼的隐存多样性现状,为我国竿虾虎鱼的保护提供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07,(1):5-5
《中国海洋报》消息,12月20日,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简称“908专项”)水体环境冬季航次准同步调查任务在沿海全面展开。近海海洋水体环境调查是“908专项”中最重要的综合调查项目之一,目的是通过全面、系统地开展我国近海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鱼养殖与人工繁殖研究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是以善于养鱼,特别是善于提高池塘水域生产力而名誉全球的国家。如何提高我国沿海水域生产力,大力发展海鱼养殖,进一步解决人民吃鱼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海鱼养殖的历史,从明代专著《鱼经》算起,亦有400年之久。海洋鱼类资源比淡水的丰富得多,在捕捞工具没有达到相当机械化以至捕捞过度导致资源衰落之前,捕鱼究竟比养鱼来得方便与经济,这是海鱼养殖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我国劳动人民仍然在与自然斗争中,积累了盐田沟渠或河口港湾粗放养鱼的丰富经验,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利用潮力这一最经济最方便的纳苗方法,发展了我国北方称为“港养”、  相似文献   

10.
我国渔业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6000多年前,内地就出现了原始的钓具和网具;约在4000年前的夏代,便有人开始在沿海捕鱼。到了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沿海诸国曾以渔业作为富强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以地处山东半岛的齐国较为著名。唐代的《渔具诗序》和宋代的《渔樵答问》,是罕见的记述渔具、渔法的专著。明、清两代,记述渔具、渔法的史料较多。以上这些都表明了我国渔业捕捞技术和渔业管理,在世界渔业史上是居于前列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部沿海平原第四系层序类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据渤海湾西岸、长江三角洲地区钻孔资料,确定在构造沉降背景下形成的中国东部沿海平原第四系见两类层序。超过0.10Ma周期的大洪泛事件,分别发生在约2.60、0.8、0.5(?)和0.15Ma前后,相当于层序地层的水进体系域,在天津北部平原系华北盆地北边缘山体周期性隆升,在长江一线是附近低山丘陵周期性隆升的表现,反映沿海平原环境变化对西部构造-气候旋回的响应。MIS5以来沿海出现受全球海面变化控制的3期10ka级海侵,结合海域研究可以确定MIS1期间出现完整的海侵-海退层序,沿海平原10ka开始的全新世沉积为高位体系域,7~10ka基底泥炭作为最大海进面,在下切河谷内可见14C测年早于10ka的泥炭。  相似文献   

12.
青岛港湾海岸区第四纪地下卤水生存环境与富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港湾海岸区发现可利用卤水资源是中国北方沿海第四纪滨海相地下卤水研究的又一次重要进展。青岛港湾海岸区只有全新世海侵期,具备成卤古海水来源。虽然海岸平原狭小,第四系沉积层浅薄,却有封闭环境优良的湾中湾和堰坝式沉积盆地提供聚卤场所。又有滨海第四纪沉积盆地地质基础以及入海径流贫乏的水文条件,为地下卤水形成和富集创造了有利环境。港湾海岸区海岸地貌特点控制了卤水分布区呈斑块状散布,局部岸段可形成小型矿带。青岛胶州湾沿岸含卤岩系结构特征在中国北方沿海具有典型性,故命名为“胶州湾型”  相似文献   

13.
闽南沿海若干全新世沉积物剖面的孢粉组合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闽南沿海全新世沉积物甚为发育,尤以海积物、冲积物和风积物最为多见,主要分布于海积平原和河口平原,厚度可达二十余米。我们对龙海九龙江河口平原和漳浦沿海平原做了重点研究,分析了高边头、塘内和下蔡等三个海积—冲积物和泥炭剖面的孢粉组合,结合已测的十几块贝壳、泥炭、木头、淤泥样品的C~(14)年龄,试对闽南沿海冰后期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沉积发育的历史以及全新统的地层划分进行初步探讨,勾绘全新世环境变化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14.
杨作升 《海洋科学》2008,32(5):21-21
胶州湾是中国北方海岸带上灿烂的明珠,美丽的青岛依托胶州湾得到孕育和发展,今天已成长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胶州湾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地质演化进程吸引了众多中外人士和科学家的关注,2006年6月由李乃胜、于洪军、赵松龄等著的《胶州湾自然环境与地质演化》新书,是迄今为止在这方面最为综合和系统的科学专著。  相似文献   

15.
海滨旅游度假区的生理环境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中国沿海已建几十个旅游度假区,还有更多的地方也宜于建旅游度假区。从生理环境角度,对海滨旅游度假区的环境质量做出客观评价,是海滨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与科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本文借助于国外学者已提出的几项生理气候的环境评价指标,结合我国情况,试对我国沿海几个主要的旅游度假区的生理环境进行初步的评价,为发展我国沿海旅游度假和提高效益提供依据。1海滨旅游度假区的生理环境评价指标特吉旺(W.H.Terjung)在对美国大陆生理气候的评估中设计了两个评价指标[2];奥利弗(J.E.Oliver)在人类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和订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牡蛎的种类繁多,多样性极为丰富,由于其形态变异大,已报道的中国牡蛎物种组成及分布争议甚大,中国北方沿海常见"褶牡蛎"的分类也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严重阻碍了其他相关研究的进行.作者系统综述了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历史和研究现状,并对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取得了最新研究成果.确立了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地位,改变其分类长期混乱的局面,这对于"褶牡蛎"的养殖和其他相关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顾宏堪 《海洋与湖沼》1997,28(1):111-112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年学者来金明同志独立完成的35万字的《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专著,将于1997年1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专著是中国第一部海洋界面化学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专著。作为学科交叉新的生长点,海洋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的研究在国际也不过刀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仅有10多年。由于海洋沉积物一海水界面过程参与了海洋中许多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所以已成为当今海洋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是著者及其研究组10年来把当今海洋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8.
正当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之际,正当我国的海洋经济刚刚起步,并满怀信心地迎接被称为“海洋世纪”的新纪元之时,我国第一部用英文撰写的海洋经济专著,《中国海洋开发与管理》(ChineseOceanDevelopmentandManagement》一书问世了。这部由香港天马图书公司出版的专著,是我国年青的海洋经济学家,访英学者刘洪滨教授,于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两次出访英国进行研究与讲学期间的力作。作者两次赴英,专门从事英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海洋经济方面的考察和研究工作。而在两次出访之间,在国内还主持了中英海洋开发与管理对比研究的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泥炭层的~(14)C测年数据和孢粉分析结果,并结合有关海平面变化资料,对福建沿海晚第四纪泥炭的形成期及其与相应的古气候、古海面变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福建沿海泥炭的分布及其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对若干泥炭点的野外考察,研究了福建沿海泥炭的分布及其形成,井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