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网上搜集资料 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受到时空环境的限制,无法安排学生当堂搜集、整理研究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料。因此,搜集地理信息资料及初步分析的工作必须在课前完成,否则将难以解决时间的有限性与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这一对矛盾。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前奏,搜集、整理地理信息资料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人教版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节,要求学生课前以学习小组为单元,上网查阅并下载洋流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实例,并从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海洋污染、航运等方面的影响,将实例进行分类整理,并力求简明扼要。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指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最终解决问题并取得研究成果的一种学习方式。当前,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管理等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具有强烈导向作用的学习评价涉及较少。  相似文献   

3.
蔡永 《地理教学》2007,(9):23-25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通过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与学融为一体,以技术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多媒体演示教学;二是网络教学,例如网上参观、阅读、搜索、展示、答疑、网上课堂等;三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朱剑 《地理教学》2006,(11):19-21
获取、处理、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网络信息资源、电子地图、广播、电视等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用信息意识和能力,并使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提高学习兴趣,产生获得知识的满足感,使学习动机由外部向内部转化。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突出了对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的要求,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可以尝试运用地图、视频、地理信息技术等资源支持地理实践活动的展开。在实地野外考察受限情况下,本文尝试运用范导式教学原理,将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地貌考察融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利用行图软件的独特功能,为学生营造更加直观、真实的地理学习环境,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切实考察并体会真实环境中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学生可以比老师更便捷的得到各种信息或是新“知识”,老师的知识面不一定就比学生宽。在中学教学不再强调讲授式教学的现在,如何锻炼学生不被纷繁的讯息淹没,而是能利用资讯思考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以“旅游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性学习为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广集信息资料。在课堂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受时空环境的限制较大。在45分钟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安排学生在网上当堂搜集所需的补充材料,也几乎没有整理和查阅资料的时间。因此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学习素材,必须是师生预先准备齐全的。否则将难以解决时间的有限性与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这一对矛盾。本节课通过学生市场调研、网上查询、教师准备素材,形成经过一定程度整理的资料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推进的思路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1]至今已十年有余,全国各地中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经历了新奇尝试、路径探索、理性思考和成熟回归的阶段,目前已步入正轨。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也给学科教学带来新意。研究性学习是高中新课程体系中学分最高的必修课程,但和地理专业职前师范教育以及职后继续教育不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与指导一直没有学科专业与之相配合,教师几乎一直在以自己理解的方  相似文献   

9.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本节课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平台,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学习软件,分析我国地理位置、比较国土面积大小并进行评价,提高辩证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网络搜索,检索有效信息,全面认识我国蓝色国土,增强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教学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将网络和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11,(24):56-56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至今已十年有余,全国各地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经历了新奇尝试、路径探索、理性思考和成熟回归的阶段,目前逐渐步入正轨。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也给学科教学带来新意。十年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提高,优秀成果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13,(24):59-59
【背景和意义】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至今已有十多年,全国各地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经历了新奇尝试、路径探索、理性思考和成熟回归的阶段,目前逐渐步入正轨。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也给学科教学带来新意。十多年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提高,优秀成果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并从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过程,并非结果。相对于传统学习中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研究性学习更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波  甄峰  席广亮  钱前  吴乘月  张浩 《地理研究》2013,32(2):380-391
移动信息技术成为21世纪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社区成为当前人们重要的社交网络平台。本文尝试通过将微博用户的网络信息关系与地理关联,分析这一新型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特征、表现形式及其原因。研究发现:网络信息空间中的地域根植性仍然存在,表现为本地域的信息联系在网络信息空间中占据了主体地位,网络信息联系呈现出一定的距离衰减现象;网络信息联系与实际社会经济联系的相对一致性,表现为网络信息联系强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一致性,网络信息联系格局与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格局的相对一致性;网络信息空间中的等级差异性,表现为网络信息联系强度的等级性,以及网络信息联系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姜同鉴  李超 《中国地名》2009,(12):31-31,37
数字档案馆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用基础上,利用数字化手段,以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管理,通过高速通信网络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它具有业务管理自动化、馆藏档案数字化、信息组织标准化、信息存储海量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和档案信息社会化等特征。在数字档案馆的应用和实践中,数字档案馆服务对资源的依赖性更强。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14,(4):64-64
【背景和意义】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至今已有十多年,全吲各地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经历了新奇尝试、路径探索、理性思考和成熟回归的阶段,目前逐渐步入正轨。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也给学科教学带来新意。十多年来学生的创新意汉和实践能力在研究性学爿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地理研究性学习和现有的地理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的地理知识的传授和现成结论的灌输,不再局限于对学生实施静态的、封闭式的、记忆型的地理教学。而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自主探究、自由创造,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心去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学会学习和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因此,在实施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明确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因为地理学科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并发展的,让地理学科充分地置身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可以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探索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8.
李宏定 《地理教学》2005,(11):40-42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代表了研究性学习与网络化学习两种教育发展趋势的有机融合。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最为领先和深入,国内也有学和大量一线教师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国内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在理论方面还没有什么创新和突破性进展,依然停留在对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的介绍和模仿层面匕。  相似文献   

19.
王博 《中国地名》2014,(6):37-38
档案建设是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网络来构建良好的信息资源整合渠道,成为每一个档案工作者面对的新课题。虽然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通讯技术也越来越发达,但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却没有呈现很好的局势。在网络环境下,借助文化事业改革的东风,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事业,借助网络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进一步推动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一、档案信息资源网络传播的内涵传播是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泰勒课程开发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导、研、展、评”四段式研学课程设计模式,结合五台山地理研学资源,从学生的知识和信息储备、研究性学习探索、学习成果展示、全方位评价等方面展示了课程设计过程,以期为研学课程设计及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