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在区域干旱气候观测系统(RACOS)的总体思路下,目前已建成四个具有明显专业特色的野外试验基地和一个移动综合科学观测平台,以及卫星遥感监测系统,正在筹建甘南草原湿地和黄土高原生态与环境观测试验基地,共同构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野外科研观测体系。为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陆气之间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为发展区域相关模式,为水、土、气、生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提供了科学武验平台。定西半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张掖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皋兰山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基地永昌人工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在区域干旱气候观测系统(RACOS)的总体思路下,目前已建成四个具有明显专业特色的野外试验基地和一个移动综合科学观测平台,以及卫星遥感监测系统,正在筹建甘南草原湿地和黄土高原生态与环境观测试验基地,共同构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野外科研观测体系。为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陆气之间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为发展区域相关模式,为水、土、气、生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提供了科学试验平台。定西半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张掖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皋兰山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基地永昌人工影响天气野…  相似文献   

3.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是中国气象局(原国家气象局)在“七五”期间批准建立的综合性试验基地,于1987年开始建设,地理坐标为35°33′E、104°35′N,海拔高度1874m,是全围唯一地处半干旱地区且仪器设备比较先进与齐全的干旱气象野外综合观测基地。研究方向干旱半干旱区陆面过程和地气相互作用;干旱监测方法、干旱标准、干旱形成机制和干旱气象灾害评估模式;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布局的影响及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基地目标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气象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是中国气象局(原国家气象局)在“七五”期间批准建立的综合性试验基地,于1987年开始建设,地理坐标为35°33′E、104°35′N,海拔高度1874m,是全国唯一地处半干旱地区且仪器设备比较先进与齐全的干旱气象野外综合观测基地。研究方向干旱半干旱区陆面过程和地气相互作用;干旱监测方法、干旱标准、干旱形成机制和干旱气象灾害评估模式;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布局的影响及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基地目标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气象要…  相似文献   

5.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8):F0003-F0003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是中国气象局(原国家气象局)在“七五”期间批准建立的综合性试验基地,于1987年开始建设,地理坐标为35°33′E、104°35′N,海拔高度1874m,是全国唯一地处半干旱地区且仪器设备比较先进与齐全的干旱气象野外综合观测基地。  相似文献   

6.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7):F0003-F0003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是中国气象局(原国家气象局)在“七五”期间批准建立的综合性试验基地,于1987年开始建设,地理坐标为35°33’E、104°35’N,海拔高度1874m,是全国唯一地处半干旱地区且仪器设备比较先进与齐全的干旱气象野外综合观测基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2017,44(5):封三-封三
<正>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是野外地学数据、现象的观测、监测,试验新技术的科技条件平台。截至目前,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建设的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已有19家。  相似文献   

8.
通过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合理配置土地结构,减少入河泥沙,减少水土的流失,恢复区域的生态环境。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在小流域治理上投入很多资金。但小流域的管理和监测力度仍然较差。可以通过对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小流域土壤侵蚀与环境条件的调查监测,实现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观测存在的较大局限性。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在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使用,为小流域生态环境研究与监测提供了相对经济有效一种的研究方法。针对小流域生态环境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环境GIS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塘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所以该区域自然和生态的保护对青藏高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是为其建立一个基于OpenGIS(Open Geodata Interoperation Specification)的开放的共享平台,为研究人员充分利用3S技术进行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监测,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共享,信息管理和综合分析的平台和软件基础。这里论述了国内、外相关应用现状,3S技术集成和生态环境与动植物监测的原理,本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及技术规范等,给出了系统的整体设计和流程实现,系统采用B/S和C/S混合模式的三层结构,WEBGIS平台采用GeoServer,应用服务器采用Jboss或者Tomcat,数据库采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技术先进可行,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
黄河源区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及其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黄河源区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野外实测的泉口下移、扇前缘泄出带下移与泄出带低位沼泽湿地萎缩以及局地历次地下水位统测资料,认为引起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以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次,且表现为间接干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加剧了荒漠化和引起黄河源区黄河断流。  相似文献   

11.
数字黑河的思考与实践4:流域观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数字化的流域观测系统是数字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首先介绍了水循环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的最新进展,以及航空遥感在流域观测中的重要作用.②介绍了对于流域观测系统的构想.认为流域观测系统应兼顾陆面过程、水文、生态观测的不同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监测与控制试验并重,地面与遥感配合,重视采样设计,重视新兴观测手段,与信息系统扣模型高度集成,科学目标导向,模型需求驱动.③黑河流域观测系统由位于流域上中下游不同景观带的野外研究站、综合观测试验以及气象水文业务化观测网络组成,在流域内先后开展了HEIFE实验、金塔试验和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④介绍了对于流域观测系统的进一步构想:增强遥感观测能力是关键,集成遥感、地面观测和模型模拟才能更好地定量估计水循环,流域观测系统应和信息系统、综合模型等共同构成流域科学研究的信息基础设施,更好地为流域科学服务.  相似文献   

12.
罗布泊干盐湖表层盐壳含水率季节性变化及吸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罗布泊遥感影像图,在干盐湖区域选择"黑纹"和"白纹"观测区为典型研究对象,对其表层盐壳含水率、地下水位埋深、气象参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1年多的系统观测,结果发现两个观测区的表层盐壳的季节含水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吸附水含水率均大于结晶水含水率,两观测区的吸附水含水率差异在1%左右,但黑纹观测区盐壳结晶水含水率是白纹观测区的3倍以上;黑纹观测区的地下水水位埋深相对稳定,表层盐壳的吸附水变化与地下水水位变化无明显的直接关系。另在高湿度、不同温度的野外环境和室内模拟环境下开展的盐壳吸水能力实验都发现,黑纹观测区盐壳的吸水能力明显强于白纹观测区,甚至达到10倍以上的差异,分析表明这和表层盐壳盐类矿物成分(如硫酸镁)的差异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为摸清中国资源家底、认清资源变化规律、管好国土用途,解决现有自然资源内涵不一、分类上存在差异、在数据获取上不统一、资源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导致的资源在空间管理上交叉重叠等问题。【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及有关资源观测监测指标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结果】(1)明确了观测监测体系下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状态或未被加工的状态下通过生产能够产生价值的资源,可将其分为气候资源、地表覆盖资源及地下水资源3类开展研究;(2)总结得到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与监测的对象、内容及观测方法;(3)分析自然资源观测监测在资源间及资源与环境间、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修复上的具体作用。【结论】文章最后指出自然资源观测监测是研究资源间、资源与环境间作用,资源资产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修复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创新点:(1)明确了自然资源的定义,解决自然资源在部门管理上、分类上以及数据获取上不统一的问题;(2)分析自然资源观测与监测的内容和指标,结合系统调查、观测实验、预测模拟、监测评价“四位一体”的探测技术,有效掌握自然资源家底、进行资源资产管理,研究资源间、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国土规划治理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数字地质填图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数字地质填图是指区域地质调查数据的野外获取及其成果的数字化统一性再现.当前数字地质填图现状和发展趋势已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填图系统的采集、存储、管理、描述、分析和再现地质实体在地球表面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信息.在计算机辅助下, 通过野外观测路线的调查, 对地质、地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多源地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地质制图.在掌上机WindowsCE平台上, 实现了数字填图所需的基本GIS基本功能(GPS定位路线采集、素描), 实现了遥感系统与数字填图系统的一体化整合.   相似文献   

15.
全球观测系统实地观测的内容和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观测系统在检测,监测和预测地球系统的变化中发挥着越工重要的作用。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多尺度性,非线性性,突变性,非平衡性等要求各种全球性观测系统之间必须加强联系与协调。评述了全球性观测系统联系与协调的发展趋势,并依据《全球性观测系统实地观测的内容和体系纲要》、介绍了全球性观测系统实地观测的内容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李文莉  蒋忠诚  张冉 《中国地质》2021,48(1):345-346
西南岩溶石漠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2020年经科技部批准列入国家野外站择优建设名单(国科办函基〔2020〕470号),是岩溶区生态环境监测的核心台站(图1)。该站的主要功能是开展西南岩溶石漠化野外科学观测与研究,并提供社会化共享服务。喀斯特(Karst)即岩溶,分布广泛。全球岩溶总面积2200万km^2,仅“一带一路”沿线就有50多个国家涉及岩溶地质问题。中国是岩溶大国,岩溶面积344万km^2,岩溶景观奇特,岩溶资源环境在全球具有代表性,岩溶领域观测研究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岩溶结构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全球最为脆弱的环境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双线偏振天气雷达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课题研究工作,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的大力支持下,已完成了整个系统的研制工作,并自1987年至1989年8月进行了外场试验和开展了气象应用的理论研究。 1989年8月26~27日中国科学院委托兰州分院主持,在中科院平凉冰雹云野外观测试验站召开了技术鉴定会,邀请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等单位各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了鉴定委员会。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了该系统的研制报告、应用研  相似文献   

18.
正系统简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对一定区域或流域的潜在地质灾变体形变因素,灾变诱发因素及相关因素数据实时监测的基础上,运用灾变预警模型分析理论,结合区域地质气象信息数据,提供预测预警信息,并及时发布。系统架构示意图系统特点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支持固定式测斜仪、雨量计、裂缝位移计、孔隙水压力计、土压力计等多种常用监测传感器的集成、实现自动监删;适应野外全天候工作环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科学目标与试验方案   总被引:44,自引:17,他引:27  
介绍了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的科学背景、科学问题、研究目标以及观测试验方案和观测系统布置.总体目标是,开展航空-卫星遥感与地面观测同步试验,为发展流域科学积累基础数据;发展能够融合多源遥感观测的流域尺度陆面数据同化系统,为实现卫星遥感对流域的动态监测提供方法和范例.以具备鲜明的高寒与干旱区伴生为主要特征的黑河流域为试验区,以水循环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航空遥感、卫星遥感、地面雷达、水文气象观测、通量观测、生态监测等相关设备,开展航空、卫星和地面配合的大型观测试验,精细观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高山冰雪和冻土带、山区水源涵养林带、中游人工绿洲及天然荒漠绿洲带的水循环和生态过程的各个分量;并且以航空遥感为桥梁,通过高精度的真实性验证,发展尺度转换方法,改善从卫星遥感资料反演和间接估计水循环各分量及与之密切联系的生态和其他地表过程分量的模型和算法.由寒区水文试验、森林水文试验和干旱区水文试验,以及一个集成研究--模拟平台和数据平台建设组成.拟观测的变量划分为5大类,分别是水文与生态变量、驱动数据、植被参数、土壤参数和空气动力参数.同步试验在流域尺度、重点试验区、加密观测区和观测小区4个尺度上展开.布置了加密的地面同步观测、通量和气象水文观测、降雨、径流及其他水文要素观测网络;使用了5类机载遥感传感器,分别是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高光谱成像仪、热红外成像仪和多光谱CCD相机;获取了丰富的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主被动微波、激光雷达等卫星数据.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多台站联网观测、多源异构数据、多模型综合分析、跨领域科学家协同工作等特点。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为基础平台,论述建立碳循环科研信息化环境(e-Carbon Science)的迫切性,系统阐述e-Carbon Science的目标、组成、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构建了由"四环境(碳循环数据集成与服务环境、模型模拟环境、可视化分析环境、科研协同工作环境)、三系统(站点、区域、全国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应用系统)"组成的ChinaFLUX e-Carbon Science,形成ChinaFLUX通量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处理—可视化—共享服务的一体化系统,实现不同尺度的碳收支快速评估与模拟,支撑并促进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和生态信息学发展,对我国野外台站网络信息化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