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英国南极考察中心(BAS)在南极半岛水域(1988/1989)调查资料分析了三种南极鱼种(南极多线鱼(Pleuragrammaantarcticum),南极电灯笼鱼(Electronaantartica),博氏原灯笼鱼(Protompetophumbolini)的分布.南极多线鱼分布于受韦岛(Weddle)海水影响的水域(丰度值:0.054至1.7754尾/1000m3),指出绝大多数幼鱼(26.0至54.0mm,SL)发现在上层水域.南极电灯笼鱼和博氏原灯笼鱼分布于东南太平洋水域和贝令施森(Bellingshausen)水域(丰度值:0.0512至0.9935和0.0394至0.3909尾/1000m3).此两种灯笼鱼种的分布水深一般大于500m。  相似文献   

2.
用QSAR法研究有机磷农药对海洋扁藻的构效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邹立  李永祺 《海洋与湖沼》1999,30(2):206-211
1997年3月,利用QSAR构效关系分析方法和计算模拟手段,对中国洞海地区常用的11种有机磷农药对海洋五心形扁藻拦数抑制浓度进行研究。建立有机磷农药对海洋扁藻致毒效应的QSAR模型;lg(1/EC50)=0.193lgP-0.08(lgP)^2+1.10σ3+0.292^1X-0.164(n=11,S=20,R=0.9696);lg(1/EC50_=0.191lgP-0.09(lgP)^2+1.0  相似文献   

3.
渤海南部S3孔晚第四纪海相地层的划分及环境演变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根据微体化石、粒度、孢粉、粘土矿物和碳酸钙含量等多项分析资料,以及古地磁、14C和ESR等项测年资料,划分出7个海相地层,它们是:中更新世中、晚期的H7(417.0~460.0kaB.P.)和H6(157.5~231.3kaB.P.)海相层;晚更新世前半期末次间冰期的H5(100.6~124.3kaB.P.)和H4(76.5~87.6kaB.P.)海相层,末次冰期里两间冰阶的H3(58.2~67.4kaB.P.)和H2(28~36kaB.P.)海相层,以及冰后期的H1(8.5kaB.P.以来)海相层。其中H7为渤海海底最新确定的年代最老的海相层。以S3孔为主,与渤海中部的BC-1孔和西部的辛集孔对比,阐明了渤海晚第四纪海侵海退古环境演变历史  相似文献   

4.
利用渤海中部海域泥温实测资料,计算出该海域海底热扩散率及恒温层深度。结果表明,8#平台处的热扩散率为0.001~0.005cm2s-1,A(B)平台处为0.002~0.010cm2s-1。恒温层深度8#平台处为8m,A(B)平台处10m,也有差异。与陆地比较,海底恒温层深度较浅,且水深越深恒温层深度越浅。  相似文献   

5.
1 引言俯冲带增生沉积柱中热数据的一个重要的来源系从似海底反射层(BSR)深度获得。这些反射层通常发现于水深数百米的下-中大陆坡之下,用于指示甲烷笼状水合物稳定带的温-压场的底部。稳定场与压力仅具中等相关,原始亚底部深度与温度相关。因此,既然压力易于确定,BSR提供一个温度参考。BSR温度估计特别提供了关于通过增生楔热流的区域模式的有价值的资料。他们允许在陆坡沉积物较硬,难以使海底热流探测器穿透的地方对热流进行估计,而且具有海底热流估计不易受诸如短期水温变化等海底干扰影响的优点。如果自增生楔排出…  相似文献   

6.
1995年10月和1996年4月,在闽江口至马祖海域布设8个站点,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样品经冷冻干燥、萃取浓缩和净化分离后,用GC法分析测定其HCHs、DDTs和PCBs的含量。HCHs、DDTs和PCBs的测定结果分别为0.03~0.59ng/g,1.10~14.3ng/g和ND~0.76ng/g?本文基于两个航次的调查研究,综合报道了这些有机氯污染在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分布,并对其殖留水平、分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聚合形成了位于伊朗和巴基斯坦近海的莫克兰聚合边界俯冲带。在地球的俯冲带中 ,莫克兰(Makran)具有最大的加积沉积物厚度 ,沿纬度60°E至63°E的变形前缘其厚度约为7km。20世纪70~80年代的地震反射剖面显示了由阿拉伯板块上刮削下来的厚达3.4km的沉积物堆形成的巨大的增生楔 ,而下部沉积物剖面则位于板块之下或被俯冲。早期的解释认为莫克兰构造是一个穿刺叠瓦状的横向连续的构造建造。对莫克兰增生楔的详细研究是1997年秋季德国RVSonne的SO123航次 ,在此期间联合做了…  相似文献   

8.
首次实验研究胶州湾海水中的硼,胶州湾表层海水中硼的浓度为3.24 ~3 .87mgkg- 1 ,B/Ci比值为0 .181 ~0.215 ,平均值为0 .204 ±.0 .009 。B/S比值为0 .100~0 .120,平均值为0 .113 ±0.005。湾内硼的分布,低值区在李村河口沧口湾附近,而在湾的东西两侧、东北角及湾口区域海水中硼浓度则较高。湾内海水中的硼主要靠湾外海潮输入。因湾内无常年径流流入,盐度分布变化小,硼浓度随盐度及氯度变化不明显。相对于北黄海水,胶州湾海水硼平均迁出量8.65% ,胶州湾海水中的硼表现为非保守性质。  相似文献   

9.
杭州湾海水中的硼和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作者研究的OP- 乳化剂增敏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的溶解硼,用ICP- AES法测定海水中的溶解锶。发现在杭州湾海水盐度5 .563 ~26 .397 ,氯度3.022 ~14 .582 范围内,硼浓度为0 .68 ~3.24mg/kg,锶浓度为1 .29~5 .88mg/kg,B(mg/kg)/Cl 比值为0 .219~0 .245,平均值为0.232±0 .007 ,Sr(mg/kg)/Cl 比值范围为0.398 ~0.440 ,平均值为0.417 ±0.011 。结果表明,湾内海水中的硼和锶浓度与海水盐度或氯度均有很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丰水期与枯水期水样数据关系相同,不因采水时间不同而变化。实验数据统计回归线与理论稀释线比较后表明,湾内海水中锶与硼均具有良好保守性质;湾内海水中的硼和锶主要来自湾外潮汐输入。湾东北沿岸海水高的B/Cl比值,暗示着此处有含硼工业废水排入湾内,认为B/Cl 比可作为近岸河口海水硼污染的一种指标。杭州湾海水中未检测到硼有机络合物。  相似文献   

10.
大气的严重污染导致雾中溶入SO2。等物质而形成酸雾(AcidFog)。酸雾的研究较少[1~6,8,10]。美国加州南部酸雾pH<3.0,最低1.63,我国仅对贵州的梵净山及四川的峨眉山等地的酸雾进行过研究,其成分多为常量组分[4~6,10]。SO2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而酸雾中SO2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因此研究雾水中SO2及其他成分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岛的6~7月为多雾月份,此时盛行风SSE1,雾多形成于4~8m/s风速时,雾以上午4~8时频率最大,最小频率出现于午后14~16时,青岛海雾最长持续…  相似文献   

11.
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的矿物-地球化学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振宏 《海洋科学》2000,24(10):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9676290,1997~1999)“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的矿物 地球化学记录” ,根据表层和柱状样品的成因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重建了冲绳海槽中部自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历史。沉积物的TiO2 (TFe2O3 MgO),K2O/Na2O (TFe2O3 (TFe2O3 MgO),Al/(Al Mn Fe),La/Yb REE,LREE/HREE(平均8.69) ,δEu(平均0.60)和轻稀土型配分类型特征判明为活动大陆边缘 大陆岛弧型沉积环境 ,沉积物具有典型…  相似文献   

12.
约翰斯顿岛附近海域铁锰结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铁锰结壳存在两种不同的产状,一种是铁锰氧化和的围绕“核心”生长形成的球状结壳,另一种是铁锰氧化物在基底岩石上生长形成的被状结壳。本文对R/V,Kaimikai-O-Kanaloa船1993年11月在约翰期顿岛附近海域取得铁锰结壳进行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该区铁锰结壳主要组成矿物为δ-MnO2,Mn/Fe比值为2.02,富Co(0.881%),盆Cu(0.1%),稀土总量(∑REE)1918.27  相似文献   

13.
厦门港湾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厦门港海区采集两根沉积柱样,研究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多氯联苯(PCBs)在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HCHs,DDTs及PCBs含量用GC法测定,取自厦门港湾口的1号柱样HCHs,DDTs和PCB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2~ 0.32ng/g,4.64~10.5ng/g和0.09~0.46ng/g取自厦门西港内湾的5号柱样采分别为0.17~0.31ng/g,3.65  相似文献   

14.
在1998年8~9月的TECFIUX98项目期间,我们在Cascadia增生柱的水合物海岭上完成了水通量测量。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该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形成和局部破坏对元素在海底活动、运移和析出的作用。在这个目标中,水通量大小和分布模式的确定是一个关键因素。水通量测量持续了一个月,使用了8个SIO海底水通量测量仪。这些仪器利用化学示踪物的稀释来记录通量速率的时间系列。在这个时间,数据分析也在进行。在海岭北峰附近ROPOSROV在微生物mats和蛤群体区内及其附近设置了5个测量仪,这些微生物指示…  相似文献   

15.
探讨Ba2+离子搀杂对(Ca0.5Sr0.5)5(PO4)3Cl:Eu2+和(Ca0.4Sr0.6)5(PO4)3Cl:Eu2+量子发光效率的影响。当用Ba2+离子代替Ca2+或Sr2+离子进入晶体时,Eu2+离子的发光特性发生改变:发射峰的峰值降低,热猝灭的温度升高。并采用位型坐标理论给予解释。根据晶体的结构特征,对占据两个不等当晶体学位置的Eu2+离子发光中心之间的能量传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应用动态灰色模型(GM)的灰色关联分析(GIA)为单道扫描(SCS)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选择内标(ISTD)。经发射强度序列的GIA计算和关联度序列优化后,Ge 219.87 被指定为内标。应用内标法和无内标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标样GB07232 的各元素的分析结果的相对百分误差范围分别为:0.8% ~7.5% 和2.5% ~17.5% 。变更系数(CV)范围分别为:0.7% ~2.9% 和2.0% ~5.8% 。对内标选择与平均关联度的关系,Ge 219.87 特征的某些具体问题及统计相关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在内标选择计算中的不可替代性问题,亦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甲烷水合物可能是天然气的优良盖层。在甲烷水合物与天然气之间有一个强阻抗差界面 ,导致与海底形状一致的类似于亮点的强反射。台湾南部近海至少有2万km2增生棱柱体 ,水深范围500~2000m ,为BSR所覆盖。BSR的最高浓度位于增生楔柱体的西北部 ,可能与迅速沉积的陆源沉积物有机碳含量高有关 ,从而提供了甲烷的来源。本项研究中提供了2条由台湾国立大学海洋研究所完成的未公开的多道地震剖面 ,确定了该区气水合物和含游离气沉积物的地震特征。解释后的地震剖面是甲烷水合物解释中最常用的资料。为了解释地震资料 ,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太平洋CP25岩心沉积物中钙十字沸石、蒙脱石/伊利石比值(M/I)、稀土元素含量、铈异常(δCe)、铕异常(δEu)及Sr、Nd同位素特征作为海底火山活动的证据,揭示了中太平洋海盆晚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和沉积的历史。其结果是,早中新世约20~17MaB.P.间,火山活动逐渐强烈,在17MaB.P.最强烈,使得沉积物具有高M/I和∈Nd、低δCe和87Sr/86Sr。17~1MaB.P.发生沉积间断。1MaB.P.至现代,火山活动较早中新世减弱  相似文献   

19.
南海北部陆缘天然气水合物初探   总被引:97,自引:8,他引:89  
根据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温度-压力条件,研究了南海北部的地球物理资料,发现有些地方在地震剖面上出现的海底反射BSR,而在另一些地方海底第一沉积的层速度偏高,比一般海洋沉积高0.2-0.64km/s。将这些地方海底第一层沉积界面处的温度-压力参数投于甲烷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温度-压力图上,发现它们的出现于水合物存在之区域中。  相似文献   

20.
桩柱周围海底冲刷深度计算及动力参数的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0年代以来研究的桩柱周围海底冲刷深度计算模式的对比分析表明,我国学者王汝凯等人提出的“普遍冲刷深度”、“局部冲刷深度”和“总冲刷深度”的计算模式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是可行的,能给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和有价值的参数。各种冲刷深度的计算模式如下:普遍冲刷深度lg(Su0/n+0.05)=-0.663+0.3649lgα(1)局部冲刷深度lg(Su1/h)=-1.2935+0.1917lgβ(2)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