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Ouikscat卫星拍摄的一组照片显示,近些年来,覆盖在北冰洋表面的冰盖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早在2004年到2005年间,北极地区原先即使在夏季也不会融合的冰盖就已萎缩了14%。而今,北极地区消失的冰盖总面积已经超过7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巴基斯坦或是土耳其的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2.
无冰北极?     
薛钊 《海洋世界》2014,(1):26-31
<正>2012年8月,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报告,北极的冰盖缩小到了只有410万平方千米。出现了30年来夏季冰盖面积的最低值。科学家预测,夏季完全没有冰的北极可能将在2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出现。北极夏季冰融化的速度是惊人的。"我们距离一个完全没有冰的夏季北极,只差四分之一的路了。"加拿大魁北克拉威尔大学的研究者路易斯·佛蒂尔说。如果有一天,夏天的北极完全没有了冰,世界会变得怎样?现实和科学研究已经给未来提供了答案。  相似文献   

3.
尽管关于北美和欧亚大陆北极区冰川史的研究最近取得了长足进展 ,然而 ,北极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型式和范围还远远没有搞清。末次冰川极盛期欧亚大陆北部冰川最小和最大体积之差超过2×106km3,比现今格陵兰冰盖的体积还大。对过去欧亚冰盖不了解阻碍了我们对于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北极第四纪环境变化的认识。大量地质资料揭示 ,巴伦支和卡拉海南部低地反复被以陆架为中心的庞大冰盖侵占。然而 ,大范围冰川事件的年代尚不确定。多数作者将沿极圈的伯朝拉和西西伯利亚低地边缘冰成地形主带与末次主冰川推进相联系 ,认为其年代为Eemian…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俄国大革命时期,俄国即自称拥有北极区的主权。苏联在北极冰盖上建立了考察站,称北极冰盖是苏联领土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海岸警卫部队的一艘破冰船开足马力直奔北极方向而去。这次航行不是为了执行军事任务,却比一般的军事任务更加重大。船上载有20名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外加18个月的给养。破冰船的目的地是北冰洋上的永久性冰盖。但是,破冰船离开港口不久,船上的科学家就觉得事情不妙了。破冰船上的科学家在北极研究领域里都  相似文献   

6.
西北冰洋楚科奇边缘地区沉积模式复杂,冰期-间冰期旋回影响着周围北美冰盖和欧亚冰盖的发育以及波弗特环流的位置与强弱,对于该地区的沉积物来源有很大影响。通过对采自西北冰洋楚科奇边缘地区的ARC4-BN03、ARC3-P37和ARC4-MOR02岩心的多指标分析以及与邻近6个岩心的对比,发现在MIS 5以来,北风脊地区可以识别出多次IRD事件,其中都有加拿大北极群岛的贡献。在MIS 3,楚科奇海台和楚科奇深海平原较北风脊沉积速率更高,其IRD事件除了加拿大北极群岛的贡献,也可能有来源于欧亚大陆的输入。在MIS 2,楚科奇海台和楚科奇深海平原的沉积速率急剧降低甚至中止,其IRD事件主要来源于欧亚大陆和东北冰洋边缘海,而北风脊地区IRD事件仍来源于加拿大北极群岛。这可能是由于冰期楚科奇海台和楚科奇深海平原可能受到一个冰盖的覆盖,阻止了北美地区沉积物的输入;而此时北风脊地区正处于这个冰盖的边缘,未被完全覆盖。在间冰期,该冰盖消亡,整个楚科奇边缘地区的IRD事件都有加拿大北极群岛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冷战时期,北极处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前沿地带。环北冰洋地带密布着攻击性武器、预警系统和拦截系统,冰盖下有核潜艇逡巡,北极地区被高度军事化。这种形势使得北极地区的国际合作举步维艰。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美苏关系迅速转暖。  相似文献   

8.
有主有次,双管齐下——加拿大北极环境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晶  郭培清 《海洋世界》2009,(11):72-75
加拿大当前正在积极推行“北极环境政策”。一方面加拿大政府对治理北极环境问题予以了足够的重视,并且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贡献;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服务其直接的国家利益——北极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北极冰盖下蕴藏着的大量的自然资源、北极圈内潜在的广阔的科研价值以及加拿大对西北航道的利用和控制等。换句话说,加拿大的北极环境政策有实有虚,有主有次,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9.
梁霄  李巍  林建国 《海洋科学》2011,35(5):61-65
基于北极海域脆弱的生态环境特点,为了将溢油污染危害降至最低,以FLUENT为研究平台,建立多项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船舶溢油模型,分析溢油在有冰海域中的运动特点.结果表明;当冰盖存在时溢油会黏附于冰的下表面,扩散范围小于相同温度下自由海面上的油膜扩散范围;部分溢油会被卷吸到冰盖表面并继续迁移,加速了冰盖的融化;溢油点距离冰盖...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格陵兰高纬度北极地区北缘冰川范围在30ka前是不确定的。关于格陵兰和埃尔斯米尔岛冰盖连接封闭了内尔斯海峡,以及象现今一样,冰盖限制在这两个岛,海峡呈开放状态等问题在地质界存在着争论。辨别这两种可能性对于了解北冰洋和大西洋环流运动,推算冰川体积...  相似文献   

11.
杨娟 《海洋世界》2010,(2):62-63
北极熊与命运的抗争正在进行中。由全球变暖导致的冰盖消融。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化学污染正威胁着这种神奇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12.
实施纲要     
1 ACSYS 的科学目标及主要课题北极气候系统研究(ACSYS)于1994年1月1日进入观测阶段,并将在今后的10年内继续开展下去。ACSYS 的科学目标是弄清北极在全球气候中的作用。为达到这一目标,AC-SYS 争取发展及协调国内及国际有关北极的科学活动,以下面3项为主;(1)了解北冰洋洋流、冰盖和水文循环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北大西洋北极水道──ODP第151航次科学考察报告AnnikM.Myhre等北极和亚北极海对全球性气候和海洋系统影响较大。了解全球性气候和环境变化的起因和影响是人类的重要课题。高北纬海洋与这一工作具有极大的关系,因为它们通过永久性和季节性冰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冬季河流封冻后,水体表面出现固体冰盖,使得过水断面的湿周增大,水力半径减小,从而导致了水流结构和紊动水体对河底附加切应力的改变。进行冰盖下水流纵向紊动特性试验研究对进一步探讨冰盖下的紊流冲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借助室内模拟试验,对不同流速、水深、冰盖糙率等条件下的冰盖下水流垂线流速及紊动强度进行了观测与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水流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冰盖下水流纵向紊动强度比明流大;且随冰盖糙率的增大,冰盖下水流的纵向紊动强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5.
张赤军  陆洋 《海洋与湖沼》1998,29(1):104-108
采用球函数表征了南极冰川覆盖的高度,并运用位理论与地壳均衡观念,研究了南极冰盖形成、消融对大地水准面与相对海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冰盖形成后的大地水难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南极为+115m,在南纬25°带上为-37m,在北极为+8m;若地壳为弹性固体而地幔为流体,设地慢密度为3270kg/m3,则在冰川消融、地壳均衡调整后的沿海大陆相对海面的变化仅为2.8m。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中国第七次北极考察在西北冰洋阿尔法脊南部钻取的ARC7-LIC岩芯沉积物的XRF Ca/Al比值、冰筏碎屑和黏土矿物等研究,重建了中更新世以来研究区沉积物源和周边冰盖的演化历史。ARC7-LIC岩芯黏土矿物组合类型变化显示:深海氧同位素(MIS)29~13期黏土矿物组合主要以西伯利亚物源区为主,而MIS 12期以来以北美物源为主。黏土矿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中布容期前后洋流模式的改变。同时,MIS 12期高含量的蒙脱石可能来自北美物源。物源指标对比显示,劳伦冰盖在MIS 16期首次向西北冰洋大规模排泄冰山,并且从MIS 12期开始,西北冰洋周围冰盖的进退幅度增大。在MIS 6期、4期和3期,Ca/Al和高岭石含量的不协同变化指示北美冰盖的发育具有区域差异性,位于阿拉斯加北部和麦肯齐河流域的冰盖较班克斯岛?维多利亚岛一侧更发育,崩解的冰山能将高岭石带到研究区沉积下来。  相似文献   

17.
北极深海沉积物中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极深海沉积物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由有机质输入、能量的可用性及其他环境因素决定.然而,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冰盖提前融化正在影响微生物的多样性.为描述北极深海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我们利用罗氏454对北极深海沉积物样品的16S rDNA扩增子进行了测序,对细菌和古菌群落的丰富度、成分、结构及其系统发育分类地位进行了描述.硫还原和化能有机营养类是细菌群落中的主要类群;而古细菌群落主要是由微生物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氨氧化奇古菌门(96.66%)和产甲烷古生菌界(3.21%).这项研究描述了北极极点附近深海沉积物(> 3500米)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将为以后研究类似环境中微生物代谢过程和途径等功能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自末次冰期最盛时(LGM)以来 ,大约距今20ka时南极西部冰盖(WAIS)的基线已后退了近1300km ,那时罗斯海海湾的搁浅冰几乎延伸到了库尔曼岛。南极西部冰盖的完全崩塌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5~6m。总质量平衡的不确定性和有关冰盖对海平面或气候变化的动力响应的不确定性阻碍了对冰盖现今稳定性进行评价。据判断 ,南极西部冰盖经过扰动之后可能需要10ka达到平衡状态 ,但由于现今冰盖的动力学是以冰川为主 ,因而难以对此做出精确估算。急流冰川快速排空了内陆冰 ,但是野外证据表明过去发生过冰川由急流到慢流的急剧变…  相似文献   

19.
北极海冰冰盖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缩减,这使得北极海冰异常对大气环流的反馈作用日益显现。尽管目前的气候模式模拟北极海冰均为减少的趋势,但各模式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散性。为了评估模式对于北极海冰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的模拟能力,我们将海冰线性趋势和年际异常两者结合起来构造了一种合理的衡量指标。我们还强调巴伦支与卡拉海的重要性,因为前人研究证明此区域海冰异常是近年来影响大尺度大气环流变异的关键因子。根据我们设定的标准,CMIP5模式对海冰的模拟可被归为三种类型。这三组多模式集合平均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验证了这种分组方法的合理性。此外,我们还进一步探讨了造成模式海冰模拟能力差别的潜在物理因子。结果表明模式所采用的臭氧资料集对海冰模拟能力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极寒生存     
欧阳军 《海洋世界》2010,(10):77-80
<正>当你在北冰洋的冰盖上艰难跋涉时,几乎看不到任何有生命的东西,天上没有鸟,冰上一片死寂。所以,从表面看来,北冰洋也是地球上生物最少的大洋。当然,你决不可以掉以轻心。因为走着走着,说不定从什么地方就会窜出一头北极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