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藏南柯月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矿物的标型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在详细野外及室内工作基础上对柯月铅锌多金属矿床进行了矿物电子探针和S-Pb同位素测定。柯月铅锌多金属矿床硫化物种类较多,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硫化物伴随的Cu、Ag含量较高。闪锌矿具有层控矿床特征,方铅矿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表明其与沉积改造作用相关,同时也受到了岩浆及火山作用的影响。S同位素δ~(34)SCDT为4.9‰~11.2‰,与日当组地层S源范围相近,Pb同位素显示~(206)Pb/~(204)Pb比值为18.53~19.78,平均为19.589;~(207)Pb/~(204)Pb比值为15.674~15.939,平均为15.848;~(208)Pb/~(204)Pb比值为38.618~40.559,平均为40.155,与附近扎西康矿床的Pb同位素呈线性排列且放射性成因Pb较高,模式年龄均为负值,落入了北喜马拉雅和高喜马拉雅变质结晶岩系的印度地盾端元内,指示来源于上地壳。综上认为柯月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沉积改造型矿床的特征;日当组地层及围岩对成矿提供矿源初始物质并且与扎西康特大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相似。  相似文献   

2.
赫章县天桥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的黔西北铅锌成矿区中部,是本区已发现的96处中、小型矿(床)点的典型代表。天桥铅锌矿床由三个矿体群组成,其金属资源量(Pb+Zn)超过0.2Mt。本文报道了该矿床矿石硫化物的硫和铅同位素组成及其稀土元素组成特征。矿石硫化物δ34SV-CDT值主要集中在8.4‰~14.4‰之间,总体具有δ34Spyδ34Sspδ34Sga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中硫已达到平衡。该矿床成矿流体中δ34S∑S值与不同时代地层中海相硫酸盐δ34S值(15‰)相近,表明成矿流体中硫来源于不同时代地层,为不同时代地层海相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的产物。铅同位素组成相当均一,n(208Pb)/n(204Pb)值为38.875~39.057(平均38.945),n(207Pb)/n(204Pb)值为15.708~15.763(平均15.728),n(206Pb)/n(204Pb)值范围为18.481~18.544(平均18.516),与碳酸盐地层相近,在n(208Pb)/n(204Pb)—n(206Pb)/n(204Pb)和n(207Pb)/n(204Pb)—n(206Pb)/n(204Pb)图,落入碳酸盐地层范围内,表明铅来源于与矿物铅同位素组成相近的各时代碳酸盐地层。硫化物样品具有低ΣREE(3×10-6)和负的Eu异常(0.13~0.88)特征。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上,全部样品具有相似特征,且与地层中的黄铁矿(下石炭统大塘组C1d)、地层白云岩及蚀变围岩相比,具有一致的稀土配分模式和Eu负异常特征,表明成矿流体来源围岩及下伏碳酸盐地层。综合S、Pb同位素和REE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特征,各时代地层均不同程度地为成矿提供物质和流体。  相似文献   

3.
楚克磊  陈小荣  齐刚  高翔  胡博  李胜进 《地质学报》2020,94(8):2325-2340
治岭头矿床上部(火山岩盖层)以铅锌矿床、硫矿床为主,中间(变质岩基底)以金银矿、铅锌矿为主,深部(侵入岩体)以斑岩型钼矿床为主的"三层楼"模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对治岭头矿床进行了成矿时代的厘定。6件辉钼矿样品的模式年龄为113.7~114.6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14.03±1.78 Ma,表明治岭头钼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早白垩世晚期。该矿床辉钼矿样品的Re含量变化于16.05×10~(-6)~66.29×10~(-6),表明其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2.1‰~2.6‰),具有相对均一的来源,可能主要来自上地幔或下地壳的深源岩浆,但也可能受到陆壳沉积物的混染。治岭头钼铅锌金多金属矿床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比较小,~(208)Pb/~(204)Pb、~(207)Pb/~(204)Pb、~(206)Pb/~(204)Pb的范围分别为38.765~39.137、15.523~15.751、18.450~18.667,具有明显的壳幔混合特征。治岭头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的厘定为下一步在区内开展同时期的斑岩成矿系统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同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资料和证据。  相似文献   

4.
铜山岭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地块湘南-桂东北坳陷与华夏地块粤北坳陷的拼贴部位,是中国南岭多金属成矿区代表性矿床之一。为确定矿床成矿时代,挑选铜山岭铅锌多金属矿床中含矿矽卡岩的石榴子石进行Sm-Nd同位素定年,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173±3Ma,指示成矿作用发生于燕山早期。对金属硫化物矿物进行了Pb同位素分析,其~(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分别为18.602、15.701、38.729,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相对富集铀铅、略微亏损钍铅的上地壳源区。从(~(207)Pb/~(204)Pb)i-(~(206)Pb/~(204)Pb)i铅同位素演化模式图可知,寄主花岗闪长岩是铜山岭铅锌多金属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且成矿物质中可能含有寄存在花岗闪长岩中的地幔组分。  相似文献   

5.
凡口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礼明  徐文忻  李蘅  彭省临 《地球学报》2005,26(Z1):164-167
对凡口铅锌矿床不同成矿阶段进行矿物包裹体温度、硫和铅同位素测定,获得成矿第Ⅰ阶段温度为300±50℃,第Ⅱ、Ⅲ阶段温度为250±50℃;并获得矿床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为2.1‰~26.5‰,具有δ34SPy>δ34SSp>δ34SGn;第Ⅰ阶段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随赋存层位由老到新硫同位素有逐渐减小趋势;第Ⅱ阶段硫化物的δ34S为14.3‰~23.8‰;第Ⅲ阶段硫化物的δ34S为5.7%~15.7‰,具有从早阶段至晚阶段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从大至小的减小趋势。分析获得68件铅同位素数据,其中硫化物的206Pb/204Pb比值为18.023~18.847;207Pb/204Pb比值为15.700~15.820;208Pb/204Pb比值为38.056~39.796。灰岩全岩的206Pb/204Pb比值为18.230~18.860;207Pb/204Pb比值为15.640~16.000;208Pb/204Pb比值为38.714~39.960。辉绿岩的206Pb/204Pb比值为18.570~18.650;207Pb/204Pb比值为15.260~15.620;208Pb/204Pb比值为38.650~38.960。第Ⅰ阶段δ34OH2O为13.3‰~13.1‰,δD为-50.2‰~-61.5‰;第Ⅱ阶段δ18OH2O为-2.4‰~+10.8‰,δD为-50.2‰~-63.2‰;第Ⅲ阶段δ18OH2O为-4.9‰~-14.3‰,δD为-59.0‰~-61.0‰。  相似文献   

6.
广西西大明山多金属矿集区是右江褶皱带东南缘近年找矿突破的重要地区,发育凤凰山特大型银矿床、罗维中型钨锌多金属矿床、弄屯大型铅锌矿床及一些中、小型矿床等。其中罗维和弄屯矿床是近年新发现的矿床,矿体分别呈层状赋存于寒武系碎屑岩和呈脉状赋存于寒武系与泥盆系接触界面附近或断裂破碎带中。笔者对矿集区内层状和脉状矿床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进行研究,并与赋矿围岩、隐伏二长花岗岩进行对比。铅同位素数据显示:罗维层状矿床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1320~18.5980,~(207)Pb/~(204)Pb=15.5920~15.7988,~(208)Pb/~(204)Pb=38.4041~39.0461;弄屯脉状矿床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3240~18.5060,~(207)Pb/~(204)Pb=15.7321~15.9140,~(208)Pb/~(204)Pb=38.6511~39.2311;二者具有相似的同位素组成,但弄屯矿床矿石硫化物~(207)Pb/~(204)Pb比值略高于罗维矿床矿石硫化物。罗维矿床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与深部隐伏二长花岗岩铅同位素组成一致;而弄屯矿床矿石硫化物~(208)Pb/~(204)Pb值介于二长花岗岩和地层铅同位同位素组成之间,且矿石~(207)Pb/~(204)Pb比值指示矿石铅可能来源于上泥盆统莲花山组碎屑岩与中寒武统黄洞口组碎屑岩。渌井和大新铅锌矿床显示出异常高的~(207)Pb/~(204)Pb,暗示可能还有其他富铀的地质体为成矿提供放射成因铅,铅同位素特征值(μ值、ω值)揭示矿石硫化物和岩体都具有壳源铅的特征;从垂向上,各矿床距罗维隐伏岩体顶界距离增加,岩浆铅减少,地层铅增加。综合研究认为,西大明山多金属矿集区应属于典型的与深部燕山期岩体侵入有关的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期岩浆和围岩地层。  相似文献   

7.
阿奇山铅锌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成矿带西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第四岩性段中,受地层控制,以细脉状和浸染状矿化类型为主。测试结果显示: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分布在-1.6‰~-7.3‰之间,具塔式分布效应,估算成矿流体的总硫同位素值δ~(34)S∑S约为-4.15‰,具岩浆硫的特征。14件矿石围岩样品~(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112~18.427、15.553~15.646和37.980~38.441;根据铅构造模式图解及参数综合分析,表明铅来自于壳幔物质混合。通过对阿奇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认为阿奇山铅锌矿床可能属于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猫榨厂(猫猫厂—榨子厂)铅锌矿床是近年来黔西北地区深部找矿的一个成功实例,该矿床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中东部贵州省赫章县境内,毗邻福来厂、天桥和板板桥等铅锌矿床。以往,该矿床以采地表砂矿和氧化矿为主,近年新发现的硫化矿体赋存于石炭系碳酸盐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或脉状产出,层控特征明显。本次工作以新发现硫化矿体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矿物学观察的基础上,借助飞秒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fs LA-MC-ICP MS),开展方铅矿原位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方铅矿原位Pb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206)Pb/~(204)Pb比值为18.755~18.775,~(207)Pb/~(204)Pb比值为15.780~15.799和~(208)Pb/~(204)Pb比值为39.413~39.477,暗示成矿金属来源单一或混合流体均一化程度较高。通过与潜在源区岩石Pb同位素组成特征对比,发现猫榨厂铅锌矿床的Pb金属主要由基底变质岩和盖层沉积岩共同提供,但地层沉积岩的贡献程度较基底岩石高。此外,猫榨厂与福来厂、天桥和板板桥硫化物的Pb同位素组成对比,显示自猫榨厂至板板桥,硫化物的Pb同位素组成逐渐降低,暗示随着成矿流体的演化或运移,高Pb同位素比值地层沉积岩的贡献比例逐渐减少。由于基底富含丰富的成矿金属,其贡献程度与矿床规模正相关关系明显。因此,综合分析认为,猫榨厂矿区深部和北东至板板桥一带仍有很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江西冷水坑矿田是武夷山地区重要的银铅锌集中区之一。无论是世界上少有的斑岩型银铅锌矿床还是火山沉积 热液改造矿床都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该矿田的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为-380‰~694‰,平均为187‰。大约为-411‰的δ13C值与峰值约为2‰的δ34S值的很窄分布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碳和硫来源于深部岩浆,并不排除地层提供一部分硫和碳的可能性。硫化物矿石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7771~17867、15564~15685和38235~38652。地层中火山岩、火山岩沉积岩以及变质岩石的 206Pb/204Pb比值为17899~18220,与矿石铅既有联系又有分离。然而,矿石和花岗斑岩的长石铅中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是相近的,它们在208Pb/204Pb 206Pb/204Pb和207Pb/204Pb 206Pb/204Pb图上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铅同位素混合线两个端员分别为上地壳和地幔。这些证据都强烈地支持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斑岩岩浆系统,地层对于成矿流体和物质的贡献不可或缺。冷水坑是一个典型的与次火山岩有关的岩浆热液成因的Ag Pb Zn矿田,成矿作用均发生于中国东部燕山中期陆内环境。  相似文献   

10.
康家湾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湖南水口山矿田的东部,是矿田内最大的铅锌金银矿床,以铅锌为主,共伴生金银矿。通过硫、铅、氢-氧同位素研究,显示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δ~(34)S(-4.3‰~+2.1‰)主要变化范围为0~+3‰,说明本区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具有岩浆硫的特征(δ~(34)S=0‰);矿石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比值分别变化于18.182~18.840、15.180~15.96、37.892~39.499之间,显示具有正常铅特点;在构造分配模式图解和构造环境判别图中,本区矿石铅同位素的投点均分布于上地壳演化线、造山带演化线和地幔演化线之间,暗示其铅同位素属于壳幔混合型铅;在Δγ-Δβ成因分类图解中,本区矿石铅同位素投点均分布于岩浆作用范围内,反映本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岩;而氢-氧同位素表明,康家湾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是多源的,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岩浆水混合而成,早期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混入大量的大气降水。从而证明康家湾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岩浆侵入活动有着密切的成因关系,应属于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1.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是川滇黔铅锌成矿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现中—小型矿床(点)100余处,它们的分布严格受到区域性构造的控制。在系统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黔西北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的金属来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矿石的206Pb/204Pb为18.439~18.729(均值18.563,n=25),207Pb/204Pb为15.681~15.887(均值15.748,n=25)和208Pb/204Pb为38.885~39.522(均值39.112,n=25);黄铁矿的206Pb/204Pb为18.280~18.768(均值18.571,n=10),207Pb/204Pb为15.677~15.920(均值15.737,n=10)和208Pb/204Pb为38.609~39.144(均值38.940,n=10);闪锌矿的206Pb/204Pb为18.029~18.726(均值18.448,n=34),207Pb/204Pb为15.505~15.825(均值15.689,n=34)和208Pb/204Pb为38.145~39.455(均值38.772,n=34);方铅矿的206Pb/204Pb为18.062~19.900(均值18.536,n=83),207Pb/204Pb为15.440~16.334(均值15.717,n=83)和208Pb/204Pb为38.004~40.695(均值39.022,n=83)。矿石全岩与硫化物单矿物具有相似的Pb同位素组成,表明脉石矿物对矿石全岩没有明显的Pb同位素影响,矿石全岩和金属硫化物Pb同位素所指示的物源信息均能反映成矿流体中金属的来源。经与地壳、地幔和造山带及峨眉山玄武岩、赋矿沉积岩和基底岩石Pb同位素组成特征对比,发现黔西北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的金属具有混合来源特征,主要来自赋矿地层沉积岩和基底岩石。综合分析认为,黔西北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的金属是由循环的盆地卤水活化、淋滤流经地层(包括基底和赋矿地层)岩石所得。  相似文献   

12.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湘南的代表性矿床之一, 矿床受SN向宝岭倒转背斜和观音打座倒转背斜的控制,赋存围岩以花岗斑岩与石英斑岩为主,矿石以铅锌硫化物矿石为主,对该矿床S同位素研究表明,δ34S值为-2.2‰~17.2‰。矿石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7.893~18.772; 207Pb/204Pb为15.580~16.045;208Pb/204Pb为38.490~41.560。研究表明,该矿床的硫源可能是岩浆来源与海水(地层)硫混合作用形成;矿床中异常铅矿化的铅是岩源来源。  相似文献   

13.
民稿铅锌矿床位于湘西北铅锌成矿带南西侧,处于花垣矿田与凤凰矿田之间,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为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本文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硫、铅、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3件方铅矿样品的δ~(34)S值为26.1‰~28.3‰;~(206)Pb/~(204)Pb值为18.05~18.29,~(207)Pb/~(204)Pb值为15.67~15.84,~(208)Pb/~(204)Pb值为38.23~38.24;3件成矿期方解石的δ~(13)C值为-4.78‰~-2.63‰,δ~(18)O值为21.4‰~21.8‰。结合区域研究成果认为,成矿硫源来自赋矿地层中海相硫酸盐TRS的产物;成矿铅源主要来自深部矿质,部分来自赋矿围岩;成矿流体中的碳来自赋矿围岩,成矿流体中含有地层水。综合分析认为,民稿铅锌矿床是扬子地台东南缘伸展拉张背景下,区域深大断裂活动引起的成矿作用的产物,矿床类型应为MVT型铅锌矿床,并建立了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14.
湘西地区铅锌矿成矿物质来源——来自S、Pb同位素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湘西地区铅锌矿床位于湘西-鄂西成矿带西南段,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铅锌矿基地。S和Pb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湘西地区矿床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6.30‰~34.66‰,平均值为19.64‰,明显富重硫,具有双塔式分布特征,矿石硫主要来源于容矿地层中的海相硫酸盐类和海水。8个矿床矿石矿物的~(206)Pb/~(204)Pb值范围为17.689~18.295,~(207)Pb/~(204)Pb值变化于15.535~18.848之间,~(208)Pb/~(204)Pb值介于37.294~38.630之间。区内铅锌矿床Pb同位素成分具有造山带和上地壳Pb同位素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于造山带和上地壳的混合作用,铅成因类型为上地壳和地幔因岩浆作用而混合的俯冲铅。提出了湘西地区铅锌矿成矿作用的两阶段演化模式,认为区内铅锌成矿作用经历了成矿流体形成和成矿流体迁移富集2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大井铜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的一个大型Cu-Sn-Ag-Zn-Pb矿床。该矿床的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为-1.8‰至+3.8‰,平均为+0.65‰。大约为-5‰的δ^13C值与峰值为~ 1‰的δ^34S值的很窄分布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碳和硫来源于深部岩浆,并且排除了上二叠统林西组地层提供一部分硫和碳的可能性。硫化物矿石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257-18.368,15.476-15.609和37.916-38.355范围内,其模式年龄为122-209Ma。黑色页岩含有较高的放射成因铅,其^208Pb/^204Pb比值为18.473-20.156,与矿石完全不同。然而,矿石、基性-超基性岩脉和附近花岗岩体的长石铅中^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是相近的,它们在^208Pb/^204Pb-^206Pb/^204Pb和^207Pb/^204Pb-^206Pb/^204Pb图上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铅同位素混合线两个端元分别为上地幔和造山带,即混合了上地幔与前中生代形成的造山带物质。这些证据都强烈地支持了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因此,大井矿床是一个典型的与次火山岩有关的岩浆-热液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滇西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保山地块北部,是"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内典型矿床之一。对该矿床开展硫铅同位素示踪研究,探讨成矿物质来源,并结合构造背景和成矿时代分析了矿床成矿机制。样品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为+2.5‰~+11.1‰,平均值为+5.65‰,硫同位素来源为深部幔源岩浆和岩浆上侵混染壳源物质形成的多种硫源同位素组合;矿石矿物铅同位素组成中~(206)Pb/~(204)Pb为18.167~18.497,~(207)Pb/~(204)Pb为15.668~15.779,~(208)Pb/~(204)Pb为38.554~38.997,铅同位素总体较稳定,显示壳幔混染特征,以上地壳铅为主,可能来源有深部侵入岩浆及赋矿围岩。由矿床成矿物质来源表现出的多源、深源-浅源的特征推测,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岩体隐伏在区域深部。  相似文献   

17.
东昆仑哈日扎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紧邻昆中断裂北侧。已获得的资料显示哈日扎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对矿床内主要金属矿物及其S Pb同位素组成进行详细研究,探讨其成矿温度与物质来源。研究表明:闪锌矿中Fe元素含量为9751%~12736%,Zn/Cd比值的变化范围为5650~11439,初步推测成矿温度为中—低温;矿床中各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38‰~-05‰,具有深部岩浆硫的特征,且不同硫化物矿物中的S同位素未达到平衡分馏;Pb同位素变化相对较小,206Pb/204Pb、207Pb/204Pb及208Pb/204Pb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8254~18504、15614~15800和38429~39028;表明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与深部岩浆的混合。  相似文献   

18.
新疆色帕巴衣铅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西北缘柯坪铅锌矿带内,发育鸡窝状矿化,赋存于丘里塔格组构造白云岩角砾和岩溶白云岩角砾中,围岩蚀变较弱。矿石呈角砾状构造,以方铅矿为主的金属矿物充填于白云岩角砾间。矿化白云岩微量元素富Cd、Sb、Mo,贫In,稀土元素总量较低、Eu负异常明显,这些特征揭示成矿流体为还原性的非岩浆热液。方铅矿的δ34S集中在4.5‰~7.5‰之间,相对较大且变化范围较小,铅同位素~(206)Pb/~(204)Pb=17.436~17.568,~(207)Pb/~(204)Pb=15.528~15.592,~(208)Pb/~(204)Pb=37.800~38.008,表明成矿流体可能由分别来自硫酸盐地层和古老结晶基底的两类不同性质流体混合形成。这些特征揭示色帕巴衣矿床可能为与盆地流体活动有关的后生层控MVT型铅锌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为构造裂隙及角砾岩系统。  相似文献   

19.
龙山Au-Sb矿床是湘中Au、Sb矿集区的代表性矿床,本文对其不同类型矿石、矿区围岩和区域地层进行了S、Pb、Sr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为-3.0‰~5.1‰,平均值2.3‰;矿区围岩的δ~(34)S值为4.0‰~5.9‰,平均值5.2‰;区域地层的δ~(34)S值为9.3‰~13.3‰,平均值11.3‰。矿石与矿区围岩、区域地层的硫同位素组成差别较大,矿石硫具岩浆来源特征。矿石中硫化物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6.992~18.457、15.392~15.722和37.586~38.960,矿区围岩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7.630~17.993、15.522~15.644和37.981~38.366;区域地层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7.566~18.092、15.430~15.630和37.988~38.710。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矿石铅的来源较复杂,赋矿地层、印支期岩浆岩和上地幔可能都为其提供了部分铅。石英流体包裹体的(~(87)Sr/~(86)Sr)_i比值为0.71540~0.72309,矿区围岩的(~(87)Sr/~(86)Sr)_i比值为0.71844~0.72153,区域地层的(~(87)Sr/~(86)Sr)_i比值为0.71792~0.71939,矿石、矿区围岩、区域地层的初始锶同位素值均较高,主要为壳源锶,部分锶来自赋矿地层,部分来自印支期岩浆岩。龙山矿床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来源特征,矿化剂硫主要来源于岩浆,成矿物质部分来自江口组地层,部分来自印支期岩浆岩。  相似文献   

20.
云南腾冲地块老象坑铁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中南段,成矿条件和成矿潜力优越。通过野外实地勘查,结合主量、微量、稀土元素与Pb同位素分析,探讨其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矿体多呈透镜状,似层状等;矿石以致密块状、角砾状为主;镜下可见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等多种金属矿物。磁铁矿矿石和磁铁矿单矿物微量元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明显看出呈强不相容元素相对富集的右倾锯齿状;明显富集K,U,P,Ti,N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重稀土元素Lu;而相对亏损Th,Ce,Nd,Zr,Sm,Y等元素;稀土元素分布总体上呈左倾模式,LREE相对亏损,HREE明显富集,LREE分布模式平坦,HREE分布变化大。磁铁矿矿石δEu为0.245~0.866,δCe为0.524~0.969,磁铁矿单矿物δEu为0.330~1.165、δCe为0.445~1.020,均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和较弱的Ce负异常。磁铁矿的Pb同位素组成(~(208)Pb/~(204)Pb为38.606~39.173,~(207)Pb/~(204)Pb为15.649~15.727,~(206)Pb/~(204)Pb为18.357~19.284)与腾冲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相似,且磁铁矿与基性-超基性岩形成了很好的线性排列,表明其具有同源关系。腾冲老象坑磁铁矿的铅同位素组成主要源于造山过程;结合实际地质特征及矿区内最新的钻孔资料,认为老象坑铁多金属矿矿床类型应为超基性岩浆热液-断裂填充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