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锯缘青蟹皮层反应与受精膜形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锯缘青蟹成熟卵子排出时具有两层卵黄膜,卵子排出后形成壳膜,与卵子附着有关。成熟卵子具有两种皮层颗粒,精子入卵后,皮层反应开始,两种皮层颗粒相继胞吐。首先由致密颗粒胞吐,形成一层很薄的膜性结构,接着环形颗粒大量胞吐,其内含物融合,并与外面薄层融合为受精膜。卵子质膜由于皮层颗粒胞吐作用形成镶嵌膜。  相似文献   

2.
康现江  王所安  堵南山  赖伟 《台湾海峡》2000,19(4):T005-T006
中国对虾成熟卵子释放于海水后,无论受精发生与否,位于质膜凹中的皮质棒都可向外排出。皮质棒排出同时也将卵黄膜举起。皮质棒排过程中,由基部开始逐渐向上者溶解扩散,皮质棒之间相互融合形成均质的凝胶膜。精子入卵后,受精膜举起。孵化由卵黄膜、凝胶膜和受精膜融合构成,保护胚胎发育,免受有害物质的侵扰。  相似文献   

3.
栉孔扇贝成熟卵形态与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研究栉孔扇贝成熟卵的形态与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卵子表面呈蜂窝状,无卵极标志。受精前质膜形态模糊,属非典型单位膜。卵质内含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但缺乏中心粒复合体。皮层内含有皮层颗粒。卵黄形态不同,来源于多种细胞器。卵子的成熟核相为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  相似文献   

4.
透射电镜下比较研究了海水浸泡前、后太平洋牡蛎卵子 (Crassostrea,gigas Thunberg)的超微结构。太平洋牡蛎卵子为均黄卵 ,由卵黄膜、质膜、卵质与卵核 4部分组成。卵质内除含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之外 ,还含有多种来源的卵黄颗粒 ,但缺乏皮层颗粒。海水浸泡前 ,内质网含量少 ,线粒体丰富 ,集中分布在核膜附近 ,卵核 (生发泡 )未破裂 ;海水浸泡后 ,胞质含有十分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线粒体分散分布 ,生发泡破裂 ,卵子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 ,核仁存在 ,核仁组织中心与粗面内质网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5.
缢蛏卵母细胞卵黄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于1985年9-10月,从厦门沿海滩涂采回缢蛏雌性亲贝,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卵母细胞卵黄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多数卵黄球首先是通过聚集方式形成的。游离于胞质中的絮状物质和小泡先聚集而成致密无膜的小团,随后逐渐增大,并与不同来源的颗粒或民融,了母形成具膜的、圆形的卵黄球。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及微蚕噬作用形成的颗粒等均以不同的程度参于卵黄发生。来源于内质网和环孔瓣状体的光面小泡可转化形成脂  相似文献   

6.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太平洋牡蛎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段组成。精子全长约21.6μm,尾段长约18.2μm,末端观察到“针眼”样结构;头部最大处的直径约2.6μm;中段直径约1.1μm;未成熟精子尾段中部出现膨大,该处直径约0.3μm。卵呈梨形;卵的直径约为41.9μm。卵表面有微绒毛组成的皱折结构,可见卵黄膜孔。卵质收回时,在卵表面卵柄处可见明显的树枝状结构。受精后,受精卵表面的卵黄膜剥离处可见较多数  相似文献   

7.
光裸星虫体腔液中卵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光裸星虫卵子发生的细胞学特点,利用电镜技术观察了光裸星虫体腔液中卵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光裸星虫体腔液中存在游离的卵原细胞和卵母细胞,卵母细胞的发育分为卵黄形成前期、卵黄形成初期、卵黄旺盛合成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2)卵原细胞的细胞器少,核质比大。卵黄形成前期,卵母细胞的细胞器有所增加,大量核仁外排物进入胞质中;出现卵黄膜和胶质膜,卵黄膜遍布微孔。卵黄形成初期卵母细胞核有较多突起,细胞器大量增加,出现分散分布的卵黄粒。卵黄旺盛合成期卵母细胞迅速增大,卵黄大量积累。成熟期卵母细胞核膜突起回缩,胶质膜易于脱落。(3)卵黄分为2种。Ⅰ型卵黄电子密度高,不发生融合,为内源性卵黄;II型卵黄中等电子密度,可融合为无定形卵黄块,为外源性卵黄。(4)成熟卵母细胞卵黄膜为三层,外层为颗粒层,表面具有粒状突;中层初始为均质结构,不断增厚并纤维化;内层致密,厚度不均。胶质膜电子密度极低。(5)卵子外有滤泡细胞,其核质比很大,细胞器少,在卵母细胞成熟期发生凋亡。文章还探讨了胶质膜、卵黄膜、滤泡细胞的功能,以及细胞器在卵黄形成中的作用。研究结果积累了光裸星虫卵子发生细胞学资料,为光裸星虫生殖调控与人工繁育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太平洋牡蛎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段组成.精子全长约21.6μm,尾段长约18.2μm,末端观察到"针眼"样结构;头部最大处的直径约2.6μm;中段直径约1.1μm;未成熟精子尾段中部出现膨大,该处直径约0.3μm.卵呈梨形;卵的直径约为41.9μm.卵表面有微绒毛组成的皱折结构,可见卵黄膜孔.卵质收回时,在卵表面卵柄处可见明显的树枝状结构.受精后,受精卵表面的卵黄膜剥离处可见较多数量的皮质小泡.在水温21.2~23.5℃,精卵混合34min时,释时出第1极体;1h22min时,放出第2极体;21h55min时,胚胎发育至初期D形幼虫.  相似文献   

9.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 ,太平洋牡蛎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段组成。精子全长约 2 1 .6μm ,尾段长约 1 8.2 μm ,末端观察到“针眼”样结构 ;头部最大处的直径约 2 .6μm ;中段直径约 1 .1 μm ;未成熟精子尾段中部出现膨大 ,该处直径约 0 .3μm。卵呈梨形 ;卵的直径约为 41 .9μm。卵表面有微绒毛组成的皱折结构 ,可见卵黄膜孔。卵质收回时 ,在卵表面卵柄处可见明显的树枝状结构。受精后 ,受精卵表面的卵黄膜剥离处可见较多数量的皮质小泡。在水温2 1 .2~ 2 3.5℃ ,精卵混合 34min时 ,释时出第 1极体 ;1h2 2min时 ,放出第 2极体 ;2 1h55min时 ,胚胎发育至初期D形幼虫。  相似文献   

10.
郭水伙 《台湾海峡》1995,14(4):320-327
据1984年5月至1985年2月调查资料,计算了该水体中二氧化碳体系各分量的含量,研究了它们与pH,HCO^-3/CO^2-3,Alk,DIN,PO^3-4-9,Chl-aDO,S,t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CO3,CO2(T),HCO^-3,CO^2-3与pH,HCO^-3/CO^2-3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HCO^-3,CO^2-3ΣCO2与Alk也呈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莫桑比克非鲫卵壳膜形成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爱民 《海洋与湖沼》1994,25(4):385-389
于1986年9-12月对取自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实验鱼网箱中的莫桑比克非鲫,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卵子发生中印壳膜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卵母细胞的生长,在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之间先后出现3层结构,即Z1,Z2和Z3;初步确定:Z1可能由颗粒细胞分泌形成,z2和z3由印母细胞分泌形成,最终z1,z2和Z3融为一体成为卵壳膜。对印亮膜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特殊的生殖习性——衔卵孵化的关系的分析认为,衔卵孵化导致卵壳膜的厚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起源于台湾东南和非律宾东北海域的黑潮,在沿台湾东岸北上的过程中,其表层流轴的位置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异。本文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主要是GEK资料),粗略分析了台湾以东及东海南部海域黑潮表层流轴的季节变异,并对引起变异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季风和海底地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该海域中黑潮特有的路径特征,而季风是引起黑潮表层流轴季节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全球中期预报模式T63L9,选取2004年6月4日至13日10d作为试验个例进行了集合预报试验,分析了不同集合成员个数对于预报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集合预报的技巧都明显高于单个控制预报。在集合成员较少时,随集合成员教的增加,集合预报的技巧提高明显,当集合成员数多于11个时,集合预报的效果提高缓慢。在中期预报时段内。集合成员数11为集合预报效果随集合成员教趋于饱和的临界值,如果继续增加成员数.预报效果提高较少,但计算量却大大的增加。本文只是单个试验个例的分析结果。为验证结论的普适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下荆江系统裁弯前后入湖和出湖水、沙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东、南洞庭湖淤积量的变化和淤积部位的变化,以及东、南洞庭湖的淤积趋势。  相似文献   

15.
黃海冷水团的水温变化以及环流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管秉贤 《海洋与湖沼》1963,5(4):255-284
夏季潜居于黄海深底层的冷水团(“黄海冷水团”),是我国近海水文特征中一个突出而重要的现象。有关这一冷水团的调查工作,日本学者早在1921年春就开始了;在北黄海的个别断面上,迄今已累积了一定数量而比较系统的资料。但就整个黄海而论,特别是南黄海,系统性的资料还很缺乏。  相似文献   

16.
海州湾岸线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州湾位于黄海南部,除北端岚山头,南端连云港一带为基岩海岸外,其余为淤泥质平原海岸。 因区域构造差异,南北岸线变化表现不一,湾顶临洪口是过渡地段。本文着重探讨海州湾全新世特别是近一千年来海面变化特征及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桶形基础负压沉贯的室内试验,中间现场试验,应用有限元法对负压沉贯的渗流场分析,负压对桶形基础沉贯阻力的影响,对土壤特性的影响,负压大小对桶形基础沉深,沉速的影响,研究了桶形基础在海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崔金英  罗平 《海岸工程》2000,19(2):65-68
桥梁钻孔灌柱桩偏位后,使原系梁受力趋于复杂;通过M法求最大弯矩,按偏心受压柱计算出配筋量,将系梁加强,做成承台连接其下三根桩共同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中太平洋北部海盆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析鉴定,讨论了该调查区处在溶跃面以下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种数与水深变化的关系,推测出本调查区中Ⅰ区的碳酸盐补偿深度约5300米。根据地层中出现的标准化石,对柱状岩芯M_(14)进行了地层年代划分。最上部地层年代约为27万年前,向下1米处年代约为44万年前,3.66米处年代约为122万年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加速南四湖大水域开发利用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现状做了分析,并提出今后发展应以大湖增、养殖为主,增、养、捕相结合的对策。利用湖区自然优势,充分发挥湖泊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