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春林  王茂丽  李坤 《岩土力学》2006,27(6):969-972
结合典型的工程地质特点及工程实例,论述了粉喷桩处理软土路基沉降的计算方法,提出在进行沉降分析和沉降控制的基础上,对软土路基处理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选择,特别是探讨了桩长和桩间距的选择等问题,对不同设计方案在沉降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到了一些对工程实际十分有益的结论,对于用粉喷桩处理桥头路基防治跳车等问题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秦沈客运专线A14试验段软土路基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汪建刚  王星华  王曰国 《岩土力学》2004,25(8):1283-1287
介绍了秦沈客运专线A14试验段软土路基工程设计施工情况。通过对各种地基处理路段沉降观测,探讨了软土路基沉降特征,推测出其最终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并分析了软基处理措施与沉降的关系。结果表明:软土路基沉降受加荷影响很大;采用碎石和粉喷桩处理后地基沉降量比其它处理方法要小;在松软土地层,控制填土不是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在确定超载预压高度与预压时间时,很少考虑软土蠕变的影响。结合武英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工程实例,考虑软土蠕变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超载预压软土路基中超载预压高度与沉降关系、超载预压高度与超载预压时间关系进行计算,并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软土路基超载预压沉降分析中考虑软土蠕变是必要的,软土路基的沉降随着超载预压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超载预压高度的增加,超载预压时间越短,但二者并非线性关系。在路基稳定的前提下,存在一个最佳的超载预压高度,使得超载预压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4.
软土地基上填土桥坡工后沉降三维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关峰  鲁亮 《岩土力学》2000,21(3):247-251
采用适用于上海饱和软土的非线性粘弹塑性模型, 研制了三维有限元软件。 应用该软件对软土地基上填土桥坡的工后沉降进行了三维有限元研究, 并将计算值与实测结果作了比较, 认为软土路基的蠕变效应是造成桥坡工后沉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沉降控制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沉降控制设计理论,结合有关公路设计规范、路面功能性和结构性的要求以及有限元法分析路基差异沉降引起路面附加应力的计算结果,提出了采用工后路基路拱横坡度变化小于等于0.45 %作为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的容许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采用有限元法对佛山-开平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标准断面进行分析,采用不同参数计算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根据沉降控制标准,优化出既满足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要求,又效益最优的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软土路基水泥土搅拌桩处理的设计参数,即工程水泥土搅拌桩采用面积置换率为8.9 %(对应桩间距1.6 m),桩长8 m,桩径为0.5 m,水泥掺入比为15 %;实际使用时,考虑桩土存在一定的不协调,可适当提高桩体面积置换率达10.1 %(对应桩间距1.5 m)。  相似文献   

6.
安关峰  李红等 《地球科学》2001,26(6):638-642
采用适用于上海饱和软土的非线性粘弹塑性模型,研制了三维有限元软件。应用该软件对软土地基上填土桥坡的工后沉降进行了三维有限元研究,并将计算值与实测结果作了比较,认为软土路基的蠕变效应是造成桥坡工后沉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基及其路堤的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林 《岩土工程技术》2003,(5):276-280,293
通过对地基沉降、路基本体变形的观测 ,研究分析了软土地基不同处理措施的地基沉降规律 ,并就地基沉降对改良土路堤变形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卢国胜  蒋昌贵  王迅 《岩土力学》2007,28(10):2101-2104
通过无处理软土路基和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探讨了路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搅拌桩对路基沉降控制的效果以及桩顶、桩底、桩侧不同深度处的应力分布和不同深度处的桩身应变,对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处理措施的选择和复合地基的理论计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对公路的性状与运营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与路基的内部结构、成分、体量、外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布设边桩点、埋设沉降板、布设测斜管的方式进行沉降观测。在大量的实测数据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原理,对软土路基的沉降时效问题进行了整体性研究,总结出环太湖流域软土路基沉降时效的经验型数学表达式。从锡澄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时效的预测效果来看,预测结果和实测数据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刘松玉  蔡国军 《岩土力学》2015,36(Z1):253-259
根据太湖地区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实测资料,通过现场原位取样结合室内试验,分析了太湖冲湖积相软土的压缩特性,总结出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化规律,研究了工程地质条件和填土高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并采用归一化指标得到不同地基处理方式下的沉降估算公式,同时对两种常用全过程路基沉降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太湖冲湖积相软土具有较强的结构性;相似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沉降差异较大,土体结构性是影响路基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归一化指标分析可得到不同路基处理方式下的简单沉降估算式;常用的全过程沉降量预测方法对于最终沉降量的预测均存在一定的偏差,可综合分析预测结果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1.
爆破挤淤技术在海洋围垦和潮汐电站等工程堤坝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海洋工程的不断推进,堤坝修建需要处理淤泥(软基)厚度在逐渐加深,在超过12 m的深厚淤泥中往往采用“悬浮式”堤坝结构,对该种堤坝结构开展沉降计算与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以惠州港兴盛油库护岸工程为工程实例,分别采用传统沉降计算方法、基于多孔介质渗透理论的考虑浮力作用沉降计算方法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其爆破挤淤形成的“悬浮式”堤坝开展沉降计算,并与实际监测结果对比验证,分析几种沉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研究表明,传统沉降计算方法得到的沉降值比实际监测值明显偏大,不适合于“悬浮式”堤坝沉降计算;考虑浮力作用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实际监测值,可用于“悬浮式”堤坝沉降计算。  相似文献   

12.
水泥土桩复合土钉水平位移简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会来  郭院成 《岩土力学》2007,28(9):1923-1926
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支护体系受力计算的增量方法应用到水泥土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中。根据土体开挖卸载效应和土钉拉力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土钉力增量比例系数的确定方法,实现了水泥土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中土钉力的增量计算方法,从而有效地反映了施工过程对土钉受力的影响,使得土钉的受力计算更符合实际。通过简化,根据支护体系中水泥土桩和土钉之间的变形协调关系、土钉的受力变形相关关系以及水泥土桩的受力变形相关关系,提出了水泥土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基于增量方法的水平位移计算模式。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将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张志国  杨阳  牟春来  肖明 《岩土力学》2014,35(Z1):319-327
地下结构是水电站地下厂房抗震设计的关键,我国现行规范尚未对其抗震设计方法作出明确规定。结合汶川地震中映秀湾地下厂房结构震灾调查,采用拟静力法、反应谱法和时程法分别进行结构受力计算。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映力荷载作用下地下结构的破坏情况,为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拟静力法计算结果偏安全,但其对顶拱、牛腿等局部结构计算有一定不合理之处;反应谱法能展现结构的薄弱部位,便于抗震加固,但在与围岩接触的结构分析中存在较大误差;时程法能精细反映地下结构的地震受力过程,计算结果与震害调查吻合较好,便于更为经济的工程设计。建议对安全级别高、规模大或处于高地震烈度区域的地下厂房结构采用时程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4.
岩土参数随机场离散的三角形单元局部平均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周国庆  阴琪翔 《岩土力学》2014,35(5):1482-1488
将不确定性岩土参数建模为随机场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随机变量,基于随机场的局部平均理论,提出了用于二维随机场离散的三角形单元局部平均法。通过面积坐标变换和高斯数值积分,给出了三角形单元局部平均随机场协方差矩阵的解析计算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采用算例再现了所提方法的分析过程和有效性,并与传统二维随机场四边形单元离散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二维随机场三角形单元离散法能与有限元三角形单元离散法完美结合,随机场单元与有限元单元的对应关系清晰,易于随机有限元程序的编制;对于随机场单元的均值,传统四边形单元离散法与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同;对于随机场单元的方差,传统四边形单元离散法计算结果偏小,所提方法显得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SPI软件计算模块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介绍了工艺条件数据自动导入SPI软件的方法与计算模块的应用,并以调节阀的计算为例,同其他计算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模块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提高了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体积分方程法模拟复电阻率三维体电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积分方程法计算了均匀半空间中复电阻率(激电)效应和电磁效应同时存在时的三维体响应。在计算中,对于需要计算三重积分的张量格林函数电荷项一次部分,应用一种差分近似的方法求解,这种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更加便于计算机实现;采用二次剖分的算法解决了计算张量格林函数时的奇异值问题;计算含有贝塞尔函数的积分项时,利用一种结合连分式展开的高斯求积代替常规的快速汉克尔变换方法。验证了计算结果并分析了三维体复电阻率模型(Cole-Cole)参数对正演结果的影响,为三维体复电阻率及其参数反演提供了正演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进边坡框架梁的计算方法,基于文克尔地基梁假定,考虑框架梁与土体的互相作用,通过关键点拟合的方法,把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简化为一元二次函数,推导出边坡框架梁的简化计算公式。该方法被应用于福建一处边坡支护工程,采用锚索框架梁支护,施工过程中对边坡进行位移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文克尔地基梁计算需要求解微分方程,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适合设计中使用,而简化后的计算方法容易掌握,可以方便计算出框架梁的端部弯矩和跨中弯矩。边坡位移监测结果表明该简化计算方法安全可行。研究结果对边坡框架梁的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ANSYS结构计算二次开发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采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结构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对以ANSYS为平台 ,利用APDL语言进行的计算程序二次开发用于结构计算时的一些关键性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APDL语言编程 ,并以预应力锚索桩为例进行计算 ,通过与传统算法进行比较 ,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9.
Design method for local load on a geosynthetic reinforced soil structur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the design of geosynthetic reinforced soil structures, adapted for the case of a local surcharge load. The load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the reinforcement. The basic calculation method is described and a design calcul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case of a locally loaded structure. This new approach is validated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on several full-scale embankments, locally loaded to failure.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with partial safety factors from Eurocode 7.  相似文献   

20.
马时冬 《岩土力学》1991,12(4):1-10
本文对重力式平台地基在风暴期间由波浪荷载引起的循环位移和孔隙水压力发展以及在随后的孔隙水压力消散过程中产生的固结变形进行了计算,并针对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展开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