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副热带逆流二十年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副热带环流系统(或副热带流涡,Subtropical Gyre)是世界大洋总环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它是一个由单一的顺时针转动(北半球情况)的环流系统(即“单涡”)所组成,其西边界海流(如黑潮或湾流)强而窄,东边界海流(如加利福尼亚海流或Canary流)弱而宽,内区则为微弱的西向流且少变化。70年代发现大洋内区存在着强有力的中尺度涡这一现象剧烈地动摇了人们对大洋环流结构的传统认识。这确实是  相似文献   

2.
60年代以前,由于缺乏精密的海洋观测手段,人们只是通过一些物理现象,发现了大洋中的表层环流,并建立起风生海流的理论。然而,根据这种理论,还不能绘制出准确的大洋海流图,对于具体海流的动力及能量交换关系,也难于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价。于是,人们开始借助新的探测手段,去深入研究认识大洋环流,由于海洋观测手段的逐步改进,特别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来观测海洋,使人们获得  相似文献   

3.
热带太平洋10月份海气联合复EOF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复EOF分析,将热带太平洋10月份的大气环流风场和大洋上层环流场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作了动力统计诊断,用以考察热带太平洋10月份大气大洋耦合环流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揭示其与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同一模态中,海洋模态表现出很强的赤道陷度特征,而大气风场则无此现象;第一模态与ENSO循环有密切关系,揭示了Walker环流异常;第一模态的垂直运动风场反映了热带太平洋赤道辐合带和南太平洋辐合带上垂直运动的异常;第二模态偏差风场的经向分量大于第一模态,反映了Hadley环流的异常;第二模态与ENSO循环有联系,但关系不如第一模态那样密切。  相似文献   

4.
在大洋环流模式中,铅直混合的参数化方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将大洋细结构混合参数化方法首次应用于世界大洋环流模式中。使用中科院大气所(LASG)发展的20层世界大洋环流模式(OGCM)ML20,月平均风场作为强迫场,利用ML20模式在稳定初始状态下运行300a后的计算结果作为本实验进行数值模拟的初始场。该参数化方法对世界大洋环流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永久性温度跃层的厚度明显变薄;对深层水和底层水的模拟有改进;对南极中层水的模拟比较成功;但是对赤道海区的模拟结果欠佳。  相似文献   

5.
黑潮——一支世界著名的大洋強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世界大洋的海流图,在北太平洋赤道与付热带区域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顺时针转动的环流系统映入我们的眼帘。这就是由北赤道流-黑潮-黑潮延续体-北太平洋流-加利福尼亚流共同组成的付热带环流。黑潮位于大洋的西部边界,它以流幅窄、流速强、厚度大著称,成为这个大环流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黑潮是与大西洋中的湾流齐名的世界大洋两大强流。  相似文献   

6.
深部大洋温盐环流主要受控于北大西洋深层水的供给量。目前,输送到北大西洋高纬度区域的亚热带温盐水是由北大西洋环流携带的。当其向北运移时,海水冷却并下沉,形成全球深部大洋传送系统。更新世时,高纬度区域海水的盐度和温度均发生了急剧变化。冰期时,由于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7.
南海十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海环流及其与世界大洋的联系带来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前瞻性地提出了南海十个近期值得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季风控制南海的通风问题、水团的形成和变性、海洋热盐及其质量平衡、环流能量学与海洋混合、中尺度涡、台风的海洋效应、深层海洋环流与古气候记录、南海与邻近大洋的相互作用、上升流与生态系统、以及对南海气候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8.
卫星测高在海洋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卫星测高数据在确定大洋环流、大洋潮汐、海面风场和波浪中的应用。介绍了基本原理、研究人员普遍采用的方法和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何云  袁业立  方正 《海洋学报》1993,15(4):19-27
本文采用二层LAGFD-EGGNM模式,模拟出大洋北部中高纬度1 000km×2 000km等深矩形海盆内,由定常风应力驱动的长达65年大洋环流演化过程,对其流函数时间序列结果利用相图分析方法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海盆内中尺度涡的时间、空间尺度和相速度等特征量,得出在斜压不稳定性和运动不稳定性机制下形成的两种类型涡旋的不同特征量,同时还给出了大洋环流具有低频运动特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一个非均匀的不可压缩湍流方程组,首先给出了Ekman漂流的密度机制;其次,导出了一个“风旋度—热盐梯度方程式”,并对其进行了一般分析。利用该方程式建立了一个大洋风生—热盐环流的两层模型,并与观测和某些经典的大洋环流模型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重点研究西北太平洋长期验潮站海平面变化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所选站点多年平均变化速率为1.71mm/a。结果表明,近岸区、大洋沿岸区、大洋区主要周期均为12个月;近岸区、大洋沿岸区、大洋区部分低纬度站点存在6个月周期;所有站点都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周期信号;中高纬度地区年代际信号强于年际信号,热带地区年际信号强于年代际信号;近岸区、大洋沿岸区、大洋区站点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热带地区受ENSO影响强于中高纬度地区,热带大洋区受ENSO影响强于大洋沿岸区,热带大洋沿岸区受ENSO影响强于近岸区;受PDO影响较明显的站点位于25°N~40°N的中纬度地区。1993—2010年间,近岸区、大洋沿岸区、大洋区验潮站、大洋区T/P的主要周期均为12个月,但变化速率和季节变化振幅各不同,大洋区验潮站滞后其他区近1个月达到极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维的全球高分辨率(1/4°×1/4°)的自由表面诊断模型结合动力计算估算全球大洋环流,模拟结果与其他模拟结果非常相似。流函数的分布表明,全球大洋中的主要流系均得到体现,包括大洋环流的西向强化的现象(黑潮、湾流等)。黑潮主轴的流量约54Sv(1Sv=106m3/s),非常接近实测值;各层水平流场分布情况显示,各大洋的一些基本流系都能得到很好的再现。如黑潮和南极绕极流可深达底层。湾流不能到达深层,大约在1000~2000m之间海流即已转向。  相似文献   

13.
主编手记     
从全世界的海洋来看,不同区域的环境状况差异很大。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自然地理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我国国土周边的海,离大洋还很遥远,所以从地理上先天就决定了其深度和流动性比不上大洋,因此在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环流等方面会比大洋差  相似文献   

14.
大洋环流的刚盖模式与自由表面模式的比较(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海洋原始方程组出发,讨论了刚盖模式(RL)与自由表面模式(FF)的闭合方程组的异同;在包括海底地形的同一模式海盆中,在相同外力──定常的海面风应力和加热场──强迫下,使用这两种模式分别进行了大洋环流的数值模拟。由于选用了适当的初值、运用了时间步长调整技术等,从而加快了模拟速度,节省了CPU时间。对此两模式的结果本文进行了详细比较,尤以流函数、水位、上层温度及垂直速度作为讨论的重点。比较结果证实:使用这两个模式模拟出的大洋环流的各种物理量是一致的。另外,又从大洋环流形成机制上对此一致性作了进一步讨论。最后对这两种模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维的全球高分辨率(1/4°×1/4°)的自由表面诊断模型结合动力计算估算全球大洋环流,模拟结果与其他模拟结果非常相似。流函数的分布表明,全球大洋中的主要流系均得到体现,包括大洋环流的西向强化的现象(黑潮、湾流等)。黑潮主轴的流量约54Sv(1Sv=10^6m^3/s),非常接近实测值:各层水平流场分布情况显示,各大洋的一些基本流系都能得到很好的再现。如黑潮和南极绕极流可深达底层。湾流不能到达深层,大约在1000~2000m之间海流即已转向。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非Boussinesq近似下MOM4p1的全球大洋环流预后模式,采用真实地形,以静止状态为初始条件,进行了1 400a积分,以研究平衡状态下大洋环流的结构。模式由月平均气候态强迫场驱动,包括192×189个水平网格和压力坐标下的31个垂直层次。着重研究达到平衡状态后,各洋际通道处的质量、热量输运和补偿及其在全球大洋环流中的作用。根据动能演变特征表明,积分过程分为3个阶段:风海流的成长及准稳定状态;热盐环流的成长过程以及热盐环流的稳定状态;由静止状态冷启动达到热盐环流的稳定状态,积分过程必须在千年以上。模式结果再现了从白令海峡到格陵兰海的北冰洋贯穿流和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并用已有观测资料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海面的倾斜结构是形成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贯穿流和印尼贯穿流的主要动力机制。分析指出,尽管在北大西洋存在1.4×106 m3/s的南向体积输运,但其热量输运却是北向的并达到1015 W量级,其原因是北向的上层海流温度远高于北大西洋深层水向南的回流。文章分析了经向体积和热量输运对北大西洋深层水补偿来源及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贡献。模拟所得洋际交换的量值可以由经向补偿予以合理解释,并得到以往实测与数模结果的支持。洋际通道处的体积和热量交换突出体现了其在大洋传送带系统中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之所以有适合生物和人类生活的气候,极地系统功不可没。极地系统是地球整体系统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和气候变异,因而它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器和驱动器之一。也就是说,在人类活动对极地产生影响的同时,极地也反作用于人类。  相似文献   

18.
姚静娴  王宗山 《海洋学报》1992,14(4):124-127
关于东海黑潮变异的原因,管秉贤曾提出东海黑潮的变化是受北太平洋副热带上空风应力涡度的影响,即东北信风边界处的风应力场几乎控制了东海黑潮的变异.那未,如何解释这种海-气之间的遥相关呢?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大洋上空风应力场的变异引起大洋水位的升降,大洋海平面的变化导致大洋环流(北赤道流)强度的变化,进而导致近海环流(东海黑潮)强弱的变化这一海气相互作用系统,对上面提到的海-气之间的这种远距离相关关系作进一步的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9.
冬、夏季渤海平均海面风应力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早在五十年代初,表面风应力的空间变化,已被作为基本量,讨论风生大洋环流。近来,海面风应力对海洋动力要素(海流、海浪、风暴潮等)的影响,更进一步引起了海洋学家们的重视,研究和计算风应力的文章也日益增多。 M·Peter(1976)利用1941—1972年累积的一百万次船舶报告资料,计算了北美东大陆  相似文献   

20.
大洋环流对大气及海洋本身的状况有着巨大的影响.就西太平洋而言,起源于热带区域的南北赤道流,在大洋的西边界形成强化的西边界流,并带着巨大的热量和水汽输送给亚热带的海洋和大气,影响着它们的热动力状况;强大的西向流使海水在西边界堆积,从而导致横贯大洋的逆流和赤道潜流.而东向流又将西部的暖水带往大洋东部,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