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台湾渔业局称,为改善沿近海渔场环境,借以培育渔业资源,台湾已投入约12亿元经费,投放鱼礁97580座,保护礁12120座,可增加渔场1433450m3及保护面213021m2。由于鱼礁投放产生渔场的经济效益,由学术研究单位评估结果效益良好,普遍获得渔民肯定。台湾已投入12亿元用于人工鱼礁投放  相似文献   

2.
南麂营造海洋生物"安乐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在7月中旬将2艘2000余空立方的废旧渔(客)轮沉入平阳县南麂列岛妈祖庙附近海域。据称,这是该市时隔15年后首批投放入海的人工鱼礁。 据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介绍,此次人工鱼礁的投放目的是改善近海渔场的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增殖。有关研究表明,人工鱼礁  相似文献   

3.
日照前三岛人工鱼礁对渔业资源影响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日照前三岛海域人工鱼礁的投放对其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的影响,于2012年9月—2013年8月利用三重定置刺网对日照前三岛人工鱼礁投放海域及其临近海域开展了4个季度的渔业资源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比较了人工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渔业物种、优势种的组成;采用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对比了人工鱼礁区与对照区的生物群落多样性;采用刺网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比较了人工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渔业资源密度。结果表明,鱼礁区的渔业资源总种数是对照区的1.71倍,人工鱼礁区鱼类种数是对照区的2.38倍,虾类、蟹类、棘皮类、头足类鱼礁区都比对照区多;人工鱼礁区不论是渔业物种数量还是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都要好于对照区,并且人工鱼礁区优势种更稳定,CPUE高于对照区,资源密度更大。说明日照前三岛人工鱼礁的投放对所在海域聚集海洋生物、改善生物群落结构及增加生物多样性有显著作用,尤其对鱼类的诱集和养护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人工鱼礁建设和效果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人工鱼礁建设对海州湾海域水质改善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对海州湾海域人工鱼礁建设情况统计以及人工鱼礁投放位置与监测点位的变化关系,并根据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了海州湾海域近15年来人工鱼礁建设前、后水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离人工礁区近的点位水质明显好于其他点位水质,可见人工鱼礁建设对海州湾海域水质改善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优化了海域生态环境,而且营造了良好的海洋生物栖息场所。建议进一步加大鱼礁建设范围,发展以人工鱼礁为主的海洋生态环境恢复建设,提高整个海州湾海域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升级优化。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人工鱼礁布局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促进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工鱼礁投放的实际位置与规划方案多有差异,致使人工鱼礁建设达不到预期效果。文章利用重心误差、外围面积误差、重叠面积误差以及礁体数量误差等4个指标来评价天津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的投放误差状况。结果表明,天津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投放的外围面积误差和礁体数量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11和0.067,投放布局的准确性比较高;重心和重叠面积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59和0.73,投放定位的准确性相对较差,需要进一步改进;从年际变化来看,2018年人工鱼礁投放的重心误差、重叠面积误差、礁体数量误差均有明显改善,仅外围面积误差略大,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鱼礁投放布局和定位的准确性均已达到预期效果。文章量化了天津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的投放误差,成果可为提高天津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投放效果提供有益参考,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导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6.
1 栽培渔业之概念所谓栽培渔业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水产养殖科技及海洋工程科技,改进或营建渔场环境,配合大量的苗种放流,提高生产力及资源包容能力,使日渐枯竭的近沿海渔业资源予以恢复,以达到“以海为田”之理想。栽培渔业的人工措施主要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程措施,即通过改善渔场环境,包括投放人工鱼礁、营建人工藻林等方法,给鱼、虾、贝等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生殖、索饵、逃避敌害等条件,促使其自然繁殖。二是生物措施,即人们通常所说的  相似文献   

7.
人工鱼礁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  侯西勇  唐诚  张华 《海洋科学》2019,43(4):81-87
人工鱼礁是建设海洋牧场的重要技术手段,鱼礁投放后有助于改善沿海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增殖渔业资源。近几十年,随着人工鱼礁建设事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各国专家学者对人工鱼礁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鱼礁材料、结构设计、流场效应和数值模拟、鱼礁监测技术、管理体制、生态效益调查评估、经济价值评价等多个角度,对人工鱼礁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论述,最后从物理稳定性、监测管理、价值评估等3个方面提出人工鱼礁未来研究与发展的方向,以期为中国大规模人工鱼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浙江近海秋汛上层鱼资源初步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Jones(1981)体长股分析法和剩余产量模型对北纬28°30′—31°30′,东经124°30′以西海域7—10月的秋季上层鱼资源状况进行了评析。本海域上层鱼资源以鲐鱼数量居首位,其次为蓝圆鲹。上层鱼资源约144万担,可提供持续产量70—80万担,最佳捕捞力量为211组左右。  相似文献   

9.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沟纹藻属(LiriogrammaKolbe)在我国是1个新记录的属。该属最先由Kolbe(1954)在西太平洋赤道区(2°52'S,89°50'W,水深3225m)的柱状样沉积物中找到1种,订名L.petterssonii。之后,又在1955年从大西洋(0°7'N,18°12'E;0°8'N,16°19'E)和太平洋(6°44'N,129°28'W;2°52'S,89°5'W)的柱状样沉积物中找到另1种,订名L.hustedtii。笔者在南海第四纪的一个柱状样,距今约120ka(晚更新世)至11ka(全新世)的沉积物里找到了迄今该属已记录的2个种。此外,还记录了新组合的种:Liriogrammasarcophagu(Wallich)nov.comb.  相似文献   

10.
程兆第  蓝东兆 《台湾海峡》1994,13(4):335-337
硅藻门沟纹藻属在我国是1个新记录的属。核属最先由Kolbe(1954)在西太平洋赤道区(2°52'S,89°50'W,水深3225m)的柱状样沉积物中找到1种,订名L.petterssonii。之后,又在1955年从大西洋(0°7'N,19°12'e;0°8′N,16°19′E)和太平洋(6°44′N,129°28′W;2°52′S,89°5′W)的柱状样沉积物中找到另1种,订名L.hustedt  相似文献   

11.
澎湖渔业发展计划执行成果主要有发展海洋渔业,补助5t级以上渔船安装雷达4台,卫星导航仪86台,声纳3台,及委请电脑讲师训练现有渔业行政人员电脑操作课程。发展养殖渔业,人工紫菜种苗培育120000粒,补助箱网养殖设施3户6组,并补助莳里种苗繁殖场兴建仪器室及简报室工程。发展水产品加工,辅导加工业者,改善加工设备,补助冷藏库5座,并办理研讨会两次,及观摩会1次。沿岸渔业资源保护及培育,投放人工鱼礁638座,办理鱼贝介种苗放流,计放流虾340×104尾,黄锡鲷苗120000尾,九孔苗50000粒,并取…  相似文献   

12.
东海北部鲐鲹鱼渔场水文特征的统计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海北部是鲐鱼主要渔场之一 ,研究其水文及其变化特征对于掌握鲐鱼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化规律、指导渔业生产、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 1 987— 2 0 0 1年在 2 9°— 32°N、1 2 4 5°E以西海域的海洋环境调查资料和鲐鱼渔场资料 ,在GIS平台上 ,用最优隶属模型划分水团 ,并研究渔场的水团和温、盐跃层特性及其月、年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用于渔情预报。研究表明 ,用最优隶属模糊聚类方法划分该海域水团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 ;鲐鱼渔情与该区域水团第一强度、第二强度之间显示了一定的相关性 ;用稳健统计学方法 ,可确定中心渔场的底层、鱼类栖息水层的温盐范围及其聚类中心值 ;鲐鱼渔情、渔场与水文跃层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大连金县、长海和庄河,在其所在的北黄海海域已开始投放人工鱼礁。这是辽宁省海洋渔业实现海上农牧化的有益尝试。辽宁省有关部门,对人工鱼礁建设非常重视,共拨专款18万元,还将水泥,钢材调往投放单位。长海县已改造好一条废旧水泥船,并建造体积各为100立方米的礁体四个,投放獐子岛南端和大莫顶东北海域。金  相似文献   

14.
据联合国粮食组织统计,全世界水产养殖业自1975年起以每年平均增长7%,每10a翻番的速度增长,到1988年已达14Tt,总价值约为225×10[8]美元。由于世界三大鱼类──北大西洋鲱鱼、秘鲁■和南大西洋沙脑鱼产量的同时下降,使得近几年捕捞渔业产量一直徘徊不前。后来由于渔业资源的全部或部分恢复,渔业产量开始以每年2.5个百分点的速度缓慢增长。1988年全世界渔业产量为98.0Tt,其中捕捞产量为84.0Tt,其余的14.0Tt为养殖产量。据1970年前后作的几项预测估算1988年渔业产量应为1…  相似文献   

15.
张仁斋 《海洋学报》1983,5(3):368-375
有关南海金枪鱼类的生产和调查研究,早在40年代我台湾省渔民做过不少工作,大陆沿海过去一直没有发展大型金枪鱼钓渔业,只在海南岛、南海北部有少数拖毛钓和地拉网捕获小型金枪鱼类,最早用机轮捕捞金枪鱼类,首推1953-1954年南海水产公司的金枪鱼钓船,在北纬14°以北较深海区试捕过.1968年5月-1968年6月泰国渔业调查船2号,在北纬6°-16°,东经109°-119°范围,从事过金枪鱼类延绳钓作业.  相似文献   

16.
早在50年代,张玺先生曾报道在汕头近海发现短刀偏文昌鱼(Asymmetron cultelbtm(Peter)],至今尚未有人再报道过。在1974年3月闽南渔场资源调查时,曾于314渔区第9小区(117°25′E,22°35′N)用浮游生物大网水平拖获1尾短刀偏文昌鱼,全长17.2mm,体高2.0mm,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1998-2016年西北太平洋柔鱼渔业数据及其渔场(35°~45°N,140°~165°E)的海洋遥感环境数据,包括海表温度、海面高度异常和叶绿素浓度,采用基于渔场环境的方法标准化西北太平洋柔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结果表明:柔鱼高频次作业的海表温度范围为10.2~22.2℃(96.05%),海面高度异常范围为-15.9~28.2 cm(97.91%),叶绿素浓度范围为0.0~1.0 mg/m3(96.69%)。名义CPUE和基于环境因子的标准化CPUE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由于柔鱼作业方式高度集中,有效捕捞努力量远低于名义捕捞努力量,以及考虑环境因子影响效应,名义CPUE均低于标准化CPUE。在深入理解鱿钓渔业和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基于渔场环境因子准化后的CPUE更具代表性,建议在以后的柔鱼资源评估与管理中使用基于渔场环境因子的标准化CPUE。  相似文献   

18.
印度东海岸苏伯尔讷雷卡河的重金属分布N.K.Senapati等源于半岛的苏伯尔讷雷卡河流域有一个约19296km2的非对称汇水盆地。由源头焦达讷格布尔高地的兰契高原(北伟23°18',东经85°11')至河口孟加拉湾(北伟21°34',东经87°21...  相似文献   

19.
台湾地区1993年水产品进口数量为592568t,扣除饲料用之鱼粉484867t,进口量为107701t,仅占同年渔业总生产量1423971t的7.6%,进口价值为157.4×109元,扣除鱼粉675.8×108元后,进口价值为898.2×108元,仅占渔业总价值931.8×109元的9.6%。同年台湾地区水产品出口数量为382272t,占总生产量的26.8%,出口值为355.8×109元,占生产总值的38,2%。农委会渔业处指出,基本上台湾渔业生产主要除供应台湾消费外,并以外销为主的渔业地区。…  相似文献   

20.
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工鱼礁区生态环境效应、生物群落效应和生态系统功能效应特征,构建北方资源增殖型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指数法构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分析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基于2010—2011年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每月生态环境的调查数据,运用构建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对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人工鱼礁区与对照区的年平均生态系统的健康综合指数分别为0.647和0.614,二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均为健康状况良好的生态系统。综合分析认为,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生物群落仍处于发展阶段,需对该礁区进行长期连续的调查监测,以进一步了解人工鱼礁的投放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