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长三角沿海区域海洋渔业发展迅速,海洋渔业生产活动带来的渔业垃圾急剧增加,海洋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海洋渔业垃圾治理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海洋渔业垃圾治理的法治化相关概念界定出发,梳理出当前在海洋渔业垃圾治理过程中长三角沿海区域法治化面临区域性专项立法滞后、区域执法界限难以突破、区域司法协同难以成形、渔民主体守法意识淡薄等困境,提出促成长三角沿海区域海洋渔业垃圾协同立法局面,出台长三角沿海区域海洋渔业垃圾治理专项条例;从区域执法协同机制和协同监督执法体系共同入手破解长三角沿海区域海洋渔业垃圾治理执法困境;积极探索海洋公益诉讼制度创新打通长三角沿海区域海洋渔业垃圾治理协同司法渠道;培育渔业生产组织、企业、渔民等各方主体参与海洋渔业垃圾治理的意识及行动,打造长三角沿海区域协同守法联盟。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海洋强国和发展海南自贸区(港)等的战略背景下,海南省海洋渔业发展迅速,但诸如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也随之发生,因此开展海南省海洋渔业生态经济发展效率研究对海南省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海水养殖排污总量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1998—2019年海南省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海南省沿海市县的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水平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998—2019年海南省各沿海市县海洋渔业生态经济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波动下降趋势;各沿海市县海洋渔业生态经济效率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呈波动增大趋势;各沿海市县海洋渔业生态经济效率可分为高效型、中效型和低效型3个类型,受边际效益递减和生态修复滞后性的影响,不同时期各市县效率类型不同。针对各市县不同生态效率类型,提出海洋渔业差异化发展策略,实现海南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具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和天然的区位优势,海洋渔业是其最具稳定增长优势的海洋产业,然而由于海域环境污染、水产养殖病害、近海过度捕捞等问题,近年来福建省海洋渔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通过对福建省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从生产贸易能力、资源禀赋、科技推广能力和相关产业发展状况4个方面构建福建省海洋渔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的海洋渔业竞争力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省海洋渔业综合竞争力水平较高,但在科技创新推广、相关产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方面较落后于其他沿海地区。为进一步提高福建省海洋渔业竞争力水平,提出推进渔业组织化建设、培养渔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多元化休闲渔业等合理建议,以期对福建省海洋渔业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沿海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比较了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沿海八省份海洋渔业经济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并提出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曾焕彩 《海洋科学》1978,2(4):34-39
渔埸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科学与海洋渔业关系的一门科学。即研究海洋环境条件与海洋渔场、渔汛等关系的科学。 海洋环境与海洋渔业的关系,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一直到50年代以后,在一些发达的沿海国家,对于海洋环境与海洋渔业关系的认识,才渐趋向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例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渔业部门积  相似文献   

6.
海洋渔业资源是保障沿海各国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福祉的重要资源。近年来,由于世界渔业资源日渐衰退,海洋捕捞产量逐步下降,世界各国纷纷转变发展理念,以养为主、以捕为辅,加快发展现代化海水养殖业。未来,随着世界各国渔业资源养护与修复措施的加强,海洋渔业捕捞产量将趋于稳定,海水养殖业将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引领下向深水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未来世界海洋渔业的发展趋势,发展可持续的捕捞渔业和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海水养殖业。  相似文献   

7.
研究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对于促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8—2017年我国沿海9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方法计算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的地区差异显著,除河北和广西外,其他地区均具有较高的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从空间特征看,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也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碳排放效率的"高-高"集聚特征较为明显;从回归结果看,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海洋渔业经济水平对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作用于本地区,而且辐射和扩散到邻近地区;渔民收入、渔业科研投入和渔业对外开放水平对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SBM模型的我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海洋强国"建设的深入实施,我国海洋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但也出现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制约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须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和提高海洋产业生态效率。文章以海水养殖排污总量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SBM模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2006—2015年我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水平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5年我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波动式下降趋势;沿海各地区的海洋渔业生态效率差异显著,且差异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沿海各地区的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水平可分为高效型、中效型和低效型3个类型,其中广东省和江苏省从中效型下降至低效型,主要原因在于其存在生态恢复滞后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生长在我国沿海区域的水体生物霞水母,已成为危及海洋渔业资源的危险杀手。每年6月~10月是霞水母繁殖、生长季节。由于其在繁殖、生长过程中分泌大量毒素,因此在这段时间,往往海水遭到污染,海洋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防城港海洋渔业经济的跨越发展,文章分析防城港现代海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防城港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水养殖业等产业的发展状况良好,但在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等方面存在不足;防城港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应进一步完善海洋渔业基础设施、加快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加强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贸易、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强化科技兴渔以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西北太平洋沿海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1950—2010年西北太平洋各沿海国的渔获生产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鱼种营养级(TL)以及Sea Around Us Project Database提供的无脊椎动物营养级,探讨了61年来西北太平洋各沿海国渔获物平均营养级的变化情况,以此判定各沿海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除朝鲜外,其他沿海国均出现"捕捞对象沿着海洋食物网向下移动"的现象;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渔获物平均营养级降低的速度分别为0.26/10a、0.21/10a、0.24/10a、0.15/10a;由于各国采取的渔业管理措施不同,导致各国渔业资源出现不同的现状。渔获物平均营养级的变化情况能够反映捕捞活动下各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建议西北太平洋各沿海国建立起基于渔获物统计的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监测系统,以掌握各国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是否健康,为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保护渔业资源以及遏制渔业资源衰退,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保护行动,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制度化、机制化的局面逐步形成。文章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海洋牧场创建、增殖放流行动、伏季休渔以及遏制过度捕捞5个方面阐述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制度建设现状,从海洋渔业资源发展现状、发展模式、生态环境3个方面解析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制度的生态贡献,并从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监测、评估评价、制度优化3个方面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制度建设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助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海洋渔业是高风险行业,开展我国海洋渔业风险管控迫在眉睫。文章分别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2个方面分析我国海洋渔业风险,以金融工具创新的视角分析我国海洋渔业风险管控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海洋渔业保险和天气衍生品以及水产品指数期货和水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金融工具创新,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金融的海洋渔业风险管控可合理引导海洋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海洋渔业风险、稳定海洋渔业从业者收入以及推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重心。预警原则作为一种新颖的环境资源管理手段,其对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有效性已为一些国际协定和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所确认。目前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实践和相关法规并没有明确采用预警原则。因而,针对中国近海渔业资源养护不利的现状,中国有必要增订相关立法,将预警原则规定为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并根据中国各海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适用预警原则,以顺应全球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高战朝 《海洋测绘》2005,25(3):78-7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陆上资源日趋紧张,人类的海洋意识不断增强,人们的目光逐渐投向海洋,沿海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海洋。海洋边界的确定不仅对各国国家主权和管辖范围内的海洋区域有直接影响,也关系到这些国家在海洋渔业、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海洋生物自然资源日趋衰退的情况下,如何开发海洋渔业,成为当今世界瞩目的问题。发展近海增殖,开拓海洋牧场,这是应用现代高科技开发海洋渔业的积极措施。本文就我国有关近海增殖问题,提出探讨意见。从生态观点来看,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建立仿自然生态系统的渔业生态系统,去克服由于技术发展而恶化生物圈的办法。因此,沿海国家,特别是工业先进国家,在世界渔业资源趋向衰退,各国先后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以来,远洋渔业受到限制,仅仅依靠捕捞本国沿海自然渔业资源,已经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17.
海洋渔业是世界上多数沿海国家的一项既传统又古老的生产活动,但是由于海洋渔业的特点和风险的特殊性,造成海洋渔业保险工作很难开展。海洋渔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海水产品产业占渔业总比重60%,但是因海洋渔业自身特点,海洋渔业保险的风险相较于一般渔业保险风险更大。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海洋渔业商业保险从鼎盛期萎缩到部分商业保险公司已经退出当地渔业保险市场的程度。因此,就海洋渔业互助保险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政策和政府补给应该是其中坚力量,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海洋渔业互助保险制度是有效化解现存矛盾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结合具有代表性的我国舟山市远洋渔业互助保险实施中遇到的渔民群体对部分险种的有效了解不足、海洋渔业互助保险业务因保费补贴缺位的原因导致发展规模受限、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缺失,政策扶持力度亟须加强等实际问题,提出我国政府在完善海洋渔业互助保险方面的优化建议即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我国政策支持的力度和实施政策性再保险。  相似文献   

18.
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经济效率评价有助于了解渔业资源转化利用效率,推动实现海洋渔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于2006—2018年我国海洋渔业经济投入产出数据,结合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我国海洋渔业经济效率,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预测未来空间格局变化,再以相关性系数分析渔业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海洋渔业经济效率均位于DEA模型最优前沿面的98.00%以上,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2)海洋渔业经济效率与投入产出关系趋于复杂化,渔业经济效率高值区趋于集聚,且高值区范围趋于扩张。(3)渔业经济效率重心由南向北移动,未来渔业经济效率重心趋于向东北迁移。(4)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率、人均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值、科研机构、海洋水产加工品总量、海洋水产出口贸易、渔业就业专业化指数对区域渔业经济效率以正向促进作用为主,海洋渔业经济发展需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绿色、低碳、智慧、生态渔业,政府政策积极支持,并加快对外合作,从而引领沿海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深加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深加工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1. 广东省主要海洋渔业资源深加工现状(1)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还比较低。目前广东省有各类海洋产品加工企业830余家,年加工能力57万t余,涌现出一批颇具实力的“龙头”企业,在南海各省区渔业生产经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广东海洋渔业资源深加工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随着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捕捞业的快速发展,广东海洋渔业资源深加工工业也逐步发展壮大。到2002年,全市有各类海产品加工企业849家,年加工能力62万t。建成海产冷库75座,日冻结能力820t,日冷藏能…  相似文献   

20.
山东海洋渔业资源问题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分析了山东海洋渔业资源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海洋渔业资源的发展对策。渔业生态环境恶化,过度捕捞,养殖种质退化,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海产品加工技术落后,缺乏高附加值产品,渔业资源利用率低。开展海洋渔业资源相关基础研究,运用海洋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重点进行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保护,发展生态渔业,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渔业资源,是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长久发展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