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气象服务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姚秀萍  吕明辉  范晓青  王静  王丽娟 《气象》2011,37(6):749-755
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采用科学客观的方法开展气象服务效益的评价工作,有利于气象部门更好地改进和完善气象服务,促进气象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本文从理论和方法应用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气象服务效益评价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等,并对气象服务效益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谭婷  许霞  刘慧  张敏 《陕西气象》2019,(1):53-58
从气象部门发展战略及业务人员工作规范等内容出发,分析得出基层综合气象业务人员知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等科学方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权重,从而建立基层综合气象业务人员知识能力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表明所建立的基层综合气象业务人员知识能力评价模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薛丰昌 《气象》2012,38(9):1140-1144
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涉及多源、多维、多尺度空间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应用GIS结合MCE技术进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利用特尔菲专家测定法建立评价准则,利用空间划分技术建立评价单元,利用属性值空间化技术实现对气象灾害影响因素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以空间叠置计算获得多准则条件下空间单元决策目标分值,从而实现区域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表明,GIS结合MCE技术能够较好地整合与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相关的各类空间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实现气象灾害风险的定量化评价。以冰雪灾害致灾因子评价为例,证明以上技术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气象现代化业务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钛仁 《气象》1997,23(3):3-7
依据现代化管理学中的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综合气象现代化业务效益的特点,对气象现代化业务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索,建立了气象现代化业务的效益评价体系,为科学,客观的评价气象现代化业务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通常意义上的满意程度度量的角度,结合气象服务特征,探究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程度的度量问题、基于单指标评价的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和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及其度量特征,并介绍基于多指标评价技术——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使用单指标评价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程度时,建议使用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使用多指标评价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程度时,建议构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2)满意度和满意率度量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满意的深度,后者侧重于满意的广度;前者的结果较后者波动更为小、更为稳定和科学。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分层法和计量法的多指标评价方法,能够全面地度量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发现满意度的多层次分布特征,找出影响气象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子,从而改进公众气象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依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高原文化特色,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适用于高原的气象公园评价体系。结果表明: 在准则层中, 天气景观>人文气象景观>环境保护>科学性, 权重值分别为45.94%、32.48%、14.91%、6.67%, 在因子层中, 稀有度>人文价值>气候特征>科学性, 权重值依次为25.80%、17.20%、9.70%、5.00%。在此基础上, 对纳木措、羊卓雍措、玛旁雍措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表明, 纳木措各因素综合评价为优, 羊卓雍措各因素综合评价为良, 玛旁雍措各因素综合评价为良。因此, 在经济条件有限的基础上, 认为纳木措建设成为国家气象公园是最优选择。本研究结果可为环境规划等相关部门和行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仇如英  张毅  张金标 《广东气象》2010,32(5):F0002-F0002,F0003
分析电视节目常见的评价方法(收视率、专家评审、节目评比等),应用在气象节目上的优劣得失;针对气象节目提出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和增加新型的网络评价方式,认为电视气象节目的评价体系应做到动态评估、及时奖罚,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乔 《湖北气象》1997,(2):32-33
应用模糊数学的综合方法确定气象仪器检定业务量化评价指标,为计量检定管理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新疆尉犁县胡杨林区实际情况,通过数据采集、确定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3S技术,利用气象资料、EOS/MODIS卫星资料以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计算胡杨林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方法,同时提出利用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思路。将此方法应用于新疆尉犁县胡杨林区2005—2007年7、8月份生态环境监测与综合评价,获得了近3a同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动态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79~1991年贵州水稻气象与物候观测等资料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实时农业气候综合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贵州省水稻产量年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水稻生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气象学(大气科学)类中、外文核心期刊的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慧福 《气象》2000,26(6):44-47
采用数据库资料和计算机进行运算 ,利用引文法、文摘法、影响因子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 ,评定出中、外气象学 (大气科学 )的核心期刊。并就其评定方法的异同、资料的选取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组件技术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系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GIS组件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如何利用GIS组件技术研制实现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系统,并将系统应用于海南岛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一段气象节目制作的实例,浅析了气象影视节目制作中各种主要设备的综合使用及切换台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4.
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报告表明,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气候变化的总体效应为弊大于利;人类必须通过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负面效应.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要素如何变化,相关生态现象与生态过程机制如何,生态问题及其机制如何,均需要全面监测及综合评价才可能通过构建模型、建立基准进行风险预警.这也是目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及维护生态稳定性的客观需要.生态要素影响并制约着区域气候特征,而特定气候也不同程度地反馈于生态过程,产生不同的生态效果,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是生态气象耦合关系问题.生态气象就是在生态学及气象学交叉与融合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学科,并结合相关学科及遥感等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学科内涵.未来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及预警将全面展开,生态科学研究与气象业务服务也将紧密融合,生态气象评估方法趋于规范化与标准化,"互联网+"理念将促进"生态物联网"与生态气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本研究对于美丽中国及生态文明建设(ECC)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稻麦农业气象决策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RWAMDSS具有作物产量预报、作物气候评价、作物生长模拟、作物田间诊断专家系统等功能,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农业气象决策服务系统。文章详细介绍了它的设计原理、结构及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是涉及气象、航空等多领域多部门的一项综合性业务,依据此项业务的流程设计开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该业务技术系统以1:25万地理信息为基础,包括综合监测、预报平台、决策平台、实时监控、效果评估和信息管理六部分。能够实现人影相关的观测资料显示、作业条件分析、航线设计、增雨飞机动态实时监控、效益评估及生成各种信息报表等功能,已经投入业务应用且在内蒙古自治区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气象现代化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工作,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为了能够持续、客观、实时评价气象现代化能力发展水平,依托分布式的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天镜)的技术框架,基于Okhttp与Jexl3等技术的同步高效请求、高稳定的通信机制和自定义规则引擎等功能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多源气象监控大数据的现代化信息网络能力动态评估方法。该方法可以高效采集国省两级气象业务实时监视数据和性能指标,通过表达式动态逻辑规则实时统计评估和对比分析,有效解决静态统计评估方法标准不统一、时效滞后、评价与反馈不畅等问题。2021年以来,应用该方法实现了国家和省级气象现代化信息网络能力指标的自动采集和实时评估,将采集时间缩短到秒级,为气象信息网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业务数据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黄毅梅  陈跃  周毓荃  张蔷  石爱丽 《气象》2007,33(12):116-120
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涉及大、中、小、微尺度各种资料分析,信息种类繁多,类型复杂,需要一个强大的综合分析平台的支持。文章介绍了基于ArcGIS的人影综合分析平台(WMicaps)的总体设计目标、软件框架、数据标准化、系统数据库、平台主要功能以及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法等。该平台是针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研究设计的系统,主要用于人影综合分析处理、决策指挥、效果评估以及高炮、火箭增雨防雹服务等。  相似文献   

19.
气象经济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气象经济学在中国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对近十几年来国内气象经济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从气象经济与气象经济学的概念、气象服务效益评价、气象服务商业化、气象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等4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气象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从总体上看,中国的气象经济学研究深度仍然不够,学科体系尚未建立,需要大力完善。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新疆尉犁县气象站1995—2004年小型蒸发皿(直径20cm)蒸发量及相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气象要素对小型蒸发皿(直径20cm)月平均水面蒸发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气温>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