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海水中铜、镉、锌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获得的水样,研究了普里兹湾表层海水中痕量元素铜、镉、锌的含量及其分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测得普里兹湾铜、镉、锌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36-2.86、0.020-0.594、2.9-20.0μg·dm-3,平均值分别为1.15、0.143、11.2μg·dm-3。发现普里兹湾表层海水中铜、镉、锌的含量与南印度洋、南极海洋气溶胶及LarsemannHills湖泊群水体中的含量近似。研究表明,表层海水中铜、镉的含量及分布受悬浮颗粒物、初级生产力及盐度等的影响,锌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科研!1一20 辑数按钾混合溶液中钱钾的快速测 定···························……1一2青海某盐湖饱和氯化镁卤水综 合利用提铿工艺中铿的常量 测定························……1一2盐湖饱和氯化镁卤水综合利用 工艺中大量锉存在下常量镁 的容量分析方法·········……1一2用铜试剂—甲基异丁基甲酮 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中痕量 铜,锌和锅···············……1一2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汞……1一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 钠················…  相似文献   

3.
破罡湖底泥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7月,采用Mapinfo专题地图制作技术和Lars Hankson指数模型对破罡湖底泥中铜、铬、锌、镉和铅5种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现状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破罡湖底泥中铬、铜、锌、镉和铅的含量分别为110~145 mg/kg、51.9~68.1 mg/kg、119~155 mg/kg、1.05~1.41 mg/kg和38.0~62.1 mg/kg;其中,铜和镉的平均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限值,其他重金属平均含量则在允许范围内。②破罡湖底泥中铜与铬最大含量分布区域都出现在该湖东北部邻枞阳县处;底泥中锌和镉的分布也有一定相似性,最大锌含量和镉含量都出现在湖东北部的小合村以北处,而在湖东南部通江渠附近的锌含量和镉含量都是最小的;铜与铬和锌与镉具有协同毒性,其分布的空间重叠增加了其高含量区域的生态风险。③底泥中铅的高含量区域则出现在湖西湖滨带,汽车尾气排铅是破罡湖底泥中铅的重要来源。④破罡湖底泥中镉含量达到极强生态危害影响水平,其他4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轻微,由于镉的贡献,导致破罡湖底泥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总体上达到很强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地区冰川、河、湖水中重金属形态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喜保  章申 《地理研究》1993,12(2):69-76
本文研究乌鲁木齐地区冰川,河流和湖泊水中重金属铜、铅、锌和镉的背景值及存在形态的分配。  相似文献   

5.
采用四酸溶样,酸度控制在4%左右,用国家级标准样品监控原子吸收测定钴和镍,快速简单,它可测定硫化物相超基性岩相、铁氧化物相和中酸性岩相。各种矿物浸取率钴为90%~100%,镍为96%~100%,检出限为:ω(Co、Ni)/10-6=0.001-5。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某新设水源保护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了32个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镉、砷、锌、铅、铜、汞、镍、铬8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镉存在土壤污染风险,其余7种重金属达标。8种重金属平均含量高于广东省土壤背景值,镉处于轻度~极强度污染状态,其余7种重金属处于中等污染状态。镉生态危害极强,汞生态危害很强,其余6种重金属处于低生态风险等级。镉、汞生态风险高,需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王敏 《西部资源》2014,(5):51-51
<正>导读:中国有色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周五称,2014年1~3季度中国再生有色金属(铜、铝、铅、锌)总产量为737万吨,较去年同期722万吨小幅增长2%。中国有色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周五称,2014年1~3季度中国再生有色金属(铜、铝、铅、锌)总产量为737万吨,较去年同期722万吨小幅增长2%。  相似文献   

8.
科考活动对南极中山站地区土壤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南极中山站建站时采集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各样品中重金属铜、镉、铅、锌的全量及DTPA代换态含量。结果表明,上述重金属的DTPA代换态含量能集中反映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进行南极地区环境影响评价的敏感指标,而土壤全量则因母质成分的差异而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掩盖了本来程度很轻的人为污染。分析结果表明诸科学考察站的燃料烟尘对该地区土壤中的DTPA代换态重金属铜、镉、铅、锌的含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通过硫酸、硫酸—双氧水体系逐步分离,又以乙醇—溴化钾—硫酸钾体系进行萃取,从而对废旧电子芯片中的贵金属进行提炼。通过对所得含贵金属溶液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并对溶液中电镀出的金进行XRD分析,得出采用硫酸、硫酸双氧水体系逐步添加的实验方法可比传统方法提高40%的提炼效率。  相似文献   

10.
郝君 《西部资源》2014,(4):68-69
<正>化学上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铜、铅、锌、铁、钴、镍等。某些重金属,如锰、铜、锌、铁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需,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体有害。化学上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铜、铅、锌、铁、钴、镍等。某些重金属,如锰、铜、锌、铁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1.
用Br-PADAP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及土壤中微量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微量铀在1.5N HNO_3溶液中用三辛基氧化磷(POTO)萃取,以氟化钠掩蔽锆、钍,以抗坏血酸还原高价态的铁、铈、钒等,使其不影响铀的萃取及测定。然后直接吸取2毫升有机相在70%乙醇介质中用 Br-PADAP作显色剂,于72型分光光度计上用580mμ,3cm 液槽比色测定。本方法检出下限为2微克/升,方法灵敏度为5×10~(-3)微克/cm~2。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5年夏季对中国南海中沙群岛的黄岩岛和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七连屿、东岛、浪花礁、北礁、华光礁、盘石屿、玉琢礁等9个岛礁区的综合科学调查和采样,重点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在礁区海水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中、西沙海域的这9个岛礁区海水中重金属铜、铅、锌、镉、铬、砷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09、1.702、2.831、0.056、0.204、0.272μg/L,重金属整体水平较低,并以锌、铅、铜为主,质量浓度达所测重金属元素总量的92%,仅部分站点的铅元素质量浓度高于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2)在分布上大致呈现东部岛礁区高于西部岛礁区的特点,环礁潟湖与礁坡的海水重金属含量具有差异性,礁坡水体的铜、铅、锌、镉含量均高于潟湖,砷低于潟湖,这种差异可能与潟湖水体相对封闭有关。3)影响中、西沙岛礁区海水重金属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陆源输入、大气沉降、环流等,其中陆源主要影响锌,大气沉降对铅作用明显,环流影响局部水平。4)采用权重修正内梅罗污染指数进行水质综合评价,得出中、西沙岛礁区域总体处于较清洁水平,海水重金属含量没有达到影响珊瑚生长的水平,但是铜元素对珊瑚的生长可能存在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3.
铜是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构成生物体中多种酶的重要成份和催化剂。铜能促进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和光合作用的进行: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与植物体中铜缺乏有关;铜又是红细胞的组分,参与生物体内造血过程,促进铁的吸收、运输和利用;铜有助于毛发的正常着色和骨骼的发育:铜对生物体的免疫机能有重要影响,能够提高生物体的免疫能力,达到抗衰老的目的。试验证明,当动物饲料缺铜时,牲畜生长发育不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铜,能使动物明显增重。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铜矿点多分布于大兴安岭中南段,东乌旗地区属大兴安岭铜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段,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铜、银、铅、锌、铁、钨、锡或矿集中区之一。本区是在成矿物质丰富的老基底构造层和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基础上,叠加了中生代火山~岩浆构造活动而发展起来的铜、银、铅、锌、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作用与地层、构造和岩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5.
毕玉敬  李海军  赵静  宋彭生  孙柏 《盐湖研究》2011,19(4):34-37,52
应用ICP-AES法测定高浓度Ca、Sr混合溶液,选择了合适的分析谱线。在较高浓度时,混合溶液中Ca、Sr之间无显著影响,配制样品及标准时可忽略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测定时酸效应较明显。当待测样品与标准均采用水配制,待测样品总盐浓度在0.65%以内时,测定结果与标准浓度相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重金属在红树林沉积物及红树植物中的分布累积及迁移规律,选取了徐闻南山镇红树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红树林沉积物及红树植物不同部位(根、茎、叶)的重金属质量分数,运用富集因子、生物富集系数、转移系数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分数表现为铬(Cr)>锌(Zn)>镍(Ni)>铜(Cu)>铅(Pb)>砷(As)>汞(Hg)>镉(Cd),为中等变异程度;除了镍(Ni)元素外,其余7种重金属未超过国家一级标准,除了铅(Pb)元素外,其余7种重金属均超过广东省土壤环境背景值,说明研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具有一定的积累效应。2)沉积物中砷(As)、铜(Cu)、锌(Zn)、汞(Hg)、镍(Ni)、铬(Cr)富集因子值均>1.5,说明受到轻微人为活动影响;各站位镍(Ni)富集因子值均>5,结合研究区背景,反映了镍(Ni)受到自然和人为输入的共同影响。3)白骨壤体内重金属主要集中在根部,而红海榄体内重金属在根茎叶中分布相对均匀。白骨壤根茎叶部位的大多数重金属质量分数远高于红海榄,说明白骨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比红海榄强。汞(Hg)集中分布在植物的叶片部位,且与其他重金属之间相关性不明显;推测汞(Hg)主要通过叶片吸收进入植物体内,与交通运输污染有关。4)不同红树植物对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各异,白骨壤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表现为:镉(Cd)>砷(As)>铜(Cu)>锌(Zn)>汞(Hg)>铅(Pb)>镍(Ni)>铬(Cr),红海榄表现为:镉(Cd)>铜(Cu)>汞(Hg)>锌(Zn)>铅(Pb)>砷(As)>镍(Ni)>铬(Cr)。白骨壤和红海榄对汞(Hg)的运移能力都较强;红海榄对镉(Cd)的富集能力和转运能力都较强,而白骨壤对镉(Cd)富集能力较强,转运能力却较弱,这说明红树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与转运能力不存在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东北畜禽粪便铜残留及潜在污染风险(英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集东北三省224个不同规模畜禽养殖场饲料和粪便样本,并测定其中铜含量,在此基础上估算了辽宁省主要污灌区农田畜禽粪便铜负荷以及畜禽粪便铜的流失量。研究结果显示,猪、鸡和牛饲料中铜含量分别为179.8、16.6和20.8 mg kg-1。粪便样品中铜含量介于1.5-1521.2 mg kg-1。猪粪中铜含量平均为642.1mg kg-1,高于鸡粪(65.6 mg kg-1)和牛粪(31.1 mg kg-1)。污灌区农田畜禽粪便铜负荷介于12.3-35.4 kg km-2,以小凌河污灌区负荷水平最高。污灌区畜禽粪便铜随土壤输入河流的流失量均低于0.76 kg km-2,其中锦州市西部和鞍山市南部流失量较大。研究认为,东北三省畜禽粪便中铜残留浓度较高,长期农用将导致区域土壤和地表水体铜潜在污染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8.
锂的两种天然同位素(~6Li和~7Li)在能源、环境和国防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氯化锂溶液为原料,选用苯并15-冠-5和咪唑类离子液体体系对其进行了模拟逆流萃取实验,考察了多级逆流萃取过程中锂的萃取率和锂同位素分离系数的变化规律。同时,对锂同位素富集浓度和富集行为进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经10级逆流萃取后,锂的萃取率和同位素分离系数有了明显提高,~6Li富集在有机相,丰度提高了0.299 6%。  相似文献   

19.
铯作为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碱金属,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催化、光电、磁流体发电和医药等很多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使用t-BAMBP/磺化煤油体系对溶液中微量铯进行萃取,用盐酸进行反萃。主要考察了萃取剂浓度、O/A(萃取剂油相与溶液水相之比)、碱度、萃取时间、振荡强度、萃取温度、反萃酸的浓度和反萃时间等实验条件。发现最佳正萃条件为萃取剂浓度1 mol/L,O/A相比1∶1,碱度1 mol/L,萃取时间2 min,振荡强度200 r/min,萃取温度为20℃,反萃酸c(HCl)为0.1 mol/L,反萃时间t_2为3 min。  相似文献   

20.
实验表明在Cu(Ⅱ)─邻苯二酚─H2O2体系中加入Cl-和Al3+对该体系有一定的活化作用,可进一步提高测定微量铜的灵敏度,通过实验确定了测定微量铜Cu2+的最佳条件。可测铜在0.1μg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