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1 毫秒
1.
对混凝土样品在单轴应力条件下破裂前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声发射m值进行了实验研究。混凝土样品为10×10×10cm~3的正方体。实验表明,干燥混凝土样品破裂前声发射m值随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含水混凝土样品的m值先随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应力达强度的60%以后,m值随应力的增加而降低。混凝土样品破裂前声发射率先随应力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当应力达强度的70%以后,声发射率开始明显增加以至破裂前急剧增加。含水混凝土破裂前声发射率比同种干燥样品低两倍左右。  相似文献   

2.
含有障碍体的岩石样品破裂发展过程中的b值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AET—5000型声发射仪对单轴压力下含有障碍体的岩石样品于破裂发展过程中的b值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存在障碍体时大理岩板的b值随应力的增加而单调下降,由0.80降至0.13,直到岩样破裂为止。存在单个尺度较小的障碍体时,加载初期b值下降,当达到破裂应力的40%左右,b值回升;当障碍体的尺度较大时,b值在达到破裂应力的70%左右回升;然后,它们在应力再度增强时,b值又重新下降。而存在多个障碍体时,其变化形态随着障碍体的不同分布而不同。 最后讨论了造成b值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岩石破裂孕育过程中的几种Q值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彬  胡毅力 《地震学报》1996,18(4):513-517
采用脉冲传播谱振幅比法、能量法和尾波法分别测定片麻岩破裂孕育过程中的Q值变化.结果表明:谱振幅比法所得Q值呈现相对平稳值——升高至甚高值(极大值)——回降——破裂的变化形式;能量法所得Q值变化形态与上述相反,即平稳值——低值——回升——破裂;而尾波法所得Q值,主频Q值呈现相对高值——下降至低值(极小)——回升——破裂,与能量法Q值变化大体一致.而对于高频(大于主频)Q值则呈现平稳值——升高至极大值——回降——破裂.同时尾波振幅谱还表明:应力达70%破裂应力后,首先是高频S波迅速减少(QC)变大),临近主破裂时主频S波则大幅度减少(QC回升),这可能是两种尾波QC变化形态不同的原因所致.而P,S波(初至波)振幅谱也表明,随着裂隙出现,S波频带变窄,高频成分迅速减少.即S波谱变化不同.这使采用不同方法所得的QS的变化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4.
把昌平花岗岩切割成20多种含两组断层交汇情况的模型.断层物质用2毫米厚的石膏模拟.模型受单轴应力的作用.实验中得出四种破裂组合情况:1.滑动破裂型 发生在两组断层与主压应力轴1的交角一组大于45,一组小于45的情形下.其中,当断层物质石膏湿度为10——15%时,先在大角度面上产生剪切破裂,后沿小角度面产生最终磨擦滑动.在应力位移曲线上表现为两次应力降.当断层物质石膏湿度小于5%时,则只沿小角度面上产生磨擦滑动.应力位移曲线为单应力降。2.压楔型 发生在两组断层与1夹角均大于45的情况下.其应力位移曲线为阶梯式上升型.断层位移方向反复.3.张楔型 发生在两组断层与1夹角均不大于30时.应力位移曲线为单应力降.4.双滑或双破型 发生在两组断层与1夹角均在30和45之间.应力位移曲线为连续的两次应力降.根据应力位移曲线和应力声发射累积数曲线的相似性,主破裂前的声发射累积数与主破裂时峰值应力的相似性以及断层组合与声发射组合的关系中,看出声发射过程对构造条件是敏感的.文中还对不同断层组合下可能出现的地震前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滇西试验场六种岩石在主破裂前声发射 m 值的变化。它们除了与华北岩石声发射 m 值有类似的形态外,我们还首次发现:m 值与杨氏模量 E 有关系式 m=C+dE。本文所得结果为 m=1.25+8.51×10~(-8)E。同时,我们定义了声发射事件数随应变的增长系数 h_1(h_2),并研究了它们随应力的变化。在达到破裂应力70%以前,h_1、h_2都在各自的正常范围内波动。h_1从6.0至7.2,h_2从0.4至1.2。随着应力增加,h_1、h_2都逐步上升,达到破裂应力95%以后,它们都急剧升至极大值。随着应力略有降低,h_1、h_2又迅速下降,主破裂来临。而对同种岩石,h_2比 h_1的变化更突出。  相似文献   

6.
在岩石力学实验中,多数场合下样品主破裂前声发射率显著增加。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岩石样品主破裂前声发射相对平静:①介质的特殊性质;②应力的特殊变化方式;③样品中存在某种构造体;④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实验结果对探讨大震前小震活动平静的原因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大理岩岩样在双轴、三轴压缩至断裂时的声发射变化特征。在一定的加载速率时,若岩样屈服并在出现前兆应力降后产生突发断裂,声发射率随应变的衰减系数h_ε,在主断裂前呈现平稳—下降—回升趋势变化,而声发射事件总数随应变的增长系数h_1、h_2都呈现平稳—上升—回降趋势变化。声发射率,n也呈现平稳—上升—回降趋势变化。而当岩样屈服,并在出现前兆应力降后产生蠕滑断裂,h_εh_2依然与前述变化相同。而h_1,和声发射率n则为平稳—上升而后保持在高(水平)值上并不回降,并且初步论述了O_3,方向压机刚度在大于某一定值时,发生蠕滑断裂,在小于某一定值时,才发生突发断裂。这就为利用地震频度的变化预报地震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应力途径三轴压缩下岩石的声发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颙 《地震学报》1981,3(1):41-48
在不同加载方式的三轴实验中,观测了济南辉长岩和北京昌平花岗岩的声发射(围压达1.3千巴).当最大主应力增加使岩样破坏时(A型),平均声发射率逐渐增加,离破裂强度约几百巴时声发射急剧增多.而当岩石处于一定的高应力状态,通过减小围压使岩样破坏时(B型),声发射的急剧增加仅出现在离破裂差应力20-30巴的情况下,而且这种破裂过程声发射总数只有 A 型的1/3左右.在 B 型加载情况下,从应力场的球张量部分(流体静压力)来看,是一个卸载过程,而从偏张量部分来看,是一个加载过程.这种卸载过程的存在很可能是造成声发射不同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岩石蠕变过程中声发射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培苓  李纪汉 《地震学报》1991,13(1):104-112
在常温下、单轴加压下对两种岩石完整样品进行蠕变破坏过程中声发射活动实验.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讨论了蠕变三个阶段中声发射活动特征.在瞬态蠕变阶段,随着加载,声发射活动逐渐增强;在稳态蠕变阶段,在较低的声发射活动背景上,可能出现较强的信号,声发射幅值-频度关系的 m 值可能稳定于某一低值,也可能下降;进入加速蠕变阶段,声发射活动水平增强,m 值下降加快,也可能表现为明显回升后再下降,并与岩石样品的性质有关.将蠕变破坏三个阶段中声发射活动与地震孕育过程中某些地震活动图象变化(如 b 值、前震活动)进行了联系,提出地壳岩石蠕变破坏机制形成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类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岩石蠕变过程中声发射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常温下、单轴加压下对两种岩石完整样品进行蠕变破坏过程中声发射活动实验.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讨论了蠕变三个阶段中声发射活动特征.在瞬态蠕变阶段,随着加载,声发射活动逐渐增强;在稳态蠕变阶段,在较低的声发射活动背景上,可能出现较强的信号,声发射幅值-频度关系的 m 值可能稳定于某一低值,也可能下降;进入加速蠕变阶段,声发射活动水平增强,m 值下降加快,也可能表现为明显回升后再下降,并与岩石样品的性质有关.将蠕变破坏三个阶段中声发射活动与地震孕育过程中某些地震活动图象变化(如 b 值、前震活动)进行了联系,提出地壳岩石蠕变破坏机制形成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类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Rupturetheorybasedonenergyconceptdisplaysthatstrainenergyanditsvariationinrockistheinvestigationrelevanttothebehaviorofrockdeformationandfracture.Itisoneofthemostimportantcriteriatodeterminethefractureposition,rupturingcondition,fracturedirectionaswellasrupturingscale.Therefore,toresearchonenergyfieldsofstrongearthquakes(focushasgreattheoreticalsignificancebothinunderstandingtheenergystateanditsvariationinthefocalarea,andincarryingoutexplicitpredictionforthetime,thelocationandthema…  相似文献   

12.
陈宇坤  聂永安 《地震学报》2000,22(6):596-605
通过对坚固体孕震模型应变能密度场动态变化的模拟研究,对地震孕育过程、初始破裂、始裂条件和破裂的传播方向等问题取得了进一步的认识.结果表明:孕震过程初期,软弱体部位应变能密度水平很高,但在孕震过程后期,其应变能密度增量水平变小,坚固体及其与直立断层交汇部位的应变能密度增量迅速变大,成为应变能密度增量最大的地方,从而使弹性模量比较大的坚固体与直立断层交汇处成为最先破裂发震的部位.破裂在直立断层端部的坚固体内沿着与断层成近于直交的方向传播,这样,理论上确定的破裂方向与实际计算的破裂方向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WiththefurtherstudyonthefinestructureofcrustandapplicationoftheCTtechnologytotheresearchonthecontinentaldeepstructureinNorthChina,thenon-heterogeneityofcrustanduppermantleintheseareashasbeenclearlyacknowledged.Zeng,etal(1991)gavethefocalmodeloflargeearthquakeinNorthChina,inwhichthemostimportanttraitisthetransversenonuniformoftemperaturedistributiononthetopofthemantle.Liu,etal(1986)studiedtheseismictomographyofNorthChinaregion,andindicatedthattherearemanydifferentlowervelocityare…  相似文献   

14.
雁列式断层组合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研究拉张或挤压型雁列式断层标本变形过程中声发射(简称AE,下同)的时空演化特征. 结果表明,预置构造对AE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随着差应力的增加,AE首先在两个端点附近丛集,之后向两端点连线附近集中,出现明显的破裂局部化现象,较大事件还通常集中于某一端点附近反复发生. 前期微破裂丛集图象指示后期宏观破裂的扩展方向及扩展范围. 拉张和挤压型雁列区宏观破裂方向分别与轴向应力方向垂直和平行. 雁列式断层标本变形过程中,破裂前的弱化阶段相对较长、弱化过程明显. 微破裂事件累积频次指数增长可能是系统失稳前的典型征兆之一,而雁列区宏观破裂之后,AE数量逐渐减少、应变释放相对减弱. 摩擦滑动过程中,大的粘滑失稳前未见有AE活动前兆性的增强过程.雁列区的b值变化在失稳前显示趋势性降低——快速回升这一典型的变化过程,b值降低一般发生在差应力增强过程之中,并有可能延续至弱化阶段,而快速回升则一般发生在破裂失稳前的短时期内. 对比研究表明,构造差异所导致的b值差异远大于b值随差应力的增加而产生的变化量,而对同一构造标本,力学状态的改变会导致AE序列时序特征的急剧变化,较高的加载速率对应较高的应变能释放及明显的低b值. 先期破碎带由于较低的破坏强度,其对差应力的微小变化具有特殊敏感性,从而成为源、兆分离、窗口或敏感点效应等地震活动性前兆现象的一种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对硬包体模型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探讨了位移场、应力场和可恢复的弹性变形势能场。所得结果对研究孕震过程、前兆机制等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辽宁葠窝水库溢流坝段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葠窝水库混凝土重力坝抗震问题,采用耦合的拉格朗日-欧拉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了可考虑库水-坝体-基岩动力耦合效应的典型溢流坝段抗震分析数值模型。模型中,采用等效一致粘弹性边界模拟基岩的人工截断边界;采用混凝土弥散裂缝本构模型模拟混凝土的动力特性。根据烈度与地震动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水库坝体抗震设计的输入加速度峰值。据此,分析了在不同季节水位变化条件下坝体地震反应的基本特性。研究表明:完好的辽宁葠窝水库混凝土重力坝溢流坝段能满足8度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地震下溢流坝段峰值位移出现在胖坝和瘦坝的坝顶迎水面位置处,胖坝的动位移较瘦坝动位移大。胖坝在闸墩与溢流堰交接处出现了拉应力最大值。有库水条件下,瘦坝峰值拉应力出现在坝趾处,无库水条件下,瘦坝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溢流堰与闸墩交接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坚固体孕震模式,参考板内地震孕育特征和华北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建立了4层地壳结构模型,对近地表形变场和应力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孕育的中长期阶段,坚固体近地表部位的形变相对稳定,出现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孕育的中长期阶段,坚固体近地表部位的形变相对稳定,出现形变空区,在孕震的中短期阶段,坚固体近地表部位的形变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平均应力明显增强,这是各种前兆异常出现有规律的迁移变化,即从外国地区逐渐向强震震源区迁移、集中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8.
许昭永  梅世蓉 《地震学报》1991,13(2):223-233
本文叙述了岩石特征刚度与压机刚度比R对岩石破裂及声发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0.20时,岩样产生突发断裂;当R1.50时,断裂前没有平静期.缓裂时,声发射率的变化形式为(应力增至大于50%破裂应力后)平稳低(高)值——上升(下降)至极大(极小)值并持续之——破裂.   相似文献   

19.
含硬包体试样破裂孕育过程中应变场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胡毅力  许昭永 《地震》1997,17(2):162-168
在含硬包体的混凝土试样,双轴加压的破裂孕育过程中,观测自由面的应变场,随着应力增加,高应变区逐步形成,应变梯度增大,主破裂前,有的高应变区应变量与应变梯度均减小,有的则增加,主破裂发生应变及其梯度相对都较低的一个高应变梯度区,应变场区内不同测点,其应变随应力及时间的变化而形态不同,临皮裂前,距破裂带和包体近的测点应图像复杂,有的反向加速增大,有的同向加速增大,有的显著减小;而远处测点,变化迟缓且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