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绍进 《浙江气象》2002,23(2):20-22
分析了山区气候的特点,结合蔬菜的种植特性,认为可利用山区的独特气候资源大力发展高山蔬菜。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地处我国南方高山的峨眉山自动气象站自2002年10月运行8年来出现或遇到的各种因雷暴、雨雾凇冻结、连续高湿等天气引起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保证高山自动气象站正常运行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平原地区与山区气象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出了山区在盛夏7、8月无高温炎热之害,近似平原地区春、秋两季温和凉爽的气候特点,对发展高山反季蔬菜在品种选择、播种期安排、菜地选择和山区全方位发展蔬菜生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应用观测资料对中国地区预估数据集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7月降水量,区域模式在张家口南部桑洋河盆地和北部坝上地区的模拟值偏大,而在北京东边兴隆高山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模拟值明显偏小。2)7月最高气温,在北京东边兴隆高山区和东部平原的模拟值明显偏高,而在张家口南部桑洋河盆地和太行山东侧的模拟值偏低。3)1月最低气温,在北京东边兴隆高山区、太行山北段高山区和东部平原地区的模拟值偏高,而在张家口南部桑洋河盆地和太行山东侧的模拟值偏低。4)无论是对降水还是气温,由于全球模式的空间分辨率偏低、很难描述河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所以模拟结果很差。由于区域气候模式的分辨率提高、对河北地区地形特征的描述有了改进,所以模拟效果有明显改善;但受分辨率所限,它对局部地形如兴隆高山、桑洋河盆地、太行山北部高山等地形特征的描述不是很好,造成模拟结果在这些地区出现系统性偏差,因此应用这些数据时需加以订正。  相似文献   

5.
对陕西省华山和渭南两气象站2003-2004年自动站和人工站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山站人工测得的气压大于Ⅱ型遥测仪所测气压,自动站气压漂移严重,地处半湿润性气候的渭南站气压差值呈现暖季大、冷季小的特点;两站气温差值在第1年变化较平稳,第2年起伏较大;湿度差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部分月份遥测值小于人工测值;风速小时遥测值大于人工测值,风速大时则相反。  相似文献   

6.
鄂西南不同地形地貌环境下大雾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鄂西南1960~2007年17个站的地面观测资料,挑选出逐日能见度低于1000m的大雾日数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各站逐月多年平均雾日标准化处理资料的相关和聚类结果,结合地形地貌、海拔等特点来选取代表站点,然后对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大雾气候特征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表明:鄂西南大雾分布具有很强的区域性,雾日的年际变化既与天气环流背景变化有关,更重要的是跟海拔高度、地形地貌等有极大的关系,一般而言,相近海拔条件下,山谷等通风状况较差的山区比地势平坦的平原、丘陵地带,以及迎风坡地出现雾的频次增多。从空间分布看,恩施西南部、宜昌东南部为大雾频发区,宜昌、恩施结合的中部、北部为少雾区;从地形地貌看,高山山地、低山山地是鄂西南大雾频发区域,高山山地常年各季多雾,低山山地秋冬多雾,而迎风坡地、沿江河谷是大雾少发区,迎风坡地常年各季少雾;综合时间、海拔高度变化、地形地貌特点综合分析,相似地形地貌条件下,大雾随时间变化具有相似的规律,只是变化程度不同而已。多数区域雾日分布有冬季多于其它季节的总趋势,但各地大雾频次差异明显。大雾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高山山地是鄂西南大雾最多发区,但中山及以下山地雾日在多数季节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反而减少,低山山地是鄂西南大雾频发区,但夏季雾日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反而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大别山东段 (安徽侧 )高山反季蔬菜生产的气候优势和气象条件限制的基础上 ,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 ,就蔬菜生产的安全高度、播种适期、栽培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气候噪声和可预报性的定义出发,讨论了气候噪声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消除气候噪声的函数,讨论该函数的参数设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函数作用于气候预测样本,可以部分消除气候噪声,提高可预报性。  相似文献   

9.
自动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细化气候变化分析及气候预测服务亟待发展,对高分辨率优质量的气候资料需求不断增长。本文利用缺测率、对比差值、空间一致性、粗差率、一致率5个指标对2009—2014年浙江省2 209个自动站温度数据进行评估分析,运用开放式可调整的评分标准,选取数据质量稳定可靠的站点,满足气候研究与业务的发展需求。共取得91个一级可用站,499个二级可用站,363个三级可用站,一级站主要分布于宁波和嘉兴地区,二级和三级站在各地都有较均匀的分布。在全省气候统计分析中,可以根据需求利用可用站。此外,有可用自动站参与的温度分布图完美呈现了地形对温度的影响,也使城市化发展突显出来,精细化的气候分析能更有效的为高山地区耕种制度及城市建设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定点观测气候序列的均一性研究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气候资料产生非均一性的原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气候资料均一性研究的方法以及一些国家利用这些研究方法对本国或区域气候序列均一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气象观测站观测站址、仪器变化等因素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我国气象资料均一性检验的一些结论,讨论了与气象资料均一性研究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依据气候季节划分标准,基于太白山拔仙台、文公庙、汤峪1号、鳌山气象站建站至2022年2月日气温资料,太白、眉县气象站1961—2020年常年气温资料和气温随海拔高度递减规律,划分太白山高山区历年和常年气候季节。高山气象站监测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拔仙台气象站2019年6月—2022年2月连续3 a只有冬季;研究发现太白山3 200 m以上的文公庙、汤峪1号、鳌山等气象站常年气候季节为无夏区,且冬季长度平均都在300 d以上;其中3 730 m的拔仙台气象站及以上山区为常冬区。近60 a拔仙台气象站常年气候季节指标逐渐趋近无夏区,未来10~20 a有可能转为无夏区。  相似文献   

12.
顾汉文 《贵州气象》1997,21(2):32-37
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结合已有气候资料对保护区进行气候分析,全文分保护气候特点及其成因概述,气候条件、气候灾害三部分,从而揭示保护光、热水等主要气候要素具体数量的时空分布规律,为保护区合理利用的开发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3.
温州地区雾霾气候特征及其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温州8个气象站点近40年的雾日和霾日统计资料,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析了温州雾、霾日数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1971—2008年期间,温州市区(平原)地区雾日数显著减少,洞头(海岛)地区雾日数缓慢减少,泰顺(高山)地区雾日数呈波动式缓慢增长,21世纪初有明显增多;温州地区霾日数,除泰顺(高山)地区缓慢增长外,总体呈快速增多趋势,增多开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21世纪初霾日数显著增加,其中永嘉和瑞安增加最快。温州雾日数冬春多,夏秋少;霾日数冬季最多,夏季最少。同时,利用近年来气象部门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的空气质量预报产品,如空气污染指数(API),建立雾、霾预报方法。统计2004—2009年间的雾、霾与空气污染指数的相关关系,并兼及晴雨天气条件,总结出包含晴雨、空气污染指数及雾、霾3要素的线性公式,作为预报雾、霾工具。经检验,效果较好,预报未来24 h雾、霾准确率达57%~66%。并通过编程实现计算机自动预报。  相似文献   

14.
近40年河南沙尘暴、扬沙和浮尘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郑州、安阳等17个国家基准(基本)站1961-2000年气象资料,对河南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发生的气候特点、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并对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福建高山、重点城市春季TSP对降水酸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福建九仙山和福州市两地监测的TSP资料,对高山、重点城市的TSP酸碱特性和酸化缓冲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九仙山、福州市的TSP均为酸性颗粒物,是福建省春季酸雨的致酸因子之一,福州市的TSP致酸性能比九仙山的弱。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9-2008年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哈巴河、布尔津、阿勒泰市、福海、富蕴、青河等7个气象站雷暴天气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阿勒泰各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2~24d,西部比东部多,北部比南部多,高山地区较多,平原地区较少;雷暴天气集中出现在5~8月,各地雷暴的年变化都为单峰型,峰值在7月;各地雷暴日数年代际变化均为线性减少型;小波分析显示出各地雷暴年变化都存在16d的震荡周期;雷电灾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加重。  相似文献   

17.
贵州旅游生理气候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梁玉华 《贵州气象》1996,20(5):14-17
利用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观测资料计算出温湿指数,舒适指数风效指数,对本省旅游生理气候进行分析,定量得出4-10月为舒适和基本舒适旅游季节。  相似文献   

18.
张家界的旅游气候特征研究与服务系统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志超  雷华高 《广西气象》2005,26(A01):117-119
对张家界的旅游气候特征进行研究,结合气象业务实际发布旅游气象资讯,建立旅游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对保护、开发、利用和宣传张家界都十分有益,促进其生态平衡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近年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的有关短期气候预测研究的进展。第一个短期气候数值预测是曾庆存等利用一个耦合了热带太平洋海洋环流模式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作出的。1997年,一个基于海气耦合模式的ENSO预测系统,包括一个海洋初始化方案被建立起来,同时也开展了基于海温异常的东亚气候可预测性研究。利用气候变动的准两年信号,王会军等提出了一个可以显著改进模式预测准确率的模式结果修正方案。为了考虑土壤湿度的初始异常对夏季气候的影响,一个利用大气资料如温度、降水等经验地反演土壤湿度的方法也被建立起来。还通过一系列的数值试验研究了 1998年夏季大水发生当中海温异常和大气环流初始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锦 《贵州气象》1997,21(5):32-34
黎平山地占全县面积的87.4%,丘陵占5.5%,所以山地气候成为黎平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该文对黎平山地气候形成的背景及其若干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为研究和开发及利用山地气候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