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广泛分布于云南老王寨金矿、与金矿化在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蚀变,部分经历了矿化作用,根据岩石的蚀变程度及是否矿化可将本区煌斑岩发成新鲜(弱蚀变)、蚀变、矿化三种。质量平衡方程对煌斑岩蚀变、矿化过程中元素活动规律的计算结果表明,引起本区煌斑岩蚀变的流体为一种含过渡元素、新石元素、挥发性元素和亲硫元素(或成矿元素)的富硅、铝碱性流体,这种流体可能是本区煌斑岩石浆演化到晚期分异出来的产物;引起本区煌斑岩矿化的为富含K2O、CaO、CO2、F、Cl、S、As、Sb、Au、Ag等元素的流体,这种流体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2.
云南镇沅金矿煌斑岩矿化过程中元素活动规律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黄智龙  王联魁 《矿物学报》1998,18(3):337-343
广泛分布于云南镇流金矿、与金矿化在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蚀变,部分经历了矿化作用,根据岩石的蚀变相对强弱及是否矿化,本区煌斑岩可分成新鲜(弱蚀变)、蚀变、矿化三种。在用质量平衡方程计算了区内煌斑岩蚀变过程中元素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本文采用该方法计算了煌斑岩矿化过程中元素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引起本区煌斑岩矿化的流体为一种富含K2O、CaO、CO2、F、Cl、S、As、Sb、An、Ag等组分的流体;成矿元素(Au)的来源及稳定同位素显示这种流体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3.
云南镇沅金矿煌斑岩的蚀变流体特征黄智龙,王联魁,朱成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云南镇沅,煌斑岩,蚀交流体,元素迁移煌斑岩为易受蚀变的一种岩石,国外报道的许多能代表原生岩浆...  相似文献   

4.
云南老王寨金矿与金矿化时空密切共生的煌斑岩可分为新鲜(弱蚀变)、蚀变和矿化3种。固定铵(NH4^ )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新鲜煌斑岩固定铵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幔源岩石、低于矿区碳质围岩的固定铵含量。笔者认为该特征可能不是地壳混染的结果,从新鲜煌斑岩→蚀变煌斑岩→矿化煌斑岩,固定铵含量递增,且与金含量具较好的正相关,表明矿区煌斑岩蚀变流体和矿化流体中均可能存在铵,铵在金矿化流体中对金的迁移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5.
胶东玲珑金矿田煌斑岩蚀变过程元素迁移行为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胶东矿集区内普遍发育煌斑岩脉,对煌斑岩的热液蚀变现象进行研究可以揭示蚀变流体的地球化学特性。对玲珑金矿田两处新鲜与蚀变煌斑岩进行了56项氧化物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发现玲珑金矿田的煌斑岩为富钾煌斑岩,稀土元素在煌斑岩蚀变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分异现象。确定煌斑岩蚀变过程中的不活动元素可以采用坪台法,其优点在于克服了等浓度图解法中拟合过原点直线的技术缺陷。质量平衡计算法与元素含量比值法的本质区别在于二者相差一比例系数,即蚀变岩与原岩的质量比率,元素含量比值法可视为质量平衡计算法在岩石轻微蚀变时的一个特例。玲珑金矿田的煌斑岩与金矿成矿流体具有相同的构造通道,引起煌斑岩蚀变的这期金矿成矿流体富K2O、Rb、Be、Ba、W、Pb、Zn、Sb、B、Mn、Ta,贫Na2O、CaO、MgO、Sr等元素,可选取W、Pb、Zn、Sb、B、Be、Rb、Ba为该区金矿的成矿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6.
青城子地区煌斑岩与成矿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详细研究了青城子地区不同空间分布的煌斑岩,并且对蚀变煌斑岩和未明显蚀变煌斑岩进行了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工作。结果表明:煌斑岩具有幔源源区特征,又有壳源物质的混染特征;蚀变过程中,流体带来成矿元素Pb、Zn、Mo,带走Ti、Fe、V、Co、Ni元素;煌斑岩主量元素氧化物哈克图解呈现线性分布,说明它们之间具有演化趋势。大量钻孔中煌斑岩数量统计反映煌斑岩大致以青城子镇为中心,分别向二道→新岭→桃源、甸南→大地→小佟家堡子线性分布,这种分布与矿床/矿体分布规律相同,因此可以利用煌斑岩的分布规律指示矿床/矿体潜力分布区。  相似文献   

7.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主元素对比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老王寨金矿区新鲜、蚀变、矿化煌斑岩主元素对比,初步讨论了该区煌斑岩在蚀变、矿化过程中主元素的迁移规律,提出了三种煌斑岩主元素的差别方法;主元素对比结果对探讨煌斑岩与金矿化的成因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云南老王寨金矿区新鲜、蚀变、矿比煌斑岩主元素对比,初步讨论了该区煌斑岩在蚀变、矿化过程中主元素的迁移规律,提出了三种煌斑岩主元素的判别方法;主元素对比结果对探讨煌斑岩与金矿化的成因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云南镇沅金矿区煌斑岩矿物含量统计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镜下实测法和线性规划法统计了云南镇沅金矿区煌斑岩中矿物的实际含量。据此划分出该区煌斑岩石类型;总结出蚀变煌斑岩和矿化煌斑岩的过程中造岩矿物的变化规律;结合质量平衡计算,探讨了煌斑岩变流体和矿化流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中碳酸盐的化学成分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云南老王寨金矿区非矿化、矿化煌斑岩中不同产状碳酸盐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本区煌斑岩中为次生碳酸盐,原生碳酸盐含量不超过1%;煌斑岩蚀变、矿化为不同阶段的产物;碳酸盐脉活动发生在成矿作用之后。  相似文献   

11.
云南马厂箐金矿区煌斑岩地球化学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泛分布于云南马厂箐金矿区煌斑岩主要为云煌区,主要元素表明为碱性系列、钾质钙碱性煌斑岩;过渡元素分配模式为慢源岩石的“W”型、不相容元素分配模式为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富集的“骆峰”型、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右倾”的经稀土富集型、以及模拟计算均表明,该区煌斑岩为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熔融程度约为12%)的产物。新鲜、蚀变、矿化煌斑岩Au,CO2,Fe2O3,FeO等的含量及变化规律,暗示其在金矿  相似文献   

12.
“煌斑岩”与金矿的实际观察与理论评述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李献华 《地质论评》1995,41(3):252-260
新的分析资料和研究表明,Rock等人提出的煌斑岩中温热液金矿成因模式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存在明显的问题,根据金和铂族元素,铜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相关性,可以鉴别出绝大多数金异常高的煌斑岩类岩石受到次生蚀变和金富集作用。一些钾玄岩类岩石与中温热液金矿时空上的密切共生,是由于两者形成的构造环境相同,扩大“煌斑岩”这个术语的运用及其所包含的岩石类型,容易造成岩石学分类的混乱,并给岩石学和经济地质学研究带来困扰  相似文献   

13.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云南老王寨金矿区与金矿化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岩相学、矿物学以及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区煌斑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云煌岩,其次为云斜煌岩,两种岩石均属碱性系列、钾质-富钾质钙碱性煌斑岩为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板块俯冲进人地幔楔的地壳物质脱水形成的流体可能是引起该区地幔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剪切带流体与蚀变和金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刘忠明 《地学前缘》2001,8(4):271-275
剪切带中流体与金矿中交代蚀变作用密切相关。剪切带中往往发育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蚀变及交代蚀变岩 ,第二、三期交代蚀变岩的形成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在含金断裂蚀变带中 ,由于剪切带流体的强烈交代作用 ,交代蚀变岩成为金矿的重要矿石类型。剪切带中的流体往往携带大量成矿物质而成为成矿流体 ,并在金矿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在剪切带中 ,由于压力迅速降低 ,经常导致成矿流体发生沸腾作用 ,从而导致金矿的形成。成矿主要与脆性变形有关 ,韧性剪切变形向脆性剪切变形转变至关重要。从韧性剪切带向脆性剪切带转变的过程中 ,Au ,Ag ,Cu ,Pb发生大规模的活化迁移 ,并在较窄的脆性断裂中明显富集 ,形成矿体或矿化体。岩浆流体是剪切带成矿流体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流体 ,许多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流体  相似文献   

15.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云南老王寨金矿区与金矿化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岩相学、矿物学以及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区煌斑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云煌岩,其次为云斜煌岩,两种岩石均属碱性系列、钾质-富钾质钙碱性煌斑岩为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板块俯冲进人地幔楔的地壳物质脱水形成的流体可能是引起该区地幔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成矿流休的初步研究表明,五台山七图金矿的成矿物质(金,银)主要来源于围岩的滹沱群四集庄组粗碎屑岩组合,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去硫作用提供了金矿化的硫源,韧-脆性剪切事宾发育及活动是金矿化的动力学机制,成矿流体具有变质流体的性质,在变质基性火山岩中形成的蚀变岩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在综述了脉岩与热液型脉状金矿关系的基础上,认为中基性脉岩、煌斑岩脉不仅在空间上与脉状金矿相伴生,形成时间祁近,而且在物源和成因上有着密切的关联。脉岩是脉状金矿床成因系列的组成部分。据此提出中基性岩浆在某种动力作用下,诱导上覆花岗质岩石(包括古老变质岩)熔融,并发生混染,在地壳脉动作用下,脉岩与含矿流体多期次多阶段侵位,在相应的部位形成脉岩与矿脉共存的金矿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