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江琴  高仕强 《台湾海峡》1996,15(A00):83-85
鳖的养殖属新兴水产业,养殖水平尚待提高,本着为广大养殖业者服务的宗旨,研制开发了“大昌”牌鳖配合饲料。本文简报了中华鳖饲料170d的饲喂试验初步成果:稚鳖平均饲料系数为1.89,幼鳖平均饲料系数为2.40。没有出现鳖的营养缺乏症。  相似文献   

2.
人工配合饲料饲育黑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起的养鱼配合饲料具有来源广、成本低、营养全等优点,是现代养殖技术的一大突破。为进一步推动黑鲷养殖的发展,作者于1994年4~10月,在河北省黄骅市海水养殖公司养殖场进行了人工配合饲料饲养黑绸的试验研究。1试验材料和方法1.1配合饲料组成及其加工本试验所用配合饲料系经1993年中间试验后,从两个配方中选出效果较好、适于较大规格鱼生长的一个,其基本组成和价格如表1所示。饲料的加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矿物质经超微粉碎后与麸皮混匀制成矿物质预混料;维生素粉剂直接与麸皮混匀制成维生素预混料;鲜杂鱼用绞…  相似文献   

3.
郑元球 《台湾海峡》1996,15(A00):77-79
本文论述引进欧鳗苗养殖的情况,总结养殖失败的原因及成功者的经验,然后用生态方法对欧鳗黑仔进行养殖。经过2个月养殖,死亡率仅0.1%,平均月增长2倍,饲料效率75.69%。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比较了人工配合饲料及天然海藻饲养的九孔鲍 (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a)肌肉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同时 ,测定了贝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这将有助于了解喂养人工饲料和天然海藻饲料的九孔鲍营养生理代谢的特点。与此同时 ,对喂养海藻饲料所出现的贝壳裂嘴和中间破损的异常鲍 ,也作了微量元素分析 ,探讨生长异常的原因。1材料与方法1.1样品的采集1.1.1天然海藻组九孔鲍取自福建省漳浦县 ,大小壳长4cm左右。养成期约4个月 ,以摄食海带为主 ,养殖过程发现有少量鲍发生贝壳裂嘴或…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添加剂应用于甲鱼养殖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志武 《台湾海峡》1998,17(A12):157-160
中草药复方添加剂应用于甲鱼养殖,添加在甲鱼配合饲料中,按每100kg甲鱼重添加60g实验。于1996年7月至1998年8月,2个甲鱼场的实验结果表明:稚鳖(3 ̄50g培育阶段)平均成活率91.3%,幼鳖(50 ̄150g养殖阶段)平均成活率92.6%,成鳖(150 ̄500g或以上养殖阶段),平均成活率88.7%,整个养殖过程成活率平均达到75.0%。养殖周期缩短至10 ̄14个月,投入与产出比为1:1  相似文献   

6.
生物炭是酸性土壤修复的重要新型材料,生物炭技术是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的新兴技术,而农作物秸秆收集半径和收集站设置是影响农作物秸秆生物炭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假设在农作物秸秆均匀分布的圆形区域建设生物炭生产基地,对影响生物炭生产基地效益的农作物秸秆收购半径进行分析,建立了"农作物秸秆收购半径数学模型",获得其最优收购半径为R=(a-c)/b(其中为单a位质量农作物秸秆相关收益,b为单位质量单位距离农作物秸秆运输费用,c为单位质量农作物秸秆变动成本)。同时进一步分析,建立了"农作物秸秆收集站位置设置数学模型",假设从收集站向生产基地运输单位质量单位距离农作物秸秆费用q比其直接运输至生产基地费用b节约50%时(即q/b=0.5),获得其最优位置为0.49R (其中R为收购半径)。收购半径和收集站模型的建立,为我国北方农业主产区农作物秸秆收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生物炭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本文以建设农作物秸秆生物炭生产企业为例,假设农作物均匀分布在生产企业周围,以盈亏平衡分析方法,通过农作物秸秆收购半径数学模型,计算威海地区农作物秸秆收购最优半径为36.3 km;在最优半径内建设农作物秸秆生物炭生产企业,当农作物秸秆面密度ρ为271.9 t/km~2时,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约为6 000万,施入土壤后碳封存产生的固炭效益约为4 600万元,带来的农业效益约为1.85亿元。同时,提出政府作为环境责任主体,对固碳效益进行分配调节,有利于农作物秸秆生物炭技术的应用推广,实现节能减排、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8.
僵鳗促长饲料养殖日本僵鳗及欧鳗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建诚 《台湾海峡》1998,17(A12):109-111
将僵鳗促长饲料分别按1% ̄2%比例添加于常规鳗鱼配合饲料中进行了养殖日本僵鳗及欧鳗试验。结果表明,饲料效率日本僵鳗添加组比对照组提高了31% ̄40%;欧鳗添加组比对照组高出68.9% ̄250%。成活率日本僵鳗添加组高于或等于对照组;欧鳗添加组比对照组高出52% ̄62%。养殖每公斤鳗的饲料成本,日本僵鳗添加组比对照组下降了13% ̄20%,而欧鳗添加组比对照组下降了36% ̄54%。证实了用僵鳗促长饲料  相似文献   

9.
张蕉霖  董为民 《台湾海峡》1996,15(A00):71-73
1995年分别在邵武欣隆绿色养殖有限公司养殖池和诏安桥东溪雅鳗场对规格110p/kg、72p/kg、72/pk的欧鳗用我公司开发的欧鳗专用饲料-“海马”牌黑仔7^#饲养71d与67d的试验。结果表明,投饵率为1.2%-1.8%;成活率为99%;饵料效率在82.1%-84.5%之间。  相似文献   

10.
栖息在西大西洋,墨西哥和加勒比海的3种Shen科鲳科鲳Shen属鱼类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水产养殖品种,它们是北美鲳ShenT.carolinus,镰鳍鲳ShenT.falcatus和氏鲳Shen T.goodei。将平均体重7g的稚鱼在1m^3的网箱中,放养密度为100-250属.m^-3,投喂蛋白质含量40%的饲料,经过272d的养殖,平均体重达160-214g,每1m^3网箱产量为17.9-115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大菱鲆幼鱼饲育密度对其生长、白化鱼色素改善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设计了5组不同养殖密度,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0.28、0.87、1.12、1.16、2.75kg/m^2,研究结束时养殖密度分别为1.91、6.31、8.86、11.97、17.67kg/m^2。结果表明,在同等实验条件下,低密度养殖范围内,大菱鲆幼鱼生长与密度呈正相关,而当种群达到一定密度(即高密度)时,生长与密度呈负相关。各实验组的SGR值分别为3.189、3.304、3.447、3.341、3.087。各实验组体重分布的均匀性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不同实验组饲料转化率不同,饲料转化率与密度呈负相关,高密度影响大菱鲆的生长,也降低饲料的转化率。实验组1,饲料转化率最高,饲料系数为0.95;实验组5,饲料系数为1.25。高养殖密度抑制了大菱鲆的生长,也增加了饲料系数。在白化鱼色素改善方面,不同饲育密度对色素的改善也略有不同,改善程度与密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报道杜氏鰤(Seriola dumerili)人工苗养殖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研究结果。在海区水温6-30.5℃。海水盐度14.33,溶解氧6.5-7.3mg/L,pH7.5-8.1,水流为15-35cm/s的网箱中,杜氏鰤人工苗叉长40-50mm,体质量1.5-1.7g,经208d养殖,叉长达到330-388mm,体质量达到950-1400g,饲料系数为11,成活率为71.7%;养殖720d,体质量达4.5-6.5k,饲料系数为8;养殖l080d,体质量达7.5-11.5kg,饲料系数为7;养殖l440d,体质量达13.,15.5k异,饲料系数为6;养殖l800d,体质量达15.5-18.5kg,饲料系数为5。第4年性腺发育成熟,4-5月份,海上网箱人工催产,平均每尾雌鱼可产卵1.8kg左右。  相似文献   

13.
鳖的养殖属新兴水产业,养殖水平尚待提高,本着为广大养殖业者服务的宗旨,研制开发了“大昌”牌鳖配合饲料。本文简报了中华鳖饲料170d的饲喂试验初步成果:稚鳖平均饲料系数为1.89,幼鳖平均饲料系数为2.40。没有出现鳖的营养缺乏症。  相似文献   

14.
大黄鱼配合饲料饲喂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琴  余柔刚 《台湾海峡》1998,17(A12):149-152
经过30d的试喂试验,大黄鱼配合饲料鱼种饲料饵料系数为1.19,比饲喂鲜活饵料(Ti鱼)节约成本31.58%;鱼苗饲料饲喂规格为150g/尾的大黄鱼,平均饵料系数为1.80,节约成本21.61%;鱼苗饲料饲喂规格为3g/尾的大黄鱼,饵料系数为1.79,节约成本20.16%。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每日将海水比重降低0.001的方法,把养殖海水的比重从1.020降到1.000。试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在比重为1.000的水体环境中,仍能成活,但其生长速度有所减慢;在比重为1.000的水体环境中养殖18d,其成活率高达98.9%。  相似文献   

16.
欧鳗冬季饲料饲养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琴  郑志雄 《台湾海峡》1998,17(A12):153-156
本试验在平均水温13.3℃的冬季低水温条件下进行,试验期间平均日投饵率为0.73%,饲料效率达50%左右。试验结果表明欧鳗在冬季低水温条件下养殖,通过加强饲料是可行的,从而进一步降低加温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7.
对虾池塘养殖业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展角度而言 ,我国的对虾养殖业在经历1982~199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和1993~1994年的急剧衰退阶段之后 ,近年来一直处于恢复性发展阶段的过程。本文试图将我国近年来对虾养殖业对虾池塘养殖最近的变化、现状和对虾池塘综合养殖现状作一总结 ,并探讨今后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1对虾养殖的主要模式1.1我国对虾养殖业养殖模式的4个阶段按集约化程度而言 ,我国对虾养殖业养殖模式的演变 ,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1.1.1粗放式养殖阶段 (1979~1984年 )养殖池规格2~10ha,一般3ha,不投饵 ,不施肥…  相似文献   

18.
赤点石斑鱼人工繁殖的研究 Ⅰ.亲鱼的室内自然产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者1995年在漳州市东山湾水产增殖中心进行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对人工繁殖研究时,对亲鱼产卵前及产卵期间的摄饵,每天的产卵量及卵质进行了观察、研究,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亲鱼亲鱼共19尾,于1994年12月初购自东山县海上网箱养殖户,系从自然海区钓捕,经2~3a养殖的群体。养于海上网箱,日常投喂小杂鱼,并定期投喂一定比例的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至1995年5月21日测得平均全长35.9cm,体重916.5g。5月28日亲鱼移往室内产卵池,经检查雌、雄比为:雌:雄:不…  相似文献   

19.
日本对虾体内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是日本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我国福建、广东等沿海近年也已开始养殖。这种虾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饲料容易解决、病害少、耐低氧、耐干露、营养价值与中国对虾相似等诸多优点,日益受到国内外人们的青睐。为此,本文主要对近6a来国外有关日本对虾体内激素和酶等主要活性物质作一综合介绍 ,以供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工作者参考。1激素1.1蜕皮抑制激素 (MIH)甲壳动物蜕皮抑制激素(MIH)是从X 器官窦腺复合体中释放出来的,它能抑制Y 器官蜕皮类固醇的合成。Yang等19…  相似文献   

20.
高碳水化合物欧鳗饲料饲喂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琴  林峰 《台湾海峡》1998,17(A12):146-148
本文通过设计含30%与23.8%碳水化合物的欧洲鳗鲡饲料进行饲喂试验,饵料系数分别为1.40与1.42,表明体重35g左右的欧洲鳗鲡能够利用高含量碳水化合物的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