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靖钰 《地理教学》2024,(4):54-57+6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本文以“阿斯旺大坝该不该修建”为主题,探究“人地关系”大概念下的高中主题式区域地理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
徐锋 《地理教学》2022,(6):9-11+14
中学地理“大概念”是学科内整合提炼出来的核心概念,与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和教学知识点有联系也有区别。《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具体地理概念和地理主题教育是中学地理“大概念”的主要来源。中学地理“大概念”具有内容的综合性、表述的简洁性、内部的关联性和结构的层次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王兆红 《地理教学》2021,(19):30-3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新课标进一步强调使课程内容呈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基于此,本文选取"广东英德红茶产业"为主题情境,以大概念为相关课程内容组织核心,以"确定大概念—外显大概念—活化大概念—建构大概念"为教学设计步骤,并在教学设计中加入问题式教学方式,力求为基于大概念的"主题情境+问题式"相关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2021年《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地理教育论文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涉及地理课程价值、地理课程标准的演变、地理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大概念下的地理教学设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地理概念教学、深度学习的策略、地理课程思政的实施、劳动教育的渗透、地理实践力素养测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地理教师专业素养和地理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等。未来地理教育研究需要关注课程思政在地理教学中的探索、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双减”政策下的地理教学、基于地理思想的地理教学和地理教师的学科理解等。  相似文献   

5.
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对各种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同时,它也是重要的地理理性知识,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是地理知识体系中最核心的成分。只有建立清晰、稳定、科学的概念,才能为后继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对地理教材中概念表述的研究意义重大,合理的概念表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地理知能的转化,发展学生的智能。本选取了美国《科学探索》教材和我国四个版本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实验)》,对其中的地理概念表述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地理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胡蓉  郭锐  宋海菱 《地理教学》2022,(3):8-12,23
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引擎。通过比较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文本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相关“关键词”的特征,揭示它们在词频和分布方面的异同。研究表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与创新,新课标构筑起正确价值观和地理思维的双重价值取向,更加突出以地理核心知识聚合课程内容和以地理实践力引领课堂教学。在新课标指引下,教师应以地理核心知识统整地理课程,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学生地理思维,以地理实践活动革新地理教学手段和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文本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的特征,揭示词频与分布方面的异同。本研究认为,应以“情境—问题”组织地理实践,激发自觉求知欲望,以“综合—统整”促进地理思维,发展自觉学习能力,以“空间—区域”搭建地理尺度,培养自觉认知方式,走向课程自觉。  相似文献   

8.
白絮飞  杜卫红  孙玮 《地理教学》2021,(14):8-11,32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本文以呼伦贝尔学院地理师范专业大兴安岭以西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为例,挖掘乡土地理资源,对实习中的研习点进行解读,凸显专业实习中对地理师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思其 《地理教学》2023,(18):46-48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本文以沪教版《七年级下册》“黄土高原地区”一课为例,探索核心素养指向下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改进策略,探讨任务式教学、情境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朱玲 《地理教学》2021,(10):35-37
单元学习是实现学生深度学习进而达成学科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各版本教材中隐性表达的"尺度"概念解析的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作为单元学习主题,进行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基于地理核心概念发掘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比较,从“课程内容”的结构变化、“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内容标准的变化以及教学实施三个方面对两个版本课标“课程内容”的变化进行解析:内容结构方面,课程内容从学科活动与学科知识并行的平行结构变为学科知识按“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国”的线性结构,将形式更具体丰富的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活动串联其中,进一步凸显学科活动与学科知识的联系;教学实施方面,《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鼓励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做”“用”等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并运用地理思维与方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通过提取地理学科核心概念,构建地理学科知识地图,开发美育资源,以探索美育资源与初中地理教学的融合路径,将美育落实到初中地理课程开发、教学和评价的全过程。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地理视角欣赏天地之美,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审美素养,还可以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3.
姚萌  刘敏 《地理教学》2020,(3):33-38
地理实践力评价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高中生地理实践力评价的有效性,促进高中生地理实践力水平的提升,本文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采用德尔菲法从地理实践认知、地理实践方法、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实践意志品质四个方面构建高中生地理实践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地理实践力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从而构建地理实践力评价量表。  相似文献   

14.
杨利超  张晓玄 《地理教学》2020,(10):41-43,58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本文以初中区域地理“三江源地区”为例,将地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探讨地理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通过研读课标、分析学情,重构教学目标、统整教学内容、推进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体现和渗透地理核心素养,阐释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落地的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必将随之进行调整,这要求教师研读新版课程标准,重构现有教材,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贯彻“双减”政策,以新版课程标准为指导,分析目前地理教学的主要问题,探索以教材重构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优化策略、以实践能力为中心的学法指导和以作业设计为核心的评价方式,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提质增效的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梁晔 《地理教学》2021,(5):42-4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地理课程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沪教版初中区域地理"南美巨人——巴西"为例,以巴西国旗寓意为纽带创设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阐述情境教学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朱燕 《地理教学》2021,(6):29-3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探究则成为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方式。本文以乡土地理“黄河三角洲”为例,分析土地盐碱化,着力探究乡土地理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情景化教学和实验教学方式为手段,引导全体学生深入探究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芬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芬兰全国教育委员会于1994年颁布了《普通高级中学国家核心课程》,随后于2003年根据《普通高级中学法案》、《普通高级中学法令》和《普通高级中学教育国家总目标和课时分配》,重新修订和发布了《普通高级中学国家核心课程2003——为年轻人而设计的全国普通高中核心课程》,并于2005年8月在全国所有普通高级中学开始实施新课程。笔者拟对芬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进行简要解读,以期为我国地理课程改革提供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2023年《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地理教育论文,发现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落实、地理课程标准的解析、地理教材的分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促进整体理解的地理教学、地理专题内容的教学、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地图素养的养成、思维结构评价、表现性评价、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地理教师教学行为和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等。未来地理教育研究需要关注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在地理教育中有机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新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促进科学素养提升的地理实验教学、促进核心素养培育的地理学习方式等话题,并重视教育实证研究方法的规范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我国第八次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个年头。目前,《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发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也将开展。我国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应当重视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的成果,汲取不同国家或地区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营养。那么,国内关于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的现状如何呢?为了对此有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