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的自然固结压实过程及其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对黄河三角洲及下伏沉积物的压实量和压实过程及其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认为,在厚度为15 m的新淤积的黄河三角洲沉积重压下,前三角洲粘土和下伏海相粘土总固结量可达约1.35 m,海湾或烂泥湾及前三角洲和海相粘土总压缩量为1.48 m。这些粘土层在亚三角洲建设时期就开始受压固结,但是在亚三角洲废弃后,仍要经过几十年自然固结才会基本完成。除去前10年的固结量,前三角洲粘土与下伏海相粘土叠加形成的14 m厚粘土在随后的27年内可能会压缩50 cm;而海湾或烂泥湾及前三角洲和海相粘土叠加成的20 m厚粘土在50年内可能会压缩86 cm,两者的年平均压缩速率都超过17 mm/a。固结量和速率与上负沉积物重量成正比,而亚三角洲沉积厚度从沉积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少,所以下伏粘土固结量和速率也向周围逐渐降低。但从亚三角洲沉积厚度分布情况看,在大范围内,下伏粘土固结引起的地面沉降在几十年内都将比较明显,从而可能加重三角洲地区风暴潮和海岸侵蚀灾害,降低已有灾害防治工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的沉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栓科 《地理研究》1994,13(4):8-18
拉斯曼丘陵区风化过程微弱、初始,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数与母岩高度相似.沉积物搬运距离短,且风力的混合扰动作用强烈,沉积颗粒级配过程、粒度参数、化学组份均反映这一特征.丘陵西部沉积物保存较好,东部区则受外力明显的改造.各类沉积物10mm以下颗粒均值(Mz(φ))介于中砂到粗砂范围内;分选差,样品标准差δ多集中在2.0附近;随着Mz(φ)的增大,频率曲线变尖陡,型式愈近正态分布曲线;同时,δ也随Mz(φ)的增大而升高.各类沉积物中均含少量的悬浮物,含量介于5-10%之间.  相似文献   

3.
黄河口不同粒度泥沙沉积与扩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长兴 《地理研究》2021,40(4):1125-1133
本文采集和收集大量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剖面和钻孔泥沙粒度资料以及黄河口来沙粒度组成数据,定量研究了黄河口泥沙的沉积与扩散特征。结果显示黄河口来沙以粉砂为主,黏土次之,砂最少,年均中值粒径无长期变化趋势。黄河三角洲平原相泥沙与来沙的黏土、粉砂和砂含量无显著差异;前缘相泥沙比来沙的黏土含量较低,砂含量较高;前三角洲相泥沙比来沙的黏土含量明显提高,砂和粉砂含量显著降低。计算了一个亚三角洲分组粒径泥沙的沉积量和扩散量,发现黄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拦截了来沙中绝大部分砂颗粒、一半以上的黏土颗粒和近3/4的粉砂颗粒,但是向远海扩散的泥沙中粉砂含量超过50%。由于粉砂含量较大,扩散入海的泥沙在近距离内大量沉积在前三角洲上。  相似文献   

4.
老挝万象平原含钾地层的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挝万象平原的钾镁盐矿主要赋存在塔贡组下段膏盐岩亚段(E1 tg1-1)中。经对6条实测剖面、53个钻孔的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岩石特征、地层厚度分析,塔贡组下段(E1 tg1)岩相古地理具如下特征:①含钾地层可划分为半深湖亚相、浅湖亚相、滨湖亚相、湖泊三角洲亚相。滨湖亚相可进一步划分出内带和外带;②钾镁盐矿产于半深湖亚相、浅湖亚相、湖泊三角洲亚相中,前者厚度较大;③万象成钾盆地为东深西浅的不对称盆地,盆地的古地理特征与现在的万象平原较为相似;④在沉积过程中,盆地基底由持续下降到逐步趋于稳定,卤水由逐步浓缩到迅速淡化,古气候由持续干燥炎热到湿热多雨,水体由弱还原向弱氧化环境变迁。  相似文献   

5.
黄河口泥沙淤积估算问题和方法——以钓口河亚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往在黄河三角洲沉积量的估算中,对沉积物干容重和计算边界等问题不够重视,导致计算结果存在明显出入。本项研究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和大量采样分析得到了多种沉积环境下沉积物干容重的计算模型,结合三角洲沉积结构分析和利用地形测量数据,计算了黄河口钓口河流路时期亚三角洲不同时期的沉积量。其中1965年至1974年间钓口河亚三角洲前缘坡脚以内的总淤积量为71.0亿t。其平均干容重为1.36g/cm3。这一干容重用于估算其它亚三角洲沉积量不会造成明显误差。认为忽略三角洲下松软沉积层的压实沉降、三角洲平原相和前缘相中粘性土与非粘性土干容重的差别以及来沙量的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河床沉积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怡文  陈中原 《地理学报》2003,58(2):223-230
对长江中下游武汉至河口段304处河床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测量与分析,通过各参数间的模拟、统计及对比,探讨了沉积物粒度、水动力因素及河床地貌三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河床沉积物以中、细砂为主,床底搬运十分微弱,河道相对稳定;从上至下沿程有明显的“粗-细-粗-细”粒径变化,主要反映河流动力地貌、动力沉积特征;粒径在河床的沿程分布总体为北粗南细,说明北岸侵蚀,南岸淤积的特点。研究同时也表明,颗粒因河型不同而迥异;颗粒偏态度-峭度在不同河型中表现各异,对区分顺直微弯分汊和鹅头形分汊河道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现代黄河三角洲叶瓣的划分和识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薛春汀 《地理研究》1994,13(2):59-66
黄河分流河道摆动频繁,自1855年以来形成了8个三角洲叶瓣。1904-1929年的三角洲沉积物划归一个叶瓣较为合适。1934-1938年和1947-1964年也应该划归一个叶瓣。叶瓣活动时间短,平均活动时间只有16年。单个叶瓣形成的沉积物厚度有限。一个钻孔剖面上的三角洲沉积物常常分层于数个叶瓣。叶瓣废弃后改造时间短,还没有形成较粗的改造,沉积物便被新的叶瓣所覆盖。两个叶瓣的界线不很清楚。但根据沉积结构和构造,微体化石,210pb测年方法,土壤层以及历史记录,可以识别出不同的叶瓣。  相似文献   

8.
海洋地貌     
P512.22006010137长江口沉积物210Pb分布及沉积物环境解释=210Pb distribu-tion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ine sedi ment and the i mplicationsto sedi mentary environment/段凌,王张华…∥沉积学报.—2005,23(3).—514~522在长江河口潮滩、分流河道和水下三角洲共获得18个柱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的沉积速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三角洲的第四纪沉积过程,是认识三角洲发育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沉积速率则是沉积过程的综合反映。本文分析珠江三角洲各个发育阶段、各个沉积区的沉积速率及其变化和差异,为予测三角洲的发展趋势和淤积速度提供必要的参数。一、沉积速率的求算求算沉积速率,首先必须知道沉积层的厚度,并测定其沉积年代。我们根据1,226个钻孔和204个电测深点的资料,编制了珠江三角洲第四系厚度图,计算出珠江三角洲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位于苏北盆地中部的兴化XH-1孔350.08 m连续岩芯的古地磁测年,确定了年代地层序列.在此基础上,对钻孔沉积物进行了以粒度特征为重点,包括矿物组成、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组合在内的综合岩相古地理分析,划分出8个沉积相和19个沉积亚相.并根据沉积相的组合特征,将苏北盆地3.20Ma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划分为沉降盆地...  相似文献   

11.
察尔汗盐湖雅丹地貌沉积物粒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对雅丹地貌沉积物的研究可以判别雅丹地貌沉积物形成的沉积环境。主要采用了粒度分析方法对察尔汗盐湖雅丹地貌的沉积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形成雅丹地貌的沉积物主要包括粉沙、极细沙、黏土和细沙;②粒度分布曲线主要有呈不对称的双峰分布、近乎对称的双峰分布和单峰分布等4种类型。呈双峰态的分布曲线,主、次峰均位于粉沙粒级和极细沙粒级,区别仅是两个粒级含量的高低;③雅丹地貌沉积物的平均粒径介于3.95~7.18 Φ之间,平均值为5.97 Φ;标准离差变化范围为1.37~2.47,平均值为1.99;偏度的变化范围为-0.27~0.58,平均值为0.10;峰态的值介于0.71~1.28之间,平均值为0.93。运用萨胡判别公式及沉积物粒度组成和粒度分布曲线特征进行判断,可知察尔汗盐湖雅丹地貌沉积物的形成环境主要为湖相、滨湖相和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同时还有浊流沉积和极少的风沙沉积环境,形成环境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12.
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纹层沙粒度特征与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罗布泊西南缘一个红柳沙包的132个清晰沉积纹层沙物质特征分析表明:所有沉积纹层沙物质均以细砂为主,占42.54~91.82%,其中1871-1874年纹层砂粒最细,1903-1910年纹层砂粒最粗;沙物质粒径分布在0.044~0.283mm之间,平均值0.095mm,中值粒径0.083mm;所有纹层沙物质的分选性都很好,分选系数分布在0.04~0.06之间,平均值0.05;偏态值分布在0.14~0.35之间,平均值0.19;峰态值分布在1.03~1.17之间,平均值1.13;沙物质粒度分维值分布在1.39~2.88之间,平均值2.80。除沙层厚度外,粒级组成、粒度特征参数、粒级分布曲线以及粒度累计概率曲线等也有较明确的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青藏高原北部世界海拔最高的库木库里沙漠周围冲积扇碎屑及沙漠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元素组成研究结果显示:(1)库木库里沙漠表层沉积物以细砂为主,其次为极细砂,粉砂和中砂含量较少,有少量的黏粒,不含粗砂的组分,且粒度组成差异不大。(2)沉积物MZ范围2.70~2.90 φ,σ1范围0.80~1.10 φ,SK1范围0.26~0.44,KG范围2.27~3.62。(3)粒度主要呈近似对称的单峰分布,但细颗粒一侧有较细长的尾部。(4)沙漠表层沉积物元素组成与周围山麓冲洪积碎屑沉积物较为相似,尤其是沙漠西部的阿尔喀山北麓区域。(5)沉积物源判别表明,沙漠表层沉积物来源主要为阿尔喀山北麓及祁漫塔格山南麓碎屑沉积物,其形成环境主要为河流相沉积环境及浅湖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4.
树枝状沙丘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独特的沙丘地貌类型。分析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树枝状沙丘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和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树枝状沙丘以中砂为主,其次是细砂和粗砂;平均粒径与分选系数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粒径越小,分选系数越好;沉积环境以河流湖泊环境为主;石英颗粒形态以圆形和长形为主,磨圆度适中,碟形坑分布广泛,同时伴有硅沉淀现象,表明沉积作用以机械作用为主,同时还伴有化学作用。(2)整体上,粗砂和极粗砂含量西部最多,细砂含量南部最多,受风力分选作用的影响明显。西部的分选较其他区域好,东部分选较差;西部磨圆度最好,南部磨圆度最差。坡顶的中砂含量最多,迎风坡丘间地粗砂含量高于背风坡丘间地;迎风坡坡脚的细砂和中砂含量远远高于背风坡坡脚;沙丘的两翼部位粒级占比相对一致。(3)粒度和微形态特征都表明树枝状沙丘沉积物特征主要受风力分选作用的影响,同时受物源和植被的影响,共同揭示出河流湖泊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5.
风成沉积一般为多峰态粒度分布,不同峰态往往指示不同的沉积分选作用。这种分选作用形成的粒度特征是否具有稳定性可以通过现代大气降尘观测进一步证实。本研究通过对策勒绿洲两次大气降尘11个位置3 m和0.5 m高度样品粒度特征进行分析,试图揭示风成沉积粒度特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两次大气降尘粒级范围都集中在0.4—250 μm,不同高度的大气降尘都显示典型的双峰态粒度分布特征,其中粗粒峰态众数为67—75 μm,细粒峰态众数12—21 μm。粗粒峰态和细粒峰态各自在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上都表现出稳定一致的粒度分布特征,这表明大气降尘在近地表空间上经历稳定一致的沉积分选作用。因此,风成沉积粒度特征适合用于指示区域沉积动力环境,多峰态分离分析可能获得更加明确的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6.
颜晋聪  李森  张叶春  王贵勇 《中国沙漠》2009,29(6):1093-1099
广泛分布于南海北部大陆架的残留风成沙,在形态、粒度、石英沙粒表面微结构、矿物组成及浅地层剖面等方面总体上具备风成沉积特征。同时,南海北部沙质海岸多处发育的晚更新世古风成沙,在粒度、沉积构造与结构等方面亦有明显的风成沉积特征。二者构成的风沙地貌体发育具有同期性、形态有相似性、空间分布有大陆架向海岸带延伸的连续性。由此表明,南海北部大陆架与毗邻沙质海岸的沙源有同源性,沉积环境有类比性。据此可以认为,南海北部大陆架残留风成沙与海岸带古风成沙为近源沉积成因系列,二者为同期同相连续性沉积。  相似文献   

17.
冯静  王为 《热带地理》2018,38(4):565-574
图解法计算沉积物粒度参数在沉积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需要通过手工作图求累积曲线,是一项相当繁杂的劳动。通用计算软件Origin拥有很强的函数计算和绘图功能,不仅可以批量计算图解粒度参数,同时还可以直接绘制(分段)概率累积曲线图;其实施过程操作简单,仅需点击菜单命令,无需编写任何语句,有利于不懂编程的沉积分析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文章随机选取10个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松散沉积物样本,利用Origin求解各样本粒度累积曲线的百分位数,在其内嵌的Excel表格中计算粒度参数,并用Origin的制图功能绘制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与沉积组分分段直线图。Origin与手工作图计算的结果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平均)及方差都很小(0.004 2~0.018 6)。计算结果表明Origin在粒度参数计算方面完全可以代替手工作图,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精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18.
粒度分析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吉启慧 《中国沙漠》1996,16(2):173-179
本文重点探讨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成沙粒度组成特征及其与物源的关系,同时对沙丘的下伏地层沙、现代河流沙及丘间地沙的粒度组成也进行了对比。通过对该沙漠第四纪沉积物的粒度分析,证实了风成沙的粒度分布以极细沙为主,不含粗沙,粉沙含量极小;粒度组合、分选主要受营力和源区物质制约,结果使粒度空间分布形成格局。总之,通过粒度分析得到一系列量化指征,可为研究风沙流运动,探讨沉积环境和改造沙漠、发展沙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e hydrodynamics of rivers approaching a receiving basin are influenced by the onset of backwater conditions that give rise to decelerating reach-average flow velocity and decreasing boundary shear stress. These changes occur across a spatial gradient over which decreasing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triggers morphodynamic responses that include sediment deposition at the transition from uniform to nonuniform flow. As a consequence, the channel width-to-depth ratio and bed sediment grain size decrease downstream. While nonuniform flow and associated morphodynamic adjustmen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modern fluvial–deltaic systems, the impacts to fluvial–deltaic stratigraphy remain relatively unexplored. This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unresolved gap: there are few contributions that link morphodynamic response to nonuniform flow, impacts on sediment deposition and influence on the rock record. This study uses a numerical model to explore how variable channel hydraulics influence long-term (1000s years) patterns of sediment de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ratigraphy. The mod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nonuniform flow propagates upstream beyond the backwater transition that is traditionally estimated with a basic backwater length scale relationship. (b) Base-level fluctuations, especially rising, enhance the impact of nonuniform flow. (c) Sediment deposition shows large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which ultimately contributes to unique stacking patterns of fluvial–deltaic stratigraphy. (d) Nonuniform flow imparts spatial variation in flow depth, channel bed slope and sediment grain size over the delta, and these signatures are potentially preserved and recognizable in the rock record.  相似文献   

20.
The harmonious character in equilibrium aeolian transport on mixed sand be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o Xing   《Geomorphology》2007,86(3-4):230-242
Wind tunne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measur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equilibrium transport of four types of mixed sand. The flux profiles of each grain size group were calcul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mean grain size has a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in the sand bed. In a log-linear plot, the flux profiles of main grain size groups are all straight lines and their slopes are nearly equal.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ratio of transport rate of each size group to the whole transport rate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mass ratio of each size group in the sand bed and the proportion value is only dependent on the grain size. This harmonious law is applicable to all four types of mixed sand used in the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